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extquestion(ID:gh_2414d982daee),作者:Aaron,编辑:EY,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在本期“追问新知”中,我们将关注最近几年悄然流行起的所谓“聪明药”。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和苯丙胺,一些人声称这些药物可以提升“智力”,不仅可以让学生轻松面对学业问题,还可以让工作的白领高效地完成工作。然而,聪明药本质上并不会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它本身用于治疗儿童多动症等,可以提高人的短期注意力。未在医生指导下长时间超剂量的服用,将最终导致用药成瘾。
一、什么是聪明药?
哈斯廷斯面见英格兰国王理查三世的时候,这位国王的身上起了很多红疹,当国王的手指指向哈斯廷斯的时候,他被控以向“国王下诅咒”而被要求斩首——但是实际上这只是国王利用自己的过敏反应为哈斯廷斯下的套。这位国王本身对草莓过敏,在面见哈斯廷斯之前,他悄悄吃下了几颗草莓,让哈斯廷斯背上了“下咒”的罪名。
这个出自托马斯·摩尔著作记载的故事真实性有待考究,但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们其实很早就认识到过敏的存在。在现代社会,过敏的发生概率并不低,这个疾病让很多人饱受折磨,为了应对过敏,科学家们开始寻找和研制新的药物。
戈登·亚勒斯博士就是其中的一员。1929年6月,当戈登博士研制出了一种过敏新药的时候,他尝试着给自己注射了50毫升药物的盐溶液。
然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仅仅只是几分钟,戈登博士就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这种感觉充斥着他的全身;在幸福和激动中,戈登博士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这些都是戈登博士的实验室笔记上的记载。
这个新的药物就是amphetamine,中文名称是苯丙胺——这就是“聪明药”中的一种,不过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是一款可以刺激神经兴奋的药物,并可以使人产生药物依赖性,也就是“药物成瘾”。
▷ amphetamine的3D分子模型,图片来源:Jynto,Wikimedia Commons
一开始它被批准用于鼻窦炎的治疗。但是很快,随着治疗的进展,人们迅速发现了这款药物的神奇之处:它带来的愉悦和刺激感太强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它便走进了社会。
而后随着二战的开启,这款药物被带上了战场,帮助很多战士发挥出远超自身水平的能力,似乎变成了“超人”一般的存在。这进一步推动了药物的“威名”。
当1945年二战结束的时候,amphetamine已经被批准用作抗抑郁药,同时人们也发现了amphetamine另一个作用:控制体重,这使得amphetamine更加打动人心。与此同时,铺天盖地的广告也助推了amphetamine的销量。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觉得amphetamine简直是上天给人类的最好礼物之一——但是当你知道了苯丙胺的中文名字之后,你或许就会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怎样的陷阱:苯丙胺的中文名字是麻古,最常见的毒品之一。
随着用药时间和用药人数的迅速增加,amphetamine的副作用开始展露在世人面前,不论是对身体还是精神的损害,都使得amphetamine成为被限制的对象,当amphetamine被纳入处方药的时候,这个药物的销量也随之大幅下跌。
但是, 故事到此并未终结,它才刚刚开始拉开序幕。让我们将时间拨回到二战结束前一年。
1944年,在爱情漩涡里面扑腾的瑞典科学家决定为自己心爱的老婆玛格丽特(玛格丽特当时大家会亲昵的称呼她为“Rita”)研发一种药物:它不仅可以使玛格丽特更加活泼,同时也可以使她保持曼妙身材——amphetamine就是它选择的改造对象。经过实验之后,这款新的药物被他命名为“Ritaline”(利他林恩),以示这位年轻科学家对玛格丽特的爱意。
这款药物确实发挥了它有的作用:不仅帮助Rita在网球上发挥的更好,同时也让她保持了纤细的身材。瑞士巴士公司发现了这款药物的独特之处,1955年,当他们将这款药物推动上市之后,药物结尾的“恩”被去掉,这款药物被正式命名为“利他林”。
▷ 利他林,图片来源:German Ritalin (Methylphenidat),Wikimedia Commons
到这里,另一种流传的“聪明药”也进入到历史舞台——“利他林”就是目前中国“聪明药”的代表。但是脱胎于amphetamine从出生就带着“成瘾”的基因,并且“利他林”的作用并不是用来提升智力——它的本质作用是治疗多动症。
二、聪明药是治疗什么的?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有些孩子比较活跃,他们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迅速改变自己关注的重点,从地下翻滚的小猫瞄到飞舞的蝴蝶。但是实际上,有很多孩子已经超出了“活跃”的范围,这些孩子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同时也无法遵从老师的安排在安静的环境下玩游戏。这些孩子就可能就患有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障碍,简称为ADHD)。
多动症是需要药物治疗的,利他林就是治疗多动症的一款药物,自1955年上市以来,利他林就一直是治疗多动症的重要药物之一。当利他林最开始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展为期2周的试验时,接受实验的学生都将这种药片称之为“数学药片”——吃了这种药,他们终于可以安静下来面对数学题目。
很多服用药片的人都觉得自己的注意力非常集中,自己的思维也变得飞快,这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完成事情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似乎是“智力”得到了提升。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三、利他林可以提升“智力”吗?
为了弄清楚背后的真相,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始了对应的研究:简单来说,我们常说的“智力”,其实并不是指单纯的智力测试的数字,而是指我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可以有更好、更深的理解,我们的思维更活跃,这就是研究想要证实的——利他林可以提升人的认知能力吗?
研究人员让本身没有患有ADHD的大学生服用利他林或者安慰剂,同时在之后的数周里面,用不同的任务进行测试,对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利他林和安慰剂在提升认知(或者说智力)上没有任何的区别,服用利他林并不能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
但是它的魅力在于,当你服用了它,它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自信——这将有助于你取得更好的成绩。
利他林可以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帮助你应对长时间的枯燥的任务,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它并没有使你变得更加“聪明”。相反的,当你不是ADHD患者却不断服药的时候,在你尝试停药的时候,或许你会发现,你已经停不下来了。
▷ Netflix推出的记录片《请服药》(Take Your Pills)详细介绍了聪明药的流行与滥用
四、服用聪明药,然后呢?
作为治疗ADHD的药物,它对抗由疾病带来的缺陷,可以更好地帮助人们;但是当它被滥用的时候,它为人们开启的,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条道路。
苯丙胺作为毒品的一种,无法流通。但是与之类似的“聪明药”利他林却更有伪装性——不法商贩将利他林包装成“从聪明药”贩卖给学生或者工作人员,很可能让人走上一条不归路。
作为处方药,利他林在针对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有着严格的剂量限制,确保治疗有效同时不让患者产生“成瘾性”。但是对于服用“聪明药”的人来说,因为没有医生的监督,在服药之后,他们往往为了追求更好的效果而不断加大剂量,这使得药物可能会脱离使用剂量的上限;另一方面,随着药物长期大量使用,身体的抗性显现,这时候为了延续效果,他们不得不拿起更有刺激感的东西——于是从服用“聪明药”利他林,逐渐演变成服用麻古(苯丙胺),再进一步,就会开始服用刺激效果更强烈的毒品。
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很多患者在服用“聪明药”之后,会逐渐转向刺激性更强的毒品——大约每两个尝试过“聪明药”的人,就有一个可能会在后续的生活中服用毒品。
“聪明药”并不聪明,并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智力。对于短时间内陷入到学习和工作中面临巨大压力的人群来说,“聪明药”无异于饮鸩止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聪明药”比毒品更具有伪装性,它打着提高学习成绩或工作效率的幌子,让人们慢慢走向深渊,从这个角度了解,“聪明药”确实有谓之“聪明”的地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nextquestion(ID:gh_2414d982daee),作者:Aaron,编辑: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