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绿:我在佛学院的高反日夜
2021-11-16 21:00

红与绿:我在佛学院的高反日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图书馆(ID:aranya_library),作者:叶欢欢,摄影:叶欢欢,头图来源:孤独图书馆


2014年6月,朋友Neys来中国,我们相约一起游了苏杭,然后去西南,在结束成都和乐山之行后分道扬镳,我选择去色达五明佛学院,她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去高海拔地区,遂决定提前结束中国之行去其它国家。


6月末我坐上从成都到马尔康的大巴,车程约8个小时,到达卓克基的时候差不多傍晚,已经没有上佛学院的班车。奔涌的摩梭河环绕西索民居,石头寨子上花团锦簇。我找了家村里的民宿落脚。我是唯一的客人。


第二天中午决定搭车去色达,搭乘了三趟车抵达佛学院,刚下车便遇上一阵急雨,我像个无头苍蝇般跟着身着红色僧袍的人群朝山上走。找到佛学院招待所的时候,我整个人因为骤降的气温有些瑟瑟发抖。招待所一楼是小卖部,负一楼是住宿的房间,通铺、双人间都有,房间内弥漫着阴冷潮湿的异味。


走出招待所,在细雨中问询路过的两位觉姆学院有没有其它旅馆,然而我们似乎都缺乏可沟通的能力,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语言,还好会使用手语和能看明白手语。两位小觉姆大概说山上有旅馆可以带我去,但要先去吃饭,问我去不去。我只能去。


五点出头天已经黑了,吃饭的地方应该是学院的低区,我们从台阶朝下走,饭馆里钨丝灯昏黄,有传统藏族聚居区那种接了粗烟管的锅炉,上面煨着铝皮水壶,零星几桌吃饭的觉姆。饭桌上我和两位小觉姆展开了较为正式的谈话,谈话内容由她们打电话给一位会汉语的朋友来翻译,电话线那端的人用带着浓重藏族口语的普通话问我:从哪来,来学院干嘛,找她们干嘛。我答:从成都来,慕名来学院看看,找她们帮忙带去山上的旅馆。电话交还到小觉姆手上,她俩头挤一堆听着电话那边的翻译,期间伴随着两位觉姆恍然大悟般的一声:“哦——”然后略显粗糙的脸上笑开了花,看来是一点没懂我之前的手语。


电话后来又到了我的耳边,翻译朋友告诉我,她俩让我先住去她们家,现在天黑了上山顶还有一段路。我没太思考便同意了,两位觉姆看起来也很开心。


吃完饭拖着有点沉重的脑袋和背包跟她们回家,一路上坡,手电照着黑漆漆的小路,看我有点累,她们帮忙背起了我的登山包,黑暗中看不见壮阔的红房子群,只觉得路难走。到了属于她们的僧舍后发现,房子也很破,脱鞋入内,一眼看去屋内不足2米高,门口是一个破木碗柜和简陋的厨房,进去里屋是客厅也是卧室,一张小几,东西零散的放在铺了地板胶的地板上。


其中一位觉姆把我们送到后,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只剩下这儿的主人:一位叫德吉的姆觉。她大概觉得房子乱有点不好意思,说了几句不知道什么意思的话后开始收拾地板,拿着布擦了擦,又在靠墙的地方铺好被子,厨房里有一只装生活用水的塑胶桶。她给我拿了个瓢让我刷牙洗漱,我比划着问她去哪上厕所,她说去外面。我跟着她走出去,意识到外面的真正意思,是无处不可。看我不动,她站在黑暗里指指继续朝上的小路,看不到一点光,我猜那处可能有厕所,但那一刻的头疼和寒冷让我选择就地做一个精神高原人。


那一晚我睡得比德吉早,甚至没有该有的夜聊环节,只觉得都七月了怎么能这么冷呢。混混沌沌睡了一夜,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我的头疼丝毫没得到缓解反而觉得更冷。隐约到了早上,我说冷,问德吉能否给我加被子,还问了她诊所在什么地方,我可能要看医生。她叽叽咕咕说了什么我一点也没明白,迷糊中她给我又盖了一床被子。她的朋友好像也来了,然后她们一起叽叽咕咕。


再醒来是下午,耳朵里传来隔壁收音机里的诵经声,德吉见我醒了,端来杯水,又拿出一包药粉,高反引起的头疼和普通感冒不太一样,无法移动,稍稍动一下头就疼得受不了,像针扎一般,勉强坐起来吃了药又睡下。那时唯一能想到的是,不知道这药有没有用,万一不行的话这个小觉姆不知道晓不晓得带我去医院。


吃药后,又昏睡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再醒来时才觉得自己好像又活了。脑袋能稍微动一动,四周的诵经声也不再那么扰人,窗外的光照进来,德吉坐在窗口小几旁看书。我裹着被子看着,仿佛一切都是静止的。


下午德吉的朋友来了,我们一起聊天,鸡同鸭讲。她的朋友聪明一点,会让我在她的手机上把字打出来,然后她又给翻译发信息,明白了意思后三个人一起哈哈大笑。


身体好转后,德吉和她的朋友带我去爬山,爬到最高的一处山头看山窝中的佛学院,金色的学院和寺庙,红色的僧舍,周围蔓延着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天空不时有秃鹫飞过,那种景象相信看过一次的人都不会忘记。


她们上课的时候我就自己逛。佛学院的大厅里有很多腿脚不便的老觉姆,他们一手转经筒一手念珠,盘坐墙角门廊下诵经,不满十岁的小喇嘛则夹着书本满室跑。山上依然有在建的红房子,随处可见堆砌的建筑材料,下了课的喇嘛们成群结队的往山上走。远远看去,这片行走的暗红像是山林的脉络般缓缓移动,渐行渐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孤独图书馆(ID:aranya_library),作者:叶欢欢,摄影:叶欢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