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杜晨,编辑:Lianzi,原文标题:《来认识下美版“公众号”吧:Substack 付费订阅破百万,一年翻四倍》,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中国,微信公众号的出现,使得自媒体业蓬勃发展。而在美国,近几年也开始出现了媒体人从大机构离职,转型自媒体“个体户”的潮流。这不禁令人联想:谁会成为“美国版微信公众号”呢?
实际上,答案已经显而易见了。当地时间11月15日,内容平台创业公司 Substack 宣布,其平台上的付费订阅总量已经超过了100万。
在过去的一年里,疫情对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导致许多媒体机构衰落。一批从业者“下海”转型自媒体,而缺少可靠资讯来源的读者也开始更加青睐 Substack 这样的付费平台阅读。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Substack 取得了亮眼的增长成绩。去年12月,Substack 的付费订阅总量达到25万。今年2月,这个数字就突破了50万。也就是说,Substack 的付费订阅水平,在过去9个月里翻了一倍,在过去一年里提升了三倍。如果说在美国的自媒体浪潮当中有一个平台,地位和微信公众号一样的话,那它一定非 Subtack 莫属了。
一、百万订阅,千万流水
Substack 是一家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创业公司。其开发的平台,让几乎任何人都可以撰写并发布新闻信息(Newsletter),设置订阅功能,通过付费读者获得收入。
Newsletter 最初是古罗马时代的一种手抄政府公报和权威信息并进行转发的信息传播方式。在当代,Newsletter是通过电子邮件传输的新闻或营销内容。硅星人特指的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分发的原创内容。
创作者青睐 Substack主要是因为其写作、发布和营收平台非常的简单、轻量,不需要进行繁琐的设置,就可以很快地把一个新的Newsletter 品牌建立起来、聚集读者,并通过付费订阅实现收入。同时,Substack 支持免费试读功能,让读者更好了解内容的质量和调性,从而帮助作者获得更多收入和更精准的付费读者。
Substack 首页
该公司最近宣布,有50万用户至少付费订阅了一个Newsletter。而 Substack 的付费用户比例在5-10%之间浮动,意味着平台的总用户量可能至少已经超过了500万。
尽管付费比例低,这个平台为优秀创作者带来的营收能力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据联合创始人 Hamish McKenzie 透露,目前平台上订阅量最前十的付费Newsletter,合并起来的年收入高达2000万美元。
如果你是初来乍到者,也不用特别羡慕这些头部的大佬。Substack 平台上的内容品牌非常多元化,有擅长写时政、体育、文化、本地的记者,也有写连载小说的作者,有写金融评论和投资建议的专业人士,还有画漫画的、教调酒的、做面包的、歌剧赏析的、玩文字游戏的等等……
也正因为这种多元化,平台上创作者的马太效应并没有那么明显。头部和腰部的Newsletter品牌,在付费订阅数量上并没有天差地别。就算是一个腰部创作者,只要内容够硬、定价自信,完全可以在平台上赚到不少钱,还能收获成长,朝着头部前进。
McKenzie 还表示,即使你的内容特别垂直,只针对一个特定领域的少数群体有价值,假设你定价$5/月,只要有1000人付费,你在平台上的年收入就足以超过5万美元。也正是因此,这个平台受到很多个人新闻工作者的青睐。
此外,在美国本地媒体行业普遍因为资金问题而青黄不接的年代,Substack 也促成了本地新闻报道的复兴。
由于 Facebook 等社交网络的挤压效应,大量美国本地媒体订阅严重下滑,难以为继,不得不停刊或缩减规模。特别是最近几年,一些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看准了本地媒体的艰难情况,低价杀入,再“洗劫一空”后变卖资产,杀死了一家又一家本地媒体品牌,其中不乏普利策奖得主。
受到影响的从业者们很大一部分投身到了 Substack 当中。相比之前维持一个大机构运转,通过Newsletter的方式继续从事新闻报道的运营成本要低得多。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的付费订阅/无广告模式,让记者可以专心提供有价值的内容去吸引读者付费,不需要分心去管理和广告商的关系。
比如,之前在北卡州《夏洛特观察报》工作了八年的 Tony Mecia,以及工作了长达20年的 Cristina Bolling目前都在 Substack 上继续从事本地新闻和评论的报道。他们的 Newsletter名为 The Charlotte Ledger,免费和付费墙内容各占一半,整个品牌目前的年收入已经接近17.5万美元。
图片来源:The Charlotte Ledger
二、“美国版”公众号
从 2017年创立,到今天成长为今天美国自媒体平台领域的“一哥”,Substack 甚至逐渐超越了那些比它创立更早或者融资情况更好的竞争对手,如 Revue、Mailchimp、Medium等,也奠定了它“美国版”微信公众号的地位。而熟悉 Substack 内部情况的人士都知道,Substack 和公众号的这种微妙关系,也许并非偶然。
原 CBS MarketWatch 联合创始人Bill Bishop作为 Substack 的早期投资人之一曾透露,在 Substack 的成长过程中,微信公众号都是非常重要的启发。Substack 联合创始人之一 Chris Best,之前也是即时通讯软件 Kik Messenger 的联合创始人。而 Kik则被互联网资深人士普遍认为是微信的灵感来源。
2010年10月,Kik 正式问世,上线15天用户量就突破100万,其当时在黑莓平台的 App 一度威胁到了原生软件 BBM 的地位,导致黑莓将其下架。Kik 上线不久后,小米推出了米聊,腾讯则推出了微信。
和微信不同,Kik 在推出之后一直“坚守初心”,只做聊天功能。而微信则通过即时通讯功能迅速斩获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先机,先后推出了朋友圈、公众号、支付、游戏等功能。
Kik 的核心团队非常欣赏微信成为超级 App 的魄力。Kik 曾经也表示过“争做西方的微信”,打造一个超级App,也接受了腾讯的投资。不过近几年 Kik 家道中落,目前已经关闭。作为联合创始人的 Chris Best,做“西方微信”想法终究没有实现。
Kik 的早期界面截图,可以看到和微信风格极其相似
而他的这一次创业,把注意力集中在内容发布和分发上,反倒是把“西方公众号”这件事,给做成了。Substack 最一开始参考的对象是 Ben Thompson 的 Stratechery,一个在科技行业非常知名的订阅制Newsletter。
Thompson 花了很大功夫自己开发了一套Newsletter分发、内容锁定和付费解锁,以及收费的机制,外加配套的博客网站。
对于那些早年就在中文互联网上写文章的人来说,“博客”还是比较熟悉的。而 Newsletter的载体是电子邮件,虽然人人都有,但在中国作为一种资讯传输方式的重要性和受欢迎程度远不及微信和微博。因此,Newsletter虽然和博客都是舶来品,却没受到关注。
但是,如果把 Substack 看作公众号,把Newsletter定义为自媒体发布平台,就很好理解了。Substack 和公众号所做的,其实都是让内容撰写和发布传播变得平民化,降低操作门槛,并且让内容创作者赚到钱。
两个平台之间还有另一层微妙关系:Substack 的投资方里也有真格基金。
三、下一步路,要怎么走?
为了吸引作者,让他们在平台上安心写作,Substack 除了把平台的基础功能和服务做好之外,也推出了很多额外的激励制度和周边服务:
Grow:一套专为新来平台的写手提供的指导课程,完全免费,自由定制课程;
Local:为优秀的本地资讯提供者提供总奖金100万美元,最终挑选出12名优胜者。这批幸运和实力兼具的作者将可以获得更资深记者的指导、商业策略和设计方面的帮助,以及每人最高1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
Fellowship优秀作者资助计划,共挑选10人,每人获得3000至10万美元不等的启动资金和写作激励金。
Defender:在重磅内容发布之前,写手可以通过这项服务对接律师,进行法务审查。如果写手收到了律师函甚至遭到起诉,律师也可以对其提供法务咨询帮助。
不过,Substack 现在认为,由Newsletter这一形式主导的自媒体潮流,还只是开始,还可以做更多。
“我们的媒体消费习惯需要从注意力经济中转移出来。我们要建立一个另类的媒体世界,基于完全不同的法则。在这个新世界里,我们为内容付费,而不是用广告补贴;我们衡量内容质量的指标是信任,而不是互动量;优秀的内容会启发深度的思考,而不是冲动的反应;我们要建立一个能够让作品被传播,同时作者能够保留尊严的系统。”
为此,Substack 为接下来的工作定了三个目标:
继续改进内容发布工具,加入更多对音频、视频,以及帮助维护读者社区的新功能;
继续改善 Substack 的收入模式。在作者和他们需要的第三方服务(比如编辑、设计、保险和投融资等)之间扮演对接人的角色;
在作者群体的帮助下,共同开发一个新的内容发现机制,让作者/不同内容品牌之间可以协作、互推。关键在于,这个机制一定要避免重蹈注意力经济的覆辙。
McKenzie 在文章里写道,今天的媒体环境仍然充满了问题,但 Substack 上发生的情况让他看到希望:
人们是乐意为他们信任的作者去付费的;
专注于特别垂直群体的内容品牌是能成功的;
优秀的作者做着最热爱的事情,收入是可以超过简单糊口水平的,甚至,他们还可以成为自己的老板,雇佣更多同样的人,组建自己的媒体帝国。
“四年前,大批人认为Newsletter付费还是一件不敢想的事情。然而在今天,一百万个订阅,就是一百万个理由,让我们相信,这件事比我们之前猜测的要大得多。”McKenzie 写道。
“我们认为这个(自媒体的)潮流仍然势头猛烈。下一站,我们朝着1000万个订阅努力,并且永不停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硅星人(ID:guixingren123),作者:杜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