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的古代人,都是怎么借钱的?
2021-12-01 12:05

没有手机的古代人,都是怎么借钱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作者:林默,头图来自:《水浒传》剧照



为了劝导人类千万不要去借钱,我们用心良苦的老祖宗们,在文艺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努力。


他们不仅把放贷的角色安排给西门庆、王熙凤、黄世仁这样内心恶毒、结局悲惨的角色,还留下了若干关于借贷的金句——


比如“负债起身,不如空腹上床”。宁可饿着,也不要去借钱。


比如“落雪无风不为冷,人穷无债不为紧”。穷没事儿,只要不欠债就行。


以及,“揭债要忍,还债要狠” 。希望你在开始还债的一瞬间,从保守的内陆性格,变身为爱拼才会赢的东南沿海人格属性。


那么,这是不是说明我们的祖先都特别不爱借钱呢?消费主义,借贷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时代病”呢?


呵呵,当然不是了。


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有专业的官方金融机构“泉府”,其职能之一就是经营赊贷。


对于西周人民来说,打开社交软件,开屏广告就是“祭祀没有钱,找泉府,丧葬没有钱,还是找泉府”。国家机构,借得放心,用得安心。


不过,周朝的机构,在金融业务上,也有关于“礼”的人道主义思考。按照王室规定,用于祭祀的10天以内还款、用于丧葬的3个月以内还款都不收利息。


到了宋代,王安石推行青苗法,以低于民间借贷的利率水平向老百姓主要是农民提供贷款。


不过,青苗法作为古代版普惠金融,也不是随便就大把往外撒钱的,除了需要有人为借款者作保,还会根据借款家庭的资产状况来确定放款数额。


王安石把借款家庭依其资产分为五等,一等户每次最高可借15贯,末等户最高可借1贯。


信用分啊!我是不是看到了最早的信用分。


除了爱向公权力背书的官方机构借钱,古人们还爱向拥有信仰背书的宗教机构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烟雨里除了烧香拜佛的信徒,还有上门借钱的老百姓。很多寺庙设立了专门放贷的机构,叫“质库”,而放贷的本钱则称之为“长生钱”。


为啥寺庙的借贷业务这么发达呢?一是佛教兴盛,当时的寺庙不仅积累了大量财富,而且分支机构遍布各地。



二是,寺庙做这个业务,有一些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优势。“人在做、佛在看”,你手里拿的是寺庙的“长生钱”,就问这位施主,你敢不还钱?



我佛慈悲,精神物质就此两手抓,两手硬。



那么,是不是只有老百姓才有借钱的需求呢?


对此,大唐公务员,斜杠自媒体人白居易表示,才不是呢!


虽然他叫白“居易”,可是没有供他白住的房,实在居不易。


大唐公务员的待遇实在不高,在长安当了近二十年官,他还是买不起城里的房子,只能定居长安六环外的渭南县,天天跨城通勤,累得半死,最后迫不得已在城里租房,跟老婆孩子两地分居。


不过,这都还算幸运的,毕竟他稳定地在长安上了二十年班。


大唐公务员遭遇“轮岗”和“异地任职”,是常有的事儿。不仅居无定所,还干不了几年就得换地方;不仅干不了几年就要换地方,还要自掏腰包出“安家费”;不仅要自掏腰包出“安家费”,有的官员要去很远的地方上任,甚至拿不出路费。



有需求就有市场,专门向公务员放贷的细分领域产品出现了,它的名字叫“京债”。


刚考上帝都公务员的新人,或者是京官在外放赴任前,都会借债来置办行装、筹措差旅,以及到了新地方请客应付官场等等费用。



听着都让人心酸啊,金榜题名时,准备去借钱。


到了明清,干脆出现了专门经营京债的机构——账局,目标客户就是那些赴考、赴选、在京候选、赴任的士人或官员。



《醒世姻缘传》里,就有一个晁秀才,新选了一个大县的官,消息甫一传出,就天天有人上门缠着他借钱。至于话术嘛,估计可以参考如今特别殷勤地给你打电话,邀请你提高信用卡固定额度的那些银行客服。



不爱借钱,厌恶借贷,和不要借贷,是两件事。你天天加班难道是因为你热爱工作吗?借钱同样如此。


如果把厌恶借贷的情绪发挥到极致,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我们的邻居日本,一个同样厌恶借贷的民族,趟过这条道路。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随着泡沫经济的破裂,为了遏制盲目超前消费带来的乱象,日本政府一度对消费金融采取过非常严苛的遏制措施。


然鹅,人们很快发现,很多借款人因无法从正规渠道借到钱,不得不转投地下钱庄,导致非法高利贷猖獗,进一步养肥了黑社会势力。


在《东京贫困女子》这本书里,作者采访到的贫困女性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种种原因染指非法高利贷,被四处追债失去住所和工作,最终沦落到风俗业。


除了本地消费金融机构受到重创之外,花旗等外资也纷纷撤离日本市场。而随着消费金融巨头们信贷业务的一蹶不振,日本地方经济也开始受到负面影响。


有数据显示,在日本修改《贷金业法》后,其名义GDP增长率出现负值,为-0.47%,新失业者达到18654人。


“就连日本政府自己都没有料到,对行业会有如此重大、万劫不复的影响”,对此,当时的日本媒体指出,过度严苛的政策,带来了一个全输的结局。


千百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人在江湖飘,难免遇到银两短缺。不管社会舆论、道德标准对借贷的态度怎样,借贷都不太可能从人类社会里消失的。


它更需要的,是个人和机构双方的科学管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花儿街参考(ID:zaraghost),作者:林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