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们的坚持与放弃:“我该读博吗?”
2021-12-23 18:33

年轻人们的坚持与放弃:“我该读博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编辑:小曾、青豆,原文标题:《“以学术为志业”:读博的坚持和放弃》,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2月25日,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将拉开帷幕。在“遍地大学生”的今天,读研似乎成为了很多人不假思索的选择。但读研的原因对于多数人而言,不再是与“学术研究”直接挂钩,而是意味着更高的就业竞争力,更多的工作可能性,亦或是获取面对迷茫未来的稳定感。


我们已经听过太多加入考研大军的原因,读过许许多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故事。然而,当对象被切换为“读博”时,讨论却变得语焉不详。


当读研变成了一种轻而易举的决定,进一步读博却仍然需要进行审慎的抉择:学历水平的含金量下降、攻读时间过长、学习费用昂贵、工作前景单一......这都是人们在考虑读博时被劝退的因素。但从这些现实因素与读博志向的碰撞下,我们似乎能更好地看出“学术”于我们的生活而言意味着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去衡量“学术”的价值?


这期青年说,我们邀请到了处于博士“申请中”、“在读”博士、“放弃”读博三个不同阶段的年轻人,跟他们聊了聊——


为什么选择读博?


哪一刻你对读博士产生了幻灭?


你会推荐他人读博吗?


1. 那一刻,我决定读博


在“学历含金量”普遍缩水成为共识,而投身学术研究又意味着需要付出大量时间成本的当下,选择读博士是为了什么?


@l.y


社会学博一


“在热爱的领域深耕是很酷的一件事”


我属于大龄读博。在硕士毕业7年后,期间工作也换过好几份,做过记者、公关、内容运营等等之后,我决定去读博。其实,我在学生时代就设想过之后会读博,但前提是必须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我总觉得,人活一次能在一个热爱的领域持续深耕、做专、做精,最后出一些扎实的作品,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所以,去年疫情在家办公的时候,我突然有了许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就开始着手申请读博了。我申请时考虑的因素比较简单:一是兴趣;二是家人的支持(比如,家人不要求读书期间赚钱、存钱)。我比较幸运,这两点评估下来都可行,于是今年秋天就正式入学啦。


@Sam Liao


教育学博士,2022春季入学


“我不甘心自己的生活是现在这样”


决定去读博的时候,我硕士毕业已经3年了,从教于东莞最强私立高中和珠海知名的公办小学。虽然现在收入不错、稳定,但是我一直有一颗做科研的心。而且我想要成为大学教授,读博是必经之路。


我很享受读科研文章, 写科研文章的感觉,更享受和人探讨学术的过程。当然导致我读博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小事,包括不甘心天天处理小学生、家长的问题,工作被各种杂事、繁杂的会议占据。我喜欢专精一门学科,一直不甘心一辈子只当一个小学男老师,所以读博于我而言,也是一次人生的机遇。


@Pekara


博士申请中,传播学与媒体研究


“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保持心中的理想主义”


我做出读博的决定最主要是因为想要深入研究自己关心的社会问题。我一直对于媒介文化、技术物质性、性别等话题相关的特定现象比较敏感,而阅读文献和梳理研究想法让我可以与过去和当下的研究者不断对话、产生共鸣。虽然这个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断纠结的经历,但是当最终研究成果成型的时候我还是会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我也期待着自己的思考能为未来的研究带去启发,告诉以后的人,“啊,原来几十年前的人是这样看这件事的”。我现在会相信,对个人而言,学术研究能让我保持独立思考,用理论的视角去端详日常生活,同时保持着心中的一份理想主义;对他人和社会而言,因为我所研究的是一门社会科学,它也为我提供了一种与社会变化相联结的方式,我相信它有批判和改变社会的潜力。


@章鱼


原本计划申请法国哲学博士


“那个文字带给我的世界,是任何世俗欲望都无法满足的。”


其实我当时打算读博的理由特别简单,就是单纯地喜欢沉浸在思考的状态里。在读硕士研究生的时候,我想着以后很难再有三年的空白时间读书,索性就好好利用,当时跑去学校的社会学院断断续续地旁听了一年多,在社会学的文本里瞥到了藏在文字背后的哲学影子。


后来,在复旦哲学系深度浸泡的头一个月里我就萌生了想考博的念头,因为我爱惨了那个氛围!那些文字带给我的感动和描画的世界,是任何所谓的世俗欲望都满足不了的,甚至它可以疗愈情伤和放下亲情,是对我而言最好的补给吧。


我认为在复旦那所比较不一样的学校里,我感受到的硕士与博士的差异是很小的。因为我选择旁听的课程从本科横跨博士阶段,大家似乎不在意你处于学习的何种水平,课堂对所有人开放。这种共学共议的氛围激发不同的思考角度,大家都有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议题。像我当时从研一开始就对“情感”十分上头,学编程,跨学科读文献都是基于这个大的核心方向出发的,后面自己还给老师提交了一篇哲学论文《论萨特基于意识概念的情感和情绪理论》,我想认识的那些哲学系的同学多多少少也和我一样有相似的旨趣吧。至于读博为了什么,可能是更想了解自己吧,了解尚待开采的自我。


@Yufan


博二,政治学


“博士就像一个长篇报道”


我在读博之前做了三年记者。我很喜欢记者的工作,因为我很喜欢旅行,喜欢和陌生人打交道、慢慢熟络、听他们讲故事,很多时候同一个题目可以了解很多不同角度的看法。其实越了解一个题目,越觉得自己的看法是更“模糊”了。但后面因为环境收紧,我意识到做记者的机会是很有限的,于是决定读博。


我是把博士当成一个长篇新闻报道在做的。我也理解到起码在美国,只要你愿意,社科博士生做田野调查的机会和资金是充足的。我研究的是中国在非洲的融资和债务问题。我喜欢采访不同的人,做田野调查,很享受和陌生人聊天。比如债务的题目,你会发现不同的人,银行的、企业的、工人、老板、非洲当地老百姓和官员,欧美的大基金,世界银行/IMF,每个人看法都很不一样,但都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同个问题的不同角度。读博很辛苦,但我喜欢。


2. 当“博士”的滤镜被摘除


“博士”作为研究生学位中最高的等级,长久以来一直被冠上了许多滤镜:学术研究的象牙塔、稳定的薪资与职业选择、受人尊敬的地位……而对于那些已投身科研或放弃投身科研的人们而言,哪些滤镜正在破碎?


@阳少


放弃读博


“我更想得到的是“博士”这一称谓”


在英国读研的时候,因为成绩还不错,所以导师问我有没有留校读博的意愿。当时我正处在一个对“以学术为志业”充满滤镜的状态下,也由衷觉得这是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无奈英国的文科博士很难申请到奖学金,高额的学费还是将我劝退。


读研前后,我极度痴迷福柯,甚至于将“读博”视为离他更近一点儿的唯一途径。但毕业后的一年内我几乎找不到工作,焦虑中重读福柯,却发现在没有论文可写的情况下,所有问题都失去了落脚点。那是一种忧郁而又自恋的处境——将自我实现投射于若即若离的彼岸,知识成了逃避现实的入口,但那儿浅得只能容下半个身位。


在回国大约两周后,导师给我发了封邮件,推荐我去读一个国内高校的全奖带津贴Phd,即使那是个我并不喜欢甚至有些想回避的课题,当时也让我动心、纠结了好久。在那一瞬间我才意识到,可能我想要的更多是“博士”这一称谓,而非问题本身。人文学科就带着这样的陷阱,让人在阅读和写作的时候,莫名把自己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迷恋于划分“他者”,但脚下踩的并不是书和论文,更多的,是那种掠过哲人的肩膀看世界的错觉。如果不能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位置,在观察周遭的同时也反观自身,这样的知识很难经得起时间的审视。


我想我必须要结束这种拉扯的状态,并决定将读博的计划再推迟几年。福柯则作为一种思考的可能性散布于日常生活与工作,并于不同层面展开游击,持续地扰乱和破坏那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


@章鱼


暂时放弃读博,原本想申请法国哲学博士


“读书与工作不是相悖的硬币两面”


当时我正处于十字路口,研究生毕业后想继续读博,但周遭各种声音也促使我反思这样的选择是否合适。巧合的是在某次活动上碰到一位友人,我把我的困扰讲给了他听。他倒是不同其他人一般给我建议,而是引导我追溯自己的初心和理想,我才明白,原来读博可以成为我的选择或者不是,最本质的前提在于我生性喜爱挑战,对未知抱有充沛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地去追求,才是我做一切看似没有任何逻辑选择的背后缘由。


我们又讨论了生活方式、生存状态和人生意义,我也开始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挖掘和认清了自己的全部愿望。热爱挑战是我的生活方式,勤于思考、笔耕不辍是我的生存状态,而我的人生意义,便是于我于他人而言的存在价值。那次愉快的聊天让我印象深刻,解开了我的犹豫和困惑,让我更明确了选择读书和工作本就不是相悖的硬币两面,实则是“一语双关”,工作中也可以持续思考。


当然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没钱”。谢晶老师说哲学是个富贵的学科,我想,衣食无忧是个前提吧。当时家里做生意赔了很多钱,而我这个生产力迟迟不解放,不迅速投入市场获取价值,似乎怎么说都不过去。不能再拖累家里是促使我快点做选择的重要因素。反正这个梦想还会一直在,等年老了,时间多了,可以有闲钱的时候,再去完成自己的愿望也不会晚。毕竟思考一直在进行中,不会暂停。


@小完能


直博五年级,飞行器设计


“‘有志者’不一定‘事竟成’”


读博后感触最深的幻灭就是产生了对“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话的质疑。因为努力聪明与否的自身因素并不再是决定收获的唯一指标。研究方向是否热门、实验室已有的基础是否牢固、导师是否给予支持等等都决定了最终的论文数量和成果多少,而这些都是自身无法决定的事。


明确自己想要什么的同时,还要评估基于现状自己能得到什么,再去做出决定:是继续坚持以达到毕业要求为目标,还是寻求变化,追求更多成果走上科研之道。越早做好打算,越早收获一个心平气和的博士生涯。


@Nick


博士退学生


“学术圈的自我审查我无法接受”


幻灭的大概是说,你喜欢的领域不能作出什么有意义和价值的研究。攻博计划研究的是平等权,但进入博士后发现,没有人在研究基本权利了,大家转向了国家机构的研究。然而,我对国家机构的研究并不是特别有激情。


而且,在我试图写一篇文章但被导师要求删帖后,我立即认为,在这个领域,我可能无法实现自己的学术抱负。那段时间依旧保持着律师实习的经历,一边阅读密尔的《论自由》,越读越觉得悲观,“只有当纠正的权利牢牢掌握的时候,人类的判断力才值得信任”,但初入国内学术圈面临的自我审查是我无法接受的,在实务界反而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纯粹,这让我作出了博士退学的决定。


3. 面对犹豫“读博”的人,推荐还是劝退?


关于是否读博,许许多多不同的建议都会汇集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但这不止意味着“推荐”还是“劝退”的简单选择,同时,它也意味着我们在以怎样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读博”的意义。


@老王


社会学研三,仍然在犹豫要不要读博


“选择读博更多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在学术圈一直很流行的一个词叫“劝退”,甚至有了“劝退学”。别人在找我商量要不要读博的时候,我首先给出的答案也基本上是“劝退”。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跟我说,如果能找出任何一个可以“劝退”你的理由,那这个博士就千万不要读。


读博士以现状来看,“性价比”已经越来越低,也越来越难以成为一个投机的通道。选择读博不止是选择了一条职业发展的“赛道”,更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是不是真的能适应这种生活,并且对科研事业保持热爱之心,才是做这个决定的关键。


@Pekara


博士申请中,传播学与媒体研究


“读博只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


我不会去主动地推荐或劝说他人读博,但我非常愿意和他人相互交流经验、帮助他们(也帮助我自己)找到内心对于“是否应该读博”的答案。


一方面,就像选择做其他工作的人的考虑一样,我觉得选择读博也只是那些对科研感兴趣(并且常常有一定积累)的人做出的人生规划的一部分。每个人都应该自己独立地做出人生选择和决定。另一方面,我觉得读博确实是一个对我们多数人脑力、体力以及情感都可能会产生挑战的事情,因此每个人在做出这个决定前都需要有所准备。


@陈ry


天坑专业明年毕业


“他人的决定并不具有普适性”


如果对专业有足够的兴趣,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十足的勇气,做什么都是能够成功的。当然我更可能做的事情是,告诉他们我所经历的、所感受的,但态度仍然是中立的。做决定读博或不读博可能更需要结合自己自身的情况,我的推荐也好,劝说也罢,始终是从我自己角度出发,不具备普适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青年志Youthology(ID:openyouthology001),编辑:小曾、青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