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李放鹿,题图来自:《穿过寒冬拥抱你》
1. 元旦档的新片,是来扎堆比烂的?
赶着元旦档期上映的几部电影给我看懵了。
《穿过寒冬拥抱你》《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反贪风暴5》《李茂扮太子》,评分分别为6.0、5.8、5.1、4.8。
竞争十分激烈,每一部的评论区都有人提名这一定是“年度最烂”。
种类其实不少,爱情的,动作的,催泪故事型的、合家欢喜剧型的,假期想去看看电影的,总能找到一个想看的类型。
可就是在烂之一字上各有千秋。
集齐了贾玲黄渤周冬雨朱一龙,戏骨、小花、小生一网打尽的《穿过寒冬拥抱你》,被总结为“披着抗疫的皮,卖的是老中青三代人爱情的怪味拼盘”;
靠着《三十而已》走红的毛晓彤和杨玏,这回在《以年为单位的恋爱》里携手将悬浮进行到底,嘴里说着穷啊累啊,行动上不是谈恋爱就是去买房;
开心麻花的《李茂扮太子》继承了他们家最爱的谐音梗基因,但这回没有夏洛特也没有西红市,变成了一部整合各种过时段子的古装小品;
还有一个《反贪风暴5》在此就不总结了,毕竟是古仔出品,在烂片大业上他从不让人失望。
via.《反贪风暴5》
如果你习惯翻翻影评博主、豆瓣评分再出门,很可能就省下了新年的第一张电影票钱。
对那些没有看影评的习惯、曾在元旦假期走进电影院的无辜观众而言,可谓是四面楚歌,怎么选都注定是命运的错。
但最荒唐的其实并不是这些电影到底有多烂。
而是网络口碑跟刚出炉的热乎数据的对比:假期这三天电影票房破10亿,是同档期的历史第三。
前面这几部被差评全面包夹的神作,坐在票房榜前列上稳如泰山。
跟节前那几天完全相反,之前《爱情神话》和《雄狮少年》上映,全网影评人看过都说好,后者还是豆瓣官方榜单里年度最高分的国产片。
但票房惨淡极了,上映至今,前者饶上徐峥这块王牌也才1.7亿,后者点映时曾被评估出25亿的爆款潜力,现在才将将挨过了2亿。
口碑烂的票房大卖,口碑好的愣是卖不出去。
以至于有人为此痛心疾首,骂观众就是没品味吃不来细糠,也骂电影院助纣为虐,就是不给好电影排片上座的机会。
我很能理解这些电影博主的义愤填膺。
年底连着两部都是8.3分的商业片,国产片这么难得的盛况,偏偏票房跟几部烂片比起来少得可怜。
票房不好就排片少,排片少就更没人看——于是票房更低。
评分它高高地坐在排行榜上面,对买票进场的人没造成一点影响。
这无疑打破了前两年影评界最美好的幻想:豆瓣平均评分每高一分,一家电影院就多赚35万的票房。
这是复旦一位研究员在上海电影节的报告上得出的结论。
那会儿大家都还相信,电影行业越来越优质了,大家的口味越来越刁钻了,网上的口碑真的能左右市场的走向。
而今年元旦假期前后的数据,赤裸裸地暴露了影评口碑和电影票房的关系——那就是没有关系。
2. 别嚎了,评分在市场面前啥用没有
每一个真情实感为自己心爱的电影打过高分的观众,也许都不太能接受这个事实。
成就爆款的从来都不是五星打满、千字好评,豆瓣微博上的影评虽然写得精彩夸得响亮,但这种“口碑”,对票房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
“口碑”这个词,在网络和现实世界是两种不同的意思。
网上的口碑,指的就是豆瓣评分、微博评价,负责构建它的是生活在一二线城市、勤于冲浪、善于表达的一群人。
而在现实世界,口碑指向的东西是我认不认识这个演员,对这个题材有没有兴趣,听不听得懂角色在说什么,身边有没有朋友去看过。
与艺术技巧无关,就看这俩小时有没有让我觉得舒服,值回票钱。
via.《爱情神话》
真正在影响票房的“口碑”,从来不是豆瓣2.0或者9.0。
恰恰是后者,是现实世界里那些更直接和粗糙的情绪。
当你身边的所有人都在朋友圈发了一张李焕英票根、并配文“哭死我了”的时候,哪怕它只有3分你也想去看一看。
当你好不容易放假了,跟家里人一起走到电影院门口,哪怕你知道《爱情神话》很高级很艺术,你也不会带着爸妈进去看。
谁想在电影院里捏着嗓子跟老人家解释这句上海话是什么意思、那个修鞋的为什么要说英语啊。
via.《爱情神话》
只有在网络上,大家对评分的看重才会造就一种“它很重要”的错觉。
去年有个新闻很火,澎湃新闻报道了混迹豆瓣的刷分产业链,很多片方特别看重作品的分数,会花大钱雇佣水军去刷分。
“8000元开7分,6500元开6.5分,7分以上没把握。”
娱乐产业的另一篇报道里还提到一个细节,有个片子只有3分,实在太烂怎么都不可能刷上去了,但片方还是要求,一定不能掉到2.9,只要掉了就得马上开始刷回3分。
在评分上锱铢必较的片方不少,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旷世奇作《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的导演毕志飞。
他“十二年磨一剑”的电影,据称在测试放映和路演中“获得的好评远远多于差评”,结果上映才4天就撤档了。
毕导将此归结为“豆瓣系对普通民众判断的强大左右和绑架能力”。
实不相瞒,我不幸地看过这部电影,我愿意作证它卖不出去票确实跟豆瓣没关系。
毕竟评分再低,也不可能让影院撤下一部卖座的烂片。
这张真的是剧照。via.《纯洁心灵·逐梦演艺圈》
事实上不光是对大烂片没用,评分对一切电影的票房都没什么用。
《流浪地球》上映时的分数有8.4,后来看的人越来越多,涌进来一大批打一星的观众,很快跌破了8分。
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气不过,觉得这是恶意差评,就是想搞坏票房,怒而给豆瓣APP刷一星,纷纷说要抵制这个网站。
结果大家都知道:《流浪地球》风雨不动安如山,狂卷46亿票房,没受一点评分起落的影响。
前文复旦研究员那句说评分能影响票房的话,在很多呼吁电影重视质量的文章中被反复引用过。
不过,这份报告是在2015年出的,那可是中国电影市场正式起飞的时候。
全年票房超过400亿,上一年才297亿,增长了48.4%。
《大圣归来》《捉妖记》《夏洛特烦恼》《战狼》《寻龙诀》《老炮儿》,都是在2015年上映。
当整个市场环境向好、大家成绩都不错的时候,高评分与高票房,总能找到几处重合。
via.《寻龙诀》
去年的《你好,李焕英》就是重合的一个,口碑票房双丰收,从上映那天算起,夸它的文章连起来能绕地球一圈。
但要就此认定评分能影响票房,怕是太看得起网友的笔墨了。
让这部片子一再发酵的那个“口碑”不来源于夸得有理有据的影评人,而是你朋友圈里那些说自己哭光了一包纸巾,或是看完特别想妈的朋友。
跟电影的艺术、技巧,一点关系都没有。
3. 别把锅都甩给观众不懂艺术
今天还看到另一份跟电影有关的数据,灯塔研究院发了一份《2021中国电影市场年度报告》。
里面提到,下沉市场在电影票房里的比重越来越高。
今年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达到21%,而一线城市才17%。
真正在为电影掏钱的,不是一线城市里加了V的KOL和粉丝们。
而恰恰是那些离网络没那么紧密,不习惯996,下了班就吃饭逛街不刷微博的人。
要说这是下沉市场的观众不懂欣赏,只喜欢看烂片,我也不同意。
毕竟我作为一个新媒体民工,热情安利过的高评分低票房的片子不在少数。
但当我真的站在电影院门口,还是时常会成为影评人口中那头吃不了细糠的山猪。
就是会有那么一个完全脱离网络的时刻,或者就是那一天想要笑一笑,想要不费脑子地坐在电影院里欣赏一个演技特别烂但长得特别好看的大帅哥。
再或者是跟朋友逛街聚会,回老家和父母一起出门,看电影这件事并不都是一个人的选择。
via.《李茂换太子》
我一个有孩子的同行朋友,放假时看的唯一一部电影,就是被各路影评人骂成筛子的《李茂扮太子》。
他当然知道这片子在网上的风评不行,但带着孩子站在电影院门口,一堆海报里就它看着最喜庆,最安全,不会有什么幺蛾子。
“是烂啊,但我没得选。总不能带着孩子去看《爱情神话》吧,他哪会看字幕啊。”
他觉得问题从来不是观众爱吃什么,而是有没有东西吃。
市场繁荣的时候就是有的选,去年的元旦,孩子看不了《送你一朵小红花》,好歹还可以全家去看《心灵奇旅》。
网络上妆点审美的“口碑”和现实世界里满足场景、满足情绪的“口碑”,还可以有交汇的时候。
现在已经没有了。
一边是守着高分冷门佳片的一小部分抱团取暖,怒其他观众不争;一边是更大众的市场选来选去,也无非是个6分和5.9分的区别。
两者没有交集,只剩越来越严重的割裂。
但这也不过是过去这一年里无数裂痕的其中一种罢了,它其实早已存在,只是过去还有一些“爆款”,能拿来掩盖。
真正聪明的人早就不在这道裂缝里寻求什么平衡了。比如以打分大方而出名的猫眼评分,几年前其实也有过一个“专业评分”的选项。
那时的猫眼还不是遍地9分的状态,观众评分和专业评分虽然不对付,但还不至于专业评分不及格、观众评分打出个九点几分的神作。
但到后来,两者之间的不对付愈演愈烈。矛盾最终因为2016年的《摆渡人》爆发:
猫眼上普通观众的评分有7.8,但由电影人、影评人、媒体人等打出的专业评分只有4.9。
票房宣告了10万观众的胜利,《摆渡人》成了当时同档期的冠军,是带着“王家卫”仨字的电影里最卖座的一部。
他另一部电影,备受影评人喜爱的《一代宗师》,评分是《摆渡人》的两倍,票房不过《摆渡人》的一半。
争吵出圈之后,猫眼在一片沸腾之中迅速做出选择,删掉了专业评分的版块。
从此这里8分起步9分及格,谁也不再埋汰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看天下(ID:vistaweek),作者:李放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