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原文标题:《“困”在码上的城市》,头图来自:IC photo
“请出示您的健康码。”这已经成为我们进出公共场所最熟悉的一句话。
回想两年前,疫情防控初期,各地普遍采取手工操作和人海战术,对辖内人口进行排查、信息填报、逐级上报。这使得以社区为主的基层组织陷入“表海”之中,每天要完成大量的信息填报和报送任务。而且,由于地区和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没打通,人员也基本限制了流动。
后来,杭州余杭区首先开发出健康码,并扩散到全市、全省、全国。抗疫两年来,亮码出行已经成了我们的“肌肉记忆”。它的功能已无须赘述,它存在的意义是建立了人们健康身份的识别机制,为我们的自由有序流动提供了前提。
有人说,健康码是2020年中国人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国家博物馆更是把健康码的第一行代码收为了藏品。
图片来源:天下网商
可是,城市还是时常陷入“人困码乏”的境地。
运行
先来了解下健康码是怎么工作的。
我们现在打开小程序,就能看到自己的健康码。不过,你是否还记得,一开始使用的时候我们填过一张表,上面要求填写手机号、身份证号、居住地址与体温、健康状况。
这种填报的过程,其实和传统的现场信息登记无异,不过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完成信息填报之后,就进入后台数据审核环节。这个审核需要横跨不同的数据库,交叉验证个人所报信息的真实性。
据城叔所知,这背后至少有三套数据在支撑。一是卫健委的数据,提供确诊病例信息、核酸检测信息;二是公安部门的数据,提供户籍情况、社会关系;三是运营商的数据,提供活动轨迹。
后台完成判定之后,进入给健康码“上色”的第三个阶段,红、黄、绿三色动态管理的规则,全国通行。
健康码的工作逻辑看上去很简单,但这毕竟是个程序,没有bug是不可能的。最常见的bug就是它“崩溃”了——
2021年8月2日下午到8月3日上午,山东健康码显示不出来,页面顶端提示:“由于当前访问人数过多,小程序可能会出现无法访问,正在紧急处理中。”
同一年的9月10日,闽政通也无法打开,话题冲上热搜。
就连“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也崩过。
要亮明健康码的时候,页面一直卡在那儿“转圈圈”,我们也急得原地“转圈圈”。
但“崩溃”这种病,就像你说“肚子痛”,背后的原因有很多种。有可能是访问量过大服务器瘫痪,也有可能超过了系统容量极限,又或者是网络带宽性能不足的硬件问题,以及本身就有设计缺陷的软件问题。
作为一个诞生不到两年的软件产品,出现bug也可以理解。把背后的原因排查出来,不断小步迭代就好了。毕竟“双十一”都已经狂欢了13年了,跨过零点那一刻,页面还是时常会有强烈的卡顿感。
变色
其实,让人们崩溃的不是“转圈圈”本身,而是不亮健康码,健康的人无法按照约定的规则有序活动,坐不了地铁、进不了楼,回不了家、上不了班,新闻说连逃犯都崩溃自首了。
图片来源:闪电新闻
运行近两年之后,健康码不再只是单纯的个人信息核实。它被附加了交通出行、楼宇进出、核酸检测等各种应用场景,成了城市里成百上千万人口的“通行证”,它也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一种公共决策工具——亮绿码,你就过。“今日任务:守护绿码”的幽默背后,也是对这套程序的依赖与信任。
但健康码小程序只是一座城市应急管理的冰山一角,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等等都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如,有一则病例,离开中高风险地区数天之后,才被当地卫健部门通知其应是“黄码”,期间,该病例继续上班、参会,游走于大街小巷。
又比如,有些城市由于大数据筛查的误差,导致路过疫情发生地健康码也会变“黄”,为市民正常生活、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所以,当“该红的没有红,该黄的一直绿着”,不是健康码“上色”错误,而是背后整套应急管理的失策或是失灵,最终表现为未能及时“赋码”。“上色错误”这个bug,是比程序崩溃更令人细思极恐的系统性问题。
换一个角度来看,一座城市也不应当被一个程序“绑架”。
城市搞智慧城市、企业建数据中心,尚且有灾备思维。轮到健康码这类线下工作的技术创新产品,同样也不能只看到它解决管理和服务难题的有功的一面,还得提前想好安全问题、信息管理问题、隐私问题,诸如此类。
统一
围绕健康码的还有一个bug,那就是全国各地不统一。
各地的“健康码”系统一般是通过政府采购形式交给第三方公司开发和运营维护。现实是,许多省份都有自己的健康码,有的城市还不与省上的连通,自己又单独做了一套。再加上不同地区的健康数据没有充分互联互通,“一城一码”的现状给人员流动、企业复工都带来了困扰,更重要的是,各自为阵也给流行病学调查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省内健康码不打通,有困扰。有网友在人民网留言板反映,自己在西咸新区做了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但西安的健康码却迟迟没有变绿。
省际健康码不打通,也有困扰。去年11~12月那波长三角的疫情,宁波的一号病例和杭州的无症状感染者,都去过上海。若非当事人自觉行程上报,流调很难知晓和调取这些病例在其他城市的轨迹。
从这些情况看,全国统一健康码,共享流调数据,建立统一的流调信息平台,是非常有必要且急迫的。因为有些技术bug,还得靠制度和治理来解决。
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语境下,数字化防疫也进入了下半场。健康码的“初心”是为了降低疫情中的社会治理成本、提高精细化的治理能力。健康码“崩了”,疫情防范不能“崩”,这才达到了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及格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