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ID:vistaedulab),作者:王迟到,编辑:沈佳音,题图来自:《开端》
《开端》终于迎来了大结局。
在300多个热搜,全网超12亿播放量的数据下,《开端》成为了开年第一国产剧爆款。
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虽然好评持续了一路,但收官之夜冲上热搜最前排的却是话题“开端烂尾”。
然后在短短几小时后,新话题“开端没烂尾”也被顶了上去。双方阵营各持己见,互不相让。
但豆瓣上的口碑还是受到了影响,一夜之间,新增打分人数约十万人,原本的8.2分回落到了8.0分。这个成绩在国产剧中依然属于优秀梯队。
1. 坑,管挖不管埋
主要的争议点还是在于“循环”这个设定。
刚开播的时候,关于《开端》都喜欢用“无限流”这个新概念,翻来覆去地定义。其实这没那么多花里胡哨,就是典型的时间循环——一个人反复回到事件起点,通过做出不同的选择产生不同的结果,直到成功完成任务。任务失败,就得删档重来。
如所有人所期望的那样,男女主角最终在不牺牲一个人的情况下阻止了爆炸案,成功解除循环。但两人陷入循环的原因,以及为什么偏偏是他俩陷入循环,直到最后都没有给出解释。
以及白敬亭的角色为什么会随着循环越来越虚弱,两人回到循环的时间不统一时为什么会出现“待机状况”。这些坑,编剧都是管挖不管埋。
伏笔没有得到回响,反倒成了败笔。
电视剧《开端》
最后大家发现,原来所谓的“时间循环”高概念设定,还是为了爱情服务——不管两人最初陷入循环的原因是什么,最后提炼出的主线,都是一对凑巧坐在一起的年轻人因为公交车上的奇遇而陷入了热恋。中途的种种曲折全都有效转化成了男女主角感情的催化剂。
为了满足CP粉的期待,在结局的表彰大会上,服装造型师还特意让两位主角双双穿上白衬衫,站在在红底背景墙前,俨然一副拍结婚照的模样。
感情线当然可以有,发糖也是为了响应市场。原著本来就是一部言情小说,白敬亭X赵今麦这对“反诈CP”总体来说也很讨喜,清新真挚不造作。
《开端》花了四集的时间去完成了“时间循环”这个设定。最后,这个最初的噱头却不了了之,属实有些“过河拆桥”。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说它只是半部好剧,掐头去尾,真正的精彩集中在5-13集。
2. 每个人都有故事
《开端》的内核,仍然是正午阳光所擅长的生活剧。
第5集开始,主角为了寻找“炸弹客”开始逐一排查车上乘客,这些配角的背后故事得以铺陈开。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开端》的流量和口碑开始上涨。
书包里藏着小猫的中二少年,袋子里全是药品的中年大妈,戴着耳机总是态度冰冷的肌肉男,以及看到什么都忍不住用手机拍下来的直播博主。
他们就像游戏里的NPC,没有主角光环,只能依据既定的脚本不断重复台词和动作,然后在爆炸发生时反复成为牺牲品。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就可以理所应当地被忽视。
尤其是带着西瓜的老马和拖着行李箱的老焦。
他们是走在车站里都会随时被民警叫住查身份证的那种人。
老马刚刚刑满释放。在他服刑期间,老婆把老家的房子卖了,带着儿子跑到城市生活。老婆最后一次探监时说,儿子有你这样的父亲,连对象都会找不到。
但老马还是想见儿子,能想到的像样礼物就是老家的西瓜,他记得儿子爱吃。
有眼尖的网友发现,老马是从宁夏过来的,而剧中故事发生地嘉林,设定是沿海城市。他等于是带着几十斤重的西瓜跑了几百公里,藏在袋子里的,是思念。
老焦不知道什么原因欠了很多债。他住在车库里,听说送外卖挣钱却买不起一辆二手电动车。他无所谓自己有多苦,只希望女儿能安心念书。
在那个破旧的行李箱里,几片卫生巾被他像宝贝一样夹在中间层,那是准备带给女儿的。藏在箱子里的,是父爱。
这个设计其实很巧妙。想要寻找炸弹就得翻看每个人的随身物品,而从这些物品里又能窥见人间百态。
这辆公交车就像浮世绘,刻画出了城市被折叠后的模样。我们看到了一群失语的边缘人。
相比之下,反倒是男女主角的背景故事单薄。一个是普通的女大学生,一个是无法令客户满意的游戏设计师。但他俩也不是单纯的拯救世界工具人。
爆炸把公交车和外面世界完全隔绝成了两个时空。因为监控设备损坏,爆炸前公交车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外人都无从得知。
这就造成,明明想要阻止悲剧的男女主角,反而会因为异常举动被当成嫌疑犯。
前12集,不管他们是选择配合还是狡辩,是主动投案还是四处躲藏,都逃不过被抓捕和审讯的命运,因为警察不会相信“循环”这样的说辞。
这种“好人被误解”的身份落差产生了戏剧张力,也对善举本身发出了拷问:
明知会被误解,你还要不要去做英雄?
随着循环,每一次爆炸的时间都会往前,他们其实完全可以装作毫不知情的幸运乘客,弃整车人于不顾,提前一站安全下车,然后吃喝玩乐,睡一觉再回到循环。
男主角就有过退缩。善意不被理解,真话也没人相信,加上他心理防线薄,第一次遭到严厉审讯时就情绪崩溃了。但因为想要保护身边的人,他后来还是冲在了前面。
而且更现实的情况是,解除爆炸危机也是他们能够逃出循环的唯一途径。
这部剧好看的地方是在于探讨在这种极端条件下,人是否能对他人仍保留善意,在自保和冒险的两难中,是否仍能义无反顾地施以援救。
3. 普通人的杀意
普通人的善意之外,《开端》更大胆的讨论是关于普通人的杀意。
自制高压锅炸药的陶映红为什么要带着45路车的乘客共赴死亡?五年前,她女儿王萌萌又在45路车上遇到了什么?
最后两集对此给出了具体答案。虽然其中有不少牵强的部分,但大方向是清晰的:网络暴力。
在有限的视角里,公众只看到王萌萌胡搅蛮缠要求下车,甚至动手去抢司机的方向盘,然后在快车道下车被大货车撞死。对于这出悲剧,满屏弹幕都在说:“活该。”
当年在公交车上,王萌萌被猥亵的过程是有目击者的。这个女生起初试图发声为王萌萌正名,却反倒被汹涌的指责声吓得不敢再说话。“你看到了却没站出来,你就是帮凶。”“当时在公交车上怎么不说,早干嘛去了。”
在匿名的网络环境里,恶意可以轻而易举地扩散,善意却需要遭受全方位的道德审判,不能有丝毫瑕疵。这样的环境下,选择闭嘴、不敢说话的人越来越多。
而当这个女孩打电话给家里人的时候,“长辈的建议”也是保持沉默:不要惹祸上身,免得遭到报复,而且还建议女孩不要穿短裙露肉的衣服,出门在外会很危险。
可王萌萌的遭遇恰恰证明了这番说辞的荒谬。她穿着学生装,那么规矩、清纯、无害,但还是逃不过猥亵者的伤害。
女儿去世后,陶映红虽然情绪崩溃、无法接受事实,但仍然还能工作。真正击垮她的其实是铺天盖地的恶评。世人的恶意让她决定以牙还牙、报复社会。
陌生人对这个遭受丧女之痛的母亲缺乏同理心,她自然也就对陌生人毫无怜悯,想要无差别地拖着一车人陪葬。
唯一能抵消这份恶意的,也是陌生人的善意与善举。
4. 虚幻的团圆
诚然,《开端》触及到了现实主义,但也只是抚摸了表面,并没有深入内部的野心与能力。
大结局是标准的国产剧合家欢,之前所有的隔阂与误解都随着危机的解除而消失。各家各户欢天喜地。
被母亲控制的中二少年,和家人实现了和解。父母穿着cosplay的衣服,送了他一只无毛猫。被妻子和儿子抛弃的老马,带着西瓜出现在儿子面前,儿子喜出望外,彼此热情相拥。还有老焦,因为见义勇为得到三万元奖金,买了辆电动车做起了外卖工作。
这个结束方式当然很幸福圆满,但又圆满得有些虚幻了。
猥亵王萌萌的人被抓了,谋划爆炸案的陶映红和丈夫王兴德被抓了,但施加网暴的人是否有任何反思?王萌萌的错案拖了五年,因为爆炸案发生才被重新审理,整个事件在一夜之间被调查得清清楚楚,为什么?
最后两集“烂尾”的点就在于,之前层层铺垫的矛盾冲突,突然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迅速结局。这让之前的批判与思考都变得轻飘飘,没有了力度。
尤其是跟现实作对照后,这种讽刺感更加明显。
前两天,15岁少年刘学州留下遗书后自杀。他身世凄惨,出生即被亲生父母卖掉,四岁时养父母双亡,上学又被霸凌,被猥亵。寻亲成功后,他也依然没有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而后又被网暴。
这些故事其实在《开端》中都有影子,但都只敢浅尝辄止。
这也是目前国产影视作品的无奈现状,立足于现实的作品凤毛麟角,即便是像《开端》这样的作品也需要一个“时空循环”的外壳做掩护。现实不可被书写,于是只能通过更受观众欢迎的爱情题材曲线救国。
国产剧时常“烂尾”一定程度上也归咎于此。问题提出来了,但没人能解答,也无法去真正深入剖析。最终只能靠大团圆的结局,草草敷衍了事。
所以鲁迅讨厌大团圆的结局,认为那是“瞒与骗”的行为。胡适也曾说团圆快乐的文学是“说谎的文学”:“至多不过能使人觉得是一种满意的观念,决不能叫人有深沉的感动,决不能引人到彻底的觉悟,决不能使人起根本的反省。”
掺了兴奋剂的糖水,甜得像麻醉剂、忘忧草。
不是说就不可以有大团圆的结局。
只是,今天的观众是否还有不接受大团圆结局的权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天下实验室(ID:vistaedulab),作者:王迟到,编辑:沈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