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质量差、无法做笔记、容易发黄发霉......近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许多读者开始“讨伐”轻型纸。轻型纸+精装的图书,让许多读者大呼上当,而出版社和编辑们则有他们的无奈与苦衷。为什么对轻型纸的讨论会如此两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重木,编辑:程迟,头图来自:《云图》剧照
如果你对书的品质有了自己的要求,轻型纸就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豆瓣“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有近700篇帖子讨论或者说讨伐它,一篇名为《轻型纸书籍避雷汇总》的帖子更是被设为精华帖,其中挂出的50多家出版社所出版的近200种图书,都被列入了购书“黑名单”。
除此之外,各种反轻型纸小组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微博、B站等社交媒体上也不时出现关于轻型纸问题的讨论和冲突……总而言之,在当下许多购书群体中,轻型纸渐渐有成为“过街老鼠”的趋势。
豆瓣“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小组关于轻型纸争论的帖子。
一、轻型纸,将书籍拉下文化神坛?
在读者们的一片怨声载道中,很多图书编辑都站出来解释他们选择轻型纸的原因,耐心地普及轻型纸的专业知识,希望能够消除读者们对轻型纸的排斥。
“出版人杂志”公众号文章曾把读者对轻型纸的负面论调分为三类,分别是:
“原罪论”——导致这一厌恶情绪的主要原因与轻型纸在国内早期盗版书籍中的臭名昭著有关;
“适配论”——读者希望出版社能根据不同书籍使用不同纸张,这也是建立在读者们对轻型纸使用的感受上;
“坦诚论”——许多读者认为出版社故意混淆视听,没有提醒读者其书籍所使用的纸张,且趁机赚取利润,让读者觉得是“又当又立”的不道德行为。
针对读者们关于轻型纸的负面论调,许多编辑或专业文章也做过解释。如B站读书UP主“阅读药丸”在其名为《轻型纸到底做错了什么?》视频中,细数了轻型纸在读者心中的七宗罪,并以出版业内人士的身份(“阅读药丸”为重庆刀锋书酒馆主理人江凌)对其一一进行了解释。但江凌的解释就如其他为轻型纸的辩护声音一样,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为轻型纸和出版社洗白”的行为。
B站另一位UP主“—花花是发发”在其《轻型纸没有罪,但是你恶心到我了》视频中针锋相对地指出:“读者愤怒的真正原因是出版社和相关从业者把读者当傻子的行为。”其背后的主要论点,便是上面所提到的三个态度。
轻型纸争议背后存在两个群体:一个是出版社与出版人,另一个是普通读者。正如许多评论所指出的,对于轻型纸的不同态度,背后实则是这两个群体之间日渐出现的矛盾与隔阂。
作为普通读者,稍有观察便会发现,大概从几年前起,书籍价格便悄无声息地上涨,有些书籍的涨幅(如一些书籍价格开始超过一百元)会让人突然间意识到,书籍消费渐渐成为一项需要注意的支出。
面对这一变化,许多读者最先质问的便是出版机构。与此同时,出版机构则表示,这是因为一系列硬性成本的不断上涨(如纸张价格、人工成本和版权费用等),加上其他竞争者(电商、直播带货等)的挑战,而不得不作出这样的调整。为了保护自己日渐缩小的利润空间,出版社只能寻找新方法,尽量不伤害读者的利益。
这一受制于整体出版环境变化而作出的调整,最终在轻型纸这一问题上爆发了。读者和出版社之间你来我往的论战,直接透露了双方所遭遇的危机、困境和无奈。对于读者来说,书籍价格在走高,轻型纸却在降低图书的品质,这是他们难以接受的。
纪录片《书迷》剧照。
一方面,这与我国书籍出版的发展进程有关,改革开放前的书籍出版数量有限,而当下书籍出版数量爆炸性增长;另一方面,大家对于书籍的定义,很大程度上依旧继承着精英文化的传统,“书籍”与“文化”天生就是同义词。
因此,许多读者才会不满出版社一味追求利润而使用轻型纸,结果不仅导致书籍质量变差,更重要的是直接冒犯了书籍在许多读者心目中的形象。
在此,我们碰到了许多出版人大概会忽视的一个问题,即他们在面对出版成本上涨、考虑创造一种新的阅读感受而使用轻型纸时,忽略了书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象征意义。
虽然我们很少直接看到对书籍的神圣化倾向(在关于轻型纸的讨论里不时还是会出现相似的观点),但是,对于书籍的尊重却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深刻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里。
也因此,许多出版人和出版社发现,无论他们是多么专业地解释当下轻型纸并非早年那种劣质冒牌的“轻型纸”,读者们都很难接受。
二、读者与出版社的话语争锋
出版社为轻型纸辩护的另一个重要论点是其带来的特定的阅读感受,如纸质轻、容易携带、便于翻阅、环保护眼等,但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势,为什么读者就是不买账?
这或许是因为,你在指出轻型纸拥有一项优势的同时,读者就能立刻发现其另一项劣势,且这些劣势更加直接地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抛开其中可能掺杂着对不同类型轻型纸的无差别攻击,诸如轻型纸有异味、容易变黄、纸质粗糙且难以在其上写字等缺点,是显而易见的。
在读者的许多不满中我们也会发现,出版社所想象的那些新的阅读体验其实是属于特定类型书籍的,他们似乎也忽略了书籍本身无法像其他消费品——尤其是快消产品——那样可以被快速更新换代。
一味注重书籍的商品属性,遗忘了它作为某种特定文化和知识载体的属性,必然会让出版社错过了解读者需求的机会。
《校对女孩河野悦子》剧照。
在“山倒组”这样的豆瓣小组里,人们对纸质书的出版还夹杂着某种“逆趋势”的心理。
伴随着电子阅读的兴起,人们已经开始想象一个不再有纸质书籍的未来。当一切都开始进入数字世界时,纸质书籍渐渐获得了另一种文化意涵,即一种可能消失的、继承着古老传统或说人类文明中某个特定阶段的文化物质形式。
当出版社囿于日渐被挤压的利润,想方设法创造出一种折中方案时,读者们却希望能在这一变动中守护住自己熟悉或认同的书籍形式。
这并不表示读者们就是顽固不灵的,他们很多人都意识到轻型纸在某些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也理解出版社所面临的危机,因此他们希望出版社能够借鉴西方的双线出版模式——普装和精装——从而缓解读者对轻型纸大肆乱用的不满。
许多出版社与出版人都希望,通过专业的知识普及,能够解决读者们对轻型纸的不满。但这显然效果不佳,因为读者对轻型纸的不满中有一大部分并非针对纸张,而可能是针对“什么样的书籍才是好的”“买书到底是买什么”“购买纸质书或拥有书意味着什么”等复杂问题的讨论。在这个普遍唱衰纸质书的时代,这些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编舟记》剧照。
也就是说,许多为轻型纸辩护的专业出版人,并不是和读者站在同一个层面讨论问题的。
出版社试图为读者们创造出一种新的阅读习惯、体验与感受,以及建构一个关于好的书籍样式与物理属性的话语权。这样的革新必然要考虑到作为消费者的读者,但读者的阅读感受和文化情怀,恰恰不是他们出版和制造书籍的核心考虑条件。
在当下,图书确确实实只是万千商品的一员,民营图书出版社必须将成本和利润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尽管他们对书籍同样有自己的文化情怀和追求。于是,当他们面对读者的讨伐时,处境便无比尴尬:
纯商业化操作会引起读者的鄙夷,指责其“文化贱卖”;但如果保守着传统营销模式,那可能成本高企,销量惨淡,难以为继。
三、文化不该用来谋利吗?
在我们的日常开销里,书籍始终是十分有限的支出。人们每月购买的奶茶、电影票、鞋子、衣服等,无论哪一项都远远超过书籍消费。
这就是矛盾之处,人们对其他日常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似乎无动于衷,对书籍的价格变化却十分敏感,且以“文化不应该被用作赚钱”的观念指责出版社的谋利。
一方面,书籍因其作为文化的载体而获得无限的光环,另一方面这也成为压制书籍价格的紧箍咒。如何解决这个吊诡的矛盾,是出版社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但是还有书籍》第一季剧照。
双线出版模式是一种办法。许多大众类文学作品都以平装本面世,但其纸张、装订、设计和阅读体验都不佳,更像是快消品。精装本的纸张和装帧设计都十分讲究,但价格也由此增加,不少精装书价格已经迈过百元、两百元大关。
但来自国外的双线出版模式,本身建立在一套完善的差异化阅读群体、消费市场和观念之上。由于当下国内图书市场无法实现“阅读用户”和“收藏用户”的产品差异化,我们只能从中借鉴特定的方法或观念,同时兼顾这两类读者的需求。
只是,伴随着各种硬指标价格的上涨,以及电子书、电商等新销售渠道的折扣挑战,阅读体验和书籍质量两者似乎也变得越来越难兼顾。
《天才捕手》剧照。
我对轻型纸最大的印象是很难直接在上面做笔记,用铅笔似乎无痕,用水笔则会晕开,且纸张较薄,容易渗到另一面。很多时候,书籍选题和出版把握在出版社手中,选择怎样的纸张、装帧和设计都不为读者所控制,因此购书者难免感到挫折和无奈。
也正因此,读者们对轻型纸漫长且坚韧的征讨,背后隐藏着他们对书籍出版的话语权的争夺,以及阅读需求被长期忽视的抗议。
对轻型纸的争论也可能预示着一个新的未来,无论是读者还是出版社都不得不在这次论战中,重新思考书籍的意义。书籍,作为人类文化和知识的重要载体,在面对新的挑战时所可能出现的变化与创造,已经在关于轻型纸的讨论中初露端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重木,编辑:程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