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避雷清单
2022-03-01 16:47

一份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避雷清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作者:慧羊羊,原文标题:《一份投资大师的避雷清单,那些彼得·林奇避而不买的几类公司》,头图来自:《华尔街之狼》剧照


“要是知道我会死在哪里就好啦,那我将永远不去那个地方。”


这是芒格很喜欢的一句妙语。


实际上,在投资中,如果我们知道哪里不该去,提前避开,可以避免很多没必要的亏损。


国内的知名价值投资者段永平,也特别强调“不要做什么”。


在纷繁复杂的投资世界里,知道不能做什么,比知道该做什么更加重要。


作为一个投资者,有什么是我们绝对不能做的?


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在投资中,同样有他的“不为清单”,他在书中专门提到过几种避而不买的股票。


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彼得·林奇提到的这几类公司,如果单纯地断章取义,认为绝对不能购买,固然不对,但彼得·林奇给出的这几类公司,确实是更大概率容易让人踩雷的。


而且,彼得·林奇在书中给出了详细的案例来拆解分析,他避开的背后,都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


如果你简单地因为一家公司表面符合这些特征,就选择避开它,也可能错失一个赚钱良机。


一、避开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如果说有一种股票我避而不买的话,那它一定是最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


这是彼得·林奇在书中首先提到的。


彼得·林奇认为,这种股票受到大家最广泛的关注,每个投资者上下班途中在汽车上或在火车上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种股票,一般人往往由于禁不住这种强大的社会压力就买入了这种股票。


热门股票上涨得很快,总是会上涨到远远超过任何估值方法能够估计出来的价值,但是由于支撑股价快速上涨的只有投资者一厢情愿的期望,而公司基本面的实质性内容却像高空的空气一样稀薄,所以热门股跌下去和涨上来的速度一样快。


他提醒投资者,如果你没能聪明地及时脱手卖出的话,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账面盈利变成了亏损。


因为当热门股下跌时,它决不会慢慢地下趺,也不会在跌到你追涨买入的价位时停留一段时间,让你毫发无损地卖出。


彼得·林奇还风趣地说,事实上,你已经买入这种股票,就表明你肯定不会聪明地及早卖出。


他在书中列举了各种各样的从风光无限很快走向一败涂地的热门行业。


比如,在彼得·林奇成长的那个年代,地毯曾经是非常热门的行业。


当时有人发明了一种新的簇绒工艺,这种方法大大减少了地毯中的纤维用量,另外还有人使编织自动化,这使得地毯的价格从每码28美元下降到了4美元。


在大量的需求下,地毯的销售量大幅增加,五六家主要的地毯生产商赚的钱花也花不完,井且公司继续保持非常惊人的增长速度。


但转折也就此而来,行业的繁荣很快吸引了200家新的竞争对手加入到原来只有五六家主要厂商的地毯行业中,它们彼此之间为争夺客户而大打价格战,竞争日趋白热化使得地毯行业的每个厂商都很难赚到一分钱的利润。


彼得·林奇说:“假如你有一个稳赚不赔的商业创意,但却无法用专利或者利基来加以保护,那么一旦你获得成功,你就得防备其他人群起效仿,在商业界,效仿是一种最不纯粹要命的攻击方式。”


而这一点,也就是很多投资人经常提到的护城河。


彼得·林奇举例的另一家公司是布朗公司,这是一家石油服务公司,在那个年代,大家听说是石油股票就会疯狂抢购。


1981年,这家公司的股价高达每股50美元,当时的不少投资人,包括公司CEO在内,都觉得公司股票不会下跌。


但是4年后,布朗公司的股票真的从50美元跌到了1美元,那些预测这只股票将上涨而做多的投资者,亏损严重。


彼得·林奇说:“如果他们能做到对这种热门行业中最热门的股票不闻不问,或者至少做过一些深入的研究,就有可能避免如此悲惨的下场。”


布朗公司几乎是一个空壳,只有一堆无用的钻井架、一些可疑的石油天然气田、一堆数量惊人的债务以及一张惨不忍睹的资产负债表。


“如果你要依靠投资一个接一个出现的热门行业中的最热门股票所赚的钱来维持生计的话,那么很快你就得接受福利救济才能生存了。”


这是彼得·林奇的调侃之语,但也说明了,他对这种热门行业热门公司的警惕性。


但是单纯地把彼得·林奇的话理解为“热门的就是不好的”,那可能就是断章取义了。


上述两个例子中,公司股价最终下跌,并非是它们“热门”,而是因为“没有护城河”、“基本面无法支撑股价”……这些因素。


热门行业跌落凡尘,在近两年的A股市场上并不少见。


无论去年的消费医药,还是今年的新能源,无一不是前期上涨火热,最终面临回调压力甚至连续下跌。


即便是长期很好的赛道,估值太贵,都是风险。高估值往往引发行业无序扩张,最终拉低行业ROE。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这些道理谨记心头。


二、避开“多元恶化”的公司 


彼得·林奇非常抨击那些胡乱收购兼并,试图“多元化”的公司。


在他看来,这些公司可能原本盈利不错,但没有把赚来的钱用于回购股票或者提高分红,而是去做一些愚蠢的收购兼并。


这种一心一意想要“多元化”的公司寻找的是具备以下特点的收购对象:收购价格过于高估;经营业务完全超出人们的理解范围。


这两点毫无疑问会使公司在收购后发生的损失最大化,最终“多元化“变成了“多元恶化”。


他说,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种愚蠢的收购和“多元恶化”唯一能够带来的两个好处是:


一是持有了被收购公司的股票;


二是从那些由于“多元恶化”陷入困境而决定进行瘦身重组的公司中,寻找困境反转型公司的投资机会。彼得林奇如何购买困境反转公司?点此查看


20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复印行业盛行,施乐公司从上游到下游控制了整个复印行业。


但是随后日本佳能、IBM以及伊士曼·柯达公司都进入了复印行业,面对这种激烈的竞争,施乐公司非常惊恐,于是收购了与复印不相关的企业以进行多元化经营。


但它却根本不懂得如何经营这些收购来的企业,结果多元化经营失败导致股价下跌了84%。


诚如彼得·林奇所说,即使是最优秀、最聪明能干的管理人员也并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才华横溢,即使是最有魅力的公司管理者,也不可能把他们收购来的所有“癞蛤蟆”都变成“青蛙王子”。


但那些最棒、最聪明的公司都相信它们既然可以管理好手中的业务,肯定也能管理好收购来的其他任何业务。


这显然是一种过了头的自信。


当然,彼得·林奇也告诉大家,并不是说凡是收购都是愚蠢的。在自家公司基本业务非常糟糕的情况下,进行收购另寻发展之道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最典型的,如果巴菲特死守纺织业务的话,我们现在就不会听到沃伦·巴菲特和他管理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如雷贯耳的大名了。


彼得·林奇认为,收购成功的技巧在于,你必须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收购对象,并且收购后能够对收购来的公司进行成功的管理。


回过头来,如果看我们今天的市场,诚然过往有很多公司因为收购陷入困境,这样的负面案例屡见不鲜。


但也有一些上市公司,通过不断并购,实现公司的扩张,股价上涨。


比如港股的中教控股,这家民办教育公司过往几年,正是凭借不管收购其他院校,并对其进行了很好的管理,实现了公司规模的增长,股价的上升。


再比如体育鞋服类的安踏体育,早年对意大利高端运动品牌Fila的并购也非常成功,扩展了海外品牌,成为了后续的强劲推动力。


当年,当安踏体育以3亿多元从百丽国际手中买下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和专营权时,FILA还是一个年亏损3000多万的“没落贵族”。


而在安踏的运作下,FILA在2014年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后,便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助力安踏体育成就“十年十倍大牛股”。


对于这两种看似矛盾的结果,彼得·林奇在他的书中,早已给出了非常清晰的解释。


他列举了两个同行业的并购,但是结局迥然不同的例子。


Melville和Geneseo都是制鞋商,一个是“多元优化”的例子,一个是“多元恶化”的例子。


曾经Melville公司几乎只局限于为其家族拥有的“ThomMcAn”鞋店制作男鞋,随着公司开始在别的商店中租用卖鞋专柜,公司的销售收入不断增长,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凯玛特连锁超市设了销售专柜。


当凯玛特连锁超市在1962年开始大规模扩张时,Melville的利润也很快爆发性地增长起来。


积累了几年的鞋类折扣零售经验后,公司开始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而且它总是能够在下一次收购之前,先把上一次收购的公司经营得相当成功。


1969年它收购了CVS,这是一家药品折扣零售公司,1976年,收购了Marshall's,这是一家服装折扣零售连锁公司,1981年收购了Kay-Bee玩具公司。在此期间Melville把它的制鞋厂从1965年的22家减少为1982年的只剩1家。


Melville这家以制鞋起家的公司一步步慢慢在摸索中成功地把自己转变成了一个进行多元化经营的零售商。


与Melville公司不同的是,Geneseo公司在一系列疯狂的收购中走向了破产。


从1956年开始,它先后收购了Bonwit Teller公司、Henri Bendel公司、Tiffany公司和Kress公司,然后它又涉足证券咨询业、男女珠宝行业、针织材料业、纺织业、牛仔服装业以及各种各样其他形式的零售批发业,并且这一期间它继续致力于制鞋业务。


在1956-1973年的17年间,Geneseo公司一共进行了150次收购,这些收购大大提高了公司的销售额,因此从账面上Geneseo公司看起来变得非常强大,但是公司基本面却已经恶化得非常严重了。


Melville和Geneseo公司发展战略的不同,最终体现为两家公司的收益和股价表现的很大不同。


两只股票在1973~1974年的熊市期间都是大跌,但是Melville公司的收益一直在稳定地增长,使得股价后来不断反弹,到了1987年,Melville股票上涨了30倍。至于Geneseo公司,1974年以后财务状况继续恶化,它的股票再也没能涨回来。


同样是多元化收购,为什么两家公司结局迥然不同?


彼得·林奇给出的答案是——“协同作用”。


所谓协同作用,是“把相关的业务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使整体比部分运作得更好”。


在实践中,有时收购会产生协同作用,但有时却不会。


Melville公司已经在经营酒店和饭店业,那么,它收购Big Boy连锁饭店是明智之举,收购向监狱和大学提供膳食服务的公司也同样如此。


所以,彼得·林奇说:“如果一家公司真的必须进行收购的话,我认为它最好是收购与自己的主业相关的公司。”


尽管如此,彼得·林奇对于公司收购依然非常谨慎,他说:“那些现金充足而且感觉自己实力强大的公司在收购中存在这样一种强烈的趋势:收购出价过高,对收购的公司期望太高,而收购以后却管理不善。相比而言,我更愿意看到一次强有力的股票回购举动,因为这样的回购对股价来说会产生最纯粹的协同作用。”


也因此,他对于多元化收购的公司选择敬而远之。


三、当心小声耳语的股票 


彼得·林奇在管理麦哲伦基金的时候,经常接到很多电话,向他推荐买入一些稳健的公司。


推荐完后,他们经常会压低自己的声音,再补充说道:


“我想告诉你一只大黑马,这只股票可能对于你管理的基金来说市值规模太小了,但是对于你自己的股票账户来说绝对值得考虑。这家公司的业务前景简直太诱人了,它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只非常赚钱的大牛股。”


彼得·林奇形容这类股票是,一旦冒险成功将获得巨大回报,但成功机会非常微小的高风险股票。


它们也被叫做“小声耳语的股票”,往往给投资人讲述一个具有爆炸性效应的故事。


“对于这种小声耳语的股票,投资者根本不必再费事计算公司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因为这种公司往往没有任何收益。


投资者也不需要计算市盈率,因为公司没有收益也就不存在市盈率。


但是这种公司有的是显微镜、博士、公众很高的期望以及发行股票所获得的大笔现金。”


虽然这类公司往往故事很动听,看着很有诱惑力,但彼得·林奇说,如果公司的前景非常美好,那么等到明年或者后年再投资仍然会得到很高的回报。


为什么不能暂时不投资,等到公司有了更好的收益记录,可以确信其未来发展很好时再买入它的股票呢?


当公司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实力以后,仍然可以从这只股票上赚到10倍的回报,当你对公司的盈利前景有所怀疑时,看一段时间再做投资决定也不迟。


也正是因为如此,彼得·林奇不建议投资者买新股。


他说:“投资者的心理压力在于,觉得必须在首次公开发行时买入,否则后悔也来不及了,但是这种观点事实上很少情况下是正确的。”


虽然偶然几次申购新股,确实可以让你在上市的第一天就可以获得惊人的回报,但新成立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投资风险非常大,因为这些股票未来上涨的空间非常有限。


但是对那些从其他公司中分拆出来独立上市的公司,首次公开发行的股票,彼得·林奇并不排斥。


他也确实在这类公司上赚了很多钱,美国玩具反斗城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看来,这些公司其实都是一些有着相当长经营历史的成熟公司,你可以像研究福特公司或者可口可乐公司那样来硏究它们的经营历史情况。


那么,也就不存在很高的风险了。


四、被吹捧为“下一个”的公司 


另一类彼得·林奇避而不买的股票,是被吹捧为“下一个”的公司。下一个IBM、下一个麦当劳、下一个英特尔,或者下一个迪士尼之类公司的股票。


“事实上,当人们把某一只股票吹成是下一个什么股票时,这表明不仅作为后来模仿者的这家公司的股票气数已尽,而且那只被追随的楷模公司也将要成为明日黄花。”彼得·林奇说。


五、小心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股票 


“如果一家公司把25%~50%的商品都卖给了同一个客户,这表明该公司的经营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之中。”


彼得·林奇很警惕这种过于依赖大客户供应商的股票,因为无法知道,是否有一天,大客户不再需要你的产品。那对于公司将是合同取消的灾难。


“如果失去某一个重要客户会给一家供应商公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那么我在决定是否购买这只股票时就会非常谨慎。”


除了取消合同的风险之外,大客户还拥有很大的谈判优势,可以逼迫供应商降价和提供其他优惠,这将会大大压缩供应商的利润空间。


所以彼得·林奇说,购买这种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公司的股票,几乎不可能获得很大的投资成功。


六、小心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 


有意思的是,彼得·林奇还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就是小心那些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


他的理由是,一家好公司的名字单调乏味,最初会让投资者闻而远之,而一家资质平平的公司如果名字起得花里胡哨,却可以吸引投资者买入,并给他们一种错误的安全感。


只要公司的名字里有“高级”“主要”“微型”等字样,或者是用首字母组成的神秘缩写词,就会让投资者一见钟情。


虽然这个说法听上去很有趣,但回到我们身边的A股市场,炒作上市公司名字的也不少见,甚至有公司改个名字之后,股价马上就暴涨。被人戏称为“改名就转运”。


去年11月30日,一家叫“三羊马”的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后,一度“喜提”17个涨停板。


而这家公司的名字显然吸引到了一些投资者的注意力。



不知道这是否可以算作彼得·林奇所说的,名字花里胡哨,让投资者一见钟情的公司。


七、该不该避开,还是要看具体的公司研究 


回过头来看,彼得·林奇所说的这几种不买的公司,在日常说起投资时,也经常被我们提到。


无论是太热门的公司,还是被吹捧为“下一个”的公司,都是很多投资人会主动避开的。


当然,投资一事上无绝对,从上述列举的很多例子中,也可以看出,最后还是要具体公司具体分析。


但是彼得·林奇所列举的这些需要避开的情景,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确实是踩到雷的可能性更大。


那么,对于专业的投资者,当然可以,也必须去做更深入的研究,这样,我们这些普通投资者才可以放心地把钱交给他们。


但是对于广大研究能力有限的普通投资者来说,如果你想自己尝试买股票,彼得·林奇给出的这几类避而不买的股票,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避雷清单。


实际上,彼得·林奇过往所写的几本书,也正是针对普通投资者,鼓励他们在自己擅长了解的领域去投资。


对我们而言,首先把绝对不可以做的事情排除,再去思考,我们该做什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聪明投资者(ID:Capital-nature),作者:慧羊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