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杜沅傧,头图来自:爱范儿
5 年前,苹果的“全面屏”手机 iPhone X 正式问世。
它既为此前延续四代 iPhone 的外观划上了句号,也开启了 iPhone 新一轮不变的设计风格。
不论是曲面,还是直角边。不论是 OLED 材质,还是 LCD 材质。以 iPhone X 为起点的话,后续的 iPhone 几乎都遵循了一个坚持,即“四边等宽”。
iPhone 12 与 iPhone 13.
同样在 5 年前,Android 手机同样在探索“全面屏”,它们不像直接亮出答案的 iPhone,反而给出了很多的答案,其中也包括屏幕的黑边。
俗话说,钱能解决的都不是问题。四边等宽的“关键”之一便是先进的 COP 封装,成为了 Android 厂商们追求的技术。
不过,随着屏幕 COP 封装成为主流选择,但依然很少见与 iPhone 类似的“四边等宽”设计。
反而,Android 手握 COP 封装开始追逐曲面屏、极窄边框,进而打出差异化与视觉冲击力上来。
一直到三星 Galaxy S22 系列的出现,准确的说是 Galaxy S22 和 S22 Plus 这两台真 S 序列。
三星 Galaxy S22 与 iPhone 13. 图片来自:phoneArena
延续 Galaxy S 系列设计风格的同时,还用上了“四边等宽”的屏幕,甚至要比现在 iPhone 13 系列的边框还要窄上一圈,称之为“四边等窄”。
四边等窄与非曲面屏的设计,反而让 Galaxy S22 系列在 Android 阵营里有了足够的冲击力和差异性。
三星 Galaxy S22 Ultra 与 iPhone 13 Pro Max. 图片来自:AppleInsider
似乎,四边等宽、曲面屏这些形态无法等同于冲击力、差异性。如此来说,Galaxy S22 的出现是否会让 Android 厂商们把四边等宽引入到各自产品的设计之中?
一、“四边等宽”的设计对于 iPhone 来说意味着什么?
在分析 Android 厂商们之前,我们还是回到 iPhone 上来,毕竟它们是四边等宽设计的忠实拥趸。
四边等宽的 iPad mini 6.
从 iPhone X 开始,到现在的 iPhone 13 系列,甚至到 iPad、MacBook Pro、Apple Watch,都有四边等宽元素的体现。
科技博主 John Gruber 在《设计即品牌(design as branding)》的一篇博客中,极力推崇了苹果的“制定一个目标,并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精进”这种设计哲学。
iPhone 过去十年,与未来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这篇关于苹果设计的播客有两个背景,一是发布于 iPhone X 之前 ,二则是 Gruber 反驳纽约时报的《苹果失去尖端设计》的专栏。
彼时来看,iPhone 7 系列的亮黑色已经是金属后盖的工艺顶峰,并非停滞不前,失去了尖端设计。
iPhone 7 亮黑色.
到了引领 iPhone 进入下一个形态稳定期的 iPhone X,与 iPhone 4、iPhone 6 类似,它们都预示着不同时期 iPhone 的终极形态。
正面全是屏幕,毫无遮挡,只剩下边框,便是苹果认为在全面屏时代下 iPhone 该有样子。
传闻中的 iPhone 14 Pro,距离真全面屏又近了一小步.
而在 iPhone X,甚至到现在的 iPhone 13 系列中,苹果仅完成了四边等宽,如今它们正在跟刘海(FaceID)较劲,已经有了一些成果。
同样地,四边等宽(加刘海)的形态也延续到后续的 Apple Watch、iPad Pro、iPad mini、MacBook Pro 等一系列苹果产品上。
新 Macbook Pro 14 与 16. 图片来自:wsj
Design as branding,设计是为品牌服务,而非单一的产品。好的品牌设计,就像保龄球一样笔直向前。不好的品牌设计,就好像钟摆一般来回摇摆。
相对于所谓的“秩序感”,屏幕四边等宽的设计信条实际更接近与为品牌服务,也可以说是一种“家族化”设计。
严格追求“四等宽”设计,为 iPhone 带来的就是一种品牌认知度,以及抛开 Logo 的一种品牌辨识度。(甚至你也可以说刘海也是如此。)
二、什么阻碍了 Android 厂商们用“四边等宽”屏幕?
大概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工艺成本决定,另一个则是对产品线的考虑。
iPhone X 的发布大概突出了三件事,一是过万的售价,二是 Face ID 结构光生物解锁,三是 COP 先进的封装工艺(在消费层面则是四等边、窄下巴)。
当时 iPhone X 上的这块异形屏成本大概在 80 美元左右,而同代的 iPhone 8 Plus 的屏幕成本只有 50 美元。
屏幕成本,以及为此而设计的边框,内部结构等等硬件成本也不断攀升,让 iPhone X 敲开了 iPhone 的万元时代。
与此同时,随着异形屏幕成为主流,Android 厂商也逐步入局,但面对定制屏幕和 COP 封装工艺的双高成本,它们只能取其一,也出现了“下巴”问题。
倘若以“下巴”为基准,再去做四等边的话,设计师可能会提刀去见产品开发。此时,“非四等边”的设计风格便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一个选择。
并且,为了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双曲面屏、瀑布屏等设计,也渐渐成为一个选择。
随着 COP 封装的成熟,异形屏幕成本的降低,全面屏的 iPhone 也逐步下放至入门机型,Android 阵营们仍然不肯拿出“四等边”的设计,反而更愿意去做曲面屏了。
其实,这里还有一个节点,那就是 5G 网络。
在拥抱超速的 5G 网络之时,也为终端设备带来了一些烦恼,发热和续航,需要更大的机身来中和,双曲面屏幕、弧形机身恰好是一个解决方案,更加坚定了“曲面屏”的选择。
另外,如同 iPhone,很多设计风格会在一年两年之后下放到中端设备。Android 们也会在旗舰产品上布局新技术、设计和规格,几次更迭之后逐步下放到中端产品里。
苹果的中端、入门设备可能会在 4000 或者 5000 价位,而 Android 可能涵盖 1000 到 3000 的价位段,相对来说,Android 所覆盖到的人群更看重规格配置,而非四等宽、COP 封装带来的隐形成本上。
为了厚度、手感,视觉、设计风格,以及产品线的综合考量,各路权衡下来,致使 Android 阵营里很少出现四等边的产品出现。
三、Android 们已不再需要用“四等边”来证明
对于“四等边”的呼吁,其实也是在 iPhone X 发布之后,和 Android 阵营五花八门的“刘海”模仿,有点东施效颦,刘海学来了,但四等边的美感却不在。
彼时,很多 Android 产品对全面屏的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整体的设计风格就好像钟摆一般,让人捉摸不定。
这个时候,学习 iPhone 的设计风格和设计元素是许多 Android 厂商的做法。
随着屏幕封装工艺的成熟,许多厂商在这个过程里也开始重新思考能代表品牌的设计,以及如何让设计元素来成为品牌的名片。
就好像四等宽之于 iPhone,Face ID 之于 iPhone,诞生出,晶钻工艺之于 OPPO,火山口之于 Find,云阶之于 vivo,星环设计之于华为。
硬件上,Android 们也打出了与 iPhone 不同的牌,高功率充电,更大的电池,更多的摄像头等等。
倘若说,iPhone X 时期的 Android 向 iPhone 看齐的话,那之后的 Android 已经彻底与 iPhone 分道扬镳。
即使现在屏幕的技术、工艺和成本,做出四等边的难度大幅降低,Android 厂商们也碍于产品层面的考量而并未跟进,反而依然去按照自己的节奏设计和诠释产品。
设计为品牌服务,而不是为了“炫技”或者说跟随,很多 Android 厂商也在逐步地发现自己的传承风格,至于用不用“四等边”还是用不用直屏可能并不是重点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爱范儿(ID:ifanr),作者:杜沅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