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减少的“收缩城市”,全国究竟有多少?
2022-03-17 09:33

人口减少的“收缩城市”,全国究竟有多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程晓玲,原文标题:《“收缩城市”是一个贬义词吗?》,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格局打开,人口空间再分布


对于收缩城市,我们已经关注了三年,现在终于成为一个学界探讨话题(点击回看2019年2020年2021年三年报告)。


3月15日,中国城市百人论坛召开了一场2022冬春论坛,将主题定为“城市化与人口流失:挑战与应对”。论坛秘书长、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说,这么多年来,这是论坛主题第一次使用“流失”这种听起来有点儿负面的词汇。过去用的都是“未来、发展、高质量、可持续”这类字眼。


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城镇化”“城市化”,研究的是人口从农村到城市、从小城镇到大城市集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讨论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


可“七普”数据以及2021年48万人口增量的结果公布以来,人口增长拐点将至的趋势,冲击着过去“人口数量红利”的思维惯性,对人口总量的担忧、对人口结构的担忧、对发展可持续性的担忧接踵而至。甚至,“人口流失”“城市收缩”等概念成为热词。


所以,人口在流失吗?情况严重吗?哪些地方在流失?带来了什么挑战?


一、究竟有多少城市出现人口减少


“收缩城市的定义,实际上现在也没有一个共识”,2013年就开始研究“收缩城市”的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长聘副教授龙瀛在演讲中如此说道。


“没有达成共识”这一判断,从与会专家“五花八门”的统计结果、对“城市”定义的重新梳理可窥一二。


如何识别人口出现减少的“城市”,对比人口普查数据是途径之一,不过大家的识别结果不尽相同。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统计发现,过去十年间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150个城市的市域人口减少3637万,比2000-2010年人口减少的城市增加61个。


  • 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学良的统计结果是,146个地级市(州、盟、地区)在收缩。其中,有53个城市在连续两次普查(“七普”与“六普”、“六普”与“五普”)20年间均出现人口流失与收缩。


  • 龙瀛的统计结果则是,2010~2020年间中国人口流失的区县为1506个,占比52%,人口流失的行政城市(市辖区)有266个,占比39%(不含新疆数据)


也有专家使用了其他数据,识别出不同的“收缩城市”。


比如,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城市百人论坛秘书长(执行)倪鹏飞以2016~2018为时间维度,从234个样本城市中识别出22个收缩城市,与我们此前得出的结论一致。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会长肖金成统计发现,截至2018年我国人口流出的地州市共199个,占322个地州市的61.8%,流出人口共计10967.86万人。其中净流出人口小于50万的地州市占比61.31%。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车伟也给出一组统计数据,人口收缩地级城市城区数量占地级市总数的13.4%,人口收缩的县城数量占县城总数的15.2%,人口收缩的镇区占镇区总数的29.8%。


张学良用夜间灯光大数据进行度量,从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中识别出有1290多个县市区的人口在下降,其中191个县市区的人口持续下降。


识别结果从几十个到上百个再到上千个,究其原因,空间尺度是最大的变量——当我们谈论“收缩城市”的时候,是以县市区还是地级市为基本单元,是以“自然城市”还是以“行政城市”为讨论对象,学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识别规则。


二、不是所有的“收缩”都在东北


虽然确切的数量上并未达成统一,但关于“收缩城市”的类型和区域分布,专家的看法基本一致。


从类型上来看,“城市人口绝对额下降发生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肖金成曾在2002年就对全国118个资源型城市做过数据分析,其中60多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确实存在着人口外流的现象”。


人口流失之后,城市内部就会出现大量的闲置地、空地,以及很多低效用地。龙瀛团队对资源枯竭型城市鹤岗进行跟踪研究发现,短短五年时间,鹤岗城市内部的空地面积已经翻倍。


资源型城市正是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减少城市的主流。根据张车伟的研究,东北地区的人口从2010年以来就开始减少,比全国提前了15年左右。城市类型也比较鲜明,主要是资源型城市、老工业基地城市和边境城市。


图片来源:吴林静 摄


强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是另一种“收缩”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县、镇、乡。


从省级层面来看,过去10年,人口减少、人口流失的85%集中在东北三省。在魏后凯看来,县域人口的流失是东北地区人口流失的主要原因——2010~2020年,东北三省87个县常住人口减少了将近700万,占东北三省常住人口减少的63.2%,这些人口72.6%流向了东北以外的地区。


但其实,不仅是东北地区的县域出现了人口减少的情况。张学良研究发现,全国有42个三省交界的毗邻区域,其中七成的区域人口在持续下降。


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张京祥同样提出,中西部地区很多欠发达的县城在收缩;即使在特大城市的内部,一些局部地区也会出现收缩;东部沿海城市群之间的空隙地区,也出现了收缩;即使是长三角地区,其小城镇和乡村也都存在收缩现象。


对于县级尺度人口减少的现象,王凯研究得更加细致,他分析发现县城城区其实是在集聚人口的,不过更大范围的县域整体人口呈流出态势。


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流失


过去习惯了城市的增长,习惯了探究人口流入地的问题。眼下,诸多研究却证实人口减少的现象确确实实在发生。


不过,与其将其判定为“人口流失”“收缩城市”,有专家认为用“人口的空间再分布”来解释更为科学——在某个小尺度单元看到人口绝对数量减少,但放大到一定的区域,它是人口再分布的现象。


比如,一些小城镇、县城的人口绝对数量在减少,当视线拉开到整个市域范围,相当一部分人口其实是向城市中心移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口流失”。


又比如,城市群、都市圈的核心区与外围区发展程度不一,人口由相对欠发达的外围区流向核心区,导致外围地区县域单元人口下降,而中心城市的人口增长较快。有专家认为,这其实也是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流动和转移的正常现象。


还有,那些过去靠消耗自然资源扩张的城市,空间的开发、资源环境的消耗总有天花板,承载不了城市规模和人口的无限扩张,终会迎来转型的那一天。当人口减少,向其他地方重新分布,从更大范围来看,有利于推进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的实现。


从这个角度重新审视“收缩城市”,就不是一个贬义的词语、不是一个糟糕的结果。


根据“七普”数据来看,全国人户分离人口5.04亿,其中流动人口3.85亿。相比“六普”,人户分离的现象愈加突出。具体数据显示,过去人户分离主要是进城的农民工,现在人户分离的主要是在县级单元之间流动的人群。


王凯认为,这种变化基本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世界范围来看,城镇化率达到65%以后,人口流动确实存在从乡村到城市的迁移变成城市和城市之间的迁移。包括美国底特律地区、德国鲁尔地区、日本部分中小城市,都出现过城区人口减少的问题。


肖金成提出,城市化的本质就是“农民进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会吸引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增加,相应的农村人口减少。这是城市化的必然过程,是不可改变的趋势。


四、未雨绸缪的“超前应对”不可忽视


论坛上,多位专家均呼吁应理性看待城市人口收缩和转移现象,更“不必恐慌”,这是符合城市发展规律的必然过程。


不过,未雨绸缪的“超前应对”也不可忽视。倪鹏飞提出,“潜在的城市和区域人口收缩,可能要比目前数据反映的严重得多”。


一是收缩型城市规模、范围可能会扩大;二是无论住房过剩还是地方债的负担,可能还会进一步增加。一些城市或将陷入人口流失、产业萎缩、住房过剩、债务攀升的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吴林静 摄


作为人口流出地,中小城市、边境城市、县级单元需要转变发展模式。


倪鹏飞建议,一些因经济发展客观规律导致的人口收缩地区,要在收缩中高质量发展,可以发展紧凑型城市,创造高质量、差异化的公共产品,由此来支撑其差异化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县级单元等需要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促进返乡农民的安居乐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等。倪鹏飞进一步提出,尤其是大都市周边的县城、城镇,“只有这样才既能够阻止其过度收缩,又能够解决大城市、特大城市过度拥挤的问题。”


不少专家指出,积极应对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对城市发展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变——从以往“为增长而进行的规划”转向“适应收缩的规划”。


“城市收缩是欧美国家、西方国家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和严峻危机,对于中国来讲,城市收缩也并不遥远。”张京祥指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的城市是否愿意直面收缩。


“从实践中来看,政府还是普遍回避这样一个词语,他们认为城市收缩是负面的、糟糕的,就是衰退,他们是否在意识上根本地放弃了增长主义模式?”张京祥补充道,“其次是国土空间规划,是不是从理念、理论、方法和实施路径上,已经为这个城市收缩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作为人口流入地,超大、特大城市的任务则是提高现代化的治理能力和水平,解决由于人口快速集聚导致的“大城市病”,兼顾不同阶层人群的多元化需求。


某种意义上讲,人口的空间再分布,是人们“用脚投票”的客观表达。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公共服务水平高的地方更具有吸引力。在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规划师李晓江看来,这是一种“美好生活导向的人口流动”。


李晓江指出,我们正在走向一个大中小城市和县级单元之间更加均衡的城镇化、更加公平的发展,“健康的城镇化,应该既有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也有中小城市、县域经济的长足进步”。


“收缩城市”的出现,或许正给我们一次积极调整的契机,推动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程晓玲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