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作者:人神共奋,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1. 原油怎么了
超过认知的异常现象一开始往往以常见现象的面目出现,因此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这是大部分危机的范式。
去年有一种说法,原油价格达到70美元以上,美国的页岩油气厂商的产能就会释放,可油价在70美元以上已经9个月了,页岩油气的新增产能在哪儿呢?
俄乌冲突之后,很多人按以往战争的经验认为油价只是短期波动,但现在看,不像。
石油和天然气股票20多年来首次与美股大盘出现“负相关”,这种现象更多出现在上个世纪的两次石油危机中,而近二十年,原油都是顺周期的。
在过去的认知中,油价的驱动因素是这样的:
经济过热,需求上升,导致供给不足,油价上涨,引发商品成本上升,抑制下游需求,引发经济衰退,原油需求减弱,传导到上游,导致油价下跌。
这是一个典型的供需框架,以往大部分时候都有效,最典型的是2007~2008年,由于中国经济过热,需求推升油价,油价爆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转向衰退,需求下降,油价又暴跌。
但从理论上说,这个供需框架只在之前的能源消费体系内成立,一旦这个体系发生变化,整个供给弹性都会改变。
石油到底怎么了?
2. 石油为什么曾长期低价?
理解这个问题,需要简单地回顾一下石油近几十年的变化。
石油最初只是用于照明,最典型的产品是煤油,是电灯出现前最主要的燃料,人类正式进入石油时代是从1967年开始,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首次超过煤炭。
石油不仅是能源,下游还诞生了一个庞大的石油化工行业,下游产品从汽油柴油到各种塑料、建材、农药化肥、纺织品等,石油也成为大宗商品之母,油价与CPI直接相关。
为什么石油能在短短几十年内产生了这么多的下游产品呢?除了本身的特性之外,也因为在中东地区发现了优质易开采的石油储备,这两者结合,造成长期低价的石油。
这个现象以前解释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取廉价石油资源,故意压低价格,剥削石油产出国的利益,但这种说法不完全符合逻辑。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油价上涨时,财富从石油消费国转移至石油生产国,下跌时则相反;但从行业分配的角度看,上涨时,利润从下游转移至上游,下跌时则相反。大部分石油公司都是私人资本,为什么要压低自己的利润去补贴下游呢?
真正动力在于,这种“补贴”是有利益的。
举一个例子,尼龙丝袜是1939年发明的,早期的尼龙产量很少,价格昂贵,只是贵妇人的时髦产品,二战时划为军需产品,黑市价格最高卖到 3000美元,到了50年代以后,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尼龙丝袜才飞入寻常百姓家。
尼龙只是石油的下游产品之一,所有的“补贴”都是为了创造消费习惯,创造新需求,没有大规模廉价的石油,就不会有如此庞大的石化产业。
大家一定想到了互联网平台的免费和电信运营商的流量降价策略。
“石油——石化”产业链就是七十年前的互联网经济,石油就是流量,石油公司就是电信运营商,石化产业就是互联网平台,下游的产品就是互联网平台上的各种应用,低油价和低价流量一样,是为了让下游应用形成庞大的产业链,形成消费者的使用习惯,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
巨大的行业发展空间和增速又吸引了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加速了产业化的过程。
“资本大规模流向石油开采行业,中东的低成本油田、下游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这正是70年代以前油价长期保持廉价的三个必要条件,特别是最后一个。
如果这三者形成的关系链没有改变,那么石油价格的波动就是“供需关系框架”内的,需求是主导因素,油价随着经济“繁荣——衰退”周期而变化,供给是人为的应对因素,上涨时增产,下跌时减产,所有战争等引发的油价上涨,都只会引发短期的油价波动。
但两次石油危机,让这个关系链开始变得脆弱。
3. 石油危机的另一面
第一次石油危机,是石油生产国进行减产,以提高石油价格,导致油价暴涨,引发高通胀,主要西方经济体GDP普遍下降5~10个点。其直接原因,是中东产油国为了打击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甚至一度中断对美石油输出。
这里有两个疑问:
第一、OPEC组织1960年就成立了,为什么在1973年以前,几乎没有什么作为?
第二、石油是由石油公司而不是产油国开采,这些石油公司在石油危机中到底是什么立场呢?
在70年代国有化之前,中东石油几乎都掌握在欧美跨国石油公司手中,阿美公司全称“阿拉伯——美国石油公司”前身是“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石油公司”,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时还是美国公司(后来才国有化),沙特曾经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阿美公司租赁下来,是实际影响沙特政策的力量之一。
事实上,OPEC之所以在成立十几年后,才开始对油价进行有效控制,正是因为,这些西方石油公司到此时才开始支持对“母国”的石油限制。
石油公司为什么要“背叛母国”呢?除了要维护与产油国的关系之外,更是这些石油公司借助国际政治的变化而改变“低价补贴换规模”的经营战略。
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产量实际下降并不多,更多是短期断供的冲击,却导致油价暴涨两三倍,并且“再也回不到从前”,这本身就说明,之前的低油价是补贴下的不正常价格,结果是下游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如今石化产业已完成对主要经济体的渗露,再继续保持低油价就毫无意义,第一次石油危机只是油价回归正常的催化剂。
只是,石油危机把资本主义世界从繁荣的幻象中揪了出来,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天,运营商一夜之间把流量(包括宽带)价格提升5倍,我们能回到原来没有网络的生活状态吗?我们当然无法断网,但只会保留最基本的通讯、支付等工具类应用,减少娱乐、网购的时间,戒掉看短视频的恶习,至于VR这种极度吃流量的应用,可能就成了奢侈品。
当然,数据流量和石油还不太一样,运营商并不产生流量,只是流量的“搬运工”,流量实际上是内容平台组织创造的,如果定价太高,流量的生产也会停止,但总体上,由于运营商的重资产属性和“网络效应”造成的天然垄断,仍然是最有定价权的一方。
石油危机的结果,各国开始建立大规模的石油储备,以应对产油国的供给端冲击,第二、三次石油危机影响不及第一次。
“全球资本——优质低成本油田——下游产业”这个体系,在两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下,不再采用“低价换市场规模”的发展路径,回归正常的产业逻辑,但体系总体上仍然在维持,因为下游的产业离不开石油,中东也只有石油,油价上涨太剧烈也会导致替代能源的出现,损害石油生产国的利益,石油投资仍然有利可图。
但两次石油危机也使全球开始反思过度依赖石油单一能源的脆弱性,瓦解这个三角关系的力量还是悄然出现了,这就是——新能源。
4. 当资本抛弃了石油
新能源这几年最喜欢讲的逻辑是,石油不值得投资,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石油以后越来越没人要了——过去十年不断下降的油价似乎也验证了这个逻辑。
那为什么这两年在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的趋势下,反而出现了石油价格上涨并创出历史新高的趋势呢?
还是要回到“全球资本——优质低成本油田——下游产业”这个三角关系中最敏感最脆弱的一环——资本。
石油是重资产高风险行业,石油勘探有巨大的风险,勘明储量的油田前期也有巨大的投资,因而极度依赖资本,包括各种直接与间接融资。
资本之所以青睐石油产业,也是因为其长期稳定的垄断高利润。但值得注意的是,资本不但需要高利润,还需要“长期稳定”,因为能源投资的回收基本以十年计,长期需求可预测性是第一位的。
所以,当不断有人跟你说本节开头的那些话:“石油不值得投资,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石油以后越来越没人要了”,你还愿意投资吗?
就连石油公司自己都不愿意投资了,近十年,全球石油巨头手握大量现金流,资本开支却不断下降。文章开头说油价超过75美元,疫情缓和,美国的页岩油气公司就会冒出来——可半年过去了,它们在哪儿呢?
“全球资本——优质低成本油田——下游应用”这个三角关系中,资本率先出现缓慢的持续退出,当其他因素没有变化,而绿色能源又因为技术的原因无法填补石油产能的缺口时,石油的供需缺口就出现了。
那为什么石油危机过去了五十年,新能源发展了二十多年,传统能源的供给缺口到了现在才突然出现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因素”——中国经济世纪初十年高速增长的需求,使石油投资在之前仍然维持正常水平。直到2013年以后的中国经济转型导致的能源使用效率提升,能源需求下降后,石油的投资才真正开始下降。
更重要的是,此前光伏风电锂电池的制造成本长期居高不下,使得新能源的替换逻辑并不那么让人相信,可凭借中国制造的强大实力,和各国绿色能源补贴政策,新能源的制造成本在近十年快速下降,新能源替代趋势近十年再无可怀疑,让近十年的石油投资进入冰点,最终借助全球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新一轮石油危机终于爆发。
可是,如果新能源真正实现替代还有几十年,原油价格长期维持在70美元以上,石油投资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这种可能当然是有的,至少现有油田的扩产和那些已经完成勘探的油田,仍有产能增长潜力,但长期大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以中国为例,虽然今年的政策调性回到“新老能源兼顾”的路子上,但新老能源的地位还是有区别的。国有煤矿赚到钱,更愿意投资光伏风电而不是投资受“双碳目标”限制的传统能源,三桶油的资本开支原则是“油气并举,向气倾斜”,银行愿意给绿电贷款而不是煤矿石油,政府的优惠政策也更喜欢给新能源项目。
简单说,传统能源“保下限”,新能源投资没有上限,石油和煤炭的产能供给,已经发生趋势性的逆转,最多维持满足现有的需求。
5. 石油危机时代的投资避风港
石油危机的时代,往往经济整体受损,只有石油公司受益,必然会导致政府出台各种各样的政策进行石油价格管制——管制能源价格,并非是发改委的专利。
但这种管制实际上只能降低危机冲击力,代价却是延长高价能源的时间。因为限价也抑制了石油公司扩产、融资需求和新竞争者的进入。
所以,控制煤价反而利好现有煤炭股,行业(特别是扩张意愿强的民企)产能扩张意愿低,导致竞争格局改善;新的电价浮动机制,导致煤炭价格可以长期稳定在较高的水平,但又不会出现去年三季度那种暴涨,煤炭股的利润可能像中东的公司一样,获得长期稳定的利润。
从投资的角度,从1969-1981年的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美股各板块的表现看,明显超过大盘涨幅的有三个板块:
第一名:能源,这不用多说,1981年美股前20大市值的公司,10家是能源股
第二名:必需消费,主要是食品零售等企业
第三名:电信,主要是电信巨头AT&T,代表美国七十年代电讯业的黄金时代,其巨额投资产生了网络效应,抵消了通胀的成本压力
电信业有时代特征,无法复制,消费品行业只有食品等少数板块有抗通胀的特征,能源大通胀的背景下,权益类资产几乎全军覆没,真正能长期跑赢的,只有能源业。
6. 马车夫的价格
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在石油渗透率出现瓶颈时,第四次石油危机可能就发生在新老能源“权力交替”的现在。
据说,在汽车替代马车的过程中,马车夫的价格一度飞涨,我没有看到这种说法的来源,但从逻辑上是成立的。马车夫也是一种资本——人力资本,供给弹性也很小,需要多年的学习经验,一旦马车夫被认为是没有前景的职业,其新增供给就会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是不可逆的,一旦下降的程度超过马车退出的速度,就会出现涨价。
绿色能源代替化石能源是不可逆的趋势,长期而言,油价下跌也是不可逆的,会回归生产的合理利润,而恰恰在新老能源交替的十几年,传统能源的价格将进入“乱纪元”,要么涨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要么进入长期的价格管制。
这也许是新能源的代价,有人称之为“绿色通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思想钢印(ID:sxgy9999),作者:人神共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