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探索与争鸣杂志(ID:tansuoyuzhengming),作者:刘钰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原文标题:《刘钰潭|跟导航:电子导航地图中介的日常世界与空间异质性|“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探索与争鸣青年学人专刊”(附编辑札记)⑥》,本文原载于《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2期,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问题意识:日常驾车行为的差异性体验
电子导航地图的出现可谓近年来地图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大众只需拥有一项地图软件即可完成出行,并逐渐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导航开车,即便是熟悉的路线也会同步开导航完成行程。2021年11月,高德地图推出车道级导航,更进一步细化了对地理空间的识别,以求更好地服务大众生活。电子地图提供了强大的定位功能,让不熟悉城市路况、不具备扎实开车技术的人们也能从容开车出行,为大众提供了便利,显示了技术改变社会的强大力量。
然而,在实际驾车过程中,导航的机械性也显露无遗,有时线路规划不合理,也不符合实际交通状态,使用者若完全依据导航提示行车,便可能会出现绕路、找错路的情况,进而不得不在导航的基础上自行修改线路,这呈现出人与技术的相互规训。
“跟导航”的大众既顺从导航指定的线路,又会抵抗线路的不合理,他们在导航的指引下既能更加轻松地完成行驶,也会因为导航的错误指引而深感疲惫,使用电子导航地图完成行驶任务成为肉身与机械的互动,进而内化为脑力与技术的博弈。因此,对电子导航地图到底怎样改变了大众日常生活的好奇,催生了本文的问题意识。
电子导航地图是地图的衍生品,更是呈现世界的载体。本文聚焦于地图这一载体,以驾车行为为基点,探究新技术怎样通过建构世界进而改变日常生活;依据地图学原理,以地图学源流为理论背景,以地图符码构成为理论框架,分析电子导航地图对世界的中介与建构,并试图进一步探索导航地图对日常世界的建构过程,进而反思技术对日常生活、日常世界的中介与改变。
图中乾坤:地图学原理与电子地图的兴起
地图是基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依据数学法则概括地将地球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缩放于平面上的图像。地图具有严密的数学法则、特定的符号系统和科学的地图概括三个基本特性;也具有一定的基本功能,表现为信息负载与储存功能、信息传输与交流功能、地图模拟与模型功能、地图认知与感受功能,而后两类功能正借助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呈现出越发强大的影响力。
空间尺度构成了地图世界(空间、时间)与现实世界(空间、时间)之间的关系。立足信息传播的视角,地图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始终具有法定性,且因应于其制造技术和主体而兼有科学性和鲜明的政治性。地图的制造技术被简称为制图术(cartography),即地图对于现实世界的铭刻、再现,在充溢着制图者主观意识的背景下打造出方便携带的纸上世界。
中国是世界上地图出现较早的国家之一,直至15世纪,中国的地图和地图学始终在世界领先,清代以后才逐渐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地图是时代的有效关照,现实发展的映射,有学者曾对照解读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代表性的古地图的文化特色,发现古地图属于古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印证。
与地图学相关的文化地理学研究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人们如何诠释和利用地理空间,聚焦和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以及这些地点如何保留了在地文化。当我们将地理景观视为价值观念的象征系统,社会即构建在此价值观念之上,从这个意义上看,考察地理景观就是在解读人的价值观念文本,探索地理景观的过程就是在分析社会意识形态。
地图也可以成为建构城市街区集体记忆的有效载体,虽然在要素选取和编制过程中存在主体间的权力不平等现象,但对城市空间营造和地方集体记忆建构极具启示意义。作为制图技术的产物,地图在历史流变中成为一种塑造民族国家地缘机体的强有力的知识工具,成为塑造国家感的重要推动手段,更在新知识替代旧观念的变革中,在地理空间政治化和边界国家化的过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自计算机技术引入地图学以来,制图成本不断降低,许多新的地图类型涌现,地图的概念越来越泛化,大众也更加追求地图的美学表达。移动互联网则为提升地图的智能功用及相关功能价值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制图者的角色从地图制作者转变为制图工具研发者,用户由使用者转变为地图信息补充者。何为地图,地图何用,如何制图,谁在制图,成为地图学分析的四个核心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地图学方兴未艾。数字地图是对地图信息空间的数字化描述,并表现出三维及多维的可视化表达、自定义的地物表达、虚实融合的连续表达等特征。移动导航电子地图是电子地图技术发展的新分支,也是电子地图应用最为广泛、最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形式,它与计算机、移动定位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在移动定位技术支持下以提供导航服务为目的。
移动导航电子地图可视为位置媒体(locative media)的一种,“位置媒体是具有位置感知功能的媒体,主要通过定位设备感知用户的物理位置,据此提供此地及周边环境的相关信息”。位置媒介彰显了制图技术的主导性作用,它“既是位置媒介对城市进行全面部署的界面,也是位置媒介背后的整套系统对用户施加深刻影响的平台”。
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审视,作为位置媒体的“导航”具有身体、技术、空间同时在场的“媒介特性”,在此过程中身体与技术的互嵌促生了一种“复合空间”,这一复合空间同时又影响了开车感知,调节了开车期间的相关活动。在驾驶开车这一具体场景中,人与非人的因素通过“导航”这一媒介技术相互勾连,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数据实践。
“跟导航”这一行为更让我们重新思考数字媒介时代“空间”与“媒介”的关系问题。有学者就认为现代城市空间是现实空间与媒介技术互嵌的存在,即在位置媒介技术的加持下,都市空间成为关联现实与虚拟空间的媒介界面,空间重组了个人与社会,建构出都市文化与媒介技术交织的城市文化表达。
地图符码呈现:地图上的认知权力与意义系统建构
地图通过一定的语言模式表达其内在含义,这些语言模式在历史的流变中呈现不同的表达方式、特征。在电子导航地图时代,传统地图学的符码理论为其提供了新的解读路径,电子导航地图的媒介特质也丰富了既有的理论论述。
(一)地图的语言设计与符码解读
现代地图学的发展,催生出新的地图语言学(地图符号学)理论,以研究和建立地图符号系统理论、方法及应用法则,包括地图句法(地图符号的结构)、地图语义(地图符号的意义)和地图语用(地图符号的效用),而这三者实际上研究的就是符号与符号、符号与制图对象、符号与语用者之间的关系。地图是地理信息交流的语言,这种地理信息特征包括定量特征、定性特征和空间特征,地图符号的设计者不断追求的便是正确地表达、传递这些信息。地图是信息的载体,关于地图上的信息如何传输有多种说法。
第一种也是受众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是地图信息传输论,其认为地图上信息的传输是从编图到用图的全过程,也即由客观世界(制图对象)到地图的循环往复过程。制图的客观世界经历被选择、分类、简化、符号化,而形成地图;地图使用者经过符号识别、分析、解译,获得信息及认识,而形成被认识的客观世界,与最初的制图的客观世界融为一体。地图信息传输论与地图符号论具有相似之处,都是将地图上的内容视为符号的设计与解释。
第二种说法则是基于建构主义的解读,其更强调服务功能,认为地图信息解读是在地图认知模型的基础上(与上述地图信息传输相似),发展出的地图的服务模态,并将现有的地图服务功能划分为情景构建模块和协作交流模块,打造出地图虚拟地理环境、地图用户知识经验、地图交互环境,并进而完成地理空间环境认知的意义构建。
第三种说法更强调将地图嵌入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地图的物质呈现就是一种社会表征的形式彰显,使用地图的人遵循同一种知识建构模式、符号意义系统来读懂图示、认知世界。制图者通过对客观地理环境的感知提取元素,建立、规范共时性的认知地理环境概念体系,并统一地图语言,采用共时性的科技手段对地理环境进行编码,完成地图。这里的感知、提取、编码三个环节便充溢着权力的嵌入和博弈,由此形成地图知识。而地图的后续投放会带来群体沟通与交流,进一步形成群体认知和新的社会规约、习俗,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及其行为,并作用于客观地理环境。
电子导航地图的符码
地图的作用在于为利益阶级服务,我们依据地图看到的“现实”,是地图所赋予我们的“现实”,即地图所建构的不是我们看到的客观现实,而是他人曾经看到的现实和他人工作成果所证明的事物,地图由此将逐渐累积的过去世界,以图纸的形式呈现,使得过去和未来显形。沿着这个视角审视,地图的符号系统可分为四层,分别是基本的(elemental,地理事物的地图图例)、系统的(systemic,地图图像里空间延伸的一组类似的基本符号)、合成的(synthetic,组成一个地景的符号系统)、呈现的(presentational,地图论述的层次系统)。地图依据上述层次建构世界,而非复制世界。
地图是由符码构成的,这包括内部表意符码(codes of intra signification,图形、语言、构造、时间、呈现的符码)和外部表意符码(codes of extra signification,主题、地理、历史、修辞、利用的符码),内部与外部的表意符码共同发挥地图的指示功能,以建构意义。地图具有一定的符号系统,其符号系统的上限是接触整体地图的外部表意功能,下限是最具体的符号功能。
具体而言,图形(iconic)是世界的片段化,控制着图像表现;语言(linguistic)是符码的辨识、命名,体现了印刷排字的对称性;构造(tectonic)体现了事物在空间中的关系,即空间表现、转换形式;时间(temporal)则彰显时间因素;呈现(presentational)是关于图像如何构造的问题;主题(thematic)确立了地图论述的范围;地理(topic)将空间转换为地方,赋予地图专属的特征;历史(historical)在由时间符码构建的时间里运作,建构出地图穿越时代的魅力;修辞(rhetorical)确定了语调并被消费;利用(utilitarian)指地图最终被利用符码所撷取。
(二)电子导航地图的符码建构与意义生产
本文关注对象为电子导航地图,其既包含了地图上的符号化解读,又具有服务的性质,也与技术因素密切相连。其符码模型建构包含:
(1)图形符码,即具有一定规约性的图像标记,代表着一定共同性的地点。(2)语言符码,是某个地理位置的专属名字,具有鲜明的文字特殊性。(1)(2)形成基本的层次,构成了地图的“名字”与“面貌”。
(3)构造符码,微观记录着地理位置的自身基础。(4)时间符码,发挥着地图作为时空指示载体的强大功能。(5)呈现符码,建构出地理空间内部的元素区分。(3)(4)(5)构成了系统的层次,基本阐释了地理位置的元素特征,基本层次和系统层次组合成电子导航地图内部结构的全面展示,完成内部符码的建构。
(6)主题符码,为地理位置的展示划清了范围与界限。(7)地理符码,更进一步细化出地理区域的差异。(8)历史符码,则展示出地理位置内部的多维结构与内涵。(6)(7)(8)构成合成的层次,更深化了地理位置的独特性及与所处区域的关联性。
(9)修辞符码,为地理位置的功能性提供重要支撑。(10)利用符码,让地图的整体可见性进一步提升。(9)(10)组合成呈现的层次,展示出地理位置与地图整体的关联性,完成外部符码的建构,并由此综合形成意义的生产。此处以北京市海淀区的电子导航地图为例,整理出电子导航地图的符码建构(见表1)。
在上述符码的建构下,电子导航地图打造出充溢符号象征的海淀区线上世界。在内部符码的作用下,大众形成清晰的导航指向,出行者可通过高校、景区、购物中心等图形、文字符码确认标识,由此形成对于目的地以及沿路经过节点的基本认识。出行者可通过构造符码探索出行路线的可能性,基于时间符码明晰不同地点的抵达用时情况;也可通过呈现符码了解所处具体区域内不同地点的组合情况,为进一步调整方向奠定基础,建构出对整体出行的系统性认知。
同时,外部符码也在同步发挥作用,其中主题符码、地理符码提示海淀区的区域范围,历史符码、修辞符码为出行者的具体事项提供经验性参考,并最终推动利用符码的形成,产生标准化的世界维系效果即“导航”功能。至此,我们了解了电子导航地图在具体区域中各类符码的功能,以下我们将通过对于驾车出行过程的分析,解读电子导航地图的各类符码怎样在“跟导航”的行为中发挥作用。
地图如何中介世界:线上与线下空间的营造
电子导航地图成为线上世界和线下世界的中介,并对使用者自身产生了重要影响,那么,电子导航地图是如何对两个世界进行中介的?符码在中介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呈现了怎样的建构历程?
(一)地图世界中的开车:从图像标注到时空打造的内部符码
电子导航地图呈现了地图对世界的再现与连接,符码的重新安置与表达。那么,在地图所建构的世界中,开车行驶的行为与这一空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地图内部符码的基本与系统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电子导航地图内部符码的基本层面包括图形符码和语言符码。电子导航地图中的图形符码、语言符码与纸质地图相似,彰显了所代表地点的特色,标注所在地点的名称,语言符码更使图像符码的含义无限逼近真实。由于电子地图具有任意缩放的特性,加之智能手机的触屏功能,随着地图的放大和缩小(比例尺),图形符码和语言符码也会发生变化,能足够清晰地显示出一些微观地点的名称与图标,其中许多特色生活服务也加强了地图的便民属性。
例如在北京,多家观光果园加入导航地图,用户可以通过检索获得果园信息,直接前往购买;而在厦门,群众避灾点也在导航地图上得以显示,为灾害的防御提供了更多信息保障。电子导航地图由此赋予使用者一种选择性的视觉决定权,“可见性”取决于使用者自身,由此,地图的使用价值获得进一步提升,而其他功能与美学价值则相应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
电子导航地图的系统层面包括构造符码、时间符码和呈现符码。
构造符码彰显了“行驶”这一特征,即呈现出“道路为王”的鲜明地图奥义,道路成为整幅地图中最具指示性、主体性的核心符码,并同步展示出不同路段拥堵程度的变化。道路自身成为信息,在这种呈现中,其呈现方式往往超越了比例尺的地图规范而成为行驶者视觉层面的第一关注点。
时间符码使电子导航地图的时间呈现更为微观,且关注时间与时间之间的关系、道路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即速度与时间的计算需求。电子导航地图会计算出抵达的大致时间与最短路程,由此承担了一部分人脑的功能,构成一种被计算过的图示。
相比于纸质地图,电子导航地图的呈现符码在视觉层面更加简洁明快,无论是颜色配置还是形状、轮廓书写都极力做到简单化,描绘出此地点的大致细节,而这一切都是为了凸显道路的主体性和关键性,让“抵达”成为地图服务的唯一目标。
(二)开车时的地图世界:从主题修辞到个体表达的外部符码
在电子导航地图的中介下,世界分为线上与线下两个部分,当跳出地图建构的世界回归现实,开车时的地图世界又是怎样的?地图使用者怎样解读地图建构的世界?这需要立足外部符码的合成与呈现两个层次进行分析。
电子导航地图的合成层次包括主题符码、地理符码和历史符码。
主题符码使电子导航地图的主题极为聚焦,即区域交通图。与纸质道路交通图不同的是,电子导航地图打造的主题是向心式的,即全部元素呈现出对于“交通”的合力式书写,进而建构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的同步感,并对这种同步感给予有效、全程的指导,使得“看地图”的行为成为被全程规划的行为。
就地理符码而言,电子导航地图依然保持着对于地方的再现,但这种再现因受到凸显道路、强调路况、聚焦路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呈现为一种更扁平化的地方打造,使得“跟导航”的行驶者也会在不自觉中弱化对于地方的感受而只关注道路。地图再现符码化空间的特质由此被弱化。
电子导航地图的历史符码表现为对地点、道路等既有情况的描述(包括整体路程中的各种节点等地点特征的提示),深化了地图的表达,助力驾驶者开车。如导航地图联合国家旅游局为游客提供所在地周边厕所等景区信息,提升了游客游览的质量;为货车司机推出专项服务,使司机可按照专为其规划的路线出行,避免了因车型特殊造成的不必要麻烦等。
电子导航地图的呈现层次包括修辞符码和利用符码。
修辞符码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数据作用机制,即在共识性视角下对于行驶者自身位置与方向、路程进展、路况等因素进行推断,发挥地图的指导性作用,完成对于道路行驶的细节化推断,服务于大众日常出行,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化色彩。比如,导航地图基于中国气象局的信息,提供恶劣天气情境下的道路行驶服务,提醒驾驶员安全出行;在春运中,为自驾返乡群体设置全程安全出行服务,为平安回家提供保障等。
而电子导航地图的利用符码则表现为一种整体的地图使用,使其摆脱了纸质地图介质层面的单一性,进而实现了地图层次、道路层次、指示层次三个层次的介质形式,塑造出多重数据并置的奇观地图状态。而这种状态聚焦于本次行驶这一行为本身,形成了电子导航地图极具独特性、个体化的利用符码,为地图使用者所运用,可解决行驶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长途导航看沿途天气
(三)内外之间:开车与地图世界的互构
那么,在驾车行驶时,当地图的导航模式开启,电子导航地图内部符码与外部符码发生了哪些变化?它们之间的关系为何?又是怎样形成互动并进而推动“跟导航”行为发生的?
导航状态下的内部符码是围绕构造符码展开的,以图标为代表的图形符码与以注记为代表的语言符码是内部符码的表达基础,时间符码和呈现符码进一步完成时空打造,内部符码由此整体呈现出电子导航地图“指路”这一核心要义,即“跟导航”中的“导航”。内部符码在整体的“跟导航”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驱动性角色,其不仅是线上世界驾驶行为能够成立的信息基础设施,而且发挥着建构出可被行驶、具有结构性的导航空间的重要作用,构成地图世界对开车行为的有效打造。
而导航状态下的外部符码是围绕地图世界的时空打造展开的。整体而言,外部符码呈现出“跟随”的特征,即“跟导航”中的“跟”。主题符码聚焦交通类型,地理符码以地方再现为特色,历史符码提供路程经验,三者综合打造出地图使用者感知的符号系统。而“多对一”的修辞符码和多层次介质嵌套的利用符码更是将使用者深度纳入地图的使用之中。外部符码对“跟导航”的顺利进行发挥着重要的推动性作用,其以数据为出发点,将时空特质转化为细节的种种刻画、修正,最终帮助行驶者抵达目的地。
由此可见,内部符码重在地图自身的强调与建构,而外部符码则更注重使用者自身如何参与,共同打造出符号系统,进而完成路线规划与路程行驶。正是在内外符码的合力作用下,“跟导航”得以顺利进行。
地图中介了怎样的世界:内外连接的异质性空间
那么,如此内外符码合力形成、集线上与线下空间为一体的空间形态有何特征?又会带来哪些媒介体验?我们可以借用“空间异质性”概念来分析电子导航地图打造出的空间特质。空间异质性(spatial heterogeneity)原是生态学领域的学术概念,指系统或系统属性在空间上的复杂性(complexity)和变异性(variability)。
本文将以此概念来喻指电子导航地图所中介的世界特征,地图的产生本就充满了主观性的建构意图,也彰显在地图的符号之中。在电子导航地图中,其中介的空间体现出鲜明的空间异质性,这种空间异质性形成的根源在于主体的空间被使用,受众的空间被消费,由此带来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改变了日常生活与世界。
(一)可实时、可陪伴、可记录:空间异质性对日常生活的形塑
电子导航地图所建构的空间异质性集中表现为空间主体化的丰富,包含可实时空间、可陪伴空间和可记录空间三个层面,并进一步呈现出动态的空间、听觉的空间和叠加的空间三种空间形态,由此形塑日常生活。
可实时的动态空间,是指电子导航地图所建构出的空间是一个同步更新的空间状态。这对于传统的纸质地图来说可谓巨大的突破。电子导航地图的使用者可在使用过程中实时观察各路段的路况是否拥堵、是否正在修路、是否有交通事故等,这种实时更新无疑使空间摆脱了单一的实体化存在,成为富于信息流动的、动态的空间。
这种动态的空间赋予空间一定活力,这种活力在不断更新的信息中得以彰显,并被重新赋予地图使用者自身,由此发挥空间的建构作用。地图使用者正是在循环往复的空间动态打造中感受导航地图的便利性,并形成使用惯性,提升日常的行为效率,也丰富对日常生活的感知。
可陪伴的听觉空间,是指电子导航地图所建构出的空间是一个可被聆听的空间。听觉在传统纸质地图中向来是缺席的,地图作为以视觉呈现为主要载体的物质实体,一直试图在视觉层面进行创新,以弥补听觉层面的缺失。导航地图的道路指引提供了多重声音选择,一些公众人物如林志玲、岳云鹏、李佳琦等都曾成为声音主体,由此开车出行在人声的陪伴下具有了一定的生活气息。
电子导航地图会在行驶全程中提醒使用者各种注意事项,包含红绿灯、摄像头、违章、转弯等。这些因素对于不熟悉路况的驾驶者来说,是关键的信息指示,而对于熟悉路况的驾驶者,则在疲惫的驾驶过程中起到了温情的陪伴作用与强调作用,为驾驶者的安全驾驶提供了保障,并打造出独特的听觉空间。这种听觉空间的打造使开车这样一项日常行为变得充溢仪式感,参与编织了日常生活的纹理与趣味。
可记录的叠加空间,是指电子导航地图所建构的空间是一个可被记录路程的空间。在传统纸质地图的使用中,地图具有一定的无差别性,即个体的使用经验对地图自身的指示作用不会造成功能层次的影响,不同的人在使用地图时也只能获取地图物质载体层次的信息。
电子导航地图会记录使用者每次的开车路线,路线成为行动者的空间痕迹,空间由此摆脱了单一载体的特性,在个体的作用下不断被叠加,形成独具个体特色的空间形态,也创造了专属个体的空间记忆。这种空间记忆的打造不仅改变空间的形态,更作用于日常生活,赋予日常空间新的意义。由此,日常生活的经验得以在地图上浮现,并建构成空间的结构,这对于日常生活体验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综上所述,地图设计者将电子导航地图打造为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的连结、聚焦之设施,具有精密的设计流程,并通过符码予以彰显,实现可实时、可陪伴、可记录。而我们作为地图使用者,透过制图者之眼观看世界,给予必要的空间配置,产生地图感知,并经过个体经验性的转译程序,完成个体物理空间的移动,实现图与人、信息与思想的平行转化,共同建构 “抵达”这一社会行为。
(二)功能化、资料化、碎片化:空间异质性对日常空间的改变
电子导航地图所建构的空间异质性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其消极影响在于这种空间主体化的打造是建立在将空间工具化的基础之上的,并进一步表现为空间功能化、空间资料化和空间碎片化三个层面。
空间功能化,是指空间具有须借助视听展示功能才可被直观感知的性质。在电子导航地图打造的空间场域中,驾驶者通过导航的媒介技术完成空间穿梭。电子导航地图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多项功能设置,营造出驾驶所需要的数据空间,驾驶者则综合利用导航软件的视觉呈现与听觉呈现感知导航空间、完成驾驶行为。这种基于数据的空间互动是以使用者对导航各项功能的信息接收为基础的,使用者所感知到的导航空间特征、结构等因素均受到导航软件功能的影响。
由此可见,电子导航地图虽然在整体层面克服了纸质地图的单一性表达,呈现出多层介质的表达机制,但也表现出空间获取信息途径上的局限性,降低了空间可被感知的潜力。这种功能化不仅压缩了空间自身的呈现维度,也使其展示过度依赖视听介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空间的丰富内涵。
空间资料化,是指空间可以依据数据被推断的性质。所有地图的存在都是以土地、自然、人文等为基础,进而连接各项元素的,然而其并非无端地从世界中抽离出符号,而是清晰地在各种主题模式下展示各项元素之间的关系。电子导航地图的出现打破了上述元素间的结构性联系,催生出聚合式的联结,这种联结多次发生就成为一种经验,进而可以凭之推断后续发生的类似联结。
电子导航地图在使用中目的性明显,其所打造的空间满足不同的需求,具有鲜明的个体性。在同一空间中不同个体的导航使用无疑存在差异,电子导航地图根据算法自动计算出空间的各种数据服务于使用者,空间由此成为可计算、具有推断性质的空间,并逐步累积经验,成为充满资料的叠加物态。
空间碎片化,是指空间可被拆分并时间化的性质。电子导航地图实质上是在以空间换取时间,并以时间指导空间移动。时态乃是电子导航地图所指出的方向,是它的时间所参照的方向。在电子导航地图中,充满地景元素的空间被视为“阻碍”移动的因素,地图的所有目标都在于以最低的成本“消灭”空间,成就道路,完成“抵达”目标。
电子导航地图呈现的世界将现实中的“地方”转变为“空间”,又以道路的形式将之割裂为碎片化的“区隔”。这种空间的转译表面上是在更新空间的呈现,实则忽视了空间的丰富含义,这无疑偏离了关于地图的本质认知,对于理解空间和地方的立体内涵是不利的。
作为一项古老的图像呈现形式,地图具有悠久的历史,并已形成地图学这一独立建制的学科体系。从地图到电子地图,其形式、表达系统组合、意义建构模式都发生了诸多改变。电子导航地图典型地体现了后现代时期“时空压缩”这一现象,具有隐含的生产性,并对个体主体性的再生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地图上的符号系统共同组建成诠释的架构,推动使用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内部表意系统的符号—中层承载意义的符码—外部表意系统的符征这一建构模式。
由此,电子导航地图也被赋予了强烈的工具性色彩,进而建构了空间异质性,表现为空间的可实时、可陪伴、可记录,也带来空间的功能化、资料化、碎片化。电子导航地图虽然在当今时代更充分地运用地图、扩大了地图的作用范围,但也弱化了地图自身的丰富含义及其与空间、地方、人的联系,并作用于使用者本身(见图1)。
结语
电子导航地图犹如一条分隔线,将线上空间与线下空间分开,我们在两种空间中穿梭时获得了全新的体验;它犹如一支黏合剂,将线上、线下空间黏合在一起,让大众看清楚科技时代不同空间的优势如何互补。就“跟导航”这一行为而言,“跟”表述主观能动性,“导”表示技术的指引,“航”表示现实的空间位移,合在一起构成了“跟导航”这一技术催生的集群式行为。
本文从空间视角辩证地审视电子导航地图的出现,依据地图学原理探索地图内外世界的符码建构,并以空间异质性概念加以分析,正是对导航技术改变日常生活的反思。未来电子导航地图的建设,不仅应立足技术领域突破,使其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更应回归地图学的学科理论脉络、地图与空间的本质关联,立足空间的本质属性、地方的美学建构等视角,在运用技术方便大众生活的同时,重启空间与人的对话,把握“地方”的经验性,实现电子导航地图讲述地方故事、刻画出行体验的旨归。
由此,“跟导航”将可能转变为“用导航”,乃至“读导航”,并建构出专属导航地图的地图文化形态与意义表达规律,提升导航地图本质上对人地关系的指引。如此才能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中获得良好平衡,实现对于地图学原理的探索和创新,更好地发挥电子导航地图的技术奥义与现代价值。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探索与争鸣杂志(ID:tansuoyuzhengming),作者:刘钰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