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体育场,为何没有“壳”了?
2022-04-12 17:42

大型体育场,为何没有“壳”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建筑精 (ID:Arch_Elf),作者:寻旌,编辑 :白雎,审核:尤加利叶,原文标题:《从实体壳到空间壳——窥探大型体育建筑发展趋势的转变倾向》


一、核与壳——大型体育建筑的宏观构成


大型体育建筑可以说是最复杂也最简单的建筑类型。说它复杂,一个标准的体育场馆设计需要让观众、运动员、贵宾、技术官员、管理者、媒体记者等人员各得其所,有序出入。此外,体育场结构的用钢量动辄上万吨,鸟巢用钢4.2万吨,杭州奥体中心主场馆用钢2.8万吨,庞大的结构体系需要复杂的设计与计算。


部分鸟巢平面


鸟巢结构体系,来源:李兴钢.第一见证:“鸟巢”的诞生、理念、技术和时代决定性


但说它简单,归纳起来不就是一个“核”(比赛场与辅助用房)和一个“壳”(大跨结构和维护体系)吗?!而且场芯由比赛类型决定,尺寸已有详细的规定,辅助用房的设计布置也有基本定式,各个体育场的内核其实大同小异。


留给建筑师发挥创意的主要设计内容其实只剩下了这个外壳。它也就成了大型体育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大型体育建筑的“核”与“壳”两部分,来源:作者自绘


二、实体壳——巨大体量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包裹了上万人级别场芯的外壳的体量实在太大了,它以巨构的姿态面对城市,对地区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建筑师的把控能力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可以说大型体育建筑外部形态的塑造是机会与挑战并存。


庞大的体量本身能带来许多利好。首先大跨建筑本身就带有光环,拥有成为区域甚至国际性地标的天赋。从罗马竞技场,到悉尼歌剧院、千禧穹顶、鸟巢,无论古代还是今日,这些建筑依靠极具震撼力的形象,成为了各自国家的名片。


体育建筑还经常作为城市新区发展的先行者,依靠自身承载大型活动和吸引人流的能力,去激活整个片区。此外,对于建筑师和行业发展来说,由于其标志性和复杂性,大型体育建筑常常成为先锋艺术和尖端技术的试验田。


因此随着世界范围内体育建筑的普及和发展,各具特色、理念、创意的外部形象层出不穷,蕴含着历代建筑师思维的结晶。我们也能深深地体会到所谓的外壳设计谈何容易。建筑师需要在结构和形态的高度契合下,做到结构体系合理,且充分回应当地文脉。


其中的分寸与张弛,需要多年的经验和对建筑创作的深刻理解。若稍有不慎,过度追求形象的赋意,就会导致结构体系的畸形和非理性;若对外壳形象关注欠佳,则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品,缺少了对此时此地此景的回应,也无法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同。


曾引起争议的恒大足球场过程方案


三、转变——有时候开摆也是一种思路


其实,受到如此关注、如此重要的大型体育建筑外壳设计趋势,如今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都说它难设计,你猜怎么着,其实建筑师也是普通人,哎我摆了还不行么?外壳难做我直接不做不就好了。这就是如今已经被多次使用的设计策略——从以实体为壳转向以空间为壳。


空间壳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四、空间壳——从代表城市到代表人


所谓“空间壳”就是把原本用于包裹场芯的实体围护取消,转而用虚的空间代替,以丰富的空间层次(灰空间、观景空间、功能空间)来面向城市和市民。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外壳,也无需巨型的结构构件来支撑,只需保证看台及辅助空间的竖向结构体系,结构的表现力某种程度上被简化和弱化了。


更重要的是,相比于封闭的实体壳,透明的空间壳让建筑更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通透性,进而对于观者来说也更具欢迎感和亲切感。大型体育建筑的设计关注正在由城市尺度的形象塑造下沉至近人尺度的体验营造,让设计去触及人,抵达人。


案例Ⅰ:新波尔多体育场(Herzog & de Meuron)


整体鸟瞰


细柱形成的灰空间消解了体量


这座可容纳四万多人的球场承担了2016年欧洲杯足球盛宴,但“优雅”“亲切”却是最适合形容它的词语。支撑看台所需要的结构被分解为尺度更近人的细柱,其与平台体系共同组成的灰空间,似乎成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延续。


灰空间与平台形成的亲切感与欢迎感


设计师的灵感来自于场地几公里外的松树林,由1000根极其细长的柱子组成的森林环绕着体育场本身,而这些柱子只能作为一个集体来承担起足够的重量,这也是球员和球迷之间关系的一个恰当比喻。


柱子的排列看似随机,但却严谨地遵循了力学和构造的要求(内侧柱子支撑着看台,外侧柱子承受风荷载引起的张力,而中间的不承重,起到雨水管的作用)。蛇形通廊在柱子之间蜿蜒而行,根据使用功能要求不同而变宽变窄,其中结合了各种功能,如餐饮区、动画区、礼品店,供人们相遇和交往。


结构的层次感而非表现力


空间壳背后的核心空间若隐若现,本案例图片来源:archdaily.cn


新体育场像一座神圣的宗教建筑,是被光环笼罩的足球殿堂,希望用一种优雅的姿态与城市中现有的自然或建成环境相吻合,作为一个公共场所来展示自己。相比于实体壳,空间壳作为可供停留体验的场所,呈现出欢迎的姿态,它并不是在将大型体育场划出与城市清晰的界限,而是在试图使二者交融。


案例Ⅱ:西安国际足球中心(Zaha Hadid Architects)


丰富的外部平台体系承载着活力结构隐藏在空间之后


人的活动在不同层次上展开


简洁的结构直接支撑屋顶,在地面与屋顶之间的是层叠的室内外空间体系,体育场对外已不作为完整的“体”而存在,而是被水平分割成了“层”的累加。在招标过程中,扎哈事务所击败OMA获得了设计权,足球场以赛后可持续运营为出发点,其中为了实现全生命周期理念置入的餐饮、娱乐和运动馆功能就是空间壳的作用与目的,它将大型体育建筑的服务性、市民性更推进一步。


城市广场的开放包容向场馆中渗透,本案例图片来源:gooood.cn


案例Ⅲ:米兰新体育场(Populous)


空间壳的极致体现


由著名体育建筑事务所博普乐思为AC米兰和国际米兰两支队伍设计的新主场,取名为“大教堂”。设计灵感来源于当地最具标志性的两座建筑——米兰大教堂和拱廊。设计者希望将其打造成一个一年365天的可持续目的地,阳光明媚的拱结构与优雅的玻璃围合下的空间,为所有支持者和米兰市民提供了一个民主开放共享的场所,这便是空间壳的意义所在吧。


束状结构与玻璃幕墙之间的社交空间,本案例图片来源:archdaily.cn


在这部分空间中,还有着代表米兰饮食文化的各种餐饮店、休息室和酒吧,来满足所有游客的需求。在这个方案中空间壳展现出的透明与开放几乎被推向了极致,配合着景观,平台空间创造了让人们相聚、鼓舞的场所,而这蕴含着活力的场所本身就成为了体育场的围合,代表着为市民带去兴奋与欢乐的体育精神。


Populous官网方案动画截图,来源:populous.com


五、为什么——几点不成熟的思考


在粗浅的思考与猜测下,大型体育建筑由实体壳向空间壳转变的趋势可能有以下两大方面原因。


第一层面


我们的城市,我们所生存的物理环境,几乎完全由建筑及其围合的空间构成,但这只是结果与表象,一切建造的背后都是经济商业、制度政策的运行在起决定性作用。得先有了任务书,建筑师才会开始设计啊。大型体育建筑尤其如此,对于设计手法转变的探讨,不妨跳出建筑学语境,从宏观的角度来看:


以当今中国为例,具备开展国际水平竞赛的体育场馆存有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些场馆的赛后经营利用状况和盈利情况不尽如人意。就像吃饱了才有力气健身,只有当体育场馆做到有效盈利,挣了钱继续投资,才是整个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而收入多少则取决于体育场馆的管理经营制度和前期策划。


总的来说,中国的体育场馆经历了行政管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现代企业化管理三个阶段。类似于我这个菜鸡斗地主从自己打到按下了高级托管按钮。


2013年八部委联合下发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意见,来源:国家体育总局官网


第一阶段:国家自建自营,且不要求盈利,每年的维护费用都是政府的财政漏洞。


第二阶段:作为事业单位自负盈亏,但盈利手段有限。


如今:产权分离,政府向市场寻求专业化的运营公司。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实际是一个不断寻求更高市场化和盈利水平的过程,那么建筑空间作为承载功能、聚集人流的关键手段,自然要在大型体育建筑追求可持续盈利的道路上助其一臂之力。可以说更高的运营质量和盈利要求推动了大型场馆空间构成的革新。


体育场馆专业化运营企业华熙体育(代表案例北京五棵松体育中心),来源:bloomage.com


中体体育(代表案例南京青奥体育中心),来源:csemg.com


大型体育场馆的收入来源可分为租赁收入、无形资产收入(广告冠名费,如梅赛德斯奔驰馆、花旗球场等)、服务收入、大型活动收入等。一些在比赛厅之外的消费与休闲空间的出现,是因为它们能为场馆带来卖票之外的利润。其实由这些空间所带来的商铺租赁费和配套服务营业额都相当可观(2013年MLB球场仅热狗就售出约2042万个)


NBA每场开赛前后,球馆内的球迷商店都有熙熙攘攘的人流。这些盈利渠道需要比赛厅之外的更多空间来承载,需要更近人的设计手段来为人们提供舒适的驻留场所,这也就是在设计手法中“空间壳”出现的底层原因。


因此大型体育建筑功能正在变得更多元、更复合。除了承担比赛,配套的服务功能空间比如餐饮、娱乐、体育社交、观景平台等都在提升其服务日常生活的能力,对业主在获得持续性现金流方面有重要作用。


第二层面


回到建筑学本体语境,以城市和空间的角度去分析,从实体壳到空间壳的转变也是设计回归人、抵达人的体现。


首先,定位在改变:由于其在城市中的突出形象和承办大型赛事的能力,体育建筑一经建成就会受到极大关注,也正因为如此,体育场建设往往会与政绩挂钩,需要服务于城市形象的塑造,这本身无可非议。但从上述几个案例能发现,建筑师对于体育场的理解正逐渐由政治性向市民性和公共性转变。


体育场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型赛事的发生地,但也不应局限于此:除了宏大的振奋还需要日常的幸福。所谓“人民城市为人民”,体育场作为重要的一部分,需要丰富自己的内涵而真正成为现代化都市中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可持续目的地。所以大型体育建筑设计建造的终极目的,不仅要成为城市标志,更要可持续地服务市民,惠及大众。


此外,设计视角在改变:能体会到的一点是,似乎建筑师在设计过程中,除了从上帝视角协调场馆与城市肌理的关系,正在更多地从人视角去塑造内部空间的良好体验。


无论是新波尔图体育场的“柱林”还是米兰新体育场的“拱廊”烘托的亲切感与归属感,都在人的空间感受和心理感受上给足了工夫,而不仅仅停留在“只可远观”的视觉形象上。类比地说,设计视角像是从一公里外被拉回到五米之内,毕竟建筑学的底层意义还是要探讨人与空间的互动吧。


六、总结与反思


从实体壳到空间壳,是大型体育建筑更加关注空间,关注人,去追求体育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而走出的令人欣喜的一步。但这也只是从一个角度入手的分析,实际的项目需要考虑地域气候、已有策划定位和当地的切实需求等大量复杂因素,采取哪种手法本身难言高下,重要的是最终去呈现一个建筑性和经济性各方面均衡的结果。


对于大型体育建筑实际还有太多议题值得我们共同探讨,本篇提到的仅是设计手法的转变之一,我相信还有许多相关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对体育建筑的未来投入持续的关注和思考!


参考资料

[1] 梅洪元.观念、模式、策略——体育建筑发展中的悄然转变[J].当代建筑,2020,6

[2] 孙一民.体育建筑:超越炫耀[J].当代建筑,2020,6

[3] 李兴钢.第一见证:“鸟巢”的诞生、理念、技术和时代决定性[D].天津大学,2012.

[4] https://www.herzogdemeuron.com/index/projects/complete-works/351-375/367-nouveau-stade-de-bordeaux.html

[5] 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6] 布莱恩·劳森.空间的语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7]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8Z4y1D7Sa?spm_id_from=333.337.search-card.all.click

[8]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223664

[9] https://populous.com/project/the-cathedral-a-new-icon-for-milano

[10]于萌,张琬婷.基于“三次售卖理论”的大型体育场馆盈利模式[J].体育学刊,2018,25(03):62-66.DOI:10.16237/j.cnki.cn44-1404/g8.2018.03.008.

[11]惠永强,王志.我国体育场馆盈利模式探讨[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4(02):6-7+3.DOI:10.16730/j.cnki.61-1019/g8.2014.02.043.

[12]黄昌瑞,陈元欣,何凤仙,杨金娥,何于苗.美国大型体育场馆的盈利模式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7(12):126-131.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建筑精 (ID:Arch_Elf),作者:寻旌,编辑 :白雎,审核:尤加利叶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