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MBTI测试准吗?
2022-05-22 14:41

火遍全网的MBTI测试准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作者:白鹿 张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先说结论:测着玩玩就行了,别太当真。


经常有朋友或者读者喜欢问我,老师您帮我看看,这个xxx测试说得准吗?确实,“心理测试”比心理学有市场得多,常常在社交网站刷屏,不管是哪种测验都很引人入胜。因为,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动机。


比如最近比较火热的“MBTI十六型人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等人格测试,不仅很多人出于进一步了解自身心理的原因用这个进行自我测试,甚至不少企业也喜欢用这类测试来测试员工的性格类型。


人们喜欢做测试,这个肯定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发现有些朋友,喜欢根据测试结果对自己进行相关的“自我暗示”,如INFP对自己进行“难怪我是个废柴”的否定,ENFJ恍然大悟“难怪我做不好缜密细心的工作”等等。


那我就要来掰扯掰扯了,人格测试是否可以“人格定论”?


心理测试结果是否完全反映真实的自己?


在讨论心理测试是否靠谱之前,我们先得了解一个概念:啥是靠谱的测验工具。从心理学常用的工具的角度,例如:大五人格(big five inventory),或是NEO-PI-R等,他们的结果是经过长期的科学验证的,其结果是有保障的,也是准确的。


什么是科学的工具呢?一般来说要满足两个指标:信度和效度。


首先说信度:它指的是测量工具的“稳定性/一致性”(即多次测量的结果应当是相对稳定的,而不应该是变化很大的);比如你这次测量得分是1分,下次测量是1.01分、0.99分,那就说明测量结果是比较稳定的;如果你这次测量结果是1分,下次测量结果是12803.6分,那这个测试的信度就是扯淡的。


然后说效度:它是指测量工具的“准确性/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够准确代表你想要测量的目标)。比如,我要测试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冲动易怒型”的人,我的工具就要从“是不是容易生气”“是不是爱打架摔东西”等角度去测量;如果我用“星期天早上爱喝奶茶”来测量你“是不是易怒型”,那就是没有关联的,就是缺乏效度的。


那么我们文章开头说到的MBTI或是九型人格,这些人格测量工具好使吗?我了解下来的感觉是:信度尚可,但从效度的角度来说——非常不咋滴。


本身MBTI就没有非常充分的理论基础,导致其结构效度就很低,此外,MBTI与其他更加具有科学性的人格测验的校标关联效度也并不高,可能仅仅在0.1 – 0.2之间。


举个例子,比如我做了xxxx人格测试,结论是我一个“辩论型人格”的人,而且多个测验下来,都是这个结果。但是,我再用“大五人格”测试一下,发现我的“宜人性”并不比那些非辩论型人格的人低(但是按说,辩论型人格的宜人性应该是更低的)——这就是所谓和更具科学性的人格测验的“效标关联效度”不高。


上面这段话也许有些朋友会觉得太拗口,不好懂,那么翻译成大白话就是——MBTI或九型人格测试,在科学性的测量中我们几乎不会去用它,因为不够严谨,所以关于它们的测试结果,看个乐就得了。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人格测验不准——如果要真正了解真实的自己,人格测验当然是一个不错的工具,但是记住请一定要挑选科学(信效度高)的工具哟~


人格测试的结果是否为“定论”?


不过,就算是选用了科学准确的人格测验工具,我们也不必把其结论奉为圭臬。


为什么我说“人格测试的结论,并不能给我们的人格下定论”呢?


因为:首先,我们人是会不断自我成长的,人格是具有发展性的,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次,我担心这种“人格测验”准不准到还两说呢,倒先变成一种贴标签的工具了。


当然,关于人格是否会改变这个问题,不同的理论流派有不同的观点。例如“人格特质流派”就认为人格是稳定的,不太会有过大的改变。其实这也是为什么人格可以被测量的背后原因。


但是,现在学术界很多纵向追踪数据发现的特点还是认为人格虽然具有短期的稳定性(当然了,不然试想一下,如果人格一直变来变去,那我们测量了还有个什么用),但是长期来看人格还是可能会变化的。


具体来说:大五人格中的宜人性(agreeableness)和责任心(consciousness)会随着年龄提高,比如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身边很多老人家往往非常热心肠、乐于助人,但他们年轻的时候可能并不一定是这样的性格。


外向性(extraversion),开放性(openness)以及神经质(neuroticism)则会随着年龄有所下降。比如有些人年轻时候更容易适应新环境、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性子比较容易着急,老了以后就会变得不喜欢换环境、排斥新事物、个性更加平和等。


所以,目前关于人格是否会发生改变的一个比较普遍的结论成为:人格是(绝对)可变的,而(相对)稳定的。


所谓可变,刚才已经提到了,人格各维度的分数会随着年龄发生变化。


所谓稳定,其实指的是个体在人群中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例如:某个人,可能在20岁的时候,责任性6分,到了60岁,分数达到了6.5分,增长了,但是在和他同龄的人中,他相对位置在20岁时时80%,到了60岁是可能还是80%左右(因为他的分数发生变化的同时,其他同龄人的分数也发生了变化——正所谓You jump, I jump. You涨,I涨)


如何正确看待相关测试结果,让其更好地指导生活?


我们有了解自己的心,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可能得注意下面两个效应对我们的影响:


1. 巴纳姆效应


人们更容易相信那些模棱两可得、放诸四海皆准得描述,并将其认为是对自己特别准确地描述;其实MBTI、九型人格、星座等等,利用的就是这个效应。比方说你一看:射手座,是一个饿了马上要吃饭的人,多准呐!白羊座,是渴了就要喝水的人,世另我啊!什么,你是射手座,但是你饿了就能忍着不吃饭?那你一定是上升星座不一样,我说得对吧?


不信你们跳出对自己对应那个类型的描述,去看看其他类型的描述,你会发现,有很多描述怎么感觉说得也跟我差不多呢?(反正我们天秤座从来不相信这些不科学的东西!)


2. 皮格马利翁效应


也就是所谓的自证预言。这个我以前也写过很多次,意思就是“你相信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越来越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言行举止、处事风格,都会越来越像这样的人靠拢”。简单来说,我们可以相信人格的力量,但不可盲目迷信,更不要给自己贴上标签。


如果人格测验说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又怎么样呢?内向的人就不能做好工作了?内向就不能改变了?一方面,如果想要改变,总是有各种办法帮我们学得更加外向一点的(我就是从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变成了一个相对外向的人);退一步讲,如果不想改变,内向的人也有内向的活法(我自己就觉得做个肥宅也没什么问题啊,不愿意社交就不社交呗,何苦为难自己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Dr昕理学(ID:PKUPsyXin),作者:白鹿 张昕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