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最美阳台下,有总长23公里的地道
2022-05-22 20:18

欧洲最美阳台下,有总长23公里的地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飞一般自游(ID:Ms-Flower-Flower),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图源:叶克飞摄


街头偶遇翠亨村▲


黄昏时分,走在卢森堡的寂静街道上,一排典型欧式建筑中突然冒出一个与众不同者——它的外立面仍是欧式,但却采用了东南亚、广东和福建等多雨地区常见的骑楼形态,支撑骑楼的立柱恰好竖在人行道中间。骑楼外墙上的铁艺店招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因为上面是中文的“翠亨村”三个大字。


作为广东中山人,见到“翠亨村”倍感亲切,那是孙中山的故乡。本以为是异国遇老乡,但走入这家餐厅一问,店主却并非华侨,也不知“翠亨村”为何意。



这个美丽的误会并未影响我的兴致。走出“翠亨村”,眼前街道蜿蜒,连续几个街角都清静无人,偶有车辆驶过。这一街区介于卢森堡新旧城区之间,民宅间夹杂商铺,偶尔可在一个个窗子里见到在厨房忙碌的主妇,或是在餐桌前围坐的家人。至于商铺,福利优越的卢森堡人自然恪守准时下班时间,早早关门送客。


沿着这片街区,我再次走到佩特罗斯大峡谷,沿着峡谷侧的阶梯走下去,兜兜转转步入一片居民区。房舍依坡而建,街上罕有人迹,“下班就回家”似乎也是大多数卢森堡人的选择。也正因为这样,这座城市有着几乎听不到声音也见不到人的生活气息,作为游客的我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用心感受。它没有老城区的建筑之美和喧嚣,却是这座城市带给我最曼妙感受的地方。


街景▲


卢森堡市不仅美丽,还是欧洲法院、欧洲审计院和欧洲投资银行的所在地,被称为继布鲁塞尔和斯特拉斯堡之后的欧盟“第三首都”。以它为首都的卢森堡大公国,更是常年位居世界人均GDP排行榜首位。


小学时酷爱翻地理类书籍,背国名和首都名。遇见那几个国名与首都名相同的国家,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比如卢森堡大公国和卢森堡市。


这算是与卢森堡的“神交”,与它的初见则要延后二十多年。我首先进入的是新城区,欧洲城市所谓的新城区,只是相对老城区而言,其实也有过百年历史,无非是比老城区新一些而已。满街的历史建筑,多半带着工业革命和新艺术运动时期的气息。


新城区街景▲


从新城区前往老城区,步行十分钟即可。东西走向、60米深、过百米宽的佩特罗斯大峡谷,正是卢森堡新旧城区的分隔。沿途会经过一些写字楼街区,与这座城市的主流建筑一样,最多不过四五层。老建筑与这几十年来的新建筑交错,看样子平平无奇。可若是了解卢森堡经济,就会知道这当中藏着许多大企业的总部和分部。


被法国、德国和比利时包围,国土面积仅2500平方公里(比北京市怀柔区大一点)、人口仅仅50多万的卢森堡大公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冶炼技术出口国,也是欧元区内最重要的私人银行中心,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投资信托中心,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地面数字电视转化的国家,掌控着拥有40颗卫星、覆盖全球九成以上区域的世界最大卫星运营集团,它们就藏身于这一栋栋看似普通的建筑中。


峡谷▲


商业当然不是卢森堡市的全部,行至佩特罗斯大峡谷,眼前是满满童话气息。峡谷对面是绵延山坡,大片大片的树林与草地之间,散落着一栋栋灰瓦斜顶的民宅,林荫小道串连着草地与建筑,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虽然是一国首都,却营造出乡野风光的效果。


大峡谷景观▲


我身后的宪法广场则是卢森堡的政治中心,也是国家的历史见证。广场上飘扬着红白蓝横向三色国旗,红色象征热烈和勇敢,白色象征纯朴与和平,蓝色代表光明和幸福。


宪法广场上最抢眼的是1923年完工的英雄纪念碑,它本是为了纪念一战中所阵亡的3000名卢森堡士兵所建,二战被毁坏后重建,也因此兼具了纪念一战与二战的双重意义。


纪念碑主体造型朴实,为花岗岩砌成的方尖碑。基座上有一对男女的铜像,横卧的女性血迹斑斑,男性则一脸伤感地倚墙而坐,据说是一位在一战中牺牲的军人在悼念自己死去的同胞。顶端的胜利女神铜像为金色,在阳光下十分耀眼。这座镀金雕像命运坎坷,二战时被纳粹德军拆下并丢弃,即使战后重建纪念碑,也没能找到它。直至1980年,人们才在一个足球场的看台下发现了它,并于1984年将之重新装在纪念碑顶端。


宪法广场上的一战纪念柱▲


不远处的圣米歇尔大教堂是卢森堡的主教座堂,三座高耸尖塔是老城里最抢眼的存在。它始建于1613年,采用晚期哥特风格,1870年被教宗钦点为圣母大教堂。在漫长岁月里,它逐渐添加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元素,内部庭柱上更有西方教堂相当少见的阿拉伯和印度式雕刻。


城中总可以望见圣米歇尔大教堂的尖塔▲


站在宪法广场上,可以见到佩特罗斯大峡谷兜兜转转的阶梯,直至隐于密林深处。一层层不规则平台沿阶梯而建,其中最高的那个,一根巨大的旗杆矗立于修饰整齐的花圃之间。


在其下方又有一个三角形平台,位于路边,两侧有石阶。爬山虎布满石壁,绿植铺满平台外沿,三角形花圃修剪整齐,红白两色小花交错,一对年轻人对坐于崖壁上聊天。


三角形平台与聊天的情侣▲


当年,这样的平台都是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卢森堡以“堡”为名,兴建堡垒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它地处法德之间,地势险要,悬崖峭壁堪称天然屏障,是西欧地区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公元963年,齐格菲伯爵在此建起碉堡,此后几个世纪,碉堡逐渐扩建。但即使如此,它仍然没有抵挡住勃艮第公国的侵略野心,于1443年沦陷。


此后的卢森堡几经易帜,被不同国家统治达四个世纪之久。1644年,西班牙人在这里修建波克要塞。1684年,法国人将之扩建。18世纪中叶,奥地利人再次进行重修与扩建。当然,还少不了的是卢森堡人自己的努力,他们每次赶走侵略者之后,就会整修和扩建要塞,直至下一次被侵占。


鼎盛时期,波克要塞有三道护城墙、几十座堡垒,最神奇的是在城堡下方坚硬岩石中开凿修建的地道与暗堡,总长度达23公里,不但可以容纳数千士兵,还有各种作坊、面包房、屠宰铺等,内部结构复杂,宛若地下迷宫,波克要塞也因此被称作“北方的直布罗陀”。


1867年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条约》确立了卢森堡的中立国地位。根据条约内容,卢森堡必须拆除要塞。从此,当地军民陆续自地堡里迁出,前前后后花了16年时间。1875年,卢森堡政府启动拆除工程,但因为整座城市基于城堡,为免破坏城市结构,卢森堡政府选择只拆除部分城堡,保留石墙和平台,就像我眼前的三角形平台这样,谷底也并未荒芜,而是以休闲步道串连树林、草地和历史遗迹,成为卢森堡人的后花园。


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克要塞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这个遗产项目中,保存最完好的当属地下通道,原先的23公里中仍有17公里保存完好,可供参观。


视线越过大峡谷,远方是悬于山谷之上的阿道夫桥,这也是卢森堡的重要地标。阿尔泽特河穿城而过,河谷将城市分为两部分,其间有足足110座各种各样的桥梁相连。其中,长355米的夏洛特桥、长330米的帕塞雷尔桥和长221米的阿道尔夫桥最为著名,尤其是于1900年至1903年兴建的后者。


正在维修的阿道尔夫桥▲


阿道夫桥曾被誉为欧洲最杰出建筑之一,由卢森堡独立后的第一任大公阿道夫下令修建,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石砌拱门。横跨大峡谷的它,也是欣赏自然景观的极佳所在。可惜我到访时,大桥正在整修,两侧各有吊车,大桥被巨大帷幕遮挡。桥头一侧有一座宏伟的城堡式建筑,主体被茂密所遮挡,只能见到灰瓦斜顶与一个个塔尖,其中最大的圆柱形塔楼高高耸立,绿色尖顶占据着天际线。


本以为是一座城堡或修道院,谁知走过去才发现是国家储蓄银行所在地,可算是我见过的最古典银行大楼。它所在的皇家大道上,遍布着世界各大主要银行的分部。


古典的国家储蓄银行▲


从宪法广场出发,穿过短短的一条商业街,便可到达卢森堡最热闹的地方——军事广场。之所以有此名字,是因为这里曾是卫兵驻扎营地,也是阅兵之处。1554年,卢森堡遭遇城市大火,后来模仿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广场重新兴建。如今的它已不再有任何军事气息,而是城市的“娱乐大厅”。广场四周环绕餐厅与咖啡馆,露天座位座无虚席。


广场一侧有一栋相当气派的建筑,正立面有三道瘦高拱门,二楼对应的三道拱窗前,有一个露天阳台可充当演讲台。建筑外立面的大钟下方,有一组人物浮雕。浮雕居然比建筑还“老”得多,资料显示,这栋建筑建于20世纪初,距今不过一百多年历史,而那组雕刻却是13世纪的作品,描绘当时卢森堡的城市宪章。1952年,这里曾是欧盟前身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法院所在地,2006年后改建为会展中心。


军事广场▲


卢森堡虽是弹丸小国,可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它追求开放,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共体,再到欧盟,都是创始国之一。取消边境检查、让大半个欧洲变得畅通无阻的《申根协定》,卢森堡同样是最先倡议者之一。


也正因为这样的开放,卢森堡市一向以多元化著称,外来人口多,涵盖众多民族与国家,因此军事广场上的餐厅也是荟萃多国风味。


广场上有一个小小的石砌舞台,上有硬顶遮阳挡雨。一组当地乐队正在演奏,乐手都是少年,多半穿着短裤,看起来毫不正式,可练习却很认真。孩子们趴在舞台的阶梯上,一个个撅着屁股同样认真地看。


军事广场上的演出和孩子们▲


与宪法广场相隔不足百米的威廉二世广场,中央有一座雄伟的骑马者雕像,正是曾任卢森堡大公的威廉二世,铜像底座戴着王冠的狮子是卢森堡的市徽。


1648年后,卢森堡并入南尼德兰,法国大革命后被法国吞并。1815年,卢森堡被确定为大公国,与荷兰联合王国尊奉共同君主,即威廉一世。威廉二世是威廉一世之子,继承了荷兰国王兼卢森堡大公的位置。有趣的是,在雕像落成时为之揭幕的正是威廉二世本人。当然,立像者并非是他,而是当时的卢森堡民众,为了感谢他给予卢森堡大公国宪法议会的自治权。


卢森堡大公宫殿和市政厅都在广场上。大公宫殿曾在1572年到1795年之间长期作为市政厅使用,新市政厅则建成于1838年。二者体量都不大,大公宫殿以黄色石材砌成,兼容西拔牙摩尔风格和哥特式风格,有一个个耸立的塔尖,窗子下有花纹雕饰。临街阳台配有精美的铁艺栏杆,是卢森堡大公每逢庆典时与民众见面之地。


大公宫殿▲


天色渐晚时,在老城里兜兜转转的我再次来到佩特罗斯大峡谷旁。沿途经过几处堡垒遗迹和几座桥梁,已有“云深不知处”之感。眼前的大峡谷,呈现着我眼中最美的角度,兼具人文与自然视野:


一座宏伟教堂矗立于谷底的小溪旁,四周密密麻麻的古朴建筑比肩而立,顺着街道轨迹与峡谷坡度划出交叉纵横的弧线,山坡上的密林包裹着一栋栋房舍。建筑外立面的土黄墙身、斜顶上的灰瓦、穿插其间的斑驳堡垒遗迹,还有无尽的绿,参差错落,共同组成了“欧洲最美阳台”的景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飞一般自游(ID:Ms-Flower-Flower),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