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ID:GetCommonSense),作者:项栋梁,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没文化真可怕,更可怕的是假装有文化。
不过,假装有文化还能挽救一下,要是学了一肚子假文化,那可真的没救了。
——基本常识·项栋梁
昨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汽车品牌一汽奥迪请天王刘德华做了一条广告,从“小满”这个名字背后蕴含的传统文化处世哲学出发,阐释品牌的价值主张。
诗云:
花未全开月未圆,半山微醉尽余欢。
何须多虑盈亏事,终归小满胜万全。
二十四节气、诗歌、曾国藩、书法、中式哲学……这条广告里传统文化的标签之多,简直可以贴满一辆奥迪的挡风玻璃。广告发布之后,获得满满赞誉,甚至有人说这是近年来最好的汽车广告。
然而很可惜,整条广告,从头到尾的文案,全部都是抄袭自一位叫北大满哥的视频博主。
我仔细比对过北大满哥的原视频和奥迪的这条广告,确认是100%抄袭无疑。
对这种恶劣行为,当然要毫不犹豫地谴责,抄袭可耻,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辩驳。
一汽奥迪关于抄袭的道歉声明
今天,奥迪发声明向刘德华和北大满哥道歉,并果断把策划这条广告的乙方公司推出来祭旗,只承认监管不力、审核不严的错误。在我看来,这样的道歉只是流于表面,而没有抓住实质:
奥迪品牌方,以及策划这条视频的广告公司,真正的问题在于自身没文化,却要假装有文化,并且用牵强附会、粗制滥造的传统文化来羞辱公众。
对小满节气牵强附会的解读
现在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定型于1645年的《时宪历》,但对于节气的划分从殷商时期就开始了,只是最初的划分没有那么详细。随着天文历法的进步,节气划分逐渐细致,节气名称也逐步改变。
但自始至终不变的是,节气是用来指导你农业生产的,而不是用来教你做人的。
按照北大满哥的说法,之所以有小暑对大暑、小寒对大寒,小满却没有对应大满,是因为这不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人处世的理想状态,即做人做事不要追求太满,小满即可。
为了显得有文化有权威,他还“借用曾国藩的一句话”来说明这个道理,也就是今天大家看到的那首诗的第一句:
花未全开月未圆
然而,这种解释纯属牵强附会,属于马后炮的过度解读。
小满作为节气名称,意思是这个时节小麦已经初步灌浆,籽实逐渐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那么小麦种子完全成熟的时期有没有对应的节气呢?这个真有!
紧接着“小满”这个节气的是“芒种”,意思是小麦种子的麦芒开始变得锋锐,农民要开始准备夏季小麦收割了。
所以,并不是没有小满对应的大满节气,而是因为这个节气有更贴切、更直观的名称,叫芒种。根本不是什么为了告诫大家做人不要太满所以没有不用大满这个名字。
按照北大满哥这种望文生义的解读,大满寓意做人太满所以不用,那芒种是不是寓意锋芒毕露呢?把“芒种”放进二十四节气,是古人鼓励大家做人要锋芒毕露吗?
所以说,“没有大满节气是因为不符合古人倡导的做人态度”这种说法,纯属虚构。
先设定一个想当然的结论,再找一些古人的只言片语来解读证明,继而教你一个做人的大道理,是所谓传统文化界最常见的骗人套路。
北大满哥是真信还是假信我不知道,但显然奥迪品牌方和那家抄袭文案的广告公司显然是信了这一套,因为他们没文化还想装作有文化。
北大满哥传播的那些假文化
其实,借“传统文化”之名行“教你做人”之实这种做法,如果传播的是真文化,也算无可厚非。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搞这种传统文化解读的人都缺少一种求真求实的品质,真假文化掺混着讲,荤素不忌,真假不分。
以这次被抄袭的小满文案来说,北大满哥在视频里说,其中那首诗有三句是他原创,第一句“花未全开月未圆”是借用曾国藩的话。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假知识、假文化。
实际上,“花未全开月未圆”这句虽然被清朝的曾国藩用过,但曾国藩从未声称是他自己原创,因为这句诗是来自北宋名臣蔡襄的诗:
十三日吉祥探花
宋·蔡襄
花未全开月未圆,寻花待月思依然。
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
曾国藩喜欢这句话,并多次使用这句话,但它不是曾国藩的话。
北大满哥视频中那首诗,自然更不是曾国藩写的。然而,由于他所传播的假文化,网络上已经有很多来源在引用这首诗时标注了作者是清代曾国藩。
有人文博主录了朗诵:
炒股的人也用来告诫大家不要太贪该抛的时候赶紧抛:
甚至还有盖满收藏章的“假画”出来了……
这些假借曾国藩名字的伪诗到处流传,已经对传统文化形成了事实上的污染。
其实,写诗的时候借用或者化用一两句古人的句子是很常见很合理的,古代叫用典,现代叫致敬。但它有个前提,也是一个规则,就是你不能张冠李戴以讹传讹。
明明是蔡襄的原创,你给说成是曾国藩的句子,这不止是没文化,而且是传播假文化。
没文化只害自己一个,传播假文化却是代代相传,贻害无穷。
可能有人说我小题大做给人扣帽子,那再看看下面几个例子。
乾隆下江南的假文化:
北大满哥有一条视频讲的是乾隆下江南到处看人家春联的故事,说有一户人家贴的是:
上联:惊天动地门户
下联:数一数二人家
横批:先斩后奏
乾隆大惊,谁家口气这么大,仔细一问,原来,这个家族里有卖鞭炮的,所以叫惊天动地门户,还有卖烧饼的,所以叫数一数二人家,还出了一位杀猪的,所以能先斩后奏。
就这么个故事,北大满哥讲得津津有味,我看得满头黑线……
乾隆下江南的相关传说可以说是假文化的宝库,民间各种菜肴、景点、楹联都有附会乾隆典故来给自己贴金的做法。
其实,民间编点野史故事逗个乐子也没啥,但正经搞传统文化教育的也拿这些野史来当知识传播,就显得水平非常低了。
神童参加科举的假文化:
北大满哥还有一条视频,说的是神童骑在父亲脖子上参加科举,因才思敏捷意外金榜题名的故事。按北大满哥的说法,这位10岁神童参加考试,考官出个上联考他:
上联:子将父作马
神童一下子对了出来:
下联:父望子成龙
之后又对出一个对联,考官大喜,保证他金榜题名。
这个故事,北大满哥讲得是声情并茂,我看得是尴尬不已……
这种民间戏曲故事里的爽文小段子,完全没有科举考试的基本常识,放在唐伯虎点秋香里博人一笑很合适,你一个打着北大招牌搞教育的,怎么好意思讲呢?
当然,这里必须要强调,类似这样打着传统文化名义传播假知识、假文化的,在互联网上非常普遍,绝不止是北大满哥一人在做。只是他刚好出名了,还顶着北大的帽子,我就拿他来做个典型,并非对他有什么偏见,更没有帮奥迪洗地的意思。
我的观点很明确:奥迪是没文化装作有文化,北大满哥是有文化却传播假文化。
最后,教大家一个很好用的辨别传统文化是否靠谱的办法。
不管是线上的传统文化自媒体,还是线下的什么国学教育机构,只要在推广《弟子规》,你可以扭头就走。有一个算一个,全是没文化和假文化的。
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爱惜传统文化,守护基本常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基本常识(ID:GetCommonSense),作者:项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