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肖一凉介(ID:xiaoyiliangjie),作者:肖一凉介,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是疫情以来的第三个毕业季。
过去半年,封控,隔离,常态化核酸,非必要不返校,毕业生们就这样度过了大学生涯的最后一学期。
小羽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应届毕业生,她本计划了一场完美的毕业旅行,却因变化无常的疫情形势一拖再拖。
“来不及道别,来不及拥抱,来不及约饭。”北京大学的甜甜用兵荒马乱一词来形容她的毕业季。
对于一年一度的毕业红毯,中国传媒大学的Aria难掩失落:“奶奶没法来北京陪我走毕业红毯可能会是我本科四年最大的遗憾之一”。
佩妮本想在复旦大学的江湾体育馆再畅快地打一场羽毛球,可现在连学校都进不去。
Veronia本以为会在教室正式地完成毕业答辩,最后却对着屏幕结束了她在对外经贸大学四年的最后一个pre。
告别了象牙塔,所有的遗憾都渐渐变得后会无期。在这个明媚如昨的初夏,2022届毕业生,就地毕业。
我遗憾没能站上答辩台
茄:硕士|中国传媒大学
我参加的云答辩,感受就是很寂寞。毕业答辩是三年硕士生涯里最重要的一刻。当时在腾讯会议里听到答辩主席宣布准许授予硕士学位,我真的百感交集。研一通宵写作业、研二边忙实习边忙开题的痛苦、研三边校招边做调研写初稿的焦虑崩溃……所有回忆一下涌上头,真的很想哭。
我关掉腾讯会议,一个人坐在空荡荡的卧室,太安静了。如果没有疫情,我现在应该在学院的走廊里跟同学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完完全全不用担心任何作业、论文、工作,完全纯粹地享受热闹美好的校园,但在家就没有人能于这一刻和我真实地、面对面地分享这些感受了。虽然父母也很高兴,但他们很难完全理解我的心情。这种心情是只有一起经历过的同学才懂的。硕士生涯最重要的一刻就像往常的一场普通的线上会议一样,就这样安静地结束了。
KM:硕士|南开大学
我们班今年毕业的20多位同学,10人参与了线下答辩,10来人参与了线上答辩,但答辩的流程都是按照线下答辩的要求来进行。
由于多数同学没有到场,包括答辩主席(学校要求非本校老师不能进入学校),所以线下的氛围感还是要比纯线下答辩弱了许多。我是参与线下答辩的,其实还挺高兴,因为我住校外,能申请入校非常不容易。
我觉得云答辩更多是一种补偿,它是由于疫情大环境之下,或者说是因为人无法到场的影响下,人们不得不选择的一种方式。很多同学跟我说还是很希望能够线下答辩,因为答辩需要临场的氛围感。云答辩不是不好,但它只是一种弥补的方式,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话,不会持续提倡。
Veronia:本科|对外经贸大学
很早以前想过毕业答辩会是怎样的,本以为是在教室里穿着正装非常紧张地在老师面前做展示,还想着要作为大学最后一个pre好好准备,甚至PPT模板都想好了,结果收到了线上答辩的通知,感觉少了一点仪式感。
答辩老师是之前就认识的很喜欢的老师,有大半年没见面了,所以一进会议看到她们真的很感慨,老师估计也看出来我们紧张所以特别温柔。答辩过程蛮正式的,老师在宣布结果之后还对我们说了好多话作为本科结束的寄语,我开着摄像头表面非常平静地听着,但其实特别感动马上就要哭出来了,一想到没能和老师见面就觉得好遗憾。
不过云答辩唯一的好处就是可以念稿,减轻了背稿的工作量,即使这样还是很想线下答辩,能见到想见的人,想要给本科一个圆满的结尾。
小伟:本科|池州学院
怎么算没有遗憾呢?本身在疫情中的大学生活就是一种遗憾。你觉得线上答辩真的会有种仪式感吗?当你穿着没穿过几次刚上大学时父母帮你精心挑选的正装;当你抱着看热闹心态在后排看着室友的答辩;当你畏畏缩缩地站在讲台,面对台下熟悉却又板着脸的老师。当你构建一个虚拟空间而又充满仪式感的网上答辩,却显得像元宇宙那般的滑稽,本身就是消解一种仪式感的事情。
我遗憾不能亲自收拾行囊
椰奶:本科|郑州大学
毕业季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返校。因为家在省外,返校需要隔离七天,隔离完校内已经没什么人了,也只能是去收拾自己行李,所以还是决定不回去了。行李麻烦了我室友帮忙打包,今天我们还视频沟通物件的取舍问题,在此真的感谢我室友大热天为我打包行李、搬运行李邮寄!
学校也考虑到我们未返校学生行李问题,会对我们行李邮寄费用给予一定报销,这还是让我非常开心的,毕竟邮费真的很贵。整个毕业季因为没在学校,体验感是极差的,但还是隐隐约约感受到离别的意味,也即将面临新的人生阶段,希望自己可以足够勇敢和机智地应对吧!
顾倾:硕士|广西艺术学院
室友是河南人,本来说好要回来拍毕业照,学士服和jk裙都买好了。没想到回家实习后就回不来了,因为返回学校会隔离7+7,返回河南也要隔离7天。所以她留在宿舍的行李拜托我们来打包。
于是我们开着视频让她决定哪件留,哪件不留,虽然之前已经寄过一波了,但还是有很多。整整忙碌了三小时才打包好,叫快递小哥来宿舍楼下取,50斤,123块。考虑到运费很贵,扔了很多很多东西,比如用过的课堂笔记本,几乎全新的护肤品,打算重新买的冬季睡衣和帽子……在宿舍门口堆满了,我都觉得心疼。但是把互赠的礼物,有纪念意义的东西都打包寄走了。
一边整理宿舍一边回忆这件物品背后的小故事。看着逐渐搬空的宿舍,非常伤感。不再有叽叽喳喳的欢声笑语,不再有一觉睡到五六点的心安理得,扑面而来的就业压力和焦虑,甚至来不及好好说道别,只能互相安慰说:疫情结束了我们会再相见的。
骨碌碌噜噜:硕士|新疆财经大学
去年6月,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可以回来的心情离校的,所以签了续寝同意书。后来发现回不了学校以后,班主任告诉我们不用担心行李,他们对打包行李很有经验。结果在5月初,突然紧急通知,让大家自行找人迅速寄走行李。
当然,后来是我的同门非常耐心地帮助了我,可是这原本不是她需要去做的事。而且去年让我们签了不退住宿费同意书,果然至今未退。2年在学校呆的时间只有4个多月,全程封闭。记忆里是不停地赶课,内容缩减,最后连毕业照也没有。遗憾也寒心。
杭同学:本科|河北地质大学
宿舍在大学生活的地位不言而喻,在毕业之前就想自己回到宿舍,好好再看看宿舍,亲手收拾自己的行李。但是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和防疫措施,毕业生不能返校,只能自己找人或者学校安排志愿者给收拾,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有些同学东西丢失、遗落或是草率打包的情况。此外,学校的邮寄方式也让我感到无语。
一边说是联系快递公司按优惠价格邮寄,结果得经学校某驿站的手,价格反而高了一倍,经很多同学投诉后才退回正常价格,而且有同学收到行李还陆续发现东西寄错或者行李袋破损等问题。总之,毕业季没有留下好的印象,反而增加了遗憾与失望。
鱼鱼:本科|辽宁大学
学校对于邮寄行李其实还蛮贴心的,知道不能回学校的时候,学院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由大一到大三的志愿者帮忙打包,打包的时候全程视频通话。邮寄也是学院和快递谈好了价格进行统一邮寄。
不过,毕竟是别人帮忙收拾东西,其实多多少少有点尴尬,麻烦别人也很不好意思,所以很多东西(比如衣服)是直接打包的,还有书、杂物之类的东西基本没有细看,大部分都扔了,真的很心疼。往年毕业季会有跳蚤市场之类的活动,学校广场上全是毕业生的小摊,不指望卖出什么钱,但是觉得这种形式很有毕业季的氛围。但是今年志愿者通知我说行李已经邮寄完的时候,我恍恍惚惚觉得自己被扫地出门了。
我遗憾没有一场疯狂的毕业旅行
鱼:本科|华东理工大学
从三月开始,我们就一直封在宿舍楼里,每天都有新增,四月的时候甚至是两万多的新增。
当时信念只是快点好然后先出去吃顿饭,五月才开始有点好转,但五月末大家已经陆陆续续申请离校了,现在离开上海还需要隔离。一直很期待毕业旅行,想过很多条路线,从川西去西藏、去大西北线,甚至想过跟朋友们去一趟台湾,觉得应该是一次跟朋友一起吃喝玩乐很快乐的毕业旅行,但现在甚至没有跟一些朋友们好好告别,大家就已各回各家,毕业旅行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了。
甜甜:本科|北京大学
一个词形容我的毕业季就是兵荒马乱。学校一通知可以申请回家后,大部分人都选择走了,来不及道别,来不及拥抱,来不及约饭。封校之前我本还以为北京疫情马上就可以缓解,谁知道却是急转直下,之前和朋友列的to do list也全都只能作废,想毕业了邀请朋友去我家玩也要反复考虑疫情政策。哎,这场疫情带给人的慌乱,甚至让我意识不到有些人这一别就是一辈子了。
Scarlett:本科|首都师范大学
毕业后和朋友们一起出去玩一直是支撑着我渡过考研的甜蜜憧憬之一,和很多朋友都约定好了毕业旅行目的地。当时我还天真地考虑档期排不开怎么办,时至今日,从“在家线上上完最后一学期课加线上毕业”的现状看,原是我想太多。
对于没有很多“底气”,但有很多“连接”的人们而言,疫情会阻拦我们做很多预判和决定。如果未来的情况还是像现在一般,我们会因为不确定但又致命的疫情丧失对美好的憧憬,没有比这更绝望的。现在天津清零了,北上的局势有所好转,我迫不及待地想和现在还在我身边的朋友们一起去玩,想去西双版纳,或者去哪都行,希望可以如愿。
茄:硕士|中国传媒大学
本人前二十几年,由于经济等各种原因很少出门旅游,就算是高中和大学的毕业旅行都不尽人意,因此我曾美美计划我的毕业旅行,毕竟是年轻的时候可以好好疯的最后一次了,到时候一定要叫上我读研期间最好的姐妹,内蒙新疆总要去一个的,云南川西,总要去一个的,最后去姐妹的家乡,吃上个不撑方休!我现在只能在本市开展一些深度游,可能是给本地文旅局开放新景点探路。
小羽:本科|北京外国语大学
从大四上半学期开始,期待着考完研后,没有学业压力没有疫情,可以去找异地的男朋友,像之前约定和期盼的毕业旅行那样,一起租辆车,带上无人机,去草原,去拍照,或者买两张观光绿皮火车的卧铺票,慢悠悠晃荡两天。而现实是,一开学就封校,变化无常的疫情形势下,最担心的是在目的地遇到当地新增病例,导致无法返校。
后来就是疫情更加严重,见面也一拖再拖,毕设和实习的压力压的人喘不过气来,和男朋友之间的问题和矛盾也因为电话沟通而无法解决,眼看着两个人日渐生疏,但却毫无办法。即便是马上毕业回家,还要再等14天的隔离期。被搁置的所有事情,即便等疫情好转后,也不会再有机会弥补了。
我遗憾不能继续我的学生时代
贾斯汀:本科|上海大学
今年国家线出来之后,我以2分之差失去了成为研究生的机会——因为我已经是专业方向第一名了。虽然还是被裹挟着参加了春招,甚至还获得了国企带北京户口的offer,但我始终无法欺骗自己的内心——我心有不甘,我还是想继续从事我热爱的传媒行业。所以我拒绝了这个offer,毅然选择了二战。“如果再多考两分就好了!”
被静态管理的日子里,我认为“没考上”才是我痛苦的真正来源。疫情使得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我清楚地知道二战会让我痛苦,因为别人都有了去处,而我依旧前途未卜。当学校宣布取消线下毕业典礼的时候,我甚至有了一种苟且偷生的感觉,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面对同学关心的询问,也不用面对老师们在“必须有去处”的标准下对我“去向未定”的评判了。
浩贤:本科|中山大学
大二下的台湾交换受疫情和其它因素影响而告吹,而全球疫情与独生子女的家庭因素二者共同影响了我升学目的地考量,只好局限于大湾区(港澳)区域,毕业季也因疫情不能与很好的学长学姐们共聚和好好地与同学进行毕业旅行。未来到香港升学,同样要被疫情与公卫政策左右着与亲人节庆共聚一堂和出国游玩。何时才能回到19年前毫无猜忌与关卡的全球共connect的正常社会生活,至今看不到希望。
姜饼:本科|苏州大学
我们家在西北的一个十八线小城,工作机会少得可怜。今年毕业,本来打算回学校参与春招,但是因为疫情,学校延迟开学。我又准备从网上找找工作,但是从四月份开始,我们家这边的疫情一直反反复复,直到现在我们家的小区还封着。我只能看看有没有线上的工作或者实习,但是对于医学专业来说,几乎没有线上的岗位。
另一方面,疫情加重了我父母的焦虑。他们本来就希望我进入事业单位工作,拿到编制,现在更是直接反对我找其他工作。在他们眼里,没有编制相当于无业。现在我找工作需要瞒着他们。我准备二战考研,我妈希望我一边准备考公一边准备考研,考公上岸后在单位挂着职读研。对于我来说这有点不太现实。目前在脱产复习考研,希望能顺利上岸。
向日葵:本科|浙江工商大学
以前听闻别人说毕业后没过好一个春天,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觉得会这样狼狈。考研时好像只有上岸这一个确定的目标,指引我这本来就迷茫不知的前途,后来没考上就沦落到“我的地图已破,无人再画我一张”。低谷期反而想得透彻,这也许是阴差阳错比考上更有助我的成长吧。
我一定还会选择二战,在新传的世界翻云覆雨,愈挫愈勇。新传是我心中某一种圣洁,虽然成名的想象在融媒时代显得不那么讨巧,但多年前饥饿的苏丹在我心中埋下的种子会一直召唤我离有血肉的新闻人近一点。疫情下的毕业季客观上搅乱了我的浑水,不过我本就不安分,遗憾太多,反正人总会遗憾,当前做着说得过去的工作吧,养活自己,能去码头买薯条吃,当然最后还要进课堂读读书。
我遗憾茫茫职场没有我的一席之地
森宇:硕士|中国传媒大学
从去年9月到现在,总共投了122份简历,互联网、国企、事业单位,还考了国考、北京市考、北京选调生,现在回想这一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来的。
今年3月,好不容易拿到一个北京国企的offer,签了三方,HR上周还跟我说原来承诺的条件有变(签三方前说提供单位宿舍,现在说由于疫情和床位的原因,我们这届校招生不提供住宿了),其实为了避免这样的违约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在签约前也做了证据留存(当时承诺的时候,有录音)。
然而当事情真的发生时,我却无能为力,难道真的要拿一段录音去和一个大型国企做博弈吗?在他们面前,我显得如此渺小。国企本不高的到手收入和北京高不可攀的租房费用,或许真的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压垮我。三方已签,面临高额的毁约金,我进退两难。
Chester:本科|泰州学院
去年11月秋招银行上岸,结果体检没过,挺戏剧的。今年2月面试地方大型私企下的两家分公司,一家过了但没回响,就进了另一家。实习期间,本以为是以学习为目的,但实际上做了很多跑腿和重复的内容,而且日均工作时长12小时,工资也只有100元。我不介意做重复的内容,但想看到希望和进步。说实话我对公司失望不仅因为每天10元的时薪,而是很多事情前后不一。
例如,我不知道实习生要被压半个月工资,2月7日入职,3月25日发了2月份的1900元工资,我收到工资时是崩溃的。还有,本来和我说转正后6k,结果行政在某次谈话中又说本科生都是5k……目前我处于待业中,实际上我两证还未拿到,这段时间想休息下,做做我自己的东西(有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大概1k粉丝这样)不期望靠这个吃饭,但至少让我觉得有些价值。
LED:本科|中国传媒大学
因为备战考研,也没有想到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所以完全没参加秋招,结果3月中旬国家线一出发现自己凉凉,才开始疯狂海投简历,到这时我才发现大家都在卷生卷死(比如人均两三段大厂实习),很多岗位我连简历关都过不了,投的简历不说上百也有几十份,基本都石沉大海。在刷各种社交软件时,也会看到很多诸如“应届生四月还没有offer,我还有希望吗”这种很让人焦虑的信息。
可以说从三月中旬开始我就是一直在“焦虑—自我怀疑—摆烂—稍微振作—继续焦虑”中度过的,直到四月中旬有几家公司约线下面试,我才振奋起来,申请返校。但是返校之后,因为我家那边疫情反复,所以我在只来得及面试了一家公司,就被学校要求居家隔离了。当时还有两个线下面试没有参加,本来想隔离出来后再约,结果隔离快结束了,我所在的区疫情开始严重,学校严格封校,公司也几乎都线上办公,以至于整个五月我都没法正常找工作。
现在的情况是,我所在的区疫情好转,公司开始在端午节后约线下面试了,但是因为学校封校,我只能申请毕业生离校、出去租房,才可以去面试。当时刷社交软件,看到“四月还没offer已经晚了”还会焦虑得不行,现在六月了,我还没有确定工作,但是目前我几乎已经躺平了。现在的目标是,健康活着就好。
陈正学:本科|济南大学
3月的时候还能出去找实习,然而4月初学校就禁止了一切外出实习,所有学生都只能转线上。有一部分人比如我线上线下都没能找到合适的实习,最后是一个舍友注册过一个小公司,用他的章盖了表。总之,前期并没能联系到实习单位,用了一个很不好的方法应付学校的盖章任务。
后来5月初想直接找正式的工作,因为不能马上入职比较难进。有一个舍友是线上面试然后7月入职。5月底的时候学校让填毕业去向,我的宿舍一个入职,一个上岸,剩下4个填了自由职业,也就是没职业。现在我看23届秋招已经开始了,所以竞争的朋友又多了起来。后期要拼命投才行了呀。
我最遗憾的还是没能定格毕业时光
永无尽头的佩妮:硕士|复旦大学
最遗憾的是没能进校,没拍照,没最后看看校园,没和朋友同学见一面,许多人可能再也不会见了。复旦的江湾体育馆有承载我太多快乐的羽毛球场,本想着最后一学期酣畅淋漓地再打半年球,但现在已五个月没挥过拍子了。毕业和疫情的封控,漂浮无着,远离校园……所有一切交叉在一起,情绪很混乱。一边实在对上海有些燃不起希望,一边又仍觉得有未竟之事、有尚未找到的答案在这里,于是还暗暗期待。最遗憾的,是在强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我连确认去留的信心和自由都没有。
耶耶:硕士|中国传媒大学
未来是一名老师,同在校园,却再也不能是校园里的学生了。好想和可爱的同学们好好告别,一起再吃一顿南苑的pizza、北苑的烧鸭饭、星光一楼的鸭血粉丝、二楼的锅包肉和三楼的酸菜五花肉焖锅。好想穿着学士服,走遍校园的每个角落,拍拍照片,留下一点痕迹。
想要宣布毕业答辩通过时,得到一束鲜花,和导师合个影。想要在一千五百报再看一次免费的电影首映,想再感受一次广院之春、E音之夜、荷灯节,在学校文化广场打碟。真的好想再见那个充满青春的校园,它原本是那么的充满活力、富有激情,如今,却是一片寂静。我真的太难过了!
小双:本科|东华大学
“我是上海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这句话就足以概括我所有的遗憾。前几天在大学好友群里聊天,其中一个朋友已经要离校回家了,只有另一位同在校的朋友和他拍了照片,替我们剩下几个没能返校的和他告别。我常和别人开玩笑,大学读了和没读一样:大二有半年在家,看着20年学长学姐云毕业,没想到今年我自己的毕业连“云”都算不上。
对狼狈毕业的遗憾,交织着上海疫情期间的种种怪象,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我想穿学士服,我想和朋友们再去天山公园野餐,我想去吃学校附近超好吃的螺蛳粉。我想回松江见大一时的同学们,因为考研等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已经很久没有和他们见面了。我想送我的导师一束花,我真的有一部分是因为她才能成功考进梦校研究生。我想要正常的、不受阻的生活。
游过微风:本科|清华大学
其实有蛮多遗憾的,比如没有学位授予仪式,比如很多同学因疫情仓促地离开校园……但现在这个时刻,倒想到了另外一件事——大一开学的时候,本有张能让亲属到综体现场看开学典礼的票,但后来换给了其他同学。当时大概是觉得对方比我更需要这个机会,所以没什么犹豫就交换了。记得我妈因去不了现场还挺失落,我安慰她还有毕业典礼。
现在想起来有一些难过。我本以为毕业的时候还有机会,毕竟爸妈几十年的人生踏出小县城的次数都屈指可数,我真的很想给他们留下更多维度的体验与记忆,想让他们再次来到校园,见证四年来我的蜕变。但谁也不会想到后来会有疫情,他们想要再次进入校园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为了奢望。这大概是我很难再弥补的遗憾。但或许也正是诸如此类的遗憾,能更让人明白珍惜当下的重要性,我也天生会对未来持有乐观——也许,研究生毕业典礼,一切又不一样了呢?
Iiziginiaiy:本科|中国传媒大学
大学加入了一些校园组织,拍了三轮毕业照,参加了两次毕业晚会的落地,送走了很多师哥师姐。所以从大一起就对自己的毕业抱有期待。想象中的毕业场景必然是在学校的,会和朋友穿着学士服在每一个地方拍照;在操场喝点东西聊闲话;在钢琴湖边再坐一会儿看喷泉。毕业典礼和晚会那天会有很多人,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但是因为知道所有人的人生进程都在同一个节点,所以会有种远航前的兴奋和安全感。
我觉得毕业是需要仪式的,本科对部分人来说是学生时代的终点。毕业仪式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摆渡船,用一种快乐、颇具回忆感的方式,平缓地把所有人送往下一个阶段。因为疫情,今年可能甚至不能回学校就要云毕业了。每次在朋友圈看到同学借学士服拍照,匆匆离校,只感觉所有人像小丑鱼历险记里的尼莫。没有摆渡船,也没有同行的人,就要匆匆顺着下水道向大海游去了。
NN:本科|上海交通大学
在上海读书,本科最后一年碰上了疫情反复。三月份开始封校,我和室友小S、小X三人一起在寝室隔离。寝室一共四人,室友小F因为在外地实习,最后一个学期没有来学校。小S即将出国留学,因为签证事宜5月便提前离校了。
S搬走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不想留下遗憾,在寝室里自己办了一个毕业典礼,用手机播放仪式的BGM,用卡纸做了学士帽,用以前的荣誉证书当做毕业证书,我们互相给彼此“拨穗”,互相颁发“毕业证书”,用pad放出F的照片,拍了最特殊的四人毕业合照。
我们一起度过了美好的大学时光,一直想告诉她们,因为有了你们,我平淡的生活才变得闪闪发光。尽管一直安慰自己,但还是会觉得遗憾吧,没有和她们一起穿上学士服、一起化好美美的妆拍照、一起再一次深夜卧谈会。毕业了,我们各自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我们都在奔赴更美好的未来,我也相信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
阿酱:本科|河北大学
我想过的毕业,是穿着学士服手捧鲜花,和朋友们坐在图书馆前吹着晚风,慢悠悠地回顾我平淡却又惊艳的四年,说着“我们永不分离”的誓言。因为封校,高校里的学生活动丰富多样,我想这是走出这片象牙塔后再难遇到的了,我想和他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疯,一起畅想到天明。可如今因为疫情,我见不到我的朋友们,没有了毕业照、毕业典礼,连和老师当面说声谢谢的机会都没有。我在最该轰轰烈烈的年纪,却错过了对我而言最重要的仪式,我真的好难过。
W:本科|吉林大学
这个毕业季太多遗憾了。没有毕业典礼也没有毕业照,唯一有关毕业的仪式就是线上答辩了。将近两个月的封寝,让自由成为唯一心愿,其他的仪式都是奢望。本来苦苦期待解封后和同学好好道别,也因为突如其来的放假通知被击碎。
学校也想出了诸如线上毕业典礼或者ps毕业照的方式,但总还是弥补不了现实的遗憾。太需要毕业的仪式感了,否则总觉得下学期还能回到熟悉的校园,见到熟悉的人。有时会下意识躲避其他人的毕业影像,对自己的遗憾还是难以释怀。文字有些消极,那就安慰自己说:没有道别就预示着我们还会相见吧。
Aria:本科|中国传媒大学
4年前入学的时候是爸爸和奶奶开车送我来的,当时站在学校门口雄心壮志地和奶奶说,等四年后走毕业红毯的时候一定要让奶奶也穿着礼服陪我一起走。这四年我想过很多变故,如奶奶快90岁的人可能不适合再跨省颠簸,20年新冠疫情开始后,我以为隔离政策会变得繁琐,但我始终没想过毕业典礼线下举办竟可能取消。奶奶没法来北京陪我走毕业红毯可能会是我本科四年最大的遗憾之一吧。
山山:本科|中华女子学院
学校在北京朝阳区,线上毕业典礼的相关安排应该推迟至六月底举行,但目前学校也没有给出明确安排。大抵和去年的毕业流程一样,让在校生参与相关毕业典礼筹办事宜,与未返校的同学在云端共度这人生为数不多的时刻。好在我一直申请在校留宿,得空和为数不多的同学拍了毕业照,也算是满足了我一个小小心愿!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原本应大学四年的青春时光被疫情反复搞得七零八落,现在又到了分别的时刻,昔日的老友不知道何时才能再重聚,校内的恩师不知道几时才能当面说句再见,数不尽的毕业季遗憾在全国各地2022届毕业生的脑海中浮现。
唉,毕业快乐。
*文中化名与插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肖一凉介(ID:xiaoyiliangjie),作者:肖一凉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