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 (ID:yunyingriji),作者:韩叙,原文标题:《用3个故事讲2本书——越内卷,越要学会正确的思考方法》,头图来自:《派遣女王》
这篇文章的核心观点很简单: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应是线性的,要用系统性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这种系统性视角,对于我们分析复杂事物很有帮助。比如:
为什么产品增长停滞不前,做什么都没效果;
团队管理问题频出,按下葫芦起来瓢的原因是什么;
公司内的组织协作为什么效率这么低;
很清晰明确的问题,为什么几个团队无法达成共识;
什么是“系统”?了解这个概念,方便阅读本文的案例故事。
系统是由一组相互连接的要素构成的、能够实现某个目标的整体,包括三种构成: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引自《系统之美》)
在这篇文章里,我就围绕着“系统”这个观点,讲述几个亲身经历的案例。即使大家还没读上述两本书,也会有所收获。
一、我们的目标到底是什么
我在为一家公司做运营顾问,和老板一起花了很多时间在讨论一件事,就是公司各个团队的目标是什么。
公司整体的北极星指标是明确的,但拆分到产品、运营和销售这三个团队时,就一直说不太清楚。
这三个团队的负责人对目标的事情也不太满意,可也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核心问题就是历史遗留原因,导致几个团队互相有职责交叉,分工有重合。如果强行拆开,对公司对团队都有伤害。
第一个矛盾:产品和运营
产品功能的UV指标,产品和运营都在背。但产品不想和运营协作,只有分配任务给运营的诉求。
比如,做个活动或者收集核心用户反馈。但运营不想这样协作,因为即使自己能做得很好,功劳也都被产品捞走了,自己毫无存在价值。
但如果公司强行把产品和运营的指标拆开,比如活动UV和参与人数、核心用户人数和活跃度,那么运营就只会把这几个指标做上去,和产品肯定是割裂的。
从公司视角来说,指标拆开了,团队协作也没有了,这个损失更大。
所以暂时维持现状,大方向用OKR捏合产品和运营双方,具体事情上出了矛盾,老板站出来解决。
所以,这个矛盾一直存在。我在访谈基层员工的时候,大家仍然是叫苦不迭,而且互骂对方傻X。
第二个矛盾:运营和销售
销售的职责是把产品或服务卖出去,把款收回来,并做好客户维护。
运营的职责是给销售做好转化,主要关注点在上面几个漏斗,曝光、浏览、咨询这几个。
那么,运营的目标该怎么定?
如果和销售一样,都背GMV,销售和运营不会有意见,那公司就要为每个订单给双份奖励,而且看不出谁在躺赢。
如果公司强行拆出两个指标呢?
我们试着让销售背GMV,运营背转化。后来发现,销售就会不断的投诉运营,说用户质量变差了;运营也会反骂销售,说喂到嘴边了都吃不下。
公司里两个团队的矛盾加剧,两个负责人也总在老板面前吵架,后来这个指标拆解也没正式执行。
最终的处理方法,没有简单线性的去看待这个问题,不能非逼着老板在当下拍板强推。而是把关注点放在过程上,只要路径拆解没问题,去做对的事情,哪怕指标有些重合,管理层们也可以处理。
运用的工具就是OKR,辅以联合周会的沟通。关键点在于,老板参加周会的时候,务必把关注点放在过程上,去讨论过程问题,不要盯着结果指标。
试行一段时间后,协作恢复正常,团队间的矛盾也一扫而空。
我和老板在讨论这件事时,最大的感受就是认清当下状况,权衡各方利弊,在目标这件事上,这个阶段就要接受模糊或混乱的状态,但一定要把控过程。
当前的问题在于,整个公司是个系统,各团队是要素,目标是连接,功能是达成公司指标。
但连接出了问题,如果强推大改,会影响各要素和功能,最终影响结果。
在系统性的思考这个问题后,决定选择这个最优解,而不是最完美解。
二、决心到底是不是生产力
反思一个问题,今年和去年看法完全不同。去年在公司,经常和同事提一个观点:决心也是生产力。
尤其在大厂,做事的决心越大,卷到的资源就越多,牵扯进来的人更多,也更容易受到关注。当然这意味着风险也更大。给你资源不代表不会秋后算账,牵扯进来的人不一定都支持你。
但去年我就是觉得,要做就得下决心,就要豁出去,就要找死,才能挣脱各种束缚,最终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小打小闹,还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就像人被一张网缠着,挥挥胳膊踢踢腿是改变不了什么的。要么就老实躺着别动,也省力气;要么就往死里折腾,看看能不能挣脱这张网。
今年的认知变了。这种巨大决心就会带来非正常的行为,或者让事情进入到非正常状态里,关键是会影响公司这个组织的系统性运转。系统是由要素、连接、功能或目标构成的。上述的巨大决心,会影响连接方式,甚至直接影响要素本身,直接带来组织的畸形,那就会出问题。
现象就是,你给的压力大了,影响了和协作方的关系,影响了团队的氛围,甚至和上级也有误会,这些都是畸形,让你后院起火。你会发现,为什么躺在那里的人就没有这些问题呢?反而是玩命工作的人会有这么多麻烦。
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改变了系统内的要素,把组织挤压畸形了,就会接受到反作用力。躺着的人没有改变什么,当然没有这些麻烦。
结论是啥呢?
不能只用单一的、线性视角去思考问题,鲁莽的直给会带来更多预期之外的问题。
要以系统的视角看全面问题,知道每一次发力会带来什么后果,做好平衡。老话总说做事要稳,是有原因的。
三、为什么我的粉丝不增长
在《第五项修炼》中,提到了“系统思考”三元素:正反馈、负反馈和延迟。系统思考语言中的所有观念,都是以这三个元素为基础建立的。
简单解释一下:
正反馈,加速的增长或者衰减。注意,正反馈不是正向反馈;
负反馈,是指稳定反馈,比如一个坏习惯,声称要改掉,但坚持不改;
我在这里想表达的观点:在增长停滞的阶段,不要一味想着硬推,而是可以看看影响增长的阻力是什么。也就是解决负反馈的问题。
一味硬推,就是线性的视角。在增长有红利的阶段,肯定是有效果的。但红利吃完了,就得用系统性视角去看问题了。
来自《第五项修炼》
上图就是表达了增长的问题,可能源自限制条件,也就是说阻力带来了负反馈。
在解决增长负反馈的问题上,讲一个我自己的案例,特别草根特别Low,但完全符合上述逻辑。
最近想把视频号粉丝搞上去,于是直播的时候增加了引导大家关注的口播,基本上每隔15分钟就说一次。然后照做了。直播完一看,视频号粉丝没咋涨,公众号倒是涨了不少。心想,龙哥为啥要在微信生态里搞三个账号系统,真的懵了。于是我再单独开私密直播,分别用iOS和安卓走一下流程,发现两端不一样。安卓端点击直播间头像能到视频号,可iOS就是公众号。
这也是粉丝都涨到公众号的原因。请教一个朋友,才发现公众号后台有设置,可以选择优先展现的账号(最近版本更新,已经放在前端了)。那个设置,藏得很深,生怕人能看到。修改后,效果立竿见影。只是发了个视频,就涨了好多粉丝。从这件事得出什么结论呢?
在增长遇到负反馈的时候,不要在原路上傻推硬推玩命推,而是找到导致负反馈的原因,干掉后就会带来增长。也就是说,去找到并解决阻碍你增长的问题。
以上是我亲历的三个小故事,希望可以用具体小事,来描述“系统性思考”这个抽象概念。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运营狗工作日记 (ID:yunyingriji),作者:韩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