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新能源赛道,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
2022-06-30 15:25

火热的新能源赛道,投资机会到底在哪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金融街老李,原文标题:《这类企业,往往蕴藏投资机会》,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期新能源汽车行业热度最高的段子当属任泽平老师的“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今年二季度以来,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相关板块涨势喜人,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跨界企业开始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前段时间,某政府部门给顶级的汽车行业机构布置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课题方向是重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跨界势力助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从课题能看出来,跨界企业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也是课题研究的初衷,二级市场也在关注这个领域,大家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实际上,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条路走起来非常难,谁能在万亿的市场中另辟蹊径,谁取胜的把握就会更大。今天老李和大家一起聊聊,为何这么多跨界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跨界企业有哪些战略战术?跨界企业的终局在哪里,能否诞生“宁德时代”一样的投资机会?


全球企业聚焦新能源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直有一句听起来“高屋建瓴”的话: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产业是新一代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能源、材料、大数据、人工智能乃至技术设施变革的综合载体,这句话解释了为何近年来有那么多企业“跨界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含了上游的材料、零部件,中游的研发、制造、整车,以及下游的汽车后市场等诸多环节,每个环节都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在此需要说明一点,这几年全行业一直在提跨界造车,跨界造车是“跨界势力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一部分,因为这些企业都在布局整车环节。从产业发展或者二级市场的角度看,不管是什么企业,只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便存在研究和投资价值。


二级市场的很多散户一直讲,投资就是投我们生活中的企业,老李想说,我们生活中的企业,大多数都投资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由于资本市场对行业没有明确的分类方法,我们以申万上市公司行业分类作为标准,根据不完全统计,在申万划分的28个一级行业中,有超过20个直接或间接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而在二级行业分类中,更是超过60个行业有布局新能源汽车,其中,金融、保险等版块都是重资产投入新能源产业链。


老李在此重点讲28个一级行业中的实体版块,在申万的行业分级中,采掘、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汽车、家用电器、轻工制造、农林牧渔、医药生物、电子、计算机、传媒、通信、交通运输这些一级行业下的企业,是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先锋队。


二级市场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公司的晨会上经常出现汽车、电子、电新、计算机、通信、交通运输行业的研究员同时在推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股票。大家常用的话术是,公司通过加快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抢占高地,这类公司往往会成为涨幅较大的题材股。


也许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较长,涉及的领域太多,大家会发现,好像身边的知名公司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一类公司是属于实力雄厚,布局整车环节的公司。提到互联网,大家会想起互联网造车,BAT纷纷入局,提到手机行业,大家会想到苹果和华为,提到地产行业,大家会想到恒大和宝能,提到家电行业,大家会想到格力和美的。


另一类公司则是布局产业链其它环节,特点是赛道专一。提到能源企业,我们想到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提到3C企业,我们想到立讯精密、歌尔股份、万集科技,提到软件行业,我们想到360、奇安信,提到化工行业,我们想到德方纳米、石大胜华,提到医药行业,我们想到海辰药业等等……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行业里没有人能分析出完整的跨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布局图,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板块,大有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百家争鸣的态势。


跨界入局的集中?


上千家企业蜂拥而入万亿级的新能源汽车蓝海,面对万亿级的“兵家必争之地”,虽然各大企业都在战略上入局,但战略定位和战术执行差别很大,老李在此先讲讲战术执行。


去年某知名公募的领导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有机会,组织团队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布局方式研究,老李也跟着参加了一些旁听,学习了不少战术,其主要观点是,凡是要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企业,必须根据企业的资产级别和领域特点选择合适的战术打法,主要分为投资和入场两种方式,战术打法多达十几类,老李在此讲讲比较熟悉的打法:


第一种布局方式是战略和财务投资型,企业只投资不下场,不仅可以投整车,还能投产业链,其典型特点是投资整车环节的公司,资产一般在千亿级以上,投资产业链的公司资产一般在百亿以上。


在新能源汽车发展早期,高瓴资本、红杉资本这些财务投资机构,腾讯、京东这些产业投资机构都是典型的投资打法,只提供粮食弹药,不下场,这种打法很常规,大家都很熟悉。


第二种布局方式是“投资+入局”型,这种打法是近两年资本市场最热门的打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进入高速成长期,行业正在从一级投资逐步走向二级投资,二级市场比较短视,必须要在短期内有所收获,所以大家不得不亲自入局。


二是在产业发展成熟阶段企业发展空间被挤压,在行业上下游已很难孵化出宁德时代这样的大公司,所以新入局的企业多数是具有产业基础的跨界公司,这类公司更喜欢亲身入局,形成行业生态。


在第二种布局下,大家入局的可以分为三大类,分别是布局整车、布局新型零部件和布局新材料。


大家了解最多的是布局整车的打法,不管是互联网、地产还是家电,先不管成功与否,这些巨头们都喜欢亲自入局。近期行业里最热门的投资要属立讯精密投资奇瑞,立讯精密和奇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合资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车方面,计划打造合作造车ODM模式,零部件方面,立讯精密成为合资公司新型零部件供应商。 


新型零部件业务是跨界企业布局最丰富的领域,新四化的发展衍生了大量的新型零部件,尤其是智能化和网联化方面,大量的通信、计算机、电子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根据中汽中心发布的报告,从2019年至今,新型零部件企业新增数量高达上千家,其中仅上市公司就超过100家,包括了激光雷达、连接器、发射器、半导体等诸多环节。


新材料是大家最陌生的领域,新能源汽车新型零部件、动力电池、电机等领域上游的核心是新材料,所以大量的化工企业布局,比如大家熟悉的石大胜华、国瓷材料,近期,不少医药企业也开始布局新材料领域,在上市公司中包括海辰药业、富祥药业、延安必康在内的医药企业,都在布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上游材料。


终局在哪里?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会问,为何这些企业要纷纷布局新能源产业链?众所周知的原因是任老师所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市场空间较大,十万亿级的市场空间只要分得一杯羹,也能赚得盆满钵满,另外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特别长,可以说只要一天没有实现碳中和,新能源汽车都是朝阳行业


从大方向说,任何企业都有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可能性,但聚焦到产业布局上,不同的企业战略定位差异又很大,互联网公司、家电企业、地产企业、医药企业布局新能源的诉求不完全相同,总的来讲有以下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钱太多了,要在最合适的领域发挥资金最大的作用。过去这些年,随着大量的资金进入房地产和互联网领域,早期的财务投资机构收益颇丰。按照大周期的逻辑,资金要不断地涌入成长行业,新能源汽车板块是当前最热门、收益最快的领域,所以财务投资和产业投资机构开展布局,合情合理。


第二个原因是新能源汽车是实体经济中为数不多发展较好的领域,相关性较高的企业寻找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实际是在寻找新业务板块。


我们以立讯精密为例,作为苹果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在近几年苹果出货量放缓的情况下,其相关技术必须寻找新的应用场景,新能源汽车应用场景增量明显,所以是重点考虑方向,从企业发展角度讲,立讯精密实际是在寻找企业发展的“二次曲线”。


而近期热门的医药企业中,海辰药业主营业务中的化学制剂、原料药实际和动力电池上游材料关联度很高,所以企业考虑布局电解液添加剂,而富祥药业去年就披露拿到了锂电池添加剂的备案证明,延安必康则布局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上游重要原材料六氟磷酸锂,不管成功与否,先布局再说。


对跨界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老李认为其终局有以下几种可能:


第一种是纯粹跟风,开展二级市场的概念炒作,比如部分医药企业,其原有业务已负债累累,通过宣布布局新能源短期炒作公司市值,这类企业市值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很难超过3年的公司质地“考察期”。


第二类是企业决心和竞争力完全不足以支撑行业激烈竞争,最后被兼并重组,这一类公司占绝大多数。坦率讲,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非常激烈,国内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环节布局非常完善,跨界企业布局新能源必然要面对这些竞争,老李认为,除非是具备高科技含量的领域,否则跨界企业没有优势。


第三类公司则是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某个领域的龙头企业,这一类公司的核心壁垒是技术。智能化和网联化领域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跨界企业容易跑出来,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激光雷达龙头企业禾赛科技,禾赛科技在发展初期是以激光气体遥测系统起家,并非大家熟知的激光雷达,2016年以后,公司经过大量调研进入了激光雷达行业,三年间便一跃成为激光雷达领域的龙头公司。此外,老李认为在操作系统、芯片、AR/VR领域以及算法领域,也会跑出多家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上市公司。


说一千道一万,大家做行业研究的终极目的还是挖掘投资机会,在老李看来,作为散户,我们的投资机会往往出现在第三类企业中。实际上,这几年的宁德时代、德方纳米严格来说都是跨界企业进入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观察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全新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往往蕴藏投资机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utocarweekly (ID:autocarweekly),作者:金融街老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