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奥“马面裙风波”背后:时尚圈文化挪用究竟怎么算?
2022-07-18 08:55

迪奥“马面裙风波”背后:时尚圈文化挪用究竟怎么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 (ID:Banshu-Caijing),作者:叶徐彤 陈敏 李莹,编辑:余乐,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继“眯眯眼”事件后,国际时尚品牌迪奥(Dior)再次遭遇文化争议。


近日,有汉服爱好者发现,迪奥新上市的一件标价2.9万元的裙子,与中国传统服饰“马面裙”的设计非常相似,但并未说明灵感来源。7月16日,据新闻晨报报道,迪奥官网介绍里称“这条半裙采用标志性的Dior廓形,是一款全新的优雅时尚的单品”。这样的表述引发诸多网友不满,纷纷指责该品牌“抄袭”“文化挪用”“文化剽窃”。


迪奥在2022年秋季系列上架的半身裙及文字描述  图源:新闻晨报


目前,迪奥并未对此事作出回应,但迪奥中国官网目前已无法搜索到这条裙子。迪奥海外地区官网上,这款半身裙仍在售。


迪奥的裙子与马面裙到底有多相似?是否能被定义为“抄袭”?知名品牌在借鉴民族文化元素时,该如何处理才合适?我们采访了多位服装业内人士与版权律师,试图在争议中作出解答。


一、外观确实像


争议爆发之后,HIGHTLI品牌创始人李立里查看了迪奥走秀视频、官网图片以及网友在迪奥线下店试穿的照片,她认为这条半身裙的版型和中国马面裙可以说“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迪奥为了方便日常化穿着,将裙子做短了。


马面裙是中国古代汉族女子主要裙式之一。北京服装学院的曹雪、王群山在论文《从开衩旋裳到罗裾撷芳——马面裙的发展历程》中提到,这种裙子的特点是多幅拼缝,为适应人体腰围而将两侧裙幅打褶。中间裙门重合而形成的光面俗称“马面”。马面裙整体呈梯形,上窄下宽,平铺开来是扇形,两侧褶裥越多,扇形的弧度越大。


该文中还称,马面裙起源于辽宋,盛行于明清,色彩、质料、纹样随着历史趋势发展产生了诸多变化,但“马面”的结构一直存在。直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马面裙才完全消失于历史舞台。


马面裙图示,图源网络


李立里自制过几套明制汉服,其中就有一件马面裙。她介绍,马面裙的特点是有四个裙门,“前面和后面都可以撩开”。在韩国首尔的迪奥2022秋季大秀中,模特身着的一款裙子前后裙门也可以掀开,这和马面裙的版型一致。此外,迪奥裙子的褶子“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两个方向,刚好在中间侧边地方交叠在一起”,也与马面裙的细节相同。


李立里表示,马面裙的廓形、工艺结构、以及一片式裙子的版型,为中国传统服饰独有,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服饰中未出现过。“有网友说,这裙子和苏格兰男裙很像,但苏格兰男裙背后没有裙门,背后是一圈褶子。”


马面裙与迪奥裙子对比 受访者供图


二、“抄袭”难界定


但是,两款服装在视觉上的相似并不意味其能在现有法律框架内被判定为抄袭。设计师品牌UNLADYLIKE主理人崔卓军告诉我们,他曾在自己关于清代肚兜的毕业论文中提到,CK的部分作品受到中国肚兜影响。“当时院长直接问我怎么得出这个结论。仅是形式上相像,只能证明人类对造型艺术有共性,但谈不上借鉴。”


如果是设计师之间的纷争,举证他人抄袭的一方一般会通过阐释自己的灵感来源和设计全过程来证明原创性。但是,广义而言,如今所有设计师的创意都可以说是站在前人肩膀之上,因此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服装设计领域的普遍困境。


服装设计师米小姐认为,裙装中运用打褶、前后开衩等元素很常见,具体还需看裙子的廓形、版型、面料、色彩以及制作工艺与传统马面裙究竟有多少相似度。


迪奥官网称“这条半裙采用标志性的Dior廓形”。提到迪奥的标志性廓形,大众往往会想到1947年以蜂腰丰臀、蓬松裙摆为特色,凸显女性线条的New Look系列,也就是X型廓形。“但像迪奥这种发展史很长的品牌,历史上有很多经典设计。”米小姐说,迪奥1955年推出的A字裙确实也是其经典廓形之一,“(估计)没想到他们的这个‘经典’触及了我们的文化。”


廓形是有限的,款式却可能是无限的。严格来说,迪奥官网的措辞并无错误,但只提廓形而不提款式细节,可能被认为“避重就轻”。“许多女生都穿过A字裙,就是一圈儿都缝死的,是一侧或后背有个拉链和扣子,而马面裙是一片式的裙子。”李立里说。


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表示,由于马面裙没有申请图形专利,也并非明显的主流时尚文化象征,如果品牌方或者拥有方没有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种文化元素只能说是借鉴而不能界定为“抄袭”,一般而言,抄袭模仿指的是款式甚至面辅料都基本一致。


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律师国建全表示,虽然马面裙是毋庸置疑的中国传统服饰,但因为不曾被申请相关权利,从现代法律的角度来讲是没有任何条例可以保护它的,外来文化借鉴无可避免。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去借鉴国外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我们所用。


就目前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而言,一般包括专利、商标和著作权。此次马面裙事件关涉到的为专利和著作权,这也是被广泛讨论的、可能对马面裙予以保护的两种权利。


国建全告诉我们,知识产权是具有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经一国法律所保护的某项权利只在该国范围内发生法律效力,并且有相应的保护期限。对应到马面裙的话,可以用外观设计专利来进行保护,也可以用版权来保护。


根据最新的专利法,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由原来的10年提高至15年。也就是说,15年后,专利的保护期结束,一项曾经的专利照样可以进入公共领域,为大众所共有。就著作权而言,其期限一般为版权所有者的有生之年及去世后50年。所以,即便马面裙曾经申请了外观设计专利或者著作权保护,只要过了保护期,也还是会进入公知技术领域,不再属于任何人或组织机构。


此外,有不少网友们担忧,一旦迪奥就所谓“经典Dior廓形设计”申请了版权,我们以后再使用马面裙制式的服装是不是会被认定为侵权?“理论上来讲是有这种可能的。”国建全律师表示。


他告诉我们,在申请专利或者版权登记的时候,专利局或者版权局是不会下来调查的。“无论是申请专利也好,还是登记版权也好,授权方只能是在数据库中检索。”也就是说,如果现有数据库中没有类似内容,迪奥完全可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者登记版权。


“道德是道德,法律是法律。”国建全表示,如果迪奥真的去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者登记版权,只要符合授权条件,就可以申请到权利保护。“我们不能因为这种道德层面的谴责去阻止法律程序的正常进行。”


假设迪奥真的拿到了专利,我们还是有可以通过相关举证来使之无效的可能。“已经取得专利权和商标权的知识产权,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给它无效掉,无效掉的这专利权或商标权,在法律上就视为事实不存在。”国建全提到。


三、“文化挪用”何解?


显然,马面裙的设计者已无法自证原创,马面裙也并不享有专利保护。围绕马面裙的争议更多围绕着文化挪用而非抄袭。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一般指强势文化群体在误解、不尊重弱势文化的前提下使用或侵占弱势文化的现象。


相比于抄袭,文化挪用显得更加暧昧不清、难以界定。“我做知识产权这么多年,几乎不会谈论文化挪用的问题。”国建全告诉我们,文化挪用不是一个法律层面的概念,更多是道德层面的问题。法律讲求权利,但文化挪用的说法谈不上侵犯了某一项特定的权利。


在李立里看来,品牌在采用他国文化元素时需要说明文化出处,否则就涉嫌文化挪用。她的作品曾参展2019年纽约时装周,除了包含中国元素,灵感还来自一部北野武导演的电影,“虽然只是一小部分的灵感来源,但我介绍作品时也讲了电影的名字。”


李立里认为,迪奥的这条半身裙最起码应该标明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马面裙,或是中国传统服装。


事实上,知名时装品牌借鉴中国传统元素早有先例,由于标明了致敬,并未遭到如此大争议。


1997年,英国服装设计师约翰·加利亚诺(John Galliano)加盟迪奥后的首秀“海上花”,就是以好莱坞第一位华裔女星黄柳霜为“灵感缪斯”,呈现了一系列奢华明艳、摇曳动人东方旗袍作品。“当时的秀场也装饰成带有中国元素的花园,等于在告诉观众我这个设计的来源。”李立里说。


发生此类争议事件,对迪奥品牌无疑是损耗。相关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在疫情的背景下,中国奢侈品市场仍然增长48%,身处其中的Dior受益颇多。近几年,在疫情时常阻断线下消费的情况下,Dior通过各种艺术展览、发布会、云秀场等活动不断强化与中国市场的联系。


程伟雄认为,事实上,如果迪奥大方承认创意来源于中国文化元素,对品牌肯定是加分的,“毕竟时尚无国界,中国文化元素融入主流时尚文化不是挺好吗?”


查询谷歌趋势发现,文化挪用(cultural appropriation)一词从2015年起才在互联网舆论场被反复提及,并在2018年5月达到热度顶峰。当时,一名18岁美国女高中生在社交网络晒出自己身穿中式旗袍参加毕业舞会的照片,被一位华裔网友指责“我的文化不是你的舞会礼服”,从而引发关于文化挪用概念的争论。


文化挪用互联网热度趋势 图源:谷歌趋势


另一次讨论高潮则发生于2017年5月,Gucci 2018春夏系列被指抄袭非裔设计师Dapper Dan,随后Gucci创意总监亚历山德罗·米歇尔(Alessandro Michele)回应称“非常喜欢黑人文化,希望向艺术前辈致敬”,最终双方和解并宣布合作。


程伟雄表示,如今时尚变化太快,各类时尚品牌每年春夏秋冬需要上市的款式非常多,在面市之前很难对每个款式进行知识产权申报保护。国内外时尚界的抄袭和模仿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不仅仅只是奢侈品牌需要面对,也是当下国内外品牌都共同面对的痛点问题。


对于被卷入不断加速的现代时尚产业齿轮的设计师们而言,能够用于思考创新的时间越来越少,异域文化成为最易撷取的灵感来源。再加上信息交流的日益便捷以及民族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挪用争端在近几年频频爆发,迪奥就曾不止一次陷入相关争议。


Dior 2017秋冬系列被指挪用罗马尼亚比霍尔地区传统民族服饰(上)

Dior 2018早春系列“瑜伽人”印花涉嫌抄袭印度设计师(下) 图源网络


“我觉得对一个文化的尊重是设计师必备的,但你怎么去评判尊重?”米小姐无奈表示。形式上的尊重是最基本的,假如从动机出发,恐怕约翰·加利亚诺的“海上花”放在今时今日也难以规避文化挪用的批评。


“我从设计师角度出发,很希望学习各国文化,用新的元素进行创新。但credit(致敬)必须做到位。”米小姐认为,层出不穷的文化挪用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化挪用概念的滥用,已经影响到了希望好好做设计的从业者们自由创作的空间,“只能说希望设计师和品牌都有道德底线,好好做人。”


应受访者要求,李立里、米小姐为化名。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半熟财经 (ID:Banshu-Caijing),作者:叶徐彤 陈敏 李莹,编辑:余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