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天下财赋半东南”?
2022-07-19 17:43

如何理解“天下财赋半东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ID:lixunlei0722),作者:周岳 肖雨,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日前总理在福建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1]所谓“天下财赋半东南”,总理讲话再度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讨论。如何看懂地方财政账本,是理解不同地区财力差距的关键。


很多文章喜欢用一种简易方法对比各省市的财政状况,即根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数据计算地方财政收支缺口。从今年1-5月数据看,受留抵退税、疫情冲击等影响,今年以来各地区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和去年同期相比明显上升;同时,作为上半年全国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上海,和去年同期一样,成为31个省级行政区域中财政收支唯一保持盈余的地方。


收支缺口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地区财政状况的差异,但这一衡量方法可能不够严谨。毕竟在赤字财政背景下,如果从全年来看,31省市通常都不会有收支盈余。即使是上海市,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772亿元,支出8431亿元,同样存在659亿元收支缺口。这一差额需要通过中央转移支付、发行地方政府一般债、使用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等方式弥补。


以上海为例,2021年中央财政给了997亿元税收返还和补助收入,扣除上解中央的215亿元后,净补助为782亿元;一般债务发行收入和还本支出基本持平;使用结转结余资金规模和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支出基本持平。因此,中央提供的782亿元净补助,在弥补659亿元收支缺口后,少部分用于结转下年支出。



为什么经济发达如上海市,也要接受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供的补助收入呢?这是因为在中央和地方分税制体系中,存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两个过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统计的只是自留部分的税收和非税收入,还有一些税收是需要上缴中央的。


如果仅看“一次分配”,2021年全国地方本级预算收入仅为111077亿元,对应的支出为211272亿元,即使考虑到8200亿元地方财政赤字安排、9779亿元结转结余及调入资金使用,仍存在超过8.2万亿元的收支缺口。这个缺口需要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来填补,即二次分配。


中央转移支付是解决地区收支均衡问题,缩小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重要手段。结构上分为一般转移支付(包括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前者可供地方政府自主安排支出,缓解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后者主要服务于特定政策目标,地方政府应按中央规定的用途花钱。


2021年中央向地方一共转移支付82216亿元[2]。按照接受中央转移支付规模大小划分,31省市可以分为5个层次。


超过5000亿的有2个,分别为:四川、河南;“3000亿+”的有10个,分别为:湖南、河北、湖北、云南、黑龙江、安徽、新疆、广西、贵州、山东;“2000亿+”的有9个,分别为:甘肃、江西、陕西、内蒙古、辽宁、吉林、西藏、山西、重庆;“1000亿+”的有7个,分别为:江苏、广东、福建、青海、北京、宁夏、海南;不足1000亿的仅有3个,分别为:浙江、上海、天津。



中央转移支付收入一般跟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人口等因素直接相关。四川、河南作为中西部人口大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政收支矛盾较为突出,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规模分列第一、二名;东部的天津、上海、浙江等省市,由于经济财政发展水平相对更高,人口更少,因此转移支付规模处于低位。


2021年全国平均每人接受中央转移支付5816元,人均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各省市接受中央帮扶的情况。


具体来看:总量靠前的四川、河南两省接受的中央转移支付分别为6573元/人和5242元/人,在31省市中排名位居中下游;西藏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宗教环境,人均转移支付规模超过6万元;西部的青海、宁夏、新疆等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省区,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人均规模均超过1万元;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广东三省均不足3000元。


整体来看,经济财政实力越强的地区,中央给予的人均转移支付规模越小,符合区域协同发展、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



在包括分税制和转移支付的预算体系下,我们可以用各省市上缴中央的收入,减去该省收到的中央转移支付,得到各省市的净上缴规模,从而衡量各地区对于中央财政的贡献。


2021年,全国仅有8个省市有正贡献,其中上海排名第二,净上缴中央财政收入达到7879亿元,几乎相当于中央对河南、黑龙江和四川三省的合计净补助规模。总理座谈会上提及的东南沿海5省市,均对中央财政有正贡献,2021年合计净上缴财政收入超过3万亿元,成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体系的重要支撑。



自古以来,我国各地区财政收入不均衡问题始终存在。无论是唐代“政治中心”长安和“经济中心”洛阳的分离,还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税赋占全国的60%,都说明“转移支付”是必然选择。无论从自然环境、人口密度,还是交通设施、物流交易场所集中度来看,江浙沪、北京、广东等地区拥有丰富的经济和税收资源,通过上缴税收给中央为国家做贡献无可厚非。


经过中央转移支付的二次分配后,各省市预算平衡通常不是问题,而且由于各地区财政体量差别较大,如果仅通过财政收支轧差测算缺口大小,意义并不大。相比之下,地方财政自给率指标更有研究价值,即通过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3],从而衡量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


1994年以来,从全国层面看,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支出的比重波动下降,1997年最高时为66%,不过基本维持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财政收入增速逐渐放缓,民生和债务等刚性支出规模增加,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上升。2019年和2020年地方财政自给率均降至50%以下,2021年回升至52.6%,和2017年水平相当。



分区域看,31省市财政自给率差异较大。2021年上海的财政自给率最高(92.2%);北京位居第二,广东、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山东等6省市均超过60%。此外,22个省市财政自给率低于50%,其中11个省市不足40%,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东北等经济欠发达地方。


对比2020年,除青海外各省市自给率普遍回升,特别是山西和湖北升幅均超过11个百分点,前者受益于煤炭等能源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带来财政收入增长,后者则主要因为2020年疫情造成的低基数。



在土地财政面临困境的情况下,近些年中央财政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和落实减税降费,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通过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增强基层保障能力。


此外,从长远角度看,如何健全地方税体系,培育地方税源可能更关键,如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实施,计划后移消费税征收环节并稳步下划地方等。


参考资料:

[1] 新闻来源:http://www.gov.cn/xinwen/2022-07/07/content_5699817.htm

[2] 这里的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统计出自2021年中央决算报告,其中“税收返还及固定补助”科目金额11570亿元,纳入一般性转移支付统计,下同。

[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央补助收入+其他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其他支出,这里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地方债务收入、结转结余和调入资金使用,相应的,其他支出包括地方债务还本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和结转下年支出等。财政自给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地方自留税收+非税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ID:lixunlei0722),作者:周岳 肖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