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来自山西,75岁,在台湾乡下开面馆
2022-08-09 13:37

她来自山西,75岁,在台湾乡下开面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廖信忠(ID:lxztaiwan),作者:廖信忠,原文标题:《她来自山西,丈夫是台籍解放军,75岁,在台湾乡下卖山西面》,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八月初回台湾,去了趟东部,我又特意在池上下车。


在池上下车那一刻,你就会觉得这是个好安静的小镇,要不是这几年观光客多了一点,大慨提到池上,都只会说“噢!那个产稻米的地方”


隔了两年,我又去看望潘阿姨一家人。


“潘爱军”你看到这个名字,有很明显的时代印记,一定知道他出生的年代。


可是这样风格的名字,放在台湾就相当格格不入;跟潘阿姨聊天,你会发现更有趣的事,你理所当然觉得他讲话是台湾腔,可是偶尔又带几处北方口音,讲到开心时,又冒出几句少数民族阿美族方言。


潘阿姨


潘阿姨是山西运城人,严格说起来是半个山西人。她与母亲杨奶奶两人,在台湾东部花东纵谷,被群山环绕,绿意盎然风吹稻浪的池上小镇开了一间山西面店“山西婆婆面店”。


说到这,如果你以为我要讲大陆新娘的故事……其实也没错啦,但与其说是大陆新娘,不如说这个家庭的故事前半段是“台湾老公”的故事。


潘阿姨忙进忙出,一下在前面收钱,一下招呼客人,一下又到厨房煮面,两个儿子也帮忙一起,可是熟客都知道,这间店的灵魂人物,是潘阿姨的母亲:总是独自处在厨房更深处的杨杏花老奶奶。


1949年国共内战,中国历史又重演一次大迁徙,有来自大陆各省将近150万的人口,他们随着国民党的脚步,从东北关外、黄河两岸、长江南北、滇桂边陲、苏浙两广,在饥馑恐怖或枪林弹雨中,来到东南沿海的台湾,这个对许多人来说从来没听说过的小海岛。


许多人年纪轻轻,与家人一别就是40年,从各省来到这悬挂东南海外的小岛,人生被迫重新开始。


很多人知道国民党“拉壮丁”这回事,不过很少人知道,在那个战乱的年代,国民党在台湾也用“学国语”“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的美好名义骗了不少年轻人到大陆打内战,他们大多一去无回。


潘阿姨的父亲就是池上人,而且还是高山族阿美族人,当年只有17岁,听说去大陆工作薪水很高,与部落里的亲戚一同被骗到大陆。结果证明,国民党利用台湾人不懂什么是“法币”,薪水数字高是高,实际上一文不值。后来不幸的是,亲戚阵亡,客死异乡,而小潘幸运活了下来,被俘虏了。


在大陆举目无亲,被俘虏的小潘加入了解放军,跟着部队接连打了淮海战役。解放南京,解放上海,一路打一路解放,他倒没有太多信念,凭着“活着回家”的愿望,让他咬牙撑过一场又一场残酷的战役,身旁的台湾兵越来越少,但最终,大部队在东南海边停下了,解放不了台湾。


小潘回乡梦碎,退伍后辗转分配来到山西运城。


如果你来到池上,蓊蓊郁郁,山岚雾气缭绕,湿润的空气中带着稻香,一阵风吹来,只有稻浪沙沙的声音。


池上


而运城在遥远的北方,黄土高原边上的城市,冬天寒风刺骨,天干物燥,那是个跟故乡池上环境性格完全不同的地方;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当年小潘在想些什么,也许经历过战乱的人还能留下一条命已经是大幸,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还敢奢望想些什么。


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杨杏花,只是当结婚前还是小杨才大吃一惊“啥!他是台湾人!”


还好小潘在部队里表现良好,当了指导员,退伍转业后在政法系统工作。当然文革时也因为身份问题遇到不少麻烦事,还好一切都过去了。他一路干到法官,后又与人开了公司,一家生活都还过得去。


小潘在山西成家立业,这样平静的生活一直到80年代。1987年底,蒋经国顺应时代潮流,开放大陆探亲,大批被迫离乡背井多年老兵终于踏上返乡之路;可是,大家似乎都忘了,大陆也有一群“台湾老兵”,他们也想返乡。


对国民党来说,“大陆探亲”是值得称颂的人道精神表现,可是“台籍老兵返乡”,那可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就一直死撑假装没这回事,这样又延宕了好几年,在多方人士奔走之下,这些台籍老兵到了90年代才得以陆续返乡。


1991年,小潘……那时已经是老潘了,他也想回家。


“我想回家了”一句话,改变了老潘一家人的命运。


闹了几次家庭革命后,杨奶奶理解老潘终究要归乡,只好跟着他一起回来。


“大陆新娘”是1990年代初的台湾流行词,在影视剧的推波助澜下,台湾人对“大陆新娘”的刻板印象不外乎“年轻漂亮”“直爽麻利”,只不过,老潘竟然带着一个大陆老娘回到池上。


现在台北到太原都有直飞的班机了,算一算当年,他们必需先从运城到太原,太原坐火车到广州,广州再到深圳,深圳到香港,坐飞机到台湾,到台北后,坐火车到花莲,花莲再倒车到池上;这趟漫长的回乡旅程,整整花了一个星期,让思乡心切老潘无比焦虑,而杨奶奶第一次从北方一路看到南方,再过了海,到了陌生,几十年来只出现在老潘支言词组中的宝岛台湾。


当年池上,可不像现在是观光盛地,那时杨奶奶以为台湾很发达,没想到池上除了成亩的稻作外,竟然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北方人到南方生活,都要习惯一阵子,更别说是一个从地理、气候、环境、制度都完全不同的小岛上,而且还是群山间的小村。


杨奶奶指着绵延到纵谷那一头的稻田问老潘“这里种了整片那么多的大葱,是要卖给谁啊!”老潘听了完全无语。


“来台湾头几年生活上当然很多问题,就跟毛主席说的,一个接着一个矛盾,解决一个矛盾就会有新的矛盾,不过这就是人生嘛”杨奶奶一边炒菜一边乐观地说。


我第一次见到杨奶奶的时候,他正在后面厨房做甑糕,“你看,我们池上的米那么好,不拿来做甑糕太可惜了”“店里所有的材料都用池上自产的东西,像大盘鸡就是用池上‘战斗鸡’来做。”


“不过这大盘鸡不够辣,我自己不吃,哈哈哈。”她补上一句。


第一次見杨奶奶,她正在做甑糕


杨奶奶早年也在台北打工过,也开了小吃店,后来经营失败,最终还是回到池上。


潘阿姨很年轻的时候也从运城来到台湾,到了池上,在这结婚生子,后来老潘过世后,一直都是母女两人相依为命。


“我们来做面吧!”


几年前的一场大病,潘阿姨见母亲那么消沉,就鼓励她继续来做面。杨奶奶开始揉一些馒头花卷包子面点,这通通难不倒她,越做越开心,天天骑着自行车在街上叫卖,走乡串户,池上每条乡道上都有她穿梭过的足迹;当年金城武树没那么火爆时,她当然也在下面乘凉过。


杨奶奶很健谈,所以卖了几年也结交许多朋友,每天时间一到,就有人在定点等她骑车过来。池上给台湾人的印象就是顶级稻米,这里居民自然以米食为主,杨奶奶在这卖面食,而且还是北方面食,让许多居民大开眼界,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过“猫耳朵”这种玩意。


潘阿姨见年纪渐长的母亲每天那么辛苦,遂有了开店的想法,终于,她们的小店在2014底开幕。




2015年我第一次到这间店,店里音乐放着阿杜的《他一定很爱你》,如果不是门口招牌上的“大陆婆婆面店”引起路过人好奇的话,你会以为只是一般再普通不过的的台湾乡下街边小吃店。店里并没有刻意卖弄山西风情,可是端上来的料理,酸酸辣辣,地道地道的山西口味。进店的客人除了慕名而来的观光客外,大多是本地熟悉的老客人。


廖作日益发福


前几天我到台东,特意路过池上,带了一盒运城特产煮饼送他们,母女两人开心的不得了,抱着煮饼跟我自拍好几张;有趣的是,这次潘阿姨的儿子也没放台湾流行歌了,传来的音乐竟然是朴树的《平凡之路》。


杨奶奶除了白发又多了点外,75岁了精神还是十分饱满,神采亦亦。我进去厨房时,她正好要开始备餐,做一锅大盘鸡。


第二次见杨奶奶,她正在做大盘鸡


她边跟我聊天边利落地放各种材料,她拿起一个罈子,舀出几勺放锅里。


“这是蚝油。”杨奶奶说。


我心想,蚝油不是南方才用的佐料吗?怎么做大盘鸡也用蚝油了。


“蚝油可以提味,因地制宜嘛,哈哈哈。”


乡愁的老潘,几十年后终于一尝夙愿。回到故土,只不过,乡愁成为母女两人的乡愁,现在小吃店里的饼皮面皮,都是他们母女两人亲自手揉手杆,一个个捏出来,费时费工。对她们来说,尽力做好每一道家乡菜,不仅仅是乡愁的安慰,也成了这座小镇的日常风景。


开店近三年,小店已经成为许多媒体报导的对象。让杨奶奶感到欣慰的是,经常有在台湾的山西老乡来看她,也有不少来自由行的山西游客特意来她们店里,感受在台湾的乡下吃山西大盘鸡。


“池上也是我的家,哈哈哈。”杨奶奶用浓浓的山西口音说。


一碗貓耳朵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廖信忠(ID:lxztaiwan),作者:廖信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