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 (ID:wowjiemian),作者:张熹珑,原文标题:《广东时代美术馆即将闭馆,困在房地产经济中的民营美术馆行业》,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周末的黄边站,依然人头攒动。其中大部分为年轻人,穿着休闲服,三两结伴,有的还背着微单相机。距离地铁口不到200米的广东时代美术馆,是他们这次行程的目的地。
就在5天前,这家在广东地区颇有名气的美术馆在公众号发布公告表示,今年10月8日展览结束后,19楼展厅项目将关停,计划中的展览、收藏、出版及公共项目将延期至2023年年底之后。
暂时谢幕的公告引来不少人前往打卡,8月20日当天的观展者也比往日多了不少,甚至有从周边城市专程过来的游客。
“我们也很突然,也是最近几天才接到通知的,其实从疫情之后整体环境就不太好。”美术馆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界面新闻大湾区频道记者。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一、重启仍是未知数
广东时代美术馆(以下简称“时代美术馆”)位于广州白云区时代玫瑰园。与同城众多美术馆的一大区别在于,时代美术馆栖身于社区,镶嵌在居民楼里。
实际上,它确实是依靠“楼”而生。2003年,时代美术馆作为时代地产的售楼点而生发,后成为广东美术馆的分馆,并于2010年注册为非营利性工艺美术馆。
广东时代美术馆 拍摄:张熹珑
作为国内民营美术馆的代表,时代美术馆在近二十年里搭建起较完善的跨地区、跨学科交流体系,更是展览和活动质量最稳定的美术馆之一。
美术馆设有独立的学术委员会和每年更新的学术研究,珠三角社会文化环境、东南亚区域图景等都是其研究课题,比如珠江电影制片厂的历史、岭南画派的诞生等。
这样一个为数不多能保持学术独立性的民营美术馆,即将关闭。
实际上,这并非没有先兆。2021年底开始,美术馆已经历了几轮调整,直到今年年中仍在加速。今年6月,美术馆宣布撤出时代艺术中心(柏林)的物理空间,转变为更为灵活自由的组织模式。
“疫情是一个节点,整体运营都受到较大压力。之前我们在荷兰的展区已经关闭了,改成线上进行。”美术馆工作人员提到。
最新展览10月8日的结束之日也是美术馆19楼展厅项目与观众的暂别之日。而具体重启之日,甚至能否重启,尚为未知数。
“未来一年我们将做基础性的整理、研究、书写及出版工作,在能获取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开展一些线上和社区项目。”时代美术馆表示。
尽管19楼展厅关闭,但一楼人民公园、多厅、咖啡厅或能保持运营,并保持周边社区里黄边情报小站和时代101的开放、开展小型公共项目。
二、成也房产,败也房产
依托地产而生的时代美术馆,是国内民营美术馆的缩影之一。
目前,民营美术馆的主要投资方有三类:房地产商、金融企业、收藏家。
1991年成立的炎黄艺术馆,是国内第一家民营美术馆。虽然已经走过30年,但民营美术馆仍未走上康庄大道。
可以说,民营美术馆与房地产经济息息相关。2010年前后是国内房地产经济的“黄金时期”,民营美术馆也在这一时期迎来井喷式爆发。根据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发布的《私人美术馆调研报告》,我国65%的私人美术馆创建于2011年之后。
中国社会组织官网显示,中国地区以“美术馆”为名成功申请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数量爆发期在2012年至2017年,共成立519家。
但这一增速已大大放缓。截至2020年11月,“民非”美术馆为920家。在今年8月,这一数字为952家。
另外,还有90家已经注销的民营美术馆和46家撤销的民营美术馆,占比达到12.5%。
千禧年后,城市地产开发竞争激烈。不少企业看上了美术馆拿地审批容易、增加地产项目附加值等价值,加上政府鼓励建立文化场所的优惠政策推动,美术馆结合社区开发成为新潮流。
地产与美术馆结合发展的典型大型投资之一为2017年6月华侨城与西安市政府签订的高达2380亿元的地产投资项目。华侨城透露,这2380亿元将投向7个与文旅和艺术相关的地产项目。
但玩艺术从来不是件门槛低的事情,起码在花钱上。耗资庞大的馆体维护、人员工资、展览策划、日常运营等,无一处不需要“烧钱”。
雅昌艺术市场监测中心研究报告指出,中国私人美术馆每年运营费用在500-1000万元的占47%,如2017年建立的松美术馆;20%的年度投入在1000万-3000万之间;年投入超过3000万元的占8%,如上海的龙美术馆和昊美术馆。
目前民营美术馆的运营资金较多样化,创建者、门票收入、美术馆商店、集团赞助、公益捐赠等都是资金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实现经济独立,创建者集团依旧是美术馆最大的“金主”。
《私人美术馆调研报告》指出,中国私人美术馆资金收入比例中,95%美术馆需要依靠创建者资金支持。另外有60%美术馆需要依靠商业集团捐赠。
过度依赖“母体”供血,当地产集团遇到下行,民营美术馆也“嗷嗷待哺”,难以为继。大环境的不稳定,一如达摩克里斯之剑,悬挂在每一间民营美术馆头上。
当地产公司经营出现问题,曾经作为锦上添花的美术馆项目也成为烫手芋头,随着房产经济的风吹草动而“死伤一片”。由于资金持续性得不到保证,90年代国内民营美术馆第一波浪潮中“吃螃蟹的勇士”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死”在了沙滩上。
譬如由成都地产商投资的上河美术馆,该馆成立于1998年,可谓国内第一家收藏、展示和研究中国前卫艺术的当代美术馆。2001年出资方资金链断裂后,美术馆骤然宣告停馆。
而与上河美术馆同期成立的天津泰达美术馆、沈阳东宇美术馆,同样也因为资金等问题难逃倒闭的命运。可谓“成也房产,败也房产”。
时代美术馆19楼展厅即将关闭 拍摄:张熹珑
三、“凛冬”之至,举步维艰
2020年以来,时代中国(01233.HK)的经营每况愈下。2020年,公司营业额为385.8亿元,同比减幅为9.1%;年度利润为53.7亿元,同比减幅为3.5%。同年,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81.26%,踩中了“三条红线”指标中的一条,融资能力受限。
2021年,年度利润为47.54亿元,同比减幅为11.4%;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32.60亿元,同比下降34.02%。根据今年半年报预计,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净利润约1000万元至3000万元之间,较去年同期下降约98%至99%。
就在今年4月,时代中国一度“恳请”广州市政府支持协调退出共8个旧改项目,其中包括退回从化、增城3个项目的旧改履约保证金共3亿元,黄埔区5个项目的前期投入资金共17.1亿元。
这无疑是公司在现金流压力下的“自救”。
房地产行业市道疲弱、项目毛利率下降、疫情导致施工进度减缓……多重因素叠加下,集团多少有点“自身难保”。
事实上,早几年时代美术馆试图通过公共化和社会化之路改变资金投入基本源于时代地产的状况。2016年起,时代美术馆开始通过社会化方式筹措资金补充机构运营所需。包括开启五行会筹款义卖、推出“艺术资助人”计划。
2017年开始,美术馆确立学术委员会与董事会并行的方式,试图在运营自主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资助系统,面向社会吸纳不超过20名永久董事。
参照公司股份制结构,时代美术馆设想通过设立数十个董事以出借资金的方式来组成基础资本金,通过封闭信托的模式产生的收益来提供美术馆运营所需要的资金。
但这一模式又栽了跟头。几年实践下来,参与者只有一位。从社会对当代艺术认知、政策与环境发展来看,该模式仍不具备成熟的栽培土壤。
广东时代美术馆赵趄馆长曾在2018年一次讲座中提到,这是一个需要有钱、要烧钱的项目,一个成熟的美术馆每年的运营费用为,建筑面积乘以5000元/平方米。
而从创办、设计、建造到运营,时代中国对时代美术馆已无偿投入超过2亿元。
2008年金融危机同样对脆弱的民营地产造成冲击,当时正在建造的时代新馆工地停工一年。所幸当时仍名为时代地产的公司熬了过去,后逐步发展壮大,甚至走上上市之路。
但在2020年疫情下就没这么幸运了,叠加恒大暴雷、政策调控的因素,国内房产经济正在经过漫长的“凛冬”。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时代美术馆也只好选择用闭馆的方式去迎接其“弱冠之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 (ID:wowjiemian),作者:张熹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