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鱼皮衣:“活着的手艺才有生命力”
2022-09-06 12:27

赫哲族的鱼皮衣:“活着的手艺才有生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尚先生(ID:esquirecn),撰文:徐小喵,新媒体编辑:DU,原文标题:《封面故事 | 以鱼皮为衣,赫哲族物尽其用的制衣古法》,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地大物博的广袤中国,滋养出了风土人情不尽相同的56个民族。在遥远的北方,生活着一个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的民族——赫哲族,他们依靠数千年来依山傍水的生活,以自然的馈赠,发展出了充满地域特色的鱼皮文化,他们物尽其用,从鱼的身上发掘无数的宝藏,让它以精神财富的方式连同民族风情长久地在历史中绵延下去。


以鱼皮为衣的赫哲人


据清朝民族史书《皇清职贡图》记载,赫哲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江河湖沼,那里地广人稀,多崇山峻岭、丛木葱郁,茂密的山林中动物出没,这样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他们以渔业为主、猎业为辅的生活方式。


史书中的插绘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赫哲族人捕鱼、狩猎的场景,以及他们基本的生活习惯,文字写道:“男以桦皮为帽,冬则貂帽狐裘。妇女帽如兜鍪,衣服多用鱼皮,而缘以色布,边缀铜铃,亦与铠甲相似。”如今的赫哲族人中还流传着一句民谣:“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赫哲族以兽皮、鱼皮为材料,将它们经过一系列熟皮、揉搓的处理后,制成柔软的制衣材料,再经由裁剪、缝制,即可将这些自然的馈赠化为日常衣物。《皇清职贡图》中有一幅图画:一位赫哲族妇女正高举着木斧,不停地捶制着鱼皮,身边还摆放了数张刚剥下来的鱼皮。


古籍《山海经》第九卷《海外东经》中也有过类似“玄股之国,在其(黑齿)北,其为人衣鱼食鸥”的记载,由此证明了赫哲族穿鱼皮来源已久,制衣工艺更为悠久。赫哲族的鱼皮衣穿上后冬暖夏凉,轻薄有弹性,冬季上山狩猎时,他们还会将鱼皮衣穿于内,外披兽衣,即可保暖,捕猎时无往不利。


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古老的过去,赫哲族以鱼皮制衣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条件简陋,寻常能用来做衣服的面料在当地难以获得,然而随着时代变迁,交通便利、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赫哲族人已经逐渐从原本的渔猎生活方式中走出,如今以半渔半农和务商为主。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变,让原先靠捕鱼、剥鱼皮、熟皮等花上一个月且需要数十张鱼皮制衣的方式不再是一种必备的生活技艺,于是通晓鱼皮衣制作工艺的手艺人也越发稀少。


尤文凤,今年80岁,是一位赫哲族鱼皮衣的传承人,如今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早已被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她的母亲尤翠玉是新中国解放时最后一位会制鱼皮衣的赫哲族人。


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尤文凤,图片来源:黑龙江省同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12岁时,尤文凤开始跟着母亲学剥鱼皮,“年纪小的时候,就只能帮母亲剥鱼皮,一开始连鱼皮都剥不好。鱼皮如果剥得不平整,再往上钉,鱼皮面就会不平整,不好看。所以最早的时候,剥鱼皮的工作都是我父亲和母亲做的。”


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了几套尤翠玉制作的鱼皮衣,博物馆的素材库页面介绍了鱼皮衣是“赫哲民族最具特色和标识性的服饰”。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有意识地在推广保护性发掘各地的民间文化的工作。


时任博物馆馆长收藏到了一件鱼皮衣,大感惊喜,于是北上前往寻找鱼皮衣手工艺人,百转千回中,寻访到了尤翠玉,请她制作了一件鱼皮衣,在收到成品后,时任博物馆馆长对鱼皮衣的工艺大加赞赏,认为这门手艺集中表现了赫哲族人游猎民族的独特文化气息,希望尤翠玉一定要将制鱼皮衣的手艺传承下去。因为鱼皮衣成本高,制作费时,当时的尤翠玉已经很少制作鱼皮衣,为了不让这门手艺失传,尤文凤继承了鱼皮衣的制作工艺。


鱼皮制作工艺在赫哲族世代相传,已流传了千年,曾经的赫哲族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天养命的环境中,以勤劳智慧自给自足。尤文凤形容赫哲族是一个具有“挣扎力”的民族,千年以前还生活在原始社会状态中的赫哲族人,十分懂得珍惜大自然的馈赠,因此才会在食用完动物后,物尽其用,将它们的每一寸都要虔心地好好利用。



赫哲族鱼皮云子纹对襟衣(男式),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鱼皮衣的制作过程繁琐,并且每一步骤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信心:首先是需要用木刀将鱼皮与鱼肉分离,两面的鱼皮剥到腹部时,用手把鱼皮剥下来,以此保持鱼皮的完整性,接着一张一张分别绷紧用木钉钉在屋内墙上;


接着是用火烤干,去掉鱼鳞,将鱼皮卷紧,放在木槽中用特制的木斧反复捶打、揉搓,直到鱼皮变得柔韧紧致,后来赫哲族人又发明了木铡刀,方便两个人可以一起鞣制,通常是一人执刀铡动,另一人配合放置鱼皮,并且翻动揉搓,大大加快了效率;


随后,把鱼皮一块块地按颜色深浅、鳞纹大小筛选出来,将其拼成大块鱼皮面料,然后按照设计图样进行裁剪、定型、装饰,用特制的鱼皮线、鱼骨针、鱼鳔胶进行缝制和沾染,最后是染色。


尤文凤记得小时候学这门工艺时母亲对她非常严格,单是鱼皮的缝合,她都学了很多年,“第一针下去,要稍微往边沿靠一靠,缝得要齐整,第一针插啥样,下一针就啥样。虽然缝的是鱼皮衣,但跟绣花一样,要细心和耐心。”当时还是孩子心性,只要尤文凤稍不认真,就会被母亲严斥,要求其重缝,“她说,缝鱼皮不能急,得要有耐心,不能把针插得一针深一针浅。”


在刚接触这门手艺时,年少的尤文凤也有过好奇,不明白为什么看上去非常脆弱的鱼皮,在经过熟制之后会变得这么有弹性和韧性,还能拿来做衣服。“这些鱼皮一开始晒干后就是一张薄皮子,你可以把它摊开在地面上,但是一旦熟完皮后就会发现完全变了样子,鱼皮变得特别结实,外边是皮,里面又像是个纤维编的东西,所以熟皮后的鱼皮特别抗磨抗拉抗拽,理由就在这里头,这是鱼皮才有的东西,兽皮没有。”


赫哲族鱼皮连裆裤(男式),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尤文凤从接触鱼皮到真正独立做出第一件鱼皮衣,中间过去了整整四十年,除了结婚生子停下过一两年,其余时间一直都在反复练习鱼皮衣的制作工艺。2009年,当地省博物馆领来了一位加拿大老太太,对方想要定制两套小孩的鱼皮衣,男童女童各一套。当时,老太太只提了一个要求:制衣的时候如果照了哪个小孩的身体制出来的,交货当天让小孩也来,得当场试衣。


当时的尤文凤早已经当了奶奶,家里三世同堂,刚好有一对刚满6岁的孙子和孙女,她照着家里的两个孩子做了两套鱼皮衣,总的制作周期前后加起来共有一个月之久。


赫哲族人用来制作鱼皮衣的鱼有许多种,鲤鱼、胖头鱼、大马哈鱼、白鱼等,尤文凤最常使用的是大马哈鱼,并且对鱼的重量、体形、数量都有严格要求,“体形要大,最好是32斤左右的一条,做一套男式的,需要54条这样体形的大马哈鱼。”


据尤文凤所述,做一件小孩的鱼皮衣比大人的鱼皮衣更费皮。历史上,赫哲族与满族同宗同源,服装形制与满族旗装相近,全身一体,中间无腰,宽肩身长,长过膝盖。小孩的鱼皮衣与大人的形制一致,区别只在于袖子、衣身的长短和用料的不同而已,所以,如果在大人的鱼皮衣基础上改成小孩的鱼皮衣非常简单,只需要剪去袖子和衣身的部分长度,就能留给孩子穿,非常地可循环利用。


但若一开始就按照小孩的身形制鱼皮衣,为了美观起见,在将鱼皮的纹理和锯齿进行贴合的前提下,所需的鱼皮数量在使用上和大人的没有区别,但剩余的边角料却变多了。


后来到了交衣服的那天,尤文凤特意带来了自己的孙子和孙女,现场向对方展示了鱼皮衣的穿戴,两个孩子身上的鱼皮衣不大不小,正合适,那位远道而来的加拿大老人更是啧啧称赞,惊叹不已。


赫哲族鱼皮包,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鱼皮衣制作工艺在数千年赫哲族的历史更迭中,在族人本就不多的“鱼皮部落”里传承者变得愈发稀少,传下来的花纹也是少之又少。尤文凤最拿手的是男式鱼皮衣的“S钩花”,“你得先用鱼皮剪几个像花骨朵似的弯的圈儿,我们叫鱼皮花,然后衣服上黑的地方贴白花,白的地方贴黑花。”


将鱼皮花粘贴到鱼皮衣上的工具,是尤文凤通过古法制成的一种胶水。鳇鱼的鱼鳔里有一种黏膜,她就把这种黏膜剥下来放在炭火上烤化,烤到半融化的胶状时,粘性最大的,于是就成为粘和鱼皮花和鱼皮衣的胶水,若是等温度降下来后,就又会变成固体,可以留作下次再使用。


而且,有趣的是,赫哲族人用来缝制鱼皮的“鱼骨针”,其原材料最多的并非是鱼骨,而是各种兽骨,“鱼骨针是用黑瞎子(熊)骨头、狼骨头做的,以前上山打猎,有刀子和斧子,就把骨头的外皮给它砍咯,然后削得细一点儿,最后磨成针。”


赫哲族人不仅用鱼皮做衣,也用鱼皮制鞋,被制成的鱼皮鞋俗称为鱼皮靰鞡。用来制鞋的鱼皮通常会选用怀头鱼、鲶鱼、狗鱼等。赫哲族人上山打猎、下水捕鱼都会穿鱼皮靰鞡。尤文凤介绍,赫哲族人上山打猎时为了保暖,“会摘一大把乌拉草,然后在靰鞡上砸,砸下来的碎末会掉到里面,就像棉花一样,穿上去特别暖和,冬天就不怕冷了。”


在变革中传承


尤文凤记得,自己从母亲那里继承来的鱼皮制作工艺是他们“尤氏家族”代代相传的手工艺,既代表了赫哲族人民勤劳智慧的文化传承,也表达了他们家族所寄托的愿景的继承。


一门传承了上千年的手工艺,单纯的延续并不能让它拥有长久的生命力,时代的更迭,与时俱进、因时制宜的变革,才可以最大程度上保证手工艺最核心的灵魂被长久地保留且不断地继承下去。


在由母亲传授自己剥鱼皮技巧的阶段,尤文凤发现每次到大马哈鱼的分身刺时,因为这部分的鱼肉肥厚且油多,母亲总习惯性以古法中挖补的方式将鱼皮从鱼肉上剥离,却有会划破鱼皮和鱼皮起皱的风险。于是,尤文凤想到了一个改进的方法,她先将鱼剥成了摊开的两片,将它先进行晒干处理,然后再将那部分已经失去水分油脂的鱼肉从鱼皮上去除,分身刺也变得非常方便取出,再进行剥皮,鱼皮也能够保证了完整性,而且比先前挖补方式剥离的鱼皮更加美观。


要让早已习惯了古法的母亲接受自己提出的改进方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初母亲并不同意,认为这不合规矩。为了说服母亲,尤文凤一直和母亲反复商量,其间还亲自向她示范了好几次。按照古法,挖补之后的鱼皮有时候会连带“起油”的鱼肉部分,天气变暖时,就容易招虫子,改进的新方法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剥鱼皮前就先将起油的部分去除,让鱼皮也变得干净整洁。


值得一提的是,在赫哲族古法制鱼皮衣中是没有特意去除鱼腥味的一环。鱼皮在经过火烤、鞣制,放置一段时间后就被直接当作了制衣的材料,所以在早期的鱼皮衣上会有一定程度的鱼腥味被保留了下来,尤文凤的母亲尤翠玉也没有想到完全解决的办法。


这门手艺后来从母亲传到了尤文凤手里后,她发现鱼皮上残留的鱼腥味是源自鱼皮外部和内部之间尚未去除干净的油脂。后来,她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办法,将鱼皮裹上玉米面粉后不断地熟皮、揉搓,然后把它往树干、墙角不断地摔打,随着玉米面粉从鱼皮上抖落,残留的油脂也逐渐被带走,随之鱼腥味也就减少,“玉米面便宜,一大袋可以用上很久,后来做好了衣服也是这样,你钉着它给它晾晒了,然后腥味就能去了。”


赫哲族鱼皮衣套装(女式),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古法中的创新,是为了让手工艺能在保留原来古法的匠心的核心基础上,对处理方式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进和焕新,以便更好地推进这门手工艺的长久发展。尤文凤觉得,创新的前提是要在原有古法的基础上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所要求的基本功。


“一开始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还是在我母亲跟前,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一开始的基本功做得扎实,你得把线整得笔直,针脚要越小越好,这是古法中的脚法艺术,你得给先整明白了。后期我母亲去世了,那我就得想法子革新,因为还得接着把这门手工艺发展下去,不能停在原来的老路子上不动。”


自从尤文凤继承了鱼皮制衣工艺以来,她就一直坚持不懈地向外界宣传和传授赫哲族的鱼皮制作工艺。只要有人愿意来学,她就特别乐意地倾囊相授且不取分毫。她曾受邀给牡丹江大学的学生们上课,教授压鱼皮的工艺,一堂课上就有五十个学生,一次就要教上两三天,年事已高的她,有时候上课上得疲乏,就会先歇一歇,然后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我就想啊,别人喜欢我们赫哲族的这个东西,就得用心好好教。这东西其实流水线也做不了,虽然一件鱼皮衣卖出去能卖个十万来块,但几年才能卖一件。我就是想着把咱们这千年前留下的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好好宣传出去,累了不怕,那我就歇一会儿,歇完了就接着教。”


赫哲族鱼皮鞋,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民族服饰素材库


每次来尤文凤这里上课,学生们都觉得特别高兴,因为老师不仅不收钱,还把这门手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尤文凤对这些求学若渴的学生们就只有一个要求:既然来学了,就得做好准备,要吃得了苦,耐得住性子,好好学,然后一定要把这门工艺传下去,“既然我教都教了,那就要把他们都教好,不能只教一半留一半”。


对于尤文凤这样毫无保留地把本族传统手工艺传授给外族人的行为,赫哲族中也有人曾提出过异议。她和几个赫哲族老乡在手机上有一个群,曾经她看到有位年轻的赫哲族青年在群里质问,“为什么要把我们自己民族的东西教给外人?”虽然尤文凤没说什么,但心里却不这么认为。


“我们这把年纪的人,才知道如何做好这门手艺。少数民族的东西就是世界的,越多的人学会了,才会有越广的传播度,才可以绵延不断地传承下去。我们不教,手艺不就断在这里了吗?作为传承人来说,首先,你就得把心扉打开,别藏着,也别捂着。手艺只有传下去,才有生命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时尚先生(ID:esquirecn),撰文:徐小喵,新媒体编辑:DU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