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将尽,四步快速恢复工作状态
2022-10-07 16:06

假期将尽,四步快速恢复工作状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作者:陈耕霖,编辑:姚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姐妹们!兄弟们!同志们!起来上班了!


不用怀疑,假期的时间和工作的时间,流逝的速度就是不一样!想想明天就要迎来7个工作日,有没有怀疑人生?是不是手中手机都沉重了几分?假期“节后再说”的工作,在向你招手,而你是不是看着它们只觉得熟悉又陌生?


不用怀疑,你的节后综合症又双叒叕来了。


明天你或许将出现如下症状:不是我想赖床,而是床赖着我;上班前,头疼、腿疼、眼疼、手疼、脚疼,哪里都疼;摸鱼一上午,划水一下午,熬夜一晚上。总而言之,假期仿佛没有让你清空内存,反而CPU运转有些吃力。


有症状,就得治。


相信类似文章你看了不下n次,n = 你放长假的次数 - 你懒得看文章的次数。什么早睡早起、多运动、清淡饮食,或者另辟蹊径看看KPI和账户余额之类的做法,最后呢?还不是靠着你顽强的毅力和惊人斗志挺过了前n次,那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做到!


万事开头难,但今天最简单。


一、完成假日计划,不留遗憾


该让大脑从自动挂机的状态,回过神来了。


也许你不愿动弹,想“葛优躺”到天长地久。简·博克的《拖延心理学》对此有科学解释:不受时间限制的感觉往往发生在当你处于深深的愉悦,或者玩得最开心的时候。当你深深地沉浸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中的时候,你不知道时间究竟过去了几分钟还是几个小时。


但如果时间迷失成了你假期的主要生活方式,那你遗憾后悔的结局可能已经注定。“想要做些什么但又在不停刷着短视频”,有无数个计划但打算“再等会儿再说”。虽然不受时间限制的感觉在眼前这一刻让人感到宽慰和安全,但是当你回过神的时候一定会为刚刚浪费的时间遗憾和后悔。


陪陪家人?还有没约的朋友?还有没看的电影?抓紧去做!如果想做的太多怎么办?把你想做的事情列出来,选一个或几个最有价值、最强烈渴望的去做。没错,就是现在出现在你脑海里的这一个。其实你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在最后一天为自己想要的事情再行动一次,相信当今天结束时,你会心满意足的。


二、给自己的情绪,建立一个缓冲期


入奢易入俭难,从一个忙碌的状态切换到假期,不需要任何心理建设,但从假期恢复到工作状态,则需要一个缓冲期。


冥想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


乔布斯曾这样分享他冥想的体验:“我独自一人,所需要的不过是一杯茶、一盏台灯和一台音响。你知道,这就是我的全部。”乔布斯表示印度的冥想时光塑造了自己的世界观,并最终影响了苹果的产品设计。


在假期最后一天的某个时刻,可以找一个安静的环境、泡上一杯香茗、闭上双眼、静下心来,伴随着音乐逐渐放空。让过去七天或精彩或无聊的假期生活远离我们的大脑,也不去想接下来或繁重或困难的工作。


更现实的是你也可以现在就把手机一扔,闭上双眼立刻开始。麻省理工医学博士卡巴金在1979年设计的“正念减压”,已成为美国医疗体系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的减压疗程。更关键的是,你现在坐着、躺着就能完成。


如果说你的大脑是一个CPU,那么正念冥想就是一个内存释放指令,它可以帮助清理大脑中那些“占据内存”的想法。当你的大脑“内存”得到清理了,压力自然会得到缓解,整个人也会变得轻松。正念冥想让你接纳自我。面对即将到来的压力和焦虑,正念冥想并不建议你去强行压制消灭它,相反,它让你去接纳包容它,成为了解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对抗内心的敌人。


当然,如果有其他能令你感到情绪放松的方式,都是可以尝试的。


三、让自己动起来,扫除先从听歌开始


恭喜你,看到这里你已经超越了80%的普通人。接下来我们为愿意改变的你准备了简单且必要的“小任务”。


现在,放下手机,抬头看看成堆的衣物,随处摊放的生活用品,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到心中憋着一口气,精神能量被拉低?房间暗示着你的生活状态。假期最后一天,把折腾七天的屋子收拾利索吧。


日本YELLOW HAT公司创始人键山秀三郎倡导“扫除道”理念,他坚持“扫除”55年不断,路边的下水井都掀起来,甚至直接上手打扫厕所。通过扫除,他的员工不再心浮气躁,并且形成了助人为乐的企业氛围。稻盛和夫、秋山利辉对键山秀三郎的这一理念都推崇备至。那么搞定家中卫生的你,已经和企业家键山秀三郎、稻盛和夫、秋山利辉有相似之处了!


简·博克提出的7个步骤来可以分解这个“困难”的目标,这样做能够更轻松:


1. 确立一个可操作的目标,而不是抽象而模糊的目标。


2. 设定一个务实的目标。


3. 将你的目标分解成短小而具体的迷你目标。


4. 现实(不是按照自己的愿望)地对待时间。


5. 只管开始做!不要想着一下子做完整件事情,每次只要迈出一小步。


6. 利用接下来的15分钟。任何事情你都可以忍受15分钟。


7. 可能的话,将任务分派出去。


动起来从最简单的做起。


打个比方:我要在今天11点前完成卧室和厨房的扫除工作。但这个工作量听起来很大,我也不想花太长时间,所以卧室我只收拾衣服和扫地,可以不用拖地。厨房我只清洁台面和清洗餐盘。这时候问一下自己,这些我做完真正需要多久,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吗?这样你就可以平衡干活的时间,确保你不会被其他的事情耽误。你采取的第一个行动不应该是撸起袖子或举起扫把,而是打开音乐,先创造一个愉快的环境。然后什么也不想,先坚持15分钟。


把家里变得干净整洁充着满满的仪式感,是向自己宣告:我准备好了。但友情提示,不要发朋友圈,这会让老板觉得你是个做卫生的好苗子。


四、我就是卷王之王,哪有什么假期


冯仑曾经称王健林为“最勤奋的企业家”。王健林6点准时起床,7点10分到公司,每天的时间差不超过5分钟。晚上8点下班,11点准时休息。并且行程再满,也要抽一小时健身,哪怕出国也不落空。


这样的企业家不在少数,早起运动健身,日常饮食规律,持续学习保持大脑的年轻,他们的生活节奏似乎一成不变地“精进”,但却是对抗假期综合症最有效的方式——这让你根本不可能患上假期综合症,彻底根治。


上面的故事相信你听过好几回了,不知道心里是否也幻想过那么一个自己:假期最后一天,你毫无意外地仍在坚守工作日的作息。并且勤奋的你可能在今天已经把假期结束后要办的工作早早规划好。当同事们还沉浸在最后一天的悲伤中不能自拔时,身为“卷王”的你早已把明天上班要做什么,提前计划准备好,打算明天笑看他们“在风中凌乱”。


但实际上,说好每天10点睡觉,却总是熬到1点多。睡前拖着疲惫又兴奋的大脑,只能暗暗发誓:下次一定……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认为新的事物进入,程序开始运行,旧的没有执行完毕的程序被转入看不见的后台,程序拥堵的时候会自动停下,只有在清理程序之时才会再次开启。这种周而复始的无效循环,偏偏是由那部分相当愚蠢的部分来执行。当你长时间不清理大脑,“习惯性”的处理模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操控着你。


戴维·艾伦提出的GTD(Getting Things Done)理论对此解释为三个原因:


1. 你还没有明确地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2. 你还没有确定你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到底是什么;


3. 你还没有把关于预期结果和即将采取行动的提示信息存入你所依赖的系统中去。


为避免在深夜时被自己习惯性的程序操控下,习惯性地后悔。不妨尝试一下上面的几个步骤。


比如,身为设计师的你可以这么做:首先明确事情的结果,我今天要准备好明天要用到的素材并产生一个设计灵感。那就不仅仅是产生一个我要做XXX的笼统想法,而是有能拆解出来的“下一步”。


比如我先去素材网站搜集图片和浏览一些相关设计。那搜集素材的“下一步”呢:我要确定自己准备设计的风格,从而挑选调性相符合的网站。你是否知道有这么一个网站?如果没有那你也许需要问问你的同事或搜索一下。所以真正的“第一步”是:我要联系同事或者上网搜索合适的网站。


复杂无法执行的大目标,总会令人生畏,而简单的打开电脑寻找合适的网站,或者打开手机“骚扰”一下同事,似乎没有那么大的负担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能把思考“下一步”这个习惯坚持住,形成固定的“脑回路”,那么其他工作也一样能处理的得心应手。而不是被“我要在今天提前工作”这个目标捆住你的手脚。就像之前的打扫卫生,做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没有那么可怕。


好了,动起来吧!


参考资料:

《拖延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搞定:无压工作的艺术》,中信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企业家杂志 (ID:iceo-com-cn),作者:陈耕霖,编辑:姚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