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劳拉申,头图来自:《印度媒婆(第一季)》剧照
2022年8月10日,网飞(Netflix)纪录片《印度媒人》(Indian Matchmaking)第二季开播了,这部聚焦印度青年婚恋择偶的纪录片,在印度和美国两国拍摄,一开播就引起印度年轻人热议。
印度次大陆的婚姻制度源远流长,经过千年变迁,持续至今,媒人说媒的包办婚姻(Arranged Marriage)是印度重要的婚姻形式。纪录片聚焦于包办婚姻前奏:相亲。但对新时代的印度人而言,相亲的目的不仅是婚姻,他们还需要更多。
印式相亲与美式约会
虽是印度式相亲,但片中男女大多是美籍印度移民第二代,即使是居住在印度本土的相亲者,也是曾在美国读书的海归,年龄约在32~38岁区间。
传统印度式相亲,家长全程参与择偶过程
这些美籍移民第二代是中产阶级,做着典型的美国亚裔职业:律师、医生、程序员、工程师等。而印度本土相亲者则是富二代、家族继承人、企业家等。在这种经济背景下,传统相亲中最重要的因素——物质条件,已基本从主角们的考虑范围内排除,开始让位于他们更关心的因素——爱情。
媒人与家长见面是第一步
因此,片中这些“有钱人”相亲虽是“相亲”,可又似乎不那么“相亲”。传统包办婚姻最看重的物质条件发问:几套房、几辆车、收入多少、彩礼如何、生几个孩子,在这里并非重点。
上辈印度人的相亲模式:认识5分钟,结婚42年
相亲者接受一大家子陌生人“面试”是本片“奇观”
这代印度青年,更看重文化匹配、性格取向、观念投合、共同语言、容貌眼缘。
尽管家长、媒人见面在先,但年轻人更想单独相处,希望从短暂的私聊中迸发爱情火花。
印度式的以条件和物质为基础、结婚为目的的相亲,与美国式浪漫爱情、自由选择、自我实现的约会,交替出现在全片中,甚至难以区分。这两种模式,究竟哪个更好,拷问着片中男女。
显然,接受美国教育又成长于印式家庭的年轻人,试图寻找折中办法:在相亲框架中寻找爱情。从印度式相亲制度中,发展出美式浪漫主义,是本片的最大看点,也是最大矛盾点。
媒人为相亲者组织的见面会,降低了相亲气氛,倒更像个约会交友派对,这也是印度青年青睐的
这种折中也反映在相亲者的家长身上。片中的家长对子女婚姻的参与已有很大进步,能够平等对话并耐心倾听,按照传统为子女谋婚事的同时,又把决定权交还子女。
儿子陷入迷茫,希望父亲代为决定时,父亲坚持由孩子自主选择
意见极强的母亲,在女儿面对婚恋难题时,也能耐心讨论,加以鼓励
隐藏于媒人说媒的包办婚姻表面下的,是个人自由与爱情追求的空间。而这个空间也为个人主义、实用价值和绩效主义的胜利提供了舞台。
这个舞台上的相亲者不乏那些自我感觉极其良好、满屏美式成功学的人物。
比如那些自称钻石王老五的家族企业继承人,自诩在婚恋市场很吃香。
有投行金融男自诩相当成功,只喜欢有性吸引力的女人。
自信爆棚的投行金融男
他要求女性既成功又顾家,既性感又贤惠,既有野心又热爱宠物。
对律师Aparna而言,她认为自己有钱还很忙。不仅在休斯顿有豪华别墅,纽约的高级公寓也任她挑,她自认为非常完美,无需改变和妥协。
尽管请媒人给自己说媒相亲,Aparna却对传统婚姻模式深表质疑。
对科技公司工程师Viral而言,她觉得自己非常有钱、财务自由,出差只住总统套房,还开豪车。择偶就是强强联合,先把自己变成老板,再找个老板,一起创造帝国。
对拥有完美身材、姣好容貌、性格随和的Nadia来说,她渴望能从相亲中找到浪漫之爱,她也是派对上备受男性欢迎的女性。
这些完美的单身男女们对自己毫不怀疑,都希望遇到“合适的人”。但究竟什么是“合适”,也没人能解释清楚,尤其从当幻想走入现实的时候。
圈子太小,但很舒适
这部纪录片跨越美国、印度两国,即使在美国本土,也跨越纽约、旧金山、休斯顿、新泽西州、佐治亚州等相距遥远的不同地区。可以说从一开始,所有男女都面临“异地恋”的可能,他们千里迢迢飞往不同城市,只为去和相亲对象面聊几小时。通过说媒的方式在更大的地理空间内寻找伴侣,一是因为经济富裕、可更换城市、选择面很宽,但更重要的在于,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圈子太小”、“认识人太少”、亟需扩大社交范围。
但是扩大圈子能解决问题吗?当圈子扩大后,距离与差异也浮出水面,又产生了新的烦恼:他/她与我怎么如此不同?
首先是不同地区经济差距的问题,不仅在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美国也同样如此,地域鄙视链早已渗入私密的婚恋领域。
住在小地方是他找不到对象的重要原因,大城市不仅就业机会多,择偶机会也更多
一位美国男性表示,住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这样的“二线城市”,限制了他的择偶机会。
其次,宗教与地域是印度人择偶绕不过的坎。印度是个宗教信仰深厚且多元的国家,各邦之间文化差异巨大,不仅风俗习惯不同,连语言文字也完全不同,这是印度人择偶的又一屏障。嘴上说着“扩大圈子”,可当信仰不同的人出现时,人们还是更愿意呆在原地、不愿“破圈”。
这位美国印度裔是耆那教徒、素食主义者,与印度教女性相亲就难以兼容
尽管希望“破圈”,可想想头上的头巾与锡克教传统,还是觉得同为锡克教徒的伴侣更好相处
即使是出生于美国的第二代移民,仍对地域和文化十分执着。锡克教徒希望伴侣来自旁遮普省;古吉拉特邦移民希望找个同样来自古吉拉特的伴侣,甚至初次见面就考察家乡话水平;祖籍信德的移民,希望找个信德老乡。
再次,新老移民的身份差异也是障碍。全球海外印度人有3000万,美国是印度移民的热门目的地,土生土长的移民二代与初来乍到的新移民,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
讲流利美式英语的移民二代(男),与带浓重印度口音的新移民(女)都是医学出身,但宗教、身份与年龄差摆在眼前,能否跨越,全在自己把握
原生家庭问题也困扰着包括印度人在内的所有人类。单亲家庭、家族犯罪前科等自己难以抉择的事情,如隐形的山,阻碍着亲密关系。
背负原生家庭心理障碍的印度男生
抱怨“我的圈子太小”,可圈子扩大时,又担心被吓跑。相亲者在简历中寻觅,尝试找到一个“圈子之外”的“圈内人”。
他们通过尬聊相互试探,但究竟怎么想,既不会写在脸上,也没有人来翻译。
只有礼貌,没有真心
想要的太多
对自己过于自信,对伴侣超高要求,既想“出圈”又不敢“破圈”,这些男女口中的“基本”要求往往都非常奢侈。
媒人给每位相亲者泼盆冷水,她强调“没有100%,别幻想,你必须接受你的伴侣只有60-70%”
这部纪录片的可贵之处在于,不仅展示美好,也揭示痛苦。过于自信的相亲者们,在情感缺失和现实挫败面前,一样是空虚、脆弱和孤独的。
自诩钻石王老五的38岁单身男阿克夏,由于求偶困难,最终决定求助“大仙”帮助,通过算命、念经、烧香来转运
肤浅的金融男,在拒绝相貌平平的女生、又被他心仪的美女称为“青蛙”后,往往深受打击,怀疑自己是否要从此彻底单身,既没有婚姻,也没有孩子。
律师谢克因为不愿主动、不想表白而错过了心仪的女士,沮丧到落泪,背对镜头孤独离去。
满脑爱情幻想的Nadia,在屡次遇到玩票式男伴后,也反思在人际关系中暧昧犹豫的处理方式是否得当。
不可一世、心高气傲的Aparna也开始自我怀疑,她空虚、迷茫,不知未来方向何在,甚至也找占星师看面相,寻找解脱之道。
这些痛苦经历,似乎揭示了相亲的另一重意义:让人向内探寻、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纪录片也保持了性别平衡视角,无论男女,每个人的困惑、痛苦与迷失都是共通的。
相亲的别样作用:认识自己是谁,做什么样的人,要什么样的生活
安全与自由
据印度教经典《吠陀》记载,公元前500年印度就出现了包办婚姻,至今已2500多年。它曾饱受诟病,是封建落后的象征,但今天,这群受过美国教育的中产印度青年仍然选择这种形式来脱单。
相亲者对媒人非常依赖,仿佛依赖一位上师、古鲁(Guru)。
媒人常劝年轻人要先婚后爱,选择相亲,“一切等结婚后再说,这样才最好。”
大概是因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包办婚姻似乎带来了这个时代稀缺的东西:确定性和安全感。
如果自由恋爱是“创业”,那相亲就像“体制内工作”。
恋爱如创业,需要创造力和冒险精神,它既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带来成就感和马斯洛需求中的最高级:自我实现。是对内求索。
相亲仿佛在大机构工作的螺丝钉,最稳妥、低风险,大树之下好乘凉。它满足了人类的本能需求:回避风险、减轻自我责任,但也带来了无意义感、空心化、束缚与窒息。是对外索取。
建立于条条框框之上的匹配,稳妥,又无趣
而今天的印度人,试图将看似彼此对立的两者融为一体,简而言之,我都要。
在相亲中遇到浪漫爱情,是多么幸运
有趣的是,尽管这部纪录片讲的是包办婚姻前奏之相亲,但走到一起、成为伴侣的人们,大多数还是通过自由恋爱实现的。
相亲过100多个女生而无果的富二代型男,最终与在酒吧认识的女生自由恋爱,找到趣味相投的伴侣
充满魅力的38岁单身女性Shital通过自由恋爱找到伴侣
被媒婆教唆“你的选择不多,不要太挑”的离异女性,通过自己上社交软件遇到真爱并再婚
孟买富二代型男的婚姻,由浪漫之爱发展而来,建立在奢华物质、金钱与消费之上
纪录片给出了不同选择下的开放式结局,毕竟,婚恋本身并不存在“结局”。
人类在不断寻找爱、探索爱、创造爱,爱没有结局、没有结尾,始终开放。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的根本需求不会改变,所以印度媒人自豪地说:“我是媒人,我来自孟买,我就是那个帮你寻找幸福的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环行星球 (ID:huanxingxingqiu),作者:劳拉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