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不倒墙,头图来自: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我发现短视频就是能解构一切的东西,我现在在短视频上已经读完了红楼梦,弄懂了哥德巴赫猜想,还顺便学会了好几十种早餐。”
这是近期热播的《脱口秀大会5》中,脱口秀演员庞博对自己沉迷于短视频的一段调侃。这段表演不仅逗乐了观众,也引来对快餐式文化消费的再度讨论。
10月8日,b站up主“小椰子专栏”发布视频《被央视批评,榨干年轻人的‘上瘾行为’:我们正在变成文化穷人》,由庞博的那段脱口秀说起,谈到央视网对“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系列短视频的批评,最后得出所有的电子奶瓶都在把我们慢慢地变成“文化穷人”的结论,她认为,在短平快的世界里,我们的表达能力正在一步步被简化甚至摧毁。
(“小椰子专栏”的视频)
这则视频不仅依靠百万级播放量登上了b站热榜,#我们正在成为文化穷人#也随即出现在微博热搜榜上。实际上,对快餐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并非新现象,甚至算不上争议性话题,但这次却有所不同。
“文化穷人”这一直白又尖锐的标签化表达激起了一些网友的愤怒和反抗。不少人虽坦荡承认“对,我就是文化穷人”,但实则是在以“自豪摆烂”的姿态来表达不满。他们讲述自己作为普通打工人在重压之下的生活现状,为自己无力深入阅读做辩护,意在反击“文化穷人”的批评是何不食肉糜的,“我知道深度阅读对我好,可是我做不到啊”。
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连文化消费也跟着变快了,人们也并不是第一次听到文化精英们对碎片化信息的批判。那么为何“文化穷人”这个新标签的提出会引起这么多人的自我辩护呢?
1. “文化穷人”的标签:被定义与反定义
前有只会说“yyds”、“绝绝子”的“文化失语者”,后有缺乏耐心、只能在短视频里用三分钟读完一本名著的“文化穷人”,相比之下,对后者的形容显然更具歧视意味。
另一位b站up主“爱吃榴莲的小吴同学”在看到热门上出现的“文化穷人”时非常气愤,他把“小椰子专栏”对“文化穷人”的批评比喻为“就像你上工地旁边,指着那些吃馒头片配五花肥油一身横肉的人说鸡毛菜吃起来健康,你们怎么不吃鸡毛菜一样”。
小吴可以说是一语道出了广大打工人的心声。的确,所有人都知道碎片化不好、“快餐”没有营养,但大多数人都只能被生活的洪流裹挟着前进。
(b站up主“爱吃榴莲的小吴同学”)
于是被定义的“文化穷人”们纷纷开始了不愿向“穷人”标签妥协的自我辩护。有人说高强度快节奏的社会把人的精力消磨殆尽,沉溺于短视频的人与其说是碎片化,不如说是被生活节奏给挤压变形了;有人质问自己的脑子和时间都给了资本,“快餐”带来的仅有快乐为何也要被剥夺;还有人干脆摆烂,“文化穷人就文化穷人吧,刚好和我物质穷人的身份匹配”。
中国人对于学霸总是自带滤镜。在我们眼里,通过法考的美国名媛金·卡戴珊不再只是一个抓马网红,高考数学182分的演员张凌赫则永远是江苏考生的神。我们羡慕那些“文化富人”们,但是回过头看看自己的生活,仍然是一地鸡毛。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是平凡里掀不起一丝波澜的,同时也是身心双重疲惫的。近日深圳一公司在面试表上直接问“能否接受无偿加班、拖延发工资”引发讨论,普通人的就业现状也得到关注。普通打工人的生活是朝九晚六、拥挤在早晚高峰地铁、洗衣做饭占据休息时间、节庆假期只能靠调休。普通学生党的生活是早八晚九、上课强打精神听某些PPT Reader讲课、下课参加无意义的凑学分活动。
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我们尽管可以选择自己消费的文化产品,但我们不能很好地去承担系统阅读带来的成本。
(深圳某公司面试表)
正因如此,快节奏文化消费者们不愿被定义为文化上的“穷人”。不只是因为自己的行为被指摘,更因为“穷人”这个称谓中隐藏的冒犯性。“穷人”是物质精神匮乏的人,是懒惰拖延、不求上进、逃避现实的人,这是一个被污名化的词汇。“穷人思维”经常被拿来与富人的成功经验做对比并被批得一无是处,仿佛“你穷都是因为你不努力”。
所以,当“穷人”一词被文化精英以一种俯视的角度轻飘飘地说出来批判沉迷短视频的大众时,我们仿佛能透过屏幕看到精英那恨铁不成钢的表情中透露出的优越感,而这种优越感让被击中的人们感到不适,于是群起而抗议。
(小红书用户分享的“贫穷的本质”)
在阵阵抗议声中,迫于压力,原先的视频标题从“我们正在变成文化穷人”变成了“可怕的电子奶瓶”。
2. “文化穷人”的身份困境:摆烂还是“脱贫”?
“我深以为然,却无可奈何”。
实际上,在反抗标签之前,“文化穷人”们早已将自己对号入座。尽管再不愿承认自己文化上的贫穷,还是有人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作为在校学生,在最有时间进行深度阅读的时候却难以集中注意力?为什么在一段完整的假期里依然摆脱不了填补碎片时间的短视频?被刺痛内心的“文化穷人”们愤怒归愤怒,但冷静下来,心里都如一面明镜:自己的注意力确实在涣散、思维确实在趋于平化。“文化穷人”一词戳中了现代人的痛点,人们的反抗显得心酸又无力。
(b站视频下的评论)
“文化穷人”话题下体现出的是众生百态,但文化贫瘠的原因似乎不能简单地归因。
在讲究效率的麦当劳化社会里,读书也成了一件功利的事。高效、可计算性、可预测性的机械工作占据了思考时间,成功主义让未来的出路变得极度窄化。有网友调侃现在大学开三个专业就够了:一个秋招专业,天天群面;一个考研专业,进校第一天就不出校门,做四年考研真题;一个考编专业,每天看报纸积累基层经验。讽刺中带有一丝无奈。
一些习惯了机械学习的现代人在随波逐流地进行完教育竞争后,为完成“找个好工作”的基本指标又一头扎入逐年激烈的工作竞争中。然而生活与工作仿佛本末倒置了。异化的打工人和卷生卷死的学生党为了获得更好的生活忙忙碌碌,却顾不得停下脚步汲取书本和长视频里的营养。
对于普通人的不易,精英却总是提一些一拍脑袋的空想建议。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11日发布视频提到大学生就业问题,并建议四成大学生毕业后歇一年,去“行万里路”。对此,网友的第一反应是“建议不要建议”。#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二字可言#、#成年人最崩溃的瞬间#隔一段时间就会上一次热搜。
比浑浑噩噩更可怕的是清醒着沉沦。我们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处,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光工作压力就足以把人的精神挤压到只能接受动动嘴就能吃到的电子奶瓶。与此同时,坐拥文化资源的文化精英却像坐在云端,光对现象进行批判,却不去想想现象背后更深层次的问题。
(当当网创始人李国庆的建议)
此外,荧幕上一眼看得到头的优秀文化产品也让人绝望。人人吐槽的《东八区的先生们》堂而皇之地通过审查,走上了“黑红”路线。这些年来,经得起反复观看的电子榨菜还得是《武林外传》、《甄嬛传》等经典作品。影视剧质量不高,而“X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系列短视频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观众排除了错误选项,并使一些小众的优秀作品被人看见。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多元的,在主流和官方生产的文化作品以外,草根视频创作者的作品虽然不是特别精致且符合主流价值,但它们也未尝不能带来一些新奇的体验,使“文化穷人”们的疲惫心灵得到安抚和慰藉。
(央视网公众号评论)
如果“小镇做题家”是“985废物”们自主建构的身份认同,“文化穷人”则是被迫打上的类别化标签。穷人的形象中隐藏着我们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因此个人通过在网络中分享自己的情绪和生活经历,来进行抱团取暖式的情绪宣泄。这些情绪在媒介的流动中渲染扩大,又反过来加固了“文化穷人”群体的身份构建。
“文化富人”和“文化穷人”之间因为审美趣味的不同形成了社会区隔,双方的隔阂在下定义和被定义的过程中不断加深。一边是阳春白雪,一边是下里巴人,文化形式没有高下之分,哪怕是“小美大壮”式的短视频也能为有文化消费欲望却无消费能力的“穷人”们找寻一条精神寄托的道路。
文化精英们鼓励思考的出发点没有错,但个人也有不去进行深度思考的权利。与其指责“为衣食所累”的穷人不作为,不如去看看快节奏社会中人们真实的生活处境,想想他们如何才能在文化上脱贫。不谈为什么只谈做什么永远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在接受批评之后,意识到自己身份困境的“文化穷人”们是继续摆烂还是争取“脱贫”成为了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由群众自己解答。
生活重压之下,“文化穷人”们又该如何找到最舒服的精神故乡?
参考文献:
[1]隋岩,李燕.论群体传播时代个人情绪的社会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12):10-1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知著网 (ID:covricuc),作者:不倒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