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人间大炮”,你还记得如何发射吗?
2022-10-31 13:04

曾经的“人间大炮”,你还记得如何发射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 (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头图来自:《恐龙特急克塞号》


写过很多部动漫回忆了,这部很难说是最经典的,但却同样是不能绕过的。


1


这个故事,要从1976年说起。


这一年,日本的考古学家在北海道的三笠市忽然发掘出了一块所有人都没见过的化石——一块类似恐龙的头骨。


这个前所未有的发现惊动了日本,各界认为很可能是发现了日本本土的第一块恐龙化石,所以将它命名为“蝦夷三笠龙”。


事实上,日本本土的第一块恐龙化石要到1981年才在岩手县被发现,而这块1976年的神秘化石后来被证明属于沧龙科的海怪龙——那是一种肉食性的海生爬行动物,并不属于恐龙——但还是在全日本引发了一次“恐龙热潮”。


关注度在哪里,钱就在哪里。日本的这波“恐龙热”也吸引了无数商家,他们都试图在这波“注意力经济”中蹭一波流量。


在这些商家里,就包括一家特摄公司——圆谷公司


2


“特摄”(Tokusatsu),是一个日本的一个专有电影名词。


从一般意义上说,特摄片就是由真人演员出演,用逼真的道具模型搭建起可以乱真的场景,辅以灯光和烟火,营造出怪兽肆虐、山洪爆发、喷火爆炸或者空中激战等多种刺激场面。


这种电影技术并非日本所独有,但日本在这个领域一直非常热衷且颇为擅长。1942年,日本专门制作了一部战争特摄片《夏威夷大海战》,曾被美军认为是真实的战争纪录片。


二战后,日本被勒令不允许拍摄战争特摄片。为了满足观众的猎奇口味,特摄片的题材开始转向与怪兽或外星人的大场面搏斗,1954年出品的《哥斯拉》就是杰出的代表作。


日本特摄片《哥斯拉》的剧照


在日本诸多的特摄公司中,圆谷公司是相当知名的一家。


时至今日,圆谷公司可以说在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拥趸和粉丝,但在它刚成立之初,还是默默无闻的,直到它制作出了影响至今的一个超级IP系列——《奥特曼》


圆谷公司的创始人圆谷英二和剧中演员在一起。《奥特曼》在日本曾创下过收视率超过40%的纪录。


1976年的时候,圆谷公司早已凭借“奥特曼”系列而成为日本特摄电影界的一流公司,但也遭遇了不小的烦恼: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观众对特摄片渐渐失去了新奇感,而新拍摄的《奥特曼》系列遭遇滑铁卢,收视率甚至无法突破10%。


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背景下,圆谷公司看到了“恐龙热”正在席卷全日本,他们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于是,一个“恐龙三部曲”的特摄片构思就诞生了。


1976年,作为“三部曲”的第一部《恐龙探险队》率先上映,一年之后,第二部《恐龙大战争》也火热出炉。


这两部电视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2D动画人物与真实的环境和道具混拍。现在回过头来看,日本动漫界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可以熟练运用这种拍摄技术固然让人赞叹,而且又打上了“恐龙”的热搜TAG,但市场对这种“混搭”的风格似乎并不买账,收视率一直平平无奇,而圆谷公司也有一些高层觉得这种拍摄方法“不伦不类”。


第一部《恐龙探险队》


第二部《恐龙大战争》


痛定思痛后,圆谷公司决定把所有的希望都押在“恐龙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上。


这部作品,圆谷公司决定还是回到自己熟悉的轨道:全真人出镜,拍摄一部以恐龙为题材的特摄片。


圆谷公司对这部作品寄予厚望,不惜血本,力求道具和服装的精益求精,这也导致每集的制作费用达到了3000万日元——他们家当家花旦《奥特曼》的制作费用也不过每集1000万日元。


1978年,这部承载了圆谷公司心血和期待的特摄片终于上映。


那就是《恐龙战队コセイドン》——“コセイドン”的发音类似“克赛顿”。


这也就是后来造就中国一代人青春记忆的《恐龙特急克塞号》。


3


即便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恐龙特急克塞号》的剧情设定也颇为诱人:


2001年(相当于我们现在畅想2055年),超光速粒子被证明存在,人类进行时空旅行成为可能。就在此时,地球遭到了外星人的突然袭击,日本“时空管理局”所拥有的“时代之母”超级计算机发现,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攻击,攻击的源头在距今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


于是,时空管理局派出了最强的“时代战士”(克赛队)乘坐“克塞号”来到白垩纪。在那里,克赛队的队员发现了遭受攻击坠落地球的特雷萨行星的公主阿尔塔夏和她的机器人仆人吉伊,进而找到了一切的幕后黑手:格德米斯帝国。


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就此展开。


从剧情设定就可以看出,与《奥特曼》那种相对模糊科技元素的“软科幻”不同,《恐龙特级克塞号》试图走的是一板一眼的“硬科幻”路线,这也一度引发了电视剧赞助方的反对:


这部作品的对象是孩子,孩子怎么可能搞得懂“时间旅行”这种概念?


但《恐龙特急克塞号》的编剧们硬是顶住了压力,不仅坚持了“时间旅行”的概念,还加入了各种类似“超光速粒子”、“涡轮喷射”、“激光”的标准科幻元素。


在编剧中有一位叫长坂秀佳,他也参与过“杰克奥特曼”与“艾斯奥特曼”的编剧工作,后来他还拿了1989年的“江户川乱步奖”。事实上,《恐龙特急克塞号》就是在他的《时空警备队-恐龙时代》漫画创作上改编而来的。


长坂秀佳


另一位编剧叫辻真先,他只入围过“江户川乱步奖”的候补,但他之前参与编剧的一部作品叫《聪明的一休》,后来参与编剧的一部作品叫《阿拉蕾》,也是一位神人。


不过,尽管《恐龙特急克塞号》强调科幻元素,却也并非是自己拍脑袋想出来的,事实上,这部剧的诞生和当时流行的电影元素是完全分不开的。


1977年,乔治·卢卡斯导演的《星球大战》横空出世,很快席卷全球,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而明眼人一看就看得出,《恐龙特急克塞号》的诸多设定是“借鉴”了《星球大战》:


阿尔塔夏公主和仆人杰伊的设定,几乎就是《星球大战》里莱娅公主和R2-D2的翻版。


而格德米斯帝国人的形象,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星球大战》里的黑武士。


1977年《星球大战》海报


《恐龙特急克塞号》中格德米斯士兵和阿尔塔夏公主


此外,不少人还从这部剧中找到了不少《星际迷航》和《2001漫游太空》的影子。


应该说,《恐龙特急克塞号》具备了能“火”的一切要素:好剧本,高投入,流行热点……但等待圆谷公司的,却是当头一盆冷水:


在日本自上映到播完,平均收视率连5%都没有超过,甚至还不如它前作《恐龙大战争》的6.9%。


后人曾多方总结《恐龙特急克塞号》在日本遇冷的原因:每晚播出的时段被延后;同时段遭遇火爆日本的《青春的火焰》(即《排球女将》);当时日本观众对特摄片的兴趣已经大大降低,转而开始喜欢各种综艺节目……


一部被圆谷公司寄予厚望的特摄片,似乎已注定了将被历史打入冷宫的结局——


如果它之后没有一段奇幻的“中国之旅”的话。


4


1987年,榎善教来到中国的山西探亲访友。


榎善教是日本人,他的身份是榎电影株式会社的社长。他的名字其实知道的人不多,但他力主引荐给中国播放的一部电视剧,当年可谓红遍大江南北,家喻户晓——由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


因缘巧合之下,一直致力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榎善教在太原遇见了山西电视台的相关负责人,随即就向他们推荐了《恐龙特急克塞号》。


尽管这部特摄剧在日本遇冷,但榎善教对它在中国的前景是非常看好的,因为他觉得中国观众之前并没有接触过“特摄片”这个概念,所以一定会被打动的。


榎善教当年不仅仅为中国牵线了不少日本电视剧,也把中国的孔子、姜子牙等题材的电视剧带回日本。他做的另一件著名的事是: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拉赞助,促成了一部140集动画片在日本上映,那部动画片叫《足球小将》。


当时全国各地都在掀起一股引进海外大剧并译制播放的热潮,与北上广那些实力大台能够经常性引进好片子相比,山西电视台别说“肉”,有时候连口“汤”都喝不到。在遇见《恐龙特级克塞号》这个机会后,山西电视台高度重视,立刻决定引进。


时任山西广播电视台文艺部编导的冯涛先生亲自挂帅担任《恐龙特急克塞号》的译制导演。为了避免剧中的声线出现重复,该剧前后一共投入了50多名配音演员。剧组还专门请教了山西的有关方面专家,了解了各种白垩纪时期恐龙的最准确译名。


不过,恐龙毕竟在学术界已经有了一套规范的称法,对于这部剧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一些专有名词和武器的翻译。


比如原先的剧名《恐竜戦隊コセイドン》,如果直译,应该是“恐龙战队克赛”。“克赛”这个词其实是日本人自创的词,当时山西台引进的还是意大利版本,意大利版的片名直接就是音译:“Koseidon”。


冯涛首先摒弃了“战队”这个词。“战队”这个词放到现在其实颇为普遍,但在当时的时代环境下,文革阴霾散去也就刚刚超过十年,“战队”很容易让人想起搞运动时的“战斗队”。


随后,译制组又选用了“特急”这个词。“特急”在日语中是用来形容特快列车的,表示“特别快速”,而在中文里有“特别紧急”的意思,这也契合克赛队员搭乘时光机器迫切地需要回到白垩纪执行任务的心情和情况。


于是,《恐龙特急克塞号》这个名称就这样诞生了。


“克塞队”全体队员


其次,是著名的“人间大炮”发射准备时的台词。


原先,“人间大炮”启动时的三级口令是“Hop”,“Step”和“Jump”,源自三级跳远的英文名词,但译制组做了本土化的改编,于是就成了后来一代人耳熟能详的口令:


“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人间大炮,二级准备!人间大炮,放!”


“人间大炮”发射时的场景


而通过“人间大炮”发射出去的克赛,在经过一系列的仪式感动作后,说出的登场台词原来是:


“タイムGメン コセイダ(克塞队),参上!”


“参上”在传统日语中含尊敬意,有”拜访“和“造访”的意思。在这里,译制组觉得这句话直译也问题不大,同样能显示出仪式感,所以那句话同样也成了一代人熟知的名言:


“克赛,前来拜访!”


当然,译制组也有原封不动照搬的,比如“人间大炮”这四个字。


“人间大炮”这四个字是由原作编剧长坂秀佳想出来的,用的就是日本汉字“人間大砲”。这四个字仅仅从字面上看,就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恐龙特急克赛号》在日本播放时,自第41集开始就在片名中加了“人间大炮克塞队”这样的字眼。


而中方译制组同样很认可这个名称,所以只是做了中文字体的改变,并没有改动任何一个字。


果然,“人间大炮”成了中国那一代青少年的“人间记忆”。


1988年年末,所有的译制工作都已完成,审查也已经通过,万事俱备,但山西电视台译制组成员的心情又期待又忐忑:


这样一部风格特别的电视剧,能受欢迎吗?


5


1989年2月2日,山西电视台首播《恐龙特急克赛号》。


当时山西电视台用的版本是意大利版本,片首还有一闪而过的意大利语,但这并不妨碍这部剧立刻引发全民关注。在山西电视台一炮而红后,《恐龙特急克赛号》随后进入各地电视台轮播,进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克赛热潮”。


对于当时的中国孩子们来说,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致“服化道”的科幻片,“时空旅行”,恐龙,飞船,机器人……这些崭新的概念和全新的视觉刺激也让他们惊叹不已,克赛队队员的沉着冷静,克赛每次“前来拜访”的动作以及诸如“时间停止”等一系列具有强烈标志性的元素,更是让他们痴迷不已。


而对于当时的中国大人们来说,很多人也从没见过这种全部由真人演出,有大量特效效果的所谓“孩子看的东西”。在文化娱乐手段稀缺的当时,很多大人也把这部剧作为一部“大人剧”来观看。于是,每到《恐龙特急克赛号》播出的时候,就会出现大人孩子抢着拿板凳,围坐在电视机前一起收看的罕见场面。


精明的商家很快就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一系列的“周边产品”随即蜂拥而来。


对于当时的中国孩子们来说,正版的各种《恐龙特急克赛号》手办别说买得起,连见也很难有渠道见到。


相比较之下,当时很多孩子梦寐以求的,是一顶”克赛帽”。


自从《恐龙特急克塞号》播出后,一时之间,全国各大小相关厂家都在制作各种仿制的“克赛帽”,一家百货商场里可能有玩具、鞋帽和五金三个柜台同时在销售“克赛帽”。而买不起“克赛帽”的孩子,在马路上往往会对摩托车骑手投以羡慕的目光——在他们眼里,摩托头盔和“克赛帽”并无二致。


不过即便买不起克赛帽,家里条件再一般的孩子,也会省吃俭用,去攒几套《恐龙特急克赛号》的洋画(在上海被称为“香烟牌子”)。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种粗制滥造、画工拙劣的产品简直是对原作的羞辱,但依旧在当时被很多孩子视为瑰宝,“珍稀品种”甚至是可以被用来当作交换其他昂贵物品的“硬通货”。


90年代初期报刊媒体上曾有一首形容孩子当时梦想的打油诗:


“头戴克赛帽,金刚怀里抱,晚间看老鼠,一休陪睡觉。”


《恐龙特急克塞号》是排在第一位的。


6


1979年6月29日,《恐龙特急克塞号》在日本播完了第52集。


52集也是这部剧的最后一集,题目是:《再见了,恐龙时代》。剧中讲述克赛队员最终阻止了一颗“魔星”吸取地球乃至太阳的能量,但引发的爆炸最终灭绝了地球上所有的恐龙。


由于这部剧在日本收视率平平无奇,所以剧中的那些主演,后来基本上都没有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


扮演男主角、帅气“克赛”的演员大西彻哉,并没有因为这部剧而大红大紫,在上世纪80年代就退出了影视圈,成为了一名高尔夫球教练。


曾经让不少中国男生心动的“阿尔塔夏公主”扮演者村野奈奈美之后也没有出演过什么重要角色,在中国上映《恐龙特急克塞号》后的一年(1990年)遭遇了严重车祸,就此退出了影视圈。


饰演格吾搭档特兹的三景启司,以他的沉着冷静同样也得到过不少中国观众的喜爱,但他之后只是参加了一些影视剧的配音,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因为身体原因退出了影视圈。


以“心直口快大姐”形象出现的乌拉拉扮演者一城美由希此后也主要从事配音工作,不过她在配音领域还是做出了一番事业,《名侦探柯南》中朱蒂老师的配音就是她。


相比之下,饰演克赛号机械师毛利的佐藤蛾次郎,后来在影视圈的发展是这批人中最好的。他后来甚至主演过日本的国民级喜剧《寅次郎的故事》中的男主寅次郎,自己平时也会发表一些作品,是一位比较知名的作家。


让人惋惜的是克赛队的班诺队长扮演者草野大悟。班诺队长在剧中扮演了一个搞笑甚至带点猥琐,但关键时刻却又勇敢坚毅的角色,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草野大悟此后的演艺之路一直不畅,始终默默无闻,1991年2月27日,他不幸因突发脑淤血去世,享年51岁。


曾有人说,《恐龙特急克塞号》的这批演员生不逢时——如果那部剧早十年引入中国,他们很可能会因为中国市场的热烈反响而改变职业生涯。


但这事却没有人说得清。


正如《恐龙特急克赛号》后来遭遇的“时间悖论”一样:


即便是在中国市场,到底是这些演员成就了这部剧,还是这部剧成就了这些演员?


至少,现在时间已无法给出答案,而这也不是人们最关心的答案了。


馒头说


小学时,班上同学轮流做值日生,要在黑板一角写上第二天课表。不知谁想出来的,开始把课表画到一个手绘漫画人物里。


那天轮到我和我同桌值日,我决定画一个克赛,同桌也表示赞同。我画了一个很大的克赛,做了个“时间停止”的姿势。在涂色的时候,我和同桌争了起来。


我用的是黄色粉笔,因为我说克赛的衣服应该是金黄色的。同桌说不对,克赛穿的衣服是朱红色的。


吵着吵着,就有点人身攻击的意思了——我们互相指责对方是色盲。


但最后事实证明是我输了,原因很简单:他家看的是彩电,我家看的是黑白。


从这个故事至少可以看出,《恐龙特急克赛号》当时在我们这代人中有多么流行。


曾有人也提出质疑:《恐龙特急克赛号》真有那么好看吗?关于“时间旅行”也存在悖论啊:到底是克塞队员因为白垩纪恐龙遇袭才去保护,还是他们去白垩纪保护才导致恐龙遇袭?


没错。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这部剧,不说剧情设定,各种服化道和一些夸张的表演能让你的脚趾头瞬间在地板上抠出一个三室两厅,即便放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这部剧也并非完全处于神坛之巅,让人无法触及。


但毕竟是娱乐手段匮乏和充满童真乐趣的那个时代啊。


我从来没能拥过“克赛帽”,但我偷偷戴过我叔叔的摩托车头盔,对着镜子,做出“前来拜访”的姿势;小伙伴们一起玩,有人被追到无奈时,会喊出“时间停止”;夏天的游泳池里,你总能看见有孩子蹲在另一个孩子的膝盖上,高喊:“人间大炮,一级准备……二级准备……放!”然后跃入水中。


我们童年的很多动画片,有些即使回看,依旧是神作,而有些现在已经无法直视了。但当我们回忆起这些动画片的时候,想到的不仅仅是作品本身,还有一起看这部作品时的朋友或同学,值得回忆的瞬间,当时所处的环境,自己的心情……


它们就像一个个神奇的钩子,会勾出我们很多曾经以为平淡无奇,但现在知道再也回不去的时光。


《恐龙特急克赛号》现在在豆瓣上的评分,依旧是8.2。


谁都知道,这部作品按理得不到这样高的分数。


但谁也都知道,这个分数,不仅仅是打给作品本身的。


【文末彩蛋】一起来回味一下当初那首魂牵梦绕的主题曲吧: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怀旧!<恐龙特急克赛号>25周年》(《中国文化报》,2013年6月19日)

2、《一部二流特摄片为何在中国变成神剧?》(“时光网”特稿,2018年10月24日)

3、《想当年|“克塞,前来拜访”:30年前特摄片在中国》(郭晔旻,“澎湃新闻”,2018年10月21日)

4、《人间大炮一级准备!80后经典<恐龙特急克塞号>是如何诞生的?》(作者 佚名,有知道作者烦请告知)

5、《榎善教:中日文化重逢的幕后推手 将风靡日本的<血疑>介绍到中国》(蒋丰,2018年12月19日)

6、《80后的回忆都是他带来的》(”华人频道“,2020年10月13日)

7、《30年前《恐龙特急克塞号》火爆之后:随便一个玩具都能玩一晚上》(百家号:“凌霄路义行”,2022年2月9日)

8、《童年日剧<恐龙特急克塞号>中9位演员近况》(企鹅号:“是你灵姐”,2022年6月12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 (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