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ID:IamaScientist),编译:绿洲,编辑:靳小明,头图来自:unsplash
众所周知,睡眠不足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抑郁症、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几率,使总死亡率升高。而新研究则表明,缺乏睡眠不足不仅损害个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还会损害人际关系ーー甚至是整个国家的利他情绪。
论文截图 | 参考文献[2]
来自加州伯克利的研究人员们开展了三项独立研究,以评估睡眠不足如何影响人们帮助他人的意愿。在第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招募了24名健康志愿者,并在8小时睡眠和一夜未睡后,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仪(fMRI)扫描他们的大脑。研究人员发现,当人们同情他人或者试图理解他人的需求时,大脑中形成心智网络理论(theory of mind network)的区域就会活跃起来。但是在经过一个不眠之夜后,这些区域的活跃程度会降低。
这可能是失眠抑制了心智网络。当它活跃时,我们能够理解其他人的需求: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很痛苦吗?他们需要帮助吗? 然而,当个体被剥夺睡眠时,这个网络明显受损;当我们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与他人交流时,大脑的这些部分就仿佛没反应。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如何极大地减少了帮助他人的欲望,这是由关键的亲社会大脑网络活动的崩溃引发的 | Eti Ben Simon and Matthew Walker, UC Berkeley
在第二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跟踪调查了100多人,时长为三到四个晚上。研究人员测量了他们的睡眠质量ーー他们睡了多长时间,醒了多少次ーー然后评估了他们帮助他人的意愿,比如帮别人开电梯门、做志愿者,或在街上帮助受伤的陌生人。结果显示,如果一个人在第一天到第二天的睡眠质量下降,那他在第二天到第三天助人的意愿很可能也会下降。也就是说,那些前一晚睡不好的人,第二天也不怎么愿意帮助别人。
第三项研究则挖掘了2001年至2016年间美国300万慈善捐款的数据库。研究人员发现,在转变为夏令时后,人们每天少睡一小时,捐款量也减少了10%。在那些没有改变生物钟的地区,这种出于同情心的自发捐赠并没有受到影响。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说道:“即使是非常适度的‘睡眠剥夺’ーー例如,仅仅是因为夏令时而失去一个小时的睡眠时间ーー也会对人们的慷慨程度,以及我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社会的运作方式,产生非常显著的真实影响。当人们失去一个小时的睡眠时,我们与生俱来的善良和帮助他人的动机就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当人们失去一个小时的睡眠时,我们与生俱来的善良和帮助他人的动机就会受到明显的冲击 | Pixabay
沃克还说:“在过去的20年里,我们发现睡眠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实际上,我们还没有发现哪个罹患精神疾病的患者,睡眠是正常的。但这项新研究表明,缺乏睡眠不仅会损害个人健康,而且会损害人和人之间的社交往来,进而损害人类社会本身的结构。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我们如何社交,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睡眠时间。”
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科学家 埃蒂·本·西蒙(Eti Ben Simon)则说道:“我们发现,包括本研究在内的众多研究均显示,睡眠不足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还会影响到我们周围的人。如果一个人没有得到足够的睡眠,这不仅会降低他本人的幸福感,还会降低整个社交圈子的幸福感,连陌生人也包括在内。从大局来看,我们开始看到缺乏睡眠导致了个体不合群,从互助社会角度看来,这些个体带有反社会属性。缺乏睡眠使人们缺乏同情心、不那么慷慨、更加孤僻,而且这种现象具有传染性ーー也就是说孤独会传染。”
睡眠的数量和质量可能会影响利他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这一认识可以让我们深入了解当今的社会状况,也为我们改善社会的具体方面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西蒙说:“鼓励睡眠,而不是羞辱那些睡得很足的人,可以帮助塑造日常社会关系。事实证明,睡眠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润滑剂,可以促进亲社会、联系、移情、善良和慷慨的人类行为。在这个分裂的时代,如果需要一种强大的、亲社会的润滑剂来使我们在社会中得到最好的自我,那差不多就是睡眠了。”
睡眠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润滑剂 | pexel
沃克还是是国际畅销书《我们为什么睡觉》的作者,他说:“睡眠具有魔力,能使人们互相帮助。”
本·西蒙说:“睡眠对我们身体、精神和情感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当睡眠在社会中被低估时,我们的医生、护士和学生个个睡眠不足,而我们每天都则遭受着不友好且缺乏同理心的互动。”
在发达国家,有超过一半的人在工作日睡眠不足。本 · 西蒙补充说道:“人们应当摒弃‘睡眠不必要或是浪费’的想法,并且不要感到尴尬。努力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睡眠,这是我们能给予自己和周围人的最好的善意。”
参考文献
[1]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62155
[2]https://journals.plos.org/plosbiology/article?id=10.1371/journal.pbio.3001733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我是科学家iScientist (ID:IamaScientist),编译:绿洲,编辑:靳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