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王满华、张俊雯,编辑:曹玮钰,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找工作从穿短袖找到穿羽绒服了,一个offer都没有。”陶然向投中网吐槽道。
今年3月,陶然刚刚毕业于英国某高校的金融硕士,本以为不错的留学背景,能为自己在国内找工作加分不少,但现实却给他上了一课——回国半年,投出去的简历基本石沉大海,零星几次面试,后面都没了下文。
“心态有点崩了。”陶然表示,“我最近常常问自己,还要不要坚持‘挤进’金融圈?还是干脆考公算了。”
陶然的经历是当下金融投资毕业生的缩影。据教育部统计,2022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达1076万人,其中,金融财经专业的应届生超过100万。但“僧多粥少”也是残酷事实——按照往年数据,每年全国金融业可提供的岗位大概只有15万左右。
校招前所未有的异常激烈。据CNBC报道,知名投行高盛在今年秋招正式开岗前,已经收到23万6千份实习申请简历;另有猎头爆料:某一线券商今年几十个HC,后台已经收到超过10万份研究生简历。
数十万人过独木桥的戏码,正在金融校招中真实上演。
“假装在秋招”
与陶然一样,应届生小洁也深刻感受到了“寒气”。
小洁研究生就读于国内某双一流大学的金融专业。为了备战秋招,她早早开始准备简历和面试,但当真正踏进秋招的宣讲现场时,小姐最直观的感受却是——很多公司似乎在“假装秋招”。
“两个多小时的宣讲会,一个半小时都在介绍企业,招聘信息基本一笔带过。”她吐槽道,“招不招人不知道,更像企业来做宣传的。”
这一猜测得到了企业端的证实。国内某知名CVC的人力负责人Travor告诉投中网:“今年投资市场整体收紧,公司业务也在萎缩,去年拿到offer的应届生还无处安放,这种背景下,其实不太应该再招应届生了。但公司出于branding以及人才培养的角度,要求必须招。”
Travor无奈在公司公众号发了一篇校招推文,没曾想不久之后,虽然只有10个headcount,后台却收到了上万份简历。
“我内心想法,其实一个都不想要。”
同样的惨烈也在二级市场上演。任职于某头部券商的Aaron告诉投中网,他所在机构的各个分公司今年基本都停止了应届生招聘,总部虽然有针对应届生的“青蓝计划”,但今年基本没什么动静。
“秋招更像是为了完成‘任务’走的过场,实际能给出的编制少得可怜。”Aaron坦言。
上述两家的境况只是冰山一角。金融猎头 Lyla告诉投中网,由于一级市场募资难,DPI难看,二级市场八成机构面临净利下滑,她负责的大部分投资机构和券商今年普遍都关闭了HC,只有少数头部机构还在招人。但即便开了校招HC的机构,基本只把机会留给了暑期实习生。
“比如某一线投行,23届校招的‘坑位’已经满了了,都从暑期实习生中招了。”Lyla表示。
此外,Travor也表示:“从过往校园招聘的经验来看,对公司认同感比较高,稳定性比较好的应届生,正是这些实习生转正的。”
一边是“火”,一边是冰。那些正在努力迈入金融行业的毕业生或许还不清楚,今年金融校招市场的残酷现实恐怕是,只开了小小一道门缝。
卷到变形
僧多粥少、竞争加剧,意味着企业的选择更多,对于应届生的要求也变得愈加苛刻。
Travor告诉投中网:“由于供远大于求,今年的校招门槛基本抬到了‘哈耶普斯麻’、剑桥牛津、清北复交这种背景了。”
“我们还不是最夸张的。”Travor称,“听说某家头部美元VC现在招应届生只看第一学历,而且点名要清北的状元,这个群体数量非常少,每年可能也就千把号人。”
已经面试几十次的Jennifer对此深有感触:“我研究生在哥大读的,原以为学历已经够用,但在面试某人民币基金时发现,周围坐的都是哈佛、牛津、剑桥的。”
“在他们中间,我这哥大的完全没有优势。”
学历的高度内卷,是“僧多粥少”的一种变形现象,但比卷学历更要命、更让人无力的是金融机构对毕业专业的新审美。
Jennifer发现,学历不加分,金融专业也不加分了,现在企业更喜欢有信息科技、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在一级市场,“不招纯金融背景”已是这几年显著的人才趋势,医疗、理工、化工等“硬核”背景更受青睐,砸钱招医疗博士、理工博士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国内顶尖券商负责HR工作的Katty也告诉投中网,出于未来转型fintech的大趋势,该券商也十分偏爱IT人才,现在超过1/3的员工是IT专业背景,甚至还把一层食堂拿出来专供给信息技术同事的。
学历过了筛,实习经历也是考量。投中网发现,在接受采访的多位应届毕业生中,顺利拿到offer的无一例外都拥有2份以上在头部机构的实习经验。
例如,在香港某头部投行“上岸”的Jacky,在悉尼大学求学期间曾在JP Morgan投行部实习1年,寒暑假又分别在中金、华泰投行部实习半年。再比如,据说国内某头部VC今年的return offer,清一色给到清北复交的研究生,唯一一个本科生毕业于哈佛大学,这位00后之前曾在淡马锡和A16Z实习过。
PE的难度也不低。一外资PE投资人告诉投中网,他至今看到的应届生成功入职的案例,都具备以下特征:清北毕业+毕业前一年在外资投行部实习并获得return offer+在大PE做off cycle实习表现优异获得return offer。
残酷的竞争倒逼着学生们从实习就开始“卷”,这甚至滋生出了一门“畸形”生意——付费实习。
Reese本硕都在纽约某名校金融专业就读,听说周围有人花了2万美金买了顶级投行2个月的实习经历。她有些心动,于是也托人介绍在纽约花了1万美金买了所谓“大摩”的实习。
据她描述,当时正值疫情,实习全部在线上完成,期间从未见过自己的mentor,只靠微信联系。“对方每天会给我分配工作,但都是没有技术含量的dirty work,完全没有顶级投行工作的体验感。”
像Reese一样砸钱买实习的不在少数。在某付费实习机构工作的Jason告诉投中网,从2020年开始,公司的生意越来越好做,买家背景也变得雄厚:基本都是国内985/211院校和海外名校的学生,本身已经攒了不少实习经历了,还在买。根据实习咖位的高低,价格大多从2000块/月至2万块/月不等,上不封顶。
只可惜,亮眼的简历也不总是奏效的。上海某天使基金的投资人告诉投中网,去年他们公司招来一位实习生,刚入职就为机构带来一个“千万级大单”。
“你说,有这样的资源,其他人还怎么比?”
“金字塔尖”的两面:寒气和光环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根据我们观察,不论校招还是社招,今年投资市场都挺躺平的。募资寒冬,是最大因素之一。
有投资人在今年投中峰会坦言,很多中小机构近两三年没有融到一分钱,只有头部机构或者做得好的垂直基金才能拿到一部分钱。
在“弹药紧缺”的关键时期,活下去成了首要任务。一家VC人员透露,投资机构是人才密集型组织,该机构人员开支占比高达80%。为了削减开支,最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裁员+停止招新。
事实上,单从人才梯队搭建的角度来看,VC/PE的人才要求对应届生本身就不友好。
Travor坦言:“过去,一些市场化机构也不招应届生。VC/PE大多是‘小而美’组织,机构几个人每天在外面跑,根本没有时间带新人,也不愿意去招。”
某VC/PE猎头则表示:“投资机构往往要求候选人具备行研判断、财务分析、法律知识,商业谈判等综合能力,最好还有成功的投资案例。这些对于应届生而言,都是很难满足的。”
但每一批应届生恐怕都不会这么想。
一直以来,金融、投资都是“高薪”的代名词。根据智联招聘此前发布的春季招聘数据显示,在各大行业工资待遇中,金融以11015元的平均月薪位列榜首。“高薪”的诱惑,吸引着大批应届生前赴后继。
此外,投资行业特有的“光环”,也时刻刺激着应届生的肾上腺素。在某头部VC实习的Fancy就向投中网坦言:“我每天在最好的地段,接触的案子少则百万、多则百亿,大大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也加深了我留在投资圈的决心。”
对此,一位投资人不禁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现在很多小朋友都被金融圈的‘光环’忽悠了,以为进入了一个离钱最近的行业。但做投资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有的投资可能要用几十年,才能证明投对了。何况现在投资热潮褪去,好项目也面临退出难的问题。
“试问现在哪个投资经理敢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年到手有60万?恐怕不超百分之二十。”
另一方面,“高不成、低不就”依然是应届生的“通病”。
哥大研究生Jennifer告诉投中网,过去几个月,她陆续收到了5、6个offer。
但在Jennifer看来,offer的那几家机构“不过都是几亿规模的小基金,虽然钱给的到位,但是创始人背景一般,呆在这样的公司没有多大前途。”
自认名校毕业的Jennifer还是想冲外资投行。不过,Jennifer也坦言,外资投行的竞争相当激烈,她已经面试三轮了,至今没有反馈,每天都很焦虑。
依旧不少人挤破头想进金融圈,但极端的环境也让一部分人清醒认清了现实,选择离开。
比如,在香港某对冲基金做交易员的Matthew发现,自己剑桥硕士的背景在名校学霸扎堆的同事中毫无优势,已然晋升无望。今年5月,他毅然辞职,目前正在帝国理工攻读博士。
在美国读了金融本硕的Fiona则更潇洒。找了2个月工作,四处碰壁之后,Fiona意识到,她更想找一个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不是当一个内卷的螺丝钉。
“当把思路打开,你会发现机会很多。比如做个养老院也不错,既赚钱,还能为子孙后代积福报。实在不行,我就向家里要点启动资金,自己创业算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皆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投中网 (ID:China-Venture),作者:王满华、张俊雯,编辑:曹玮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