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断”和“无知”为何总是形影不离?
2022-11-10 10:35

“武断”和“无知”为何总是形影不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完全“讲不通道理”的时刻。


记得大学时,有次跟朋友一起看球。突然有个人走过来,看了一眼,来了一句“节奏真慢,比世界杯差远了”。我们都很错愕,当时世界杯才结束一两个月,余温尚在,但眼前这位显然是睁眼说瞎话,因为我们看的是一场新赛季英超的强强对话,当时的场上阵容和节奏还真不是各支国家队能比的。


很显然,这位才看了一眼就下定义的“武断哥”,可能每四年才看一次足球,看两场世界杯就当自己是球迷。话说回来,即使他看的那一眼,传接球速度真的慢,可一场比赛是90分钟,你能看几秒钟就下结论吗?但很显然,他真的看了一眼就下了结论。遇到这种人,你能说理吗?


还有一次,我写了篇球评,里面有“中锋”二字。对于球迷来说,这个词是不是很常见?但是有个平时不看球的同学瞄了一眼,很不屑地说:“足球有中锋?篮球才有吧?足球只有前锋,中锋是你自己编的吧?”


我还解释了两句,说足球阵容里当然有中锋的存在,就像有左路右路一样。但对方就是一个态度,坚决不信。我转念一想,我解释个什么啊?任何一个看过几天球的人,都知道足球确实有中锋这个位置,就算不看球的人,打开搜索引擎,或者随便拿一份报纸的体育版,都能找到答案。连这么简单的寻找答案方式都不尝试,反而武断下结论的人,你觉得他的认知能力能支撑正常沟通吗?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武断”和“无知”这两样东西简直如影随形。记得互联网刚刚兴起时,历史是一个特别火热也尺度不小的领域,却也是难得的好氛围。当然,也会有例外,当大家正在热切讨论,引用各种史料、摆出不同著作、针对一个个历史细节剥茧抽丝时,总有人突然冒出来,背两句历史教科书,或者来几句民间传说。


当然,有时人不能太贪心。当年遇到这种人,总是盼着他们快点消失,但后来发现,智能手机出现后,上网不再有门槛,公园老大爷广场老大妈和中小学生都能来几句。好好讨论问题的文章得不到尊重甚至随时消失,反倒是那些早已被证伪的陈词滥调被人不断使用。当年那些偶尔冒出来的人,如今已经成为常态。


不去网上看看,你很难想象有些人的武断到了何种地步。简单点说,就是“认同的就是真理,不认同的都是造谣,反对自己的都别有用心,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东西统统都是假的”。


这种武断显然不以事实为依据,或者说,武断的人基本没有兴趣知道事实,同时,他们热衷于在根本违背事实的状态下发表观点,却对别人基于事实的反对表示愤怒。同时你会发现,越是武断的人,知识结构越是陈旧,可能依然停留在中学时代。


举个近来我经常提起的例子,说起“自由”,很多人都会下意识地反感,立刻用一句“没有绝对的自由”来批评那些提倡自由的人。但这显然是武断的,因为在大多数时候,提倡“自由”的人只要稍有智识和逻辑,都不会将自由等同于为所欲为。因为现代文明定义的自由,从来就不是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在法治框架下免于被权力和他人侵害的自由。所以,那些将“没有绝对自由”挂在嘴边的人,显然是武断的,他们将自己认为的自由定义强加于对方身上,先歪曲对方的观点再进行攻击(这种事情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都是常态)同时也是无知的——他们对现代文明的那些基本概念显然一无所知。


武断是偏执型人格的一部分,它往往会演化为一种对他人的苛求,如果发生在家庭里,就会造成巨大灾难,许多中国式家庭的沟通不畅恰恰源于此。


在这些情境里,武断和无知的呈现方式往往是一样的,那就是对“经验”的强调。面对这种状态,正常人很难通过对知识的阐释来实现沟通,因为对方往往只需要一句“我以前学过”“我小时候见过”“我见得多了”,就能单方面宣告胜利。


我曾经多次引用自己在旧文里的一段话,这里不厌其烦地再摘一次:


在人类历史上,“经验”甚至一度是最重要的东西。那时,人类的生活半径狭小,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去过100公里以外的地方,甚至未曾离开自己的村子;那时,人类的社会关系基本固定,局限于村落和宗族;那时,人类获取资讯的渠道仅仅是口耳相传,即使改朝换代的大事,也可能拖个一段时间才知道……


因此,那句“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会很有说服力。因为在简单而节奏缓慢的小农时代生活中,大多数事情都是重复而为之,比如如何种地,如何割草,如何打柴,如何剁肉,全都是熟能生巧的活计。大多数生活经验也无可取替,比如对天气的判断,对婴儿的照顾等。至于所谓的“人生经验”,当然也以随大流为主,长此以往,自然生出一种对“与别人不一样”的恐惧。甚至可以说,你的经验是唯一可以传于后人的东西。


但这显然不是今日人类的状态,将经验置于知识之上,是对进步的阻碍。当然,有些经验在某种意义上是正确的,比如许多中国人代代相传的明哲保身,但这反倒更印证了“经验是对进步的阻碍”。人们对这些“经验”吸纳越多,越信从,自己身处的环境也就越糟糕。就像我之前说的,一代人越是强调适应社会,就越会给后代留下一个更难适应的社会。


如何避免武断?其实哲学家罗素有篇文章说得很好,他提到了几项避免武断的基本原则。


一是“如果一个问题单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话,就请您亲自观察一番”。他举了个例子,亚里士多德误以为妇女牙齿的数目比男人少。这种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办法很简单——他只消请他的夫人把嘴张开亲自数一数就行了。


回到这篇文章的开头,我那位同学要弄清楚足球运动有没有中锋也很简单,去查查资料就行了。但很显然,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我的同学,都“自以为知道而实际上自己并不知道”


也有很多事情,并不那么好验证,这个时候就需要逻辑和包容。为什么现实中很多人见到超出自己认知的观点,总喜欢用“别有用心”之类的说法去抹黑对方?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潜意识里已经发现自己的观点未必站得住脚,因此必须通过打倒对方的方式实现“胜利”。


此外,要警惕那些容易助长你的狂妄自大的意见,罗素举出一个例子:“如果你是男性,你往往会指出大多数诗人和科学家都是男子,以此体现男性的优越感;而如果你是女性,你又往往会用大多数罪犯都是男子来反驳。”但很显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这样的观点都是站不住脚的。


说到底还是要逻辑先行,但在当下,遇到没有逻辑的人几率非常高,那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躲开就好,因为你并没有好好说理的空间,同时一个人如果有了逻辑,那么胡搅蛮缠肯定不在行,吵起架来就是必输的命。老实说,不管你说什么,只要对方祭出一句抹杀所有个体差异、个人需求、不同认知、不同情境、将一切绝对化的“凡事都有好有不好”,那么道理就已经无法说下去了,讨论也失去空间。


这就是我们所面对的,逻辑教育能够解决这些问题,但很显然,正是因为它能解决问题,所以才一直被漠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