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校长会 (ID:xiaozhangclub),作者:帆沫,责编:小东邪,原文标题:《孩子病了,却没人知道丨校园心理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做什么?如何做?》,头图来自:电影《放牛班的春天》
后疫情时代,全球重度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检出率大幅增加。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联合打造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我国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28%。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休学,学业压力已经成为压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身上的一座大山。
如何预防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发生?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的主阵地之一,对于学校工作而言,有效评估和及时干预是关键。但目前来看,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有效机制及人力物力支撑,许多校长、教师尚未掌握相关必备的态度、知识、技能和经验,这正是学校面临的一系列至关重要且紧迫的难题。
11月14~15日,深圳市龙岗区校(园)长大讲堂邀请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智库专家、共青团山东省委特聘心理督导专家泰祺老师,开展《校园心理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专题讲座,校长会智库整理了重点内容,下面一起来学习研讨,相信会对您有所启发。
山东省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智库专家,共青团山东省委特聘心理督导专家,青少年抗挫力实践者 泰祺老师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面对突发和潜在的心理危机,学校可以怎么做?
你对校园心理危险因素评估与干预有哪些了解?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一下。当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发生时,如果学校缺乏完善的评估与干预机制,往往就会错过处理危机的最佳时机。这就是所谓的“预则立,不预则废”。
我们都知道,成功处理一个心理危机事件,可以挽救一个孩子乃至一个家庭。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负面事件影响到的远远不只有当事人。
WHO的数据显示,每一次自杀事件可以影响到至少8个人。对于校园心理危机来讲,这些受影响的人,包括当事人的家庭、学校和老师、其他相关学生及其家长,以及关注该问题的社会公众。尤其是会带给当事人亲友持续的痛苦、羞耻、愧疚、困惑和整体失调。
学校是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主阵地之一,做好学生心理危险因素评估和干预工作,是教育学生学会珍爱生命的重要契机,也有利于加深公众对学生心理危机现状的理解和重视,并有助于优化学校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危机的应对策略和手段,维护学校的安全稳定发展。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学生的身心状态中观察和评估他们的心理状况,以下是一个身心状态观测模型:
身心状态观测模型
1. 看学生的吃喝拉撒睡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失眠、食欲下降、感觉呼吸困难、肌肉紧张等问题;
2. 看学生的喜怒哀惧愧,比如是否便显出焦虑、持续担忧、过分敏感、易怒、自责等情况;
3. 看学生的言辞话语间,有没有与以往明显不一样、较为偏激的想法等;
4. 看学生的举止行为中,有没有异常的表现,比如反复洗手、反复消毒、社交退缩、不敢出门等。
老师在学生教育中,尤其注意不要轻易调动学生的“愧”。有些父母会对孩子说“我这么辛苦养大你,你却……”短短的一句话,也会对孩子造成较大的持续的伤害,产生自责或自卑的心理。老师在批评、教导学生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要说侮辱性、贬低性的话语,不要故意让学生感到内疚和羞愧。
校园心理危险因素的三级预防制度
学校在部署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时,可以重点做好这几件事情:
1. 所有的学校工作人员都应接受在职训练,了解青少年自杀的征兆,以及相关的学校及社区资源。
2. 每一个学区都应有一个清楚的转介高危学生的程序,例如:(1)发现有自杀倾向的学生;(2)评估自杀行为的严重程度;(3)通知家长或监护人;(4)确定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得到适当的心理健康服务;(5)参与追踪的过程。
3. 结合初级与二级预防策略可提高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制度的效果(参考上图)。
4.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制度如果能和解决更广泛的心理问题作连接,将会有更好的效果。
5. 校园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需要有教体局、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和家长的充分支持。
对于已处理的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学校也需要有适当的跟进和预后。如高危个体、团体和家庭要一直跟进或作适当转介跟进;高危个案结束后,最少面谈或电话回访三个月;档案加密保留两年,等等。尽力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不可或缺的抗挫力教育
如何减少校园里的危险因子,增加保护因子?
如果等到校园心理危机爆发的时候才去采取“救火”措施,好比抽出压在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不但过程艰难,失败风险很大,并且已经发生的伤害,早已成为学生身上不可承受之重。所以,学校不能只是把“稻草”拿起来,更要把青少年的身心训练得强壮一些。
先来看三个重要的概念:你能区分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心理危机吗?
突发事件,是指出乎人们意料发生的事情,如疾病爆发、意外事故、地震等;
危机事件,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发生突发事件,二是人处于紧急状态;
心理危机,则是指个体碰到某一事件或情景,超过了自己的应对能力。
如何判断心理危机的出现?我们有时候可能会对别人的情绪反应感到疑惑,尤其是当成年长辈看到孩子因一次考试成绩、一句批评或嘲讽而产生很大的负面情绪和过激行为时,可能会想:不就是一件小事吗?但对于当事人而言,只要自己主观感到无力承受、难以超越,那就是心理危机。
也就是说,心理危机的发生,与事件本身的大小无关,而取决于个人对事件的理解和解释。这也是为何面对同一件事,比如受到老师的责罚,有的孩子过一会就没事了,有的孩子却一直走不出来。
Dr.Werner研究团队在夏威夷Kauai岛上做过一项抗挫力研究,把1955年出生的505位儿童中的201位儿童,归类为高危险的脆弱群组,他们绝大部分来自于存在暴力,离异,酗酒,父母一方有精神疾病的家庭。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些孩子很可能前途坎坷,黯淡一生。
结果却发现,即便经历那么糟糕的童年生活,其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在成年后仍然拥有健康的人际和社会关系,积极的心态,在工作中展现出应有的胜任力;同时在经历挫折与压力时,能及时调整自我,朝向目标,继续努力。
是什么在暗中帮助到了他们?这得引出一个概念:抗挫力,指的是一个人面对逆境或挑战时,良好的应对与恢复能力。它不是一种先天的个体特征,而是个体在与周围世界互动背景下获得的一种能力。
研究者在寻找这些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有利于其发展的根源时,找到了一系列有利于提高其抗挫力的保护性特征或因素,主要是有利于其性格发展、学业成绩、沟通和解决问题能力、自信、信仰/对生活意义的认识以及在社区、青少年组织或学校里得到的外部支持等。
研究者认为,这些均与个体在青少年期得到的教师、同龄人和家庭成员的支持有关系。
孩子们的身边,环绕着各种危险因子,但也潜藏着诸多保护因子。减少校园里的危险因子,增加保护因子,是学校该做的,也值得做的事情。比如不再用偏差行为或叛逆等字眼给学生贴标签,重视乐观的学习态度多于根据成绩评价,并为学生提供抗挫力教育,多开设有关身体智能、情绪管理、自尊自信、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在危境中正向成长。
泰祺抗挫力9大技能培育模型
在学校日常心理教育中,有些小技巧很适合心理老师、班主任使用。比如每天都带着学生做一两次放松练习,练习方法也很简单,让学生依次收紧身体的某一个部位,然后慢慢放松下来,让身体记住这种放松的状态。这对处于学习压力甚至学业焦虑中的学生很有帮助。
还有一些可以提升学生幸福感的小方法,比如每天让孩子在小纸条上写同学的某个优点,设置一面“幸福墙”让学生在上面记录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幸福的事或感觉等等。
疫情期间,长期在家里上网课,会让学生缺乏多元的人际交往和来自同学(同伴)的情感支持,与在家办公的父母朝夕相处,也存在发生亲子关系冲突的可能性。班主任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额外的“作业”,拍摄家中的幸福时刻,把照片攒起来,和父母一起回顾,并做成照片墙与同学分享。这有利于提升学生宅家的幸福感,降低负面情绪影响,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撑,同时也会提升学生复学后的适应性。
情绪在前,问题在后
家校沟通为什么这么难?
我们都说,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而家庭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学校不是一座教育的孤岛,需要与家庭并肩作战,但家校工作却又让我们发现,家校沟通也绝非易事。
“老师,您就说这事怎么解决吧!”“老师,连您都管不了的话,我怎么管?”面对敏感、无助、态度不好的家长,如何回应?谈到孩子的问题时,老师一句话不慎,就可能会让家校关系降至冰点。
让我们做一个情景演练:如果你是一位家长,有天突然被孩子的班主任叫去学校谈话,你会是什么感受?站在教师办公室里,面对一脸严肃的班主任,你可能会感到疑惑、不安、缺乏安全感。
有些老师觉得,只要把孩子的问题解决掉就可以了。但如果开门见山地指出问题,家长很可能会立即启动“防御机制”,对你筑起高高的“心防”。尤其当你要处理的是特殊学生的严重心理问题时,家校沟通的过程,更会让你感到如履薄冰。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把人类思考模式拆分为系统1和系统2。其中系统1是依赖直觉、无意识的思考系统,而系统2是需要主动控制的、有意识的思考系统。当人处于较放松状态时,他才能正常地运用系统2理性思考;而当人处于紧张状态时,他的系统2往往会变得迟钝,直接躲到系统1里,只想自我保护,凭本能作反应。
因此,家校互动的第一步,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让家长感到安全、舒适,从而卸下“心防”,这样家长才可能接纳、信任老师,与老师站在同一阵线。那么,怎样才能让家长放松下来?
当家长来到面前时,老师可以用一些人际沟通小技巧来“破冰”。比如先向家长介绍自己,介绍所在的办公室或教室,最好能带家长转一转,让对方先熟悉环境。又如当家长着急、生气或不耐烦时,可以递给他一杯温热的茶,在慢慢喝茶的过程中,高亢的情绪也会慢慢地平缓下来。
“三明治”交流法,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在与家长沟通问题时,老师如能运用好这个方法,往往能够通过正向陈述,卸下家长的“心防”,唤起对方的正向情绪,从而提高沟通效率,加强沟通效果。何为“三明治”交流法?分为三步走:
1. 表明身份,正向陈述,开门见山,讲到重点
2. 老师已做、倾听家长建议、邀请协助事项、老师未来还会再做
3. 正向期望结束、表达持续联络、合作意愿
在表扬学生的时候,老师不要只使用空泛的描述,比如“他很热爱班集体”“她很聪明”等,而要用具体的事情和细节来描述。比如“他参加班级劳动很积极,上次搞班级清洁,他第一个主动上来领任务”。至少表扬孩子3个真实的优点,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了解到老师确实在用心观察学生,关心学生。
此外,在由正向陈述转向问题探讨时,老师也要注意一个小技巧:把“但是”一词置换成“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话语中的否定意味,让家长在心理上更易于接受。
交流过程中,老师要懂得“自夸”,也要学会适当“示弱”,尤其是面对特殊学生的家长,要说清楚“我能做的”和“我不能做的”。比如说“我当了5年班主任,这类事情也应对过不少,经验还是比较丰富的;同时,我不是专业的心理专家,我的能力也会有局限性,要交给专业人士评测才知道,但我会尽我最大的能力来帮助孩子”。
有时候,老师可能会遇到年纪比自己大,社会经验更丰富,或者性格更强势的家长,当受到质疑、责难时,可以“借力”于其他人或组织,如校长、年级组长、专业人士,背后的研讨团队等,增强己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也为学生、家长提供到最及时、最有力的援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校长会 (ID:xiaozhangclub),作者:帆沫,责编:小东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