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今天时间不是很多,所以我简单快速写完下面几个内容:
- 2023年A股值不值得投资
- 2023年A股,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哪一个比较值得投资
- 2023年有没有比较好的主题投资
首先第一点,一般我们判断一个资产在年度上是否值得投资有两种方法:
1. 直接拍一个预期回报率出来,看看和其他资产比到底够不够牛。这种做法属于看起来很fancy,但实际上不一定好用,因为每个资产的预期回报率要能拍准那真的是神仙了。
2. 拉出过去一段时间的大类资产走势,然后判断这段时间的趋势是否会持续。
第二种方法是非常富有哲思的,这其实是在宏观层面做Carry / Volatility Trade。我很喜欢这个方法,而且它很灵活,1个月可以,一年可以,38天也可以,想怎么搞怎么搞。
当然,第一点也可以提一嘴,目前对A股,以沪深300为代表的1年期预期回报率在10%~30%左右,分布比较平均。这个回报率是比较可观的。所以无论你用股债比价,EPS预期,PE的预期去算,A股在明年的回报率都是可以的。
第二个才比较精髓:
来自中金的图,2022年,A股和中概股排在了全球大类资产涨跌幅的后两位。然后未来无非就是两种可能:
- 2022年的情况继续;
- 2022年的情况不是2023年的情况,然后大类资产的排序开始一个洗牌。
一般来说,大类资产中,债券的驱动力是货币政策和通胀预期;股票的驱动力是EPS和PE,商品的驱动力是需求和供给,外汇是不同国家经济差和短期结售汇的合集。
总结一下,经济和货币政策是所有大类资产配置的驱动力公约数。
那么货币政策层面2022年是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经济层面2022年有俄乌冲突和疫情的冲击。
往2023年去看,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速度必然大幅放缓,甚至有重新宽松的可能。
经济层面,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都在逐渐消解。
那么2023年我是愿意把大类资产配置表格做个洗牌的,我对于今年涨得多的东西会稍微谨慎一点,比方说原油,对于今年跌得多的东西我会更看好,比方说A股和HIS。
这个思路是非常好用的,它适用于各种时间点。当然,要fancy一点也可以,你可以搞个Carry指标,然后说Carry指标走高的时候,波动率降低blabla。
所以我想这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只要联储加息不继续超预期,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边际放缓,那么A股就可以投资。当然你可以对这两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我是不会去说服你的。投资就是自己的认知变现,每个人看法不一样很正常。
那么如果A股有投资机会,在宽基指数中,应该找哪个?
用EPS增速去看,明年可能除了能源都是正数。用PE去看,无论是50、300、500、1000,创业板指,都在地板上,都是好机会。
所以一方面这时候确实是个好时间点,另一方面,如果要优中选优,我们还是要多思考一步。
一般我会把50和300放一起,500和1000、创业板三个放一起。50和300的区别主要是300里面还有一些成长股,500和1000的区别是500里面金融多一点点,1000的行业集中度反而高一点。但大差不差。
最简单的方法是,我一般用中美利差去看50的拐点。
这相关性有无数种解释,无论是外资流入,中美经济差距都可以,从基本面还是从资金面都可以看。但我反正理解就是,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这个相关性失效的迹象。
2023年,中国十年期国债我感觉从2.9%的位置,往上目前看,3.0%只怕是守不住,但我现在觉得可能极限也就3.2%,3.2%的意思就是,市场要比2020年秋天更加乐观,这个有没有可能呢,我觉得是有的,但在一年期MLF利率+40bp的位置我觉得是会要摇摆一下的。
所以50要表现不错,其实还是要美国的收益率往下走。美债十年期现在3.5%~3.6%,如果说联储把通胀预期干到2%,那么1.5%~1.6%的实际利率预期我觉得确实要往下,坦率说,我觉得美国未来实际利率可能是1.1%~1.5%,但通胀预期可能是2%。所以落实到交易节奏上,我觉得50明年是有机会的,但我自己会在下面几个时候稍微想一想止盈的问题:
-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太快,在3.0%以上甚至3.2%之上的时候。
-美债收益率下太快,萧条预期太强把中债收益率拉下来。
简单来说,明年对于50和300来说,最完美的剧本就是中国慢慢复苏,然后复苏速度前低后高,像高盛说的那样,2023Q3中国实际的GDP增速可以有10%这是最好的剧本。此时如果美国没有发生大萧条是最好的。
无论是中国复苏不动,还是美国萧条太快,都对于50和300是个麻烦事。
对于500和1000,有一些人会把500当做是周期股,1000当做是出口产业链,但我觉得这个划分没太多逻辑支撑,我一般觉得500和1000其实是市场情绪驱动的。
两市的融资余额是很好的先行指标,所以我一般就看这个了,我自己感觉明年最好的剧本是权重搭台,题材之后再去唱戏。坦率说,制造业利润一般跟着PPI走,2023年制造业利润我感觉是承压的。所以我自己对成长股里面很多东西现在是很迟疑的。
我觉得一方面公募持仓太多,一方面盈利预期也没说太好,里面有一些细分板块是不错但整体看起来机会不如2022年。不拥挤的时候这不是问题,拥挤的时候这绝对是问题。
当然,拥挤对新能源半导体和军工也有区别,所以也不要一概而论。
目前融资余额和市场情绪其实还是很好,如果明年经济复苏不错,其实脱虚向实也包括了这部分,这是需要警惕的。目前融资余额在一个平台上,如果跌破了我是会小心点的。
创业板相对来说简单点,这指数我记得有24%是海外需求,本身又被流动性带动很严重。所以美债收益率下跌的时候他涨幅更好。
我觉得2023年美债十年期可能有两个下跌:
- 第一段从4.0%~3.25%,这一段我觉得现在已经在发生了,这是不萧条时候,1.1%的实际利率+2%的通胀预期。
- 第二段可能是萧条时期,继续往下50~100bp。
目前创业板指并没有因为全球流动性宽松而上涨,我感觉这就是个抱团的问题。下一次可能要等流动性拐点了。我自己在目前是会稍微谨慎一点的。这里有一个核心思路:
- 2021年~2022年进入股市炒成长股的钱,算不算脱虚向实里面的虚呢。如果我炒股支持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方向,这是不是虚呢?这还是算朝着实的虚?
我反正自己在看到美国流动性拐点之外会稍微谨慎一点。
最后聊一聊对于消费、金融、周期的看法吧。
对于周期,我觉得商品价格在上涨之前可能是要下跌的,但这个时候周期股的走势就比较有意思了。一般来说周期股是会跟跌的。但2023年如果大家都知道后面的通胀是有机会的,周期股可能表现会比商品强势。
所以我觉得2023年周期股的投资方法可能是多周期股空商品。
这里说一下我对于通胀的看法,从货币宽松到通货膨胀需要三道阀门,以前我们觉得是两个:
- 货币市场流动性宽松
- 信用市场流动性宽松
- 货币乘数
以前我们不考虑货币乘数,因为没有什么情况可能降低货币乘数,现在我们知道了疫情是可以降低货币乘数的,遏制传统行业也可以降低货币乘数,这是过去一年学到的。
商品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海外严重萧条,然后中国不复苏。但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商品的供给也是没有的。这无非是拉长了时间。
所以周期股我觉得就是:它在变好之前有可能变得更差,你应该做点事情让自己不倒在黎明前,所以我自己觉得多商品股空商品可能是个不错的思路。但这个需要稍微做一点精细的测算,我还没搞这事情。
金融其实比较简单,对于国内的银行和保险来说,如果你觉得货币宽松结束了,那么你可以去搞一点,我自己是觉得明年下半年存在通胀压力,所以我确实觉得货币市场宽松结束了。
消费是大家共识预期的方向,我觉得一张图就说明了问题。
2019年到现在,涨幅从下到上分别是:
- 阿迪达斯
- LV
- Chipotle
所以平民的可选消费在疫情后的复苏,即便发了钱也不好;有钱人的消费在疫情后是不错的,其实这点在很多地方,即便没有发钱的地方也是如此;Chipotle是一个快餐厅,所以能涨价的刚需,其实表现也不错。
所以明年消费我觉得就两个思路吧:
-一个是服务业,把2023年12月回到2019年12月当做是设想然后去算估值和利润是否合理。
-一个是上面说的耐用品和非耐用品,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经验,奢侈品和可以涨价的非耐用品其实也不错。
耐用品我感觉还是要发钱才能一直超预期。
就这么多吧,希望有所帮助,这个东西是非常主观的,所以你可以有不同的看法,相信自己相信的东西就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培风客 (ID:peifengke),作者:奥德修斯的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