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狭小空间居家办公,会抑郁吗?
2022-12-08 19:53

在狭小空间居家办公,会抑郁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ID:renkou8gua),作者:王锡泽(新加坡国立大学房地产系助理教授)、刘涛(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编辑:靳永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教授)、庄溪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硕士毕业生),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几年,因为疫情居家隔离、居家办公成为一些人的生活工作常态。夫妻两在家办公,孩子在家上网课,如果父母刚好一起居住帮助照看孩子,那么一家五口(或者六口)全天24小时在一个空间里共处。在大城市,有多少家庭可以在这样的情况下舒适地生活、工作?就更不用说在北京这样的城市年轻家庭通常挤在狭小的学区房了。面积小、房间少,在狭小空间里生活、办公、学习,心情会好吗?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住房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是决策者可以有所作为的一种因素。居住拥挤,通常意味着生活空间不足或缺乏私人空间,二者都可能降低个人对其周围环境的控制感。在寸土寸金的大城市,生活空间不足是常态,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起的筒子楼如今仍未绝迹,蜗居的蚁族可能从公众视野隐遁却从未消失,胶囊公寓已然成为都市单身青年们新的流行选择,甚至通宵营业的餐厅和开放的公园躺椅都能成为流浪者们的栖身之地。


居住拥挤带来的控制感降低如何影响心理健康呢?主要有三种机制:


一是直接导致更高的压力水平和更大的抑郁风险(“直接压力源”假说)举个极端的例子:试想你租住在筒子楼,十几平米的房间安置了六张床,床和床之间只有一张帘子隔开,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私人空间,这样的居住环境很难让人不抑郁。


二是居住拥挤也可能引发更大的其他方面的生活压力,进而间接导致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间接压力源”假说)试想你是一个刚毕业的独身女青年,用微薄的工资在一个老旧小区租了一间十来平米的小房间,需要和其他租客共用卫生间和厨房,是不是做饭购物上厕所、遛弯锻炼谈恋爱都容易事事不顺,甚至人身和财产安全都会让你产生压力和焦虑?


此外,居住拥挤的人们也更加难以从生活压力带来的认知疲劳中恢复,因此导致对于生活压力更为敏感(“调节器”假说)试想作为新生或资深社畜的你,每天在外应付老板与甲方,时刻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社交状态,下班回家就想安静地躺一躺,回回血,但在居住空间狭小、缺乏私密空间的情况下,别说缓解压力、恢复状态了,说不定反而会放大职场压力,让人有家不想回。


图1:分析框架和假说


为检验这些机制,我们分析了来自北京市老城、市区和郊区的1613名居民的调查数据,覆盖了北京的七个区。受访者中,男女基本相当,年龄分布在18到59岁之间,平均年龄41岁;和父母长辈、子女孙辈同住的比例分别为40%和57%;人均居住面积最低只有5平米,最高达200平米,平均36.79平米,36.9%的家庭每人都有独立卧室;受访者的平均生活压力分值为5.817(最小为0,最大为15),5.5%有抑郁倾向。


我们用住房内人均居住面积和每间卧室居住人数测量居住拥挤。在控制了社会经济因素和区固定效应后,我们发现,居住拥挤与较高的抑郁风险显著相关。具体来说,人均居住面积每增加10平方米,可将抑郁风险降低27.7%;而相对于每人都拥有独立卧室的家庭成员,每间卧室居住1.5人以上的情况将使得抑郁风险提高120%以上。可见,房子面积大虽然好,但是在有限的面积下,房间数多一点,每个人有个自己的独立空间更加重要。


我们进一步检验了居住拥挤对抑郁风险的影响机制,纳入生活压力分值这一变量,首先通过Sobel检验发现生活压力分值不是居住拥挤—抑郁风险关系的中介变量。另外通过交叉项检验发现生活压力分值不是居住拥挤—抑郁关系的调节变量。这就支持了“直接压力”假说,但没有支持“间接压力”和“调节器”假说。换句话说,居住拥挤本身就和抑郁风险显著相关,请不要把锅推给其他的生活压力。


图2:调查社区分布


我们还发现以下群体具有相对更强的“居住拥挤—抑郁风险”关联:


1. 女性


可能的机理是心理学家提出的女性在情感、生理和认知方面的脆弱性;比如Hyde JS(2008)等学者的研究发现,青春期的女孩比男孩受负面情绪的影响更大,女性也更常产生消极的身体自尊,像是常见的身材焦虑、容貌焦虑之类。


2. 与孩子一起生活的人


可能是由于照顾孩子需要格外强烈的责任心、耐心、抗压力,难免产生巨大的精神疲劳;


3. 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人


可能是由于与父母一起生活可以提高人们的 “精神稳健度”,“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还是所言不虚的;如果结合上一条,家庭代际关系的故事让人唏嘘:照顾孩子真的很烦,有了老人帮忙就好很多,但代价则可能是老人的健康福祉……


4. 非商品房社区的居民


可能是因为他们的住房条件不是市场上自由选择的结果,而是被动接受的状况,这种选择性的丧失不利于居民的心理健康。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不平等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公平问题,而且还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在中国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虽然人均居住面积大幅提升,但居住空间的不平等性却并未消减。根据七普数据,全国还有6个省份的户均居住面积低于80平米。每个家庭都希望拥有宽敞稳定的住房,但当我们涌入大城市,却总是有人面临着购房无望、拥挤不堪、老旧失修、甚至居无定所。也许有人说,选择了北京,就是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然而,“人如果没有梦想,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住房政策制定者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在房地产热潮中被“落下”的城市居民,确保他们有足够的居住空间。销售或租赁的公共住房项目,只要能为低收入群体提供足够的居住面积或房间数量,不仅可以提升居住空间的公平性,也将十分有利于改善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从操作层面上,在城市用地和财政资源有限的状况下,通过户型设计的改善,增加家庭成员的私人空间,可能也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论文信息和链接:

Wang, X & Liu, T. (2022). Home-made blues: Residential crowding and mental health in Beijing, China. Urban Studies, online first.

https://doi.org/10.1177/00420980221101707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严肃的人口学八卦 (ID:renkou8gua)作者:王锡泽、刘涛,编辑:靳永爱、庄溪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