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22这一年
2022-12-19 23:01

我的2022这一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 (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距离2022年正式结束大概还有十几天的时间了。


但站在现在,其实2022整一年的轨迹已经非常清晰了。


所以,我也来给大家做个年度汇报,聊聊我这一年经历了啥,有什么思考和总结,也聊聊接下来的 2023年我们该怎么干。


2022年,想必对很多人来讲,真的会是我们所有人生当中,记忆非常深刻的一年。


我在去年年底也给大家做过一次年度汇报。有人可能还记得,当时我曾经分享过,我的2021年也是跌宕起伏的,经历过一些起伏和低谷,到了年底终于重拾一些念想,准备再出发。


然而万万没有想到,2022年会是这样一副图景。


我觉得任何人回到2022年年初,我们也许会想到这一年不容易。但大概不会想到居然会这么难。


我自己的2022年个人状态轨迹,大概是这样的:



其实这张图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我们都知道,今年疫情带来的两波巨大冲击,上半年4月份的上海时期是一波,下半年临近年底时是另外一波。


但你会看到,我今年最down的两个阶段,基本上在上半年6月份之前。到了下半年,尤其到了年底,我的心态反而稳定很多,虽然外界真的发生了很多事,也有很多悲观情绪在蔓延,但我在下半年很早就进入了一种非常稳定的状态。


可以给大家讲讲我2022年里的一些经历和心路历程。


首先,作为一个教育知识付费行业的创业者,年初我们把团队业务重新做了梳理,定了很好的计划。当时还是比较信心满满的,也上线了新的产品。


结果从2月份开始,不断的变化和冲击就开始接踵而来。


这些变化是全方位的:可能来自于你的合作伙伴,来自于你团队的员工,来自于你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也来自行业里边一些重要的变化……


从今年3月到5月那个阶段,我先后经历了大概有4到5次,每一次花了很大功夫认真做完一些计划后,几乎不到一个月,就因为一些突发的情况而完全失效,需要推翻重来。


我们都知道,一个创业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面向未来做计划。当一个创业者都开始怀疑“做计划”这件事本身了,那是种多么痛苦的体验。


光是因为团队重要成员或重要合作伙伴家里出现一些重要变故,导致部分原有计划需要通盘改变这样的事,我至少就经历了4次。


每一次,都意味着原有计划接近要推翻重来。


不夸张地讲,上半年我干得是有点怀疑人生的,干到有一个阶段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计划”这件事了。


或者说,有个阶段我都不太敢跟其他人合作了。就觉得所有事都要放在自己手里才是可控的。


当然,这种状态也会转化成一种自我怀疑——你就觉得,这么多破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不是其实有问题的是你自己?是我做错了?


今年5 月~7月,产品上市前后那个阶段,差不多是我今年状态最down的时候。


那个时候,一方面,我公司里面的事一团乱麻。


另一方面产品上市前后,我的出版策划人还生了一场重病,重到可能影响ta的生命。


这也导致很多工作一下子都压到了我身上,那个时候又因为疫情影响,也是一堆各种不顺利,因为同时关注的线程过多,跟几个合作伙伴之间的沟通协作也出了一些问题,还让一部分读者也很不满意。


那个阶段,真的是既烦闷烦躁,又很down很丧。


结果就是,6月之后,我花了两个月时间又一次思考人生。


到8~9月时,趁着有一周北京没完全封闭的间隙,还跟一群朋友去沙漠徒步了1周。


那个阶段,就开始思考很多事,思考完了有了结论,反而内心就变得更加稳定了,感觉很多事都重新给捋顺了。


所以才会出现:到了Q4 ,其实是今年下半年这波疫情+负面悲观情绪最严重的时候,但我自己的状态反而变得越发稳定起来。


这就是我今年整体的一个经历,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年。


关于2022年,在年末之际,我总结了五句话,连同所有的思考总结一起分享给你:


第一句话


再牛逼的人,今年也会很受挫。2022年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卑微。


分享给大家的第一句话,是真心想告诉你——在2022年这样的时间里,再牛逼的人今年也会很受挫。这不是你的问题,也无需这样自我归因。


在2022年里,我最重要的learning,就是要学会卑微。


上面说过,作为一个10年+经验的连续创业者,2022 年上半年我其实也面临着很强的自我怀疑,觉得问题是不是出在我身上?是不是我把很多东西做错了?


但任何时候,如果你陷入到一些很不确信、很纠结、很自我怀疑的时候。你要给自己留一个窗口,保持向外看和向上看,帮助你更准确地判定自己的身位。


我自己在年中很down的那个时候,就去聊了很多朋友、前辈、同行业同领域的知名公司。整个聊完一圈之后,我就发现这个事可能不是我个人的问题了。


因为我面临的问题和现象,很多人、很多公司都遇到了,且比我还要严重很多。


出现这个现象,是有很多人处在一种逻辑错位的状态。


这个错位是怎么造成的?


我们所有人追求收益,都是对于环境、未来有一些预判,然后计划、准备下注。


如果我们对规则熟悉,判断也是对的,就能利用规则获得收益。这是所有人追求收益的一个模型。


但是今年,当我往外向上看了一圈,发现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整个很底层宏观的东西,比如:全球的政治秩序、全球的经济秩序、整个国家的产业逻辑……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这些东西在重构时,意味着你身处的这个系统架构在完全打散。


重组的过程中,原有的规则会失效,之前的收益预期也会完全失效,甚至会带来更多的损失。


所以我们很多人的逻辑错位了。


在大系统重构的时代窗口,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作为创业者,今年你可能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陷入“无力”——你想要为未来去下注,却找不到可以依赖的东西。


为什么2022年我们所有人得学会卑微?


一方面,要认识到我们个体的渺小。另外一方面,我们所有人得能卑微下来,做好最坏的打算,拥有一种“清零心态”。


有段时间我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自己满盘皆输,变得一穷二白,得回过头从开滴滴送外卖这样的事干起,这事我能认吗?


换到以前我不一定可以,但今年下半年我认真跟自己对过话后,我觉得为啥不行?


尤其是见了几位教培行业出身,因为双减一夜之间负债数千万的朋友,还可以充满好奇和乐观地打量整个世界,去探索尝试很多东西,那时候真是对他们的状态由衷敬佩。


看到你身边有这样的人,你就觉得没啥可恐惧的。


大不了,真的要从送外卖开滴滴干起,咱也一定应该追求把送外卖干滴滴给干出点花来。


其实人很多时候就是一念之差。


你要是自己绷着跟自己较劲,那有一天要是真的去送外卖开滴滴了,你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巨大人生失败,根本抬不起头来。


但要是真把心态放宽放开了看,有时去当过保安,送过外卖,开过滴滴,这样的事也能成为你人生的财富和增量。甚至,只要大环境好转,你没准还能从中再发现很多新的商业机会。


回过头想想,当年褚时健出狱之后做褚橙,不也正是这样的心态吗?


所以,人一旦卑微了,能随时接受自己的渺小,随时可以接受自己可以被“清零”,并且即便真的遭遇清零,也能躬身入局从头干起,那就真没什么好怕的了。


第二句话


面对极端无序,若能够学会即兴创造型的工作模式,可以把一切无序、不幸都转化成动能,就能随之不败。


这是我想跟你分享的第二句话。


有一部意大利的知名电影,叫《美丽人生》,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或看过。


讲的是一个意大利的父亲,在纳粹时期全家被抓捕进了集中营,为了给他的孩子营造出一种美好的希望,父亲告诉他的孩子说,其实我们是去了一个游乐场。在被监禁坐牢期间,各种的玩耍,小孩子也很开心。虽然最后父亲可能还是牺牲掉了,但在宛若地狱的集中营,ta给自己的孩子创造出了一个天堂。


这部电影有一个很重要的内核,我可以用我听过的非常有哲理力量的一句话来概括:


有些时候,问题无法被解决,只能被超越。


我前面提到,今年上半年,我有个阶段陷入到对于“计划”绝望的状态中。


如果我继续去解决“怎么才能做出更靠谱的计划”的问题,我很可能陷入死胡同。


但中间有2个月,当我真的对于“计划”这件事死心绝望了的时候,我突然从一个朋友那里找到另一种解法。


我那个朋友很有意思,ta做事几乎没有计划,所有事情都是“即兴创造”。


从开直播,到每天吃啥饭见啥人,都很即兴。但我那时候见ta,发现ta真的很开心很自如。


于是我决定——索性我干脆也不要做计划,把所有事情都变成“即兴创造”型的。


我发现,“即兴创造”其实也是种很重要的能力。当所有大环境极端无序时,“即兴创造”和“灵活性”可能反而会让你活得最舒服坦然。


那个阶段,我写了篇推文,里面也提到一个思考:我发现,今年很多公司、组织遇到的核心问题,其实都源于创始人和员工太想要追求一些系统级的确定性。


但如果系统本身就面临重构破碎,那一家组织或一个人的状态,要变成更多在做偶然随机的创造,而不是追求某些大系统层面的稳定。是不是很多事更能迎刃而解?


这事还可以再延伸一下。


前几天我发公号推文,有个用户留言说:现在新的毒株又在路上了,将来会反复感染……


我就回了一句:咱都淡定点,人生来就是要经历不幸的,但只要我们还能活着坚挺着,就总有本事可以把不幸转化成资产。爱咋咋地吧。


所以,拥有能随时即兴创造的一种体验或一种能力,在某种意义上,也能让你把一切不幸的遭遇,随时转化成你的资产。这样的你,将会是一个非常非常强大的人。


第三句话


今天只有顺利完成了世界观重建的人,才能走得更稳定、更踏实。


这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三句话。


刚才提到了,今天我们整个大时代的逻辑都在重构。


一个过去本来走得很坚定踏实的人,今天如果没有完成世界观的重建,很可能会面临着:每向前走一段,都会遇到巨大的冲突和割裂感。


所谓世界观是什么?最简单的来说,是一个对这个世界的判断+对自己要怎么做的判断。


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应该追求什么?这个价值导向,决定了你在行动中要怎么做。这是世界观的一个基本逻辑。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以前的认知更像是上一个时代的认知——


在大整体趋势下,互联网改变一切,资本加技术创新加模式创新,再加上选好赛道,赢家通吃。一个创业者,要找到好的方向和模式,做大做强,才有未来。


而在之前的世界观里,有几点很重要的前提:


首先全球秩序是稳定的,全球经济必须是正相关的整体,商业是世界的第一法则,我个人则更多想要做“善”而有影响力的商业。


借助互联网、商业创新来改变行业,创造社会价值加社会影响力。作为创业者,选好赛道,定战略,建组织,合理加杠杆,最后做创业,追求回报,这是我过去的行动逻辑。


在这个体系里边,我是自洽的。但现在,这个世界观已经崩塌了。


我从今年的5~9月开始重构自己的世界观。中间聊了很多人,也思考清楚了很多东西。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我觉得“全球秩序是稳定的,全球经济必然是正相关整体的”这个基本立场,已经不成立了。


其次,回到中国的商业版图里,对于未来20年的一些图景,我总结了2句话——


未来20年中国商业世界里的基本图景和主旋律,基本会是一种两极分化式的格局。


一侧,是以能源、科技制造、消费品制造、衣食住行、医疗大健康等领域为代表的产业数字化升级+大组织大供应链竞争,以及供应链出海。


另一侧,则是经济内循环的消费侧上,我们会看到在流量分发、流量交易撮合、服务业等领域内,个体经济和中小组织将会百花齐放。




所以,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消费品牌等领域内,未来20年,中国会诞生世界级的大品牌和大型公司,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强大的供应链和产能。


而在包括知识付费、教育、各种咨询服务、陪伴服务、上门服务、部分线下餐饮/其他服务等、电商带货、直播/私域/短视频/音频自媒体等领域,一定会是个体经济+小而美公司百花齐放的格局。


第三,也再进一步总结下我当下的世界观:


1. 政治博弈、周期更替、群体冲突和割裂不断交织,才是这个世界的真相。


当前,因为政治博弈和周期更替,我们就处在一个长期下行的周期里,也一定会在其中见到、遇到很多冲突、割裂感,这是一种必然,不因个体意志而左右。


2. 在下行的周期里,群体层面的很多东西注定是悲观的,我们无法影响这一切。但作为个体,即便身处悲观的群体中,你也还要追求实现个体自救,这才是意义和希望。


可能稍微有一点抽象,但这确实是我当下非常深刻去相信的东西。


3. 产业的两极分化格局是未来20年的主旋律,但所有的“大机会”、“大创业”等,跟普通人的关系是不大的。


所以,我想做的事就变成了弘扬和传递个体自救英雄主义。


每一个个体都要在悲观的群体环境中寻求自救,这才是值得期待的东西。


4. 身处一个割裂的世界里,你肯定无法影响所有人。


你只能选择跟三观相投且靠谱的人一起玩耍,所以一定要谨慎选择你的伙伴,选择你的用户。


最后,还有一个真相:对非标品的教育品类下,完全不存在做大的逻辑,小而美才是最佳状态。


如果你今天在做一个非标品类的教育产品,请相信我,你的最佳策略,一定是要用自己的产品筛选出三观相投、理念一致的人一起玩耍,把自己的产品变成一个“价值观或理念文化”的筛选过滤器,这样才会做得更顺。


第四句话


对不愿躺平的普通人来说,今天也许只剩下一种破局自救之路。


我用一张图来说明下今天存在的一些现实状态。



首先,很多有钱人在抱团取暖+整个行业内的短线赚钱机会越来越少,这是一个必然存在的现实情况。


基于这种现实,往后的3~5年里大概也能看到一些推论——


第一,反复换方向的人,在未来的3~5年里,极大概率会输得很惨。


不管你是创业者,还是打工人,如果在反复换方向、换行业、换赛道、换公司,我觉得极大概率你会输得很惨。没有任何长期深耕的积累,容易进入到折腾半天都在原地打转的状态。


第二,资源型和抱团型的生意,其实是能挣钱的。但普通人对于这些事的参与机会极低,没有入门资格和机会。


第三,除了科技、制造等等,包括部分工具或ToB等产业链的生意之外,所有的商业都会趋向小而美。


第四,信誉资产才是未来5年最宝贵的资产。


所以,我也特别鼓励大家去做一些能够长期为自己积累“信誉资产”的事情,或者是做一个能够基于“信任关系经营”的生意。


今天的环境下,大家都很谨慎,你能赢得一个人的信任,这是极为宝贵的资产,一定要经营好它。


基于上述种种,今天我发现我身边的所有朋友们,基本上有三种生存之道。



第一种生存之道:极致机会主义,不断寻求一年顶十年的机会。


既然可能有些长期的东西没那么稳定,那我干脆就快进快出。比如2021~2022年All-in直播带货、短视频的一些朋友,也确实有人赚到了很多钱。


但要这条路,你一定要非常聪明,对于“机会”非常敏感,非常敢想敢干,也能愿赌服输。


第二种生存之道:保守抱团主义。


即:进入到有钱人的圈子,跟他们强关系绑定,这样你就能跟很多有钱人站到一起,去赚他们的钱。


今天,要是你能做有钱人的生意,是一种蛮好的选择。


但这件事,像上面说的,随着更多有钱人自己抱团,对于普通人也越来越难了


第三种生存之道:朴素的笨小孩主义。


即:找一些看起来略显笨重,但一定会带来长期复利的事来进行深耕。


并且,恰恰是因为你选的那些事略显笨重,以至于有些“聪明人”根本不想那么累的弯下腰去干,你才有机会。


这个路线,也是我自己选择走的路线。我觉得,它应该是今天普通人唯一的机会。


我今年有一次直播时,跟大家分享了一句话——


在今天这个时代,越是没那么聪明,不那么擅长追风口搞关系追红利的“笨小孩”,那就越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游戏规则足够简单。


比如,你要进入有钱人的圈子跟他们抱团绑定这个事,极致机会主义的人,很聪明善于混圈子的人,他们能做到。


但如果你是一个典型的笨小孩,去做这件事,可能很不讨巧,反而会输的很惨。


所以,我想告诉大家,今天普通人的最佳策略,可能也是唯一的出路是——


找到对的单点,通过长期奔功夫深耕,建立个人核心竞争力加赢得时间复利。


想清楚这点后,我从今年9月份开始,给自己定了一个特别踏实的“未来3年个人战略”,其中包括几件事:


第一,做一个“带着大家通过坚持笨小孩主义,长期找好一个方向下笨功夫”的产品。


第二,每年认真收20位徒弟。


第三,每年写一本书。


第四,每年结交30~50个各个领域的高手。


这几件事情,每件我做起来都要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我在短期的时间投入产出性价比没那么高。


但每一件事,基本上都是让我能获得长期复利的事情。


比如:三年后,写了3本书,我有了3本个人版权资产。有60个徒弟和我三观相投,定期合作做一些项目,深度赋能。这些都能成为我的长期资产。


我觉得每个普通人也是一样的,你找到一件能让自己长期复利的事情,坚持干2~3年。你个人的成长收益一定比90%的人都要高。


包括很多做运营营销的人,很多人什么都干点但什么都不精,也从来没有在一个方向下去深耕过。这是最惨的状态。


第五句话


每个人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下,一定要有一些稳定给自己创造能量的习惯,这是你留给自己最大的底牌和确定性。


我从去年5月1号开始,一直到今天,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我养成了一个重要的习惯——写我的“日课”。


每天早上我6点多起来,开始就着一些我关注到的行业动向,最近思考的重要问题,输出一些我的思考。每天差不多1000~2000字,慢慢就形成了一个习惯。


到现在为止,每个工作日上午,我从未中断输出思考。



这件事成为了我给自己一种确定性,能为我创造能量和创造价值,本身在给我带来帮助。


今天我专门请公司的同事帮我统计了一下,我从今年1月1号到此刻,已经写了171678字,能出本书了。


但这对我也有个困扰,我的输入该从哪里来?


这需要有持续且足够高效的输入,不然很容易就掏空了。


所以,我让公司的同事建立了一个知识库。ta帮我定期汇总各种行业里边最新的研报、宏观的动向,也有一些精华案例拆解。


我觉得在当下这个时代,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有你自己精选过的优质信息源。


因为现在信息非常繁杂,也越来越情绪化,这些都是没有深度思考的价值的。


而知识库,就是我给自己构建的一个稳定的、高质量的信息源。每周稳定的高质量信息输入,对我就很值钱。


所以,在我自己身上就形成了这么两个重要的习惯。


当你身上一旦有了某种确定性,自然就会给你生长出来很多的可能性。


最后,再聊聊我对2023年怎么看?


我想和大家分享下,一份来自高盛的2023年宏观经济报告中,有几个重点信息:


  • 各位可以参照下,韩国、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疫情重新开放的第一季度,私人消费是下降的,到第二季度开始才有小幅的上涨。


  • 高盛对2023年中国经济GDP的预测,是上半年疲软,但下半年强劲。


Q1甚至到Q2可能都会持续保持小幅的下滑,但是Q3开始会报复性地重新满血复活,Q4开始又会下去。这是高盛的一个预测。


  • 高盛对于202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是高于其他的市场预期的。但此后的2025年、2026年的增长预期,它会低于整个大的市场的预期。



结合高盛报告的这几点预测,我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第一,宏观经济2023年会有复苏,尤其Q2之后会很显著,大家可以心存期待。


第二,我的判断也是,2023、2024这两年,结合多重因素,也许整个经济的态势会好一些,但并没有改变“当下全球的大经济政治周期,仍然处于下行周期”的基本趋势。所以整个在更大的轨迹里边,我们仍然处在一个下行周期。


第三,只要我们身处下行周期,社会里边的大割裂感,一定会普遍存在的。


各种割裂、各种冲突,网络上的各种的情绪对撞,在此后几年里边都会是常态。


对此,我自己的立场是什么?


第一,在这个背景下,我一定还会坚守个人的3年战略,坚守我去拥抱长期复利的事情。


第二,坚决不随意加杠杆。


第三,坚决不鼓励普通人追红利追风口。


第四,长线发展自己的同盟军,一定要跟靠谱加三观合的人一起同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黄有璨 (ID:owen_hyc),作者:黄有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