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ID:ifengopinion),作者:曾于里,主编:萧轶,原文标题:《风声|家长恶评的〈中国奇谭〉,为何在豆瓣上却好评如潮?》,头图来自:《中国奇谈》
最近,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ilibili联合出品的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上线之后,很快成为爆款,不仅讨论度颇高,口碑也甚好,目前豆瓣评分高达9.5分。
但,一边是动画片在年轻人群体中爆红,另一边是有些家长忧心忡忡地表示,该动画片在误导孩子。有位家长发文质疑:“一个动画片一般应该是给儿童看的吧,我的孩子看第一集的时候被乌鸦的装鬼给吓哭了,第二集开始不到一分钟就吓哭了。这是拍给孩子看的吗?……这样一部动画片,想教给孩子什么呢?有什么教育意义吗?”
“家长炮轰中国奇谭”一度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浏览量高达4亿次。
这位家长的炮轰,代表了一种非常主流的观念:把动画片等同于儿童电影。这种观念一度主宰了中国动画的创作,也是中国动画一度萎靡不振的一大根源。
《中国奇谭》的爆红,恰恰在于它是一部“成人向”的动画片。如果中国动画又走回只会“低幼”的老路,那才是没有出路。
走红:“中国学派”与“成人向”
《中国奇谭》走红,首要原因是,它复苏了“中国学派”的动画传统。
中国动画有过辉煌的过去。在1920年代的上海,中国动画几乎和美国动画同时起步。1941年,中国推出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日本动漫界第一代代表人物手冢治虫,就是受到《铁扇公主》影响,才决定“弃医从动画”,成为后来的“阿童木之父”。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特有的名词称谓“美术片”取代了“动画片”。美术片是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等片种的总称,但在很多情况下,二者概念并没有太大区别,它们都是指涉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对象,如绘画、剪纸、皮影等获得生命与性格的艺术形式。
1957年正式创厂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至今仍保留着“美术电影制片厂”的命名,而非“上海动画电影制片厂”。
上海美影写就了中国动画史上的又一个华彩篇章,诞生了《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小蝌蚪找妈妈》《哪吒闹海》《三个和尚》《山水情》等佳作,并让“中国学派”扬名世界。“中国学派”讲述中国的故事(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奇、谚语、童话),融合中国的民间艺术资源(水墨画、剪纸、皮影、泥塑、雕塑、木刻、年画、折纸、窗花),张扬中国文化与民族精神。
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在市场化以及“日风美雨”的冲击下,中国动画陷入低谷,“中国学派”也被雨打风吹去。这些年来,中国动画重新复苏,出现《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等有中国风的爆款,但它们与传统的“中国学派”仍有所不同:艺术形式上它们都是3D建模,而非基于中国民间的艺术资源。
《中国奇谭》是原汁原味的“中国学派”,不仅故事基于中国的民间故事与传说,譬如《小妖怪的夏天》与《西游记》、《鹅鹅鹅》与中国神话小说集《续齐谐记》;美术风格也是基于传统的水墨、剪纸等艺术,再与现代的动画技术相结合,彰显了不同于3D动画的独特韵味。
《中国奇谭》走红的另一隐蔽原因,在于它的“成人向”。
|来源:豆瓣网页
显然,这部动画片的目标受众不是未成年的孩童,毕竟大多数孩童不会在豆瓣上打分、也不会在微博上热火朝天地讨论。有调查统计显示,中国电影观众平均年龄是21.7岁,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正是《中国奇谭》的主流观众。
除了动画片的“中国学派”风格之外,动画片所传递的理念也与当代年轻人的生存体验形成共鸣。
比如,从第一个动画短片《小妖怪的夏天》,年轻人可以看到职场社畜的生存境遇,“nobody”的英译名道出小人物的卑微与心酸,但动画片里亲情的治愈、对正义的奔赴以及光明的结尾,又能够给观众带来力量。第二个动画短片《鹅鹅鹅》,诡异奇崛的画风背后,是主题表达的暧昧与歧义,孩童看得云里雾里,但成人观众可能“欲辨已忘言”。第三个动画短片《林林》,类似于青春残酷物语,讲述关于“自我认知与寻找自我”的忧伤故事。
总之,《中国奇谭》的受众与B站的主流用户是相契合的,动画片本质上表达的是Z世代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惑。虽然《中国奇谭》的总播放量不算高,但它在互联网上的声量很大,并给人爆款的观感——毕竟年轻人掌握着话语权。
炮轰背后:动画片“低幼化”的误区
“中国学派”,从1990年代突然没落,既与美术制片厂的国营体制与市场化机制的脱节有关,也与中国动画陷入“低幼化”的歧途脱不开干系。
有必要再说一遍:动画片代表的影像是以动画的形式呈现的,而不只是用来让14岁以下的儿童观看的。
“动画片=儿童电影”错误认知的产生,一方面是早期中国动画基本素材于中国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本身就是老少皆宜的;另一方面,1990年代,我们的电视荧屏上播放的大量从日本等国引进的动画片,主要是“儿童向”的。
其实,国外的动画片有健全的分级机制,儿童向动画片只是动画片的一部分,当我们主要引进儿童向动画片,并在电视台主要播这类时,久而久之就形塑了一代人的认知:动画片是给儿童看的。那一代人,如今恰好是一些14岁以下孩子的父母。
|来源:影片截图
“动画片=儿童电影”的观念,继而又深刻影响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方向。新世纪第一个十年至2010年代初期,中国动画市场基本就被“低幼化”的动画片包揽了,国产动画电影中少儿动画占比高达80%以上。这其中有两个成功系列,2005年开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一播就是18年,另一个系列是2012年开播的《熊出没》,10余年来播出超过1000集,席卷电视荧屏,也连续多年有电影亮相春节档。
但除了它俩以外,大部分儿童向动画片幼稚、粗糙、扁平、或者说教、山寨,基本是糊弄儿童,整个动画产业缺乏创新、死气沉沉。
直到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大获成功,根本上打破了“动画片=儿童电影”的陈腐认知。这是一部“成人向”动画。“成人向”不是说动画片里要有爱情有暴力,而是说它得有符合成年人认知水平的故事逻辑、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
同时,“成人向”也不意味着它不适合儿童,很多“成人向”电影本质上是“全龄向”的,儿童能够获得快乐,成年人也有他们的领悟。好莱坞很多成功的动画片诸如《机器人总动员》《疯狂动物城》《寻梦环游记》就是如此,国产爆款的《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如此。
动画片儿童可以看,成人也可以看,健康的市场应该是,既有儿童向动画片,也有成人向动画片。成人向动画片,是中国动画片从低谷中崛起的关键,是中国动画片的出路。如果真的听信了家长的炮轰,让中国动画又走回“低幼化”,那么中国动画真的会走回没希望的老路。
分级:让不同取向的动画片各得其所
家长炮轰《中国奇谭》固然显得无理取闹,但家长的担忧背后也道出了近年来中国动画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随着成人向动画的增多,不少动画片的确出现了不少血腥、暴力的场面,一些场面也相当诡谲、恐怖,的确不适合儿童观看。
但因为一些家长对动画片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儿童电影”的阶段,他们播给孩子看,孩子不仅无法领会电影的表达,那些少儿不宜的场面确实可能成为他们的“童年阴影”。
而这提醒的是,必须加快动画片分级制的推进。
|来源:影片截图
针对不同年龄观众的心理特点和审美趣味,将动画片划分为几个等级,动画片只能面向相应等级的受众播出。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已推行动画分级制,基本是按照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划分和细分。
比如日本的动画电影有四个等级,G:谁都可以看;PG12:12 岁以下由监护人陪同观看;R15+:15 岁以下不让看;R18+:18 岁以下不让看。虽然日本广电行业没有实行分级制,但有伦理审查组织,对成人向动画片播出时间有严格限制。
目前国内的动画片分级,仍未制度化。我国的《电影产业促进法》有规定,“电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观众身体或者心理不适的,应当予以提示”。但这并非做强制性要求。2017年上映的《大护法》就是完全的成人向电影,预告片结尾特别标注了一行字:PG-13,意思是“建议13岁以上群体观看,13岁以下由父母陪同观看”,成为国内首部“自主分级”的国产动漫电影。
但是,动画片不能靠创作者主动分级。一旦没有严格的、制度化、常态化的分级制,就会出现儿童观看了不符合他们心智特点的动画片的情形,一些家长就会动辄“炮轰”、动辄“举报”、动辄要求“下架”,反而形成对创作自由的粗暴干涉,是对中国动画好不容易形成的健康生态的破坏和摧毁。此前已经有不少动画片被举报下架了,但愿《中国奇谭》不会重蹈覆辙。
分级制不仅可以避免儿童接触儿童不宜内容,也有利于动画片生产分众化、精准化、专业化,让儿童向动画、成人向动画、全龄向动画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这是国产动画的出路和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风声OPINION (ID:ifengopinion),作者:曾于里,主编:萧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