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众多东莞企业选择韶关?
2023-01-13 14:07

为何众多东莞企业选择韶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陈熊海,编辑:潘展虹,原文标题:《广东这场“南北互动”,能带来什么启示?》,题图来自:受访者提供


2022年的最后一天,扎根东莞30年的方皓金属在韶关开设的新厂投产,这离工厂动工建设仅过去不到半年。


“这一速度,创造了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工厂所在园区)的历史纪录。”该公司财务负责人王万发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 方皓金属韶关新厂试运营 受访者提供


像方皓金属这样扎根东莞几十年的公司,在韶关建设新厂的有不少。这一系列动作源于2016年11月,东莞、韶关两市签订协议,共建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作为莞韶对口帮扶的重要主战场。


△ 华南装备产业园 受访者提供


韶关,是一座老工业城市,这座位于粤北地区的城市,也是广东“北大门”。在广东的整体谋划下,近几年其与东莞结成CP,合莞韶之力,坚持“湾区所需、韶关所长、东莞所能”,以“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承接广东省内产业有序转移,推动韶关产业发展积厚成势,积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这些年过去,与大湾区共舞,成为韶关经济发展的发展路径。


一、深度绑定产业


从京广高铁韶关站出来,是韶关的新城区,驱车20余分钟,便是华南先进装备产业园,这是韶关装备制造业集中的园区,也是方皓金属的新厂位置。


△ 华南装备产业园效果图 受访者提供


“公司上世纪90年代在东莞塘厦拿地建厂,经过几次扩建,现在厂房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8万平方米。公司想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但部分厂房用地涉及当地规划调整,需要拆迁。”王万发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但由于公司市场扩大,厂房需要进一步扩建扩产,因此面临着用地难题。


于是,公司就有了在异地建设新厂扩大生产规模的念头。公司负责人先后去邻近的城市考察项目选址,甚至还到安徽考察,但新厂最终落户韶关。


王万发说,主要是考虑到邻市土地成本高,外省模式不太适合企业发展。后来在联合招商引资中了解到华南装备园这个地方,不仅工业用地可以满足需求,而且成本还相对较低。


综合运输成本、供应时间等各方面因素来看,韶关更具优势,最终选择把新厂落在韶关。“韶关新厂投产后,生产成本可以下降10%以上。”王万发说。


△ 华南装备产业园 受访者提供


对东莞基业电气设备公司来说,当地缺乏产能扩张空间也是落户韶关的理由。


“东莞的地价差不多相当于韶关的10倍,对企业税收、产值的要求很高。企业上世纪80年代就在东莞建厂,面积仅有3万平方米,目前计划投入的产品需要上自动生产线,土地需求较多。”该公司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在不同城市也考察过新项目选址,最终选择落户韶关。“在韶关新建厂房后,面积比东莞厂房扩大了一倍。”


落户华南装备园的项目中,南兴装备、明阳智能、方皓金属、鸿谷产业园等26个项目都来自东莞。


自2017年以来,华南装备园累计引进项目共计80个,涉及成套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基础件、精密铸造等行业,计划总投资184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年总产值281.41亿元,预计年创税14.84亿元。


为何众多东莞企业选择韶关?华南装备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主要有成本、效率、政策以及人力这四大优势。


在韶关,工业用地22.67万/亩、工业用电约0.55元/度,生产成本要素远低于珠三角地区。


此外,华南装备园是莞韶对口帮扶的主要阵地,依托莞韶合作机制优势,由东莞方面主导开发,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借助东莞园区管理、人才队伍、运营机制等方面优势,打造园区。


入园企业不仅可享受省市多种奖补政策,还可享受莞韶两市共建的建厂补助、租金补助、贷款贴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补助等方面“四个1000万”专项奖补政策。


从人力来看,韶关用工成本远低于珠三角,技能劳动者总量20万人,有20多所职业技术院校,每年毕业的职业技术人员约3万人。


△ 金志立企业厂房内部 易文军摄


在招商方面,华南装备园也充分依托莞韶合作机制,实现联合招商。


如联合莞韶对口帮扶指挥部、华南装备园、东韶公司的招商力量,加大宣传力度,让装备园成为东莞外溢企业考察的首选地;“以商引商”,由入园企业推荐及装备园良好的口碑,引进优质企业;通过园区+组团实行“统筹招商”,与与东莞韶关帮扶结对“十组团”的联系与沟通,共享招商信息,对符合各自园区的企业进行引荐,合力招引优质项目。


而今,华南装备园成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的韶关配套区,让东莞与韶关在产业上牢牢绑定在一起。


二、老工业城的新优势


韶关,这座粤北城市地处山区,但工业基础不弱,曾为广东第二大工业城市。


资料显示,在“二五计划”,韶关因矿产资源丰富、地理位置适宜,被国务院确定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工业企业迅速聚集,来自广州、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工程技术人员不断涌入,仅1958年11月,就有两万多人赴韶关。当时,韶关城区人口也不过10万。


1964年“小三线”建设,是韶关工业发展的新高峰。


大量重要工厂从沿海向韶关迁移。在政策、资金的强力推动下,广州、佛山等地大批企业户韶关,韶关工业因此开始了新一轮快速扩展。


韶关的工业优势,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1987年,韶关工业总产值达33.58亿元,位列广东第七,有色金属开采业、煤炭采选业等均居全省首位。


然而,两百公里之外的珠三角,靠着发展加工贸易、“三来一补”,通过外资驱动形成一批民营企业,后不断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逐步形成工业布局。


具体至东莞,这座位于广东南部的城市,从劳动密集性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历经“腾笼换鸟”“机器换人”,聚焦于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在近十年实现从“世界工厂”到“工业雨林”的转变。


现如今,粤北城市和珠三角城市将各自发挥优势,形成合力发展。


企业的感受更为直接。


捆绑器、弹性绳与安全网是方皓金属的主要产品,而这些产品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优质钢。


对于方皓金属而言,韶关是最合适的落户地——广东乃至整个华南地区最大的、唯一的高端优特钢生产基地,可配套各种先进装备制造业用钢;此外,还是五金原材料(钢线、钢板)原产地,还有表面处理中心进行电镀加工,企业免去将产品运往别处进行二次加工,可以节省运输成本。


△ 华南装备园内的表面处理中心 受访者提供


韶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韶关的工业优势在于原材料,让原材料工业为珠三角产业做配套,是韶关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向。例如有色金属可以作为建材、电子工业等多领域的原材料,形成配套后,可以逐步吸引珠三角生产终端产品的产业转移至韶关。


目前,韶关正在抢抓广东省委省政府促进产业有序转移、建设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政策红利,充分依托特钢、装备基础件领域优势,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装备制造业配套需求,做大做强装备材料及基础件/零部件产业。


韶关还将产业转移拓展至新兴产业,发挥莞韶对口帮扶优势,依托电子信息产业“模块化分工”特点,以组装加工为重点,承接珠三角电子制造环节转移。


三、探索飞地发展路径


韶关就是广东的“北大门”,也是湖南、江西两省进入广东的第一站,处于三省的交通节点。这成为其独特的区位优势。


“产业转移到韶关后,不仅可以利用珠三角的配套和市场优势,也可与湖南、江西的产业及市场形成联动。”韶关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产业转移需要平台承载。目前,韶关大力推动产业入园集聚发展,构建“1+6”产业承接平台体系,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市级主平台和6个特色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争取大数据、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制造等9个产业有序转移至韶关。


“共建产业园发展飞地经济,是广东发挥珠三角优势对口扶贫粤东西北的重要探索。东莞是国际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产业配套好、国际化水平高;韶关是老工业基地,在装备制造、钢铁产业等方面底蕴深厚,东莞与韶关的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中山大学区域开放与合作研究院院长、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教授毛艳华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广东省打造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也必然包括跨城市的产业协作,两地合作也是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做强优势产业培优产业集群的重要方向。


△ 韶关的南兴装备公司正在生产 受访者供图


毛艳华认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不能只停留在市场机制,依靠企业自身进行产业布局,而要更加重视地方政府间合作机制的建设,调动双方积极性。“比如珠三角城市在异地建设产业园区,可以让园区同样享受本地优惠政策,在GDP核算、税收等方面实现两地共享,充分借鉴省内外的成功经验。要明确责权利,合作双方面临利益冲突时,更多从园区发展的角度来考虑问题。”


目前,华南装备园已在广东省发改委的指导下启动飞地经济调研,力争在两地共享共赢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更多城市,也将从此找到新的发展出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读城记工作室 (ID:DUCHENGJIPLUS),作者:陈熊海,编辑:潘展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