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离全球第一省有多远?
2023-01-31 20:57

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离全球第一省有多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原文标题:《再造一个新广东!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离全球第一省有多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再造一个新广东。


日前,广东省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


“改革开放是广东最鲜明特征,高质量发展是广东最光明前途……抓好5年,再深耕10年、30年,必定能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40多年前,靠着改革开放,广东“杀出一条血路”,从一个位居边陲的落后农业大省,一跃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


如今,面对前所未有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广东再次挺进“无人区”,力图为“后来者”蹚出一条新路。


这一次,广东凭什么?



广东,不只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


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GDP总量达到12.91万亿元,连续34年位居全国之首,以不到2%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国10.7%的GDP。


广东之强,不仅在于经济。在经济第一大省之外,广东还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工业、外贸、财政、养老金、科技创新第一省,更是财政转移支付、养老金“南金北调”的最重要贡献者。


不只国内,放眼全球,广东也已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



以去年全年平均汇率6.7261测算,2022年广东GDP已达1.92万亿美元,超过澳大利亚、俄罗斯、韩国等国,且全面赶超“亚洲四小龙”,放在世界,可跻身第十大经济体。


遥想30年前,高层领导在南巡讲话中曾鼓励广东力争赶上亚洲四小龙,如今一切都已成真。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由于经济飞速发展,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一度成为内地各省不约而同的对标对象。



相比“亚洲四小龙”,广东创造的增长奇迹有过之而无不及。


  • 1998年,广东GDP超越新加坡;

  • 2003年,赶超中国香港;

  • 2007年,超过中国台湾;

  • 2021年起,首超韩国并保持领先优势。


当“亚洲四小龙”不再遥不可及,作为第一大省的广东,自然要选择新的对标者。



广东之于中国,一如加州之于美国,这句话正在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这不只是因为两者都是各自国家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首屈一指的科技中心、制造中心和创新高地,代表着各自的天花板。


在各自国家战略中,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可谓旗鼓相当。


与传统的城市群不同的是,湾区往往集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科技创新集群为一体,代表着“全球城市区域”发展的更高水平。


两大区域,也都是大型科技企业云集之处。


加州云集以苹果、Alphabet、英特尔、惠普为代表的世界级企业,而广东也聚集了华为、腾讯、比亚迪、大疆等在国际崭露头角的龙头企业。



然而,与加州相比,广东不仅经济总量上还有追赶空间,在制造、科技、创新等领域也存在一定短板。


据估测,2022年加州GDP超过3.6万亿美元(约合24万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8万美元,分别是广东的1.8倍、5倍以上。


当然,广东GDP总量从仅有加州的1/10到一半以上,仅用了20年左右时间,未来在总量上不断逼近,或许问题不大。



但在总量之外,在一些核心领域,广东有着相当清醒的认识。


正如高质量发展大会所指出的:


“广东人口数量多、资源约束紧,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的任务又很重,不可能继续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对这个问题,全省都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产业层面,相比加州,广东已建立起覆盖全产业门类的制造业体系,在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这从“广东堵车,全球缺货”的说法就可见一斑。


然而,在全球价值链上,广东仍未获得位居上游的支配优势;而在核心科技领域,被“卡脖子”的地方还不少。


毕竟,大国竞争,早已从传统的经贸争端,升级为更深层次的产业战、科技战,唯有自立自强,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外有高端产业“回流”发达国家、中低端产业全球大转移带来的双重冲击,内有后疫情时代经济复苏的紧迫需求、你追我赶带来的竞争压力,高质量发展,比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


就此而言,“再造一个新广东”,关乎的不只是一省的得失,更关系到国际博弈的未来。



靠什么再造一个新广东?


过去40多年来,广东经济历经三次大跨越,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筑巢引凤”,到行之中道的“腾笼换鸟”,如今又到了“鸟枪换炮”的新阶段。


第一次大跨越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世纪之初。


借助改革开放带来的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加上“敢为天下先”的锐气和勇气,广东不仅探索出“无数个第一”,而且将自身从农业省份打造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这一阶段,可称为“筑巢引凤”。在政策松绑之下,大量外资企业涌入广东,乡镇经济和民营经济渐次崛起,广东进而成为全国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第二次大跨越是在十多年前,产业层面的“腾笼换鸟”广为人知。


早在2008年前后,广东就已看到了全球产业大转移这一不可避免的趋势,率先开启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高新产业转向的步伐。


经此一役,广东不仅顺利对冲了全球金融危机等超预期因素的冲击,而且初步建立起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第三次大跨越则是正在进行时,“高质量发展”成了新的主线,“鸟枪换炮”的说法不胫而走。


所谓高质量发展,用宏观话语来说,是从“量的增长”迈向“质的提升”,而其最大的着眼点,正在于制造业当家、科技创新强省。


如果用民间的话来说,有论者提出了“鸟枪换炮”的概念。腾了笼换了鸟,而“鸟枪”本身也要不断迭代升级。


面向未来,广东不仅要让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更要让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上真正“当家”。


这是一条发达国家已经走过,但发展中国家尚未迈过的道路,广东肩此重任,为自己也为全国探路。



广东制造,有多强?


中国是世界制造第一大国,而广东则是中国制造第一大省。


论规模,2022年广东制造业总产值突破16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超过4.5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高达1/8。



无论是制造业企业规模、大型科技企业数量,还是手机、汽车、工业机器人、无人机、空调等产量,均位居全国首位。


论实力,广东已拥有包括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在内的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7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跻身“国家队”,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更是不计其数。



论城市矩阵,广东堪称我国工业城市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目前,广东已有10个地市入围“先进制造业百强市”、22区跻身工业百强区,珠三角的工业密度之高,冠绝全球。



论企业布局,有别于北京以国企、上海以国企及外企为制造主力的格局,广东是民营制造企业最多的省份之一,民营企业在“制造业当家”中可谓勇挑大梁。


不过,广东制造业并非高枕无忧。


在这方面,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可谓直言不讳:


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破解“卡脖子”问题需要持续发力;制造业大而不强,产业基础能力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如何从大到强?


从国际竞争和科技变革的趋势来看,鸟枪换炮,要换的第一个炮,自然是核心科技,而第二个炮,则离不开数字经济。


就前者而言,粤港澳大湾区被赋予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既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率先突围的期许。


就后者来说,从传统工厂到智能工厂、从加工制造到创新制造、从传统制造到数实融合,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或许可以说,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未来,数实融合,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广东以制造业起家,又以制造业当家。


在“起家”阶段,建立全门类的工业体系是当务之急,制造业以传统加工业、一般制造业为主要载体,以“广东堵车,世界缺货”为特征的“世界工厂”是其外在体现。


如今,数字化、智能化为正在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产业发展不再是简单的拼土地、拼价格、拼劳动力,而是拼科技、拼创新、拼产业链,无一不需要数字经济的助力。


正如高层领导所强调的: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


在这方面,广东有着独特优势。


许多人只知道广东是中国制造第一大省,却很少了解,广东还是我国数字经济第一大省。


数据显示,2022年,广东数字经济规模超过6万亿元,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占GDP比重接近一半。


这背后,既得益于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广东第一大支柱产业的支撑,也与广东作为中国互联网产业高地的定位密不可分。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广东共拥有腾讯、网易等15家互联网百强企业,互联网及软件业收入有望突破2万亿元,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来源:中国互联网协会


关于数字经济,一个普遍的误解是,以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泾渭分明,一个是软科技,一个是硬科技。


实则不然,数字经济早已超出传统产业划分的范畴,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边界越来越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谓是常态。


华为,往往被认为是纯粹的制造企业,但实际上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实力同样位居前列,华为云、鸿蒙系统正是典型代表。


腾讯,往往被认为是单纯的互联网企业,实际上早已蜕变成为真正的数字科技企业。


且不说腾讯早已悄然自研了三款芯片,借助产业互联网,更是深入到一家家工厂,从鄂尔多斯矿企的无人矿卡到富士康的智能工厂,都有腾讯工程师的身影。


事实上,放眼于国际,从美国到德国再到日本,高端制造业无不以智能化、数字化为特征。


同样,中国制造从大到强,制造业从起家到在全球“当家”,数字化是无法绕开的一环。


这正是数字经济强大的赋能力量所在,也是助力传统制造迈上现代智造的关键之路。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40多年前,改革先辈们,靠着超人的胆识、坚定的勇气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广东乃至全国蹚出了一条路。


经济数据最具说服力:1978年到2022年,广东GDP总量增长了693倍,堪称近现代经济史上最大的增长奇迹之一。(参阅《最新GDP!TOP10大省,再迎大洗牌》)



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广东再一次站上前台,向全国乃至世界发出“再造一个新广东、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的宣言。


后疫情时代,广东率先发出经济最强音,既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不乏“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奋斗正当时”的清醒认识。


广东会否以及何时赶超加州,或许不得而知。但朝着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行,未来一定不可限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国民经略 (ID:guominjinglve),作者:凯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