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寻茶记(ID:didaoxunchaji),作者:石梅、欧寒天,编辑:欧寒天、石梅,图片编辑:奈福,原文标题:《<狂飙>里的隐藏剧情,只有喝茶人才能看懂!》,头图来自:《狂飙》截图
作为细节满满的优质好剧,《狂飙》里没有一个镜头是多余的!
普通人只看到大佬们一起喝杯茶,喝茶人却看到他们用建盏这种“古代斗茶标配器具”来展现角力的深意;普通人只看到茶桌上的可爱茶宠,喝茶人却看到茶宠“马超背父自立”,猜出了高启强的心理暗线……
高启强喝茶的镜头,贯穿整部剧。来源/《狂飙》剧照
现在,就让我们来仔细解读一遍《狂飙》的喝茶细节,复盘一下那些你没看懂的剧情!
(温馨提示:内有剧透,介意的话,可以在追完剧后“食用”。)
《狂飙》里的茶器,都是大佬的大杀器
泰叔的建盏:集团还是老爹说了算
建盏,因宋代斗茶而兴,曾一度成为宫廷斗茶御用神器,宋徽宗就对其爱不释手,在《宫词》中赞曰:“兔毫连盏烹之液,能解红颜入醉乡。”
建盏是宋代斗茶必备器具,现代复刻下了当年那些漂亮的光彩亮斑,也让它成为不少老茶客钟爱的饮茶器。摄影/陈健
而在13集、20集出现的两次“三人行”高端茶局上,泰叔就在茶桌上摆上了建盏。
建盏是古代斗茶活动的“标配神器”,一提到建盏就会让喝茶人想到“斗茶”,因此在《狂飙》剧情的铺排上,就突出了高启强与程程、老爹的明争暗斗。
第一局“斗茶”,是高启强、泰叔和程程的“鸿门宴”。这时程程泡茶用的就是泰叔的建盏。茶局上,泰叔将高启强敲打得无地自容,在这场较量中,程程借助泰叔此时的威势,达到了打压高启强的目的。
程程泡茶和高启强喝茶,用的都是泰叔的建盏。来源/《狂飙》节选
第二局“斗茶”,高启强带着陈书婷来向泰叔服软,在这次茶局上,泰叔想为高启强和程程说和,即使此时的高启强很不服气,但碍于泰叔现在不可动摇的地位,他还是强忍着不服,用泰叔的建盏喝下了那口茶,答应了泰叔的要求。
真正的建盏,必须采用建阳坯土、建阳原矿釉烧制,是铁系高温自然结晶体,斑纹一次自然形成,没有任何人工合成色釉,不是色釉彩绘,也不是二次上釉二次烧制,完全“看天吃饭”,成品率低,十分珍贵。所以,在许多人看来,用真正建盏喝茶,是身份与个性的象征。
在这两次茶局中,泰叔特意摆出了建盏,也从侧面说明了他要压制高启强的嚣张气焰,想让高启强明白,他在建工集团的地位和权利是不可动摇的,现在还是他说了算。
大佬们的茶宠:我不是简简单单的摆设
在13、20集的两次茶局名场面中,还有一个瞩目的存在——茶宠“金蟾”。金蟾,是金钱的谐音,暗示财源滚滚。泰叔用“大蛤蟆”只会大喊大叫不招财,来指“蟾”骂“强”,话里藏话,好不精彩!局中的暗潮汹涌,不言而喻。
从13集~17集,金蟾茶宠由小变大,暗示了高启强的势力逐渐扩大。来源/《狂飙》节选
直到20集,高启强拿出了更大的金蟾来进行反击,并指出泰叔摆的位置不对,暗指泰叔看小了自己,没把自己放在对的位置。一只跨越了7集的金蟾茶宠,以小见大,见证了高启强与泰叔之间的势力变化。
中间还有一个小插曲,在15集一闪而过的镜头中,高启强的茶宠出场了,正是“三国五虎上将”之二——马超和黄忠。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五虎上将”的马超与黄忠,都曾是原属军阀势力的“叛将”。尤其是马超更是“背父自立”,害得父亲被曹操杀死。
细看才发现,高启强茶台上摆的茶宠,是马超和黄忠。上图摄影/小不点qyo,下图来源/《狂飙》节选。
而此时高启强正在边喝茶边看《孙子兵法》,从中可以看出高启强已忠心不再,要开始对抗泰叔了。这么看来,20集的茶局反击,早有伏笔。
老默的笠帽壶:藏在市井江湖里的一把刀
老默一出手,阎王的生死簿得抖一抖。老默接过高启强的杀鱼刀之后,就成了强哥藏在市井江湖里的一把“杀人刀”。作为杀手的老默,人狠话不多,往往杀人于无形。
老默杀人总是能将现场处理得干干净净,不留痕迹,唯一失手的一次,却是因为高启盛。来源/《狂飙》剧照
但他也有自己的柔情一面,这一面只保留给了安欣和自己的女儿。安欣对他的恩情,他始终铭记在心,所以绝对不会伤害安欣。站在老默的角度看,这就是所谓的“江湖侠义”吧。
而老默在菜市场休息室中用的这把茶壶,就叫笠帽壶,由明代制壶名家李仲芳创制,线条流畅圆转,形如斗笠,颇有江湖侠士之风。编剧在这里安排老默用笠帽壶,把老默的人物性格刻画得更加饱满,同时,也更说明了《狂飙》的编剧是懂茶的!
(笠帽壶作为经典紫砂圆器之一,以其线条优美、灵动的特点,从众壶型中脱颖而出,颇受老茶客的青睐。)
懂茶的编剧,不仅通过喝茶的细节刻画了老默的柔情一面,还展示了老默的狠戾。
在第17集中,高启强派唐小虎去看着老默,这期间老默一直让唐小虎喝茶,还不让他上厕所。不停地喝下利尿的茶,尿意很快就涌了上来,但是在自带杀气的老默面前,唐小虎也只能乖巧地忍着,等着高启强来解救。
茶水有多利尿,喝过的人都知道。来源/《狂飙》节选
喝茶不让上厕所的“茶刑”,由于茶利尿的效果,比光喝水还难受,这种加码的惩罚,和《满江红》中用醋代水的“醋刑”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这里,导演只用一壶茶,就说清了老默的狠与柔!
强哥的茶壶:装着思念与伪装
《狂飙》里大哥大嫂的爱情,腻歪得直让人跺脚。高启强和陈书婷的感情线,其实在第2集和27集中,就埋下了伏笔。“暗号”就藏在强哥斟茶的动作里:在广东,祭祀故人的时候,往往会用茶。原来,这是晚年高启强在缅怀书婷和阿盛啊!
从这个细节可以知道:2021年时,书婷已死,并且在高启强的心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那么,书婷是谁?她为什么死了?悬念就此设下,直到倒数第二集(38集),书婷的死因才正式揭开。
高启强斟茶缅怀阿盛和书婷。来源/《狂飙》节选
刀子早早埋下,中间狗粮满上,最后再杀一个回马枪,这样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让人在大哥大嫂势均力敌的爱情故事中,越嗑越上头!
值得一提的是,高启强在喝早茶时用的这套茶具,集齐了“潮州四宝”——孟臣壶、潮州红泥炉、玉书碨、若琛瓯,这是潮州工夫茶的“标配”。这套配置,在潮州的街头巷尾中最是常见,早已融入潮州人每一日的饮茶生活。
潮州工夫茶技艺,是一种茶艺,也是一种民俗。摄影/李裕煌
全套“潮州工夫茶”一上,也暗示着,此时上了年纪的强哥,早已收敛起了年轻时的嚣张、狂妄,伪装成普通人的样子,在茶楼里慢悠悠地喝茶、骑着摩托去菜市场买菜、在街边大排档打边炉……从容地隐身于平凡的烟火气中,把自己的真面目越藏越深。
黄老的鱼杯:京海的浑水里有鱼
剧情走到30集,高启强开始向巡查组亮出底牌,最先亮出的是“幼儿园”和“敬老院”。而徐忠在敬老院中遇见黄老,就是高启强故意安排的。黄老在请徐忠喝茶时,用的就是一盏鱼杯,细看茶汤中,有一条活灵活现的鱼在游动。
鱼杯又叫鱼盏、金鱼杯、锦鲤杯,因样式新颖、寓意美好而广受欢迎。细看徐忠手里的茶杯,真的有鱼。来源/《狂飙》节选
喝茶用鱼杯,有年年有余的寓意,但在这里却暗藏着另一层深意。都说,水至清则无鱼,你品,你细品。这个镜头刚好暗示了京海的水不仅深,还很浑。而黄老在高启强长达八年的糖衣炮弹攻击下,早就沦陷了,所以才为高启强说了不少好话。
从镜头里的一盏鱼杯,一沓信,就能看出高启强在京海花了这么多钱,苦心经营了这么多年,其背后的利益集团早就错节盘根,并不是好对付的。而高启强“亮牌”的真正目的,本就是为了让指导组知难而退。
《狂飙》里的茶,都是“对症下药”
作为老广本广,喝茶离不开陈皮
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能入汤、泡茶、当零食的陈皮,在许多老广的心中排第一。这小小一块皮,能在吃货老广的地头大放异彩,除了其风味独特、性格百搭、能清喉醒酒外,还在于“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似黄金”——陈皮越老越值钱。当然,是在保存得当的前提下。
在《狂飙》15集中,陈皮就出现了两次。先是高启强劝弟弟阿盛多喝陈皮少喝酒,因为陈皮对嗓子好。其实,这可能是高启强为老爹陈泰准备的老陈皮。因为老陈皮再次登场,就在老爹家里。
这时高启强一边毕恭毕敬地给老爹斟倒上陈皮水 ,一边向老爹汇报莽村的工作,而在老陈皮的助攻下,老爹也正式默认让高启强继续推进莽村项目。为什么送老陈皮这么管用?其实,是因为高启强懂得投其所好。
在老爹说“陈皮不错”时,镜头右上角就出现了老爹珍藏陈皮的罐子。而泰叔珍藏的老陈皮出镜最早的时候,是在13集,镜头里满满七大罐老陈皮,足以说明土豪泰叔对陈皮有多爱。
老爹的柜子上摆满了玻璃罐装的陈皮,找找第七罐在哪里?来源/《狂飙》节选
除了泰叔,高启强也是名副其实的“陈皮控”。在23集里,安欣第一次到高启强家里调查,高启强就拿出了珍藏十五年的陈皮普洱来招待他,在这里,陈皮醒酒、润肺的功效再次被提到。
关心弟弟,用陈皮;讨好老爹,也用陈皮;招待“亦敌亦友”的安欣,还是用陈皮。你就说,强哥爱不爱陈皮吧?
老白茶:陈书婷的“灭火器”
高启强给老爹送过的茶叶中,除了陈皮,还有老白茶。
白茶是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之一,主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建阳、松溪等县。摄影/游力克
在20集的茶局名场面中,泰叔要为程程说和,高启强立马拍桌,在茶桌上的氛围正是剑拔弩张的时候,陈书婷给高启强递上了一杯老白茶,白茶具有清火功效,此时送上白茶是提醒高启强消消火,先服软。而高启强喝下了白茶,也说明他现在并不想和泰叔有所争执。
白茶和陈皮一样,都有存放越久价值越高的品质。高启强在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推翻泰叔的权力时,选择送老白茶和老陈皮,也可以看作他是在向老爹“表忠心”,毕竟“姜还是老的辣”。看到这里,不得不说强哥的《孙子兵法》不是白看的!
“白茶”因成茶外表满披白毫,色泽银白灰绿而得名。老白茶中,珍藏多年的白毫银针很是珍贵。摄影/周昭辉
《狂飙》收官后,有很多人在问:为什么这部剧能成为“开年第一爆”?剧情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演员演技过硬、每一个镜头都细节满满……这些,都是它成为经典好剧的底气。
参考资料:
《中国茶经》2011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地道寻茶记(ID:didaoxunchaji),作者:石梅、欧寒天,编辑:欧寒天、石梅,图片编辑: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