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职员,是如何搞垮一家老牌银行的?
2023-02-27 18:38

一个职员,是如何搞垮一家老牌银行的?

1995年2月27日,巴林银行宣布倒闭。“巴林银行”这个词,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比较陌生了。但在1995年,那可是全世界都讨论的热点,哪怕金融小白也全都知道。因为这家历史悠久的银行,居然被一个小职员搞垮了。


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762年,刚满22岁的英国人弗朗西斯·巴林和兄弟一起,创立了一家叫“约翰和弗朗西斯·巴林”的公司。


这家初始资金只有1万英镑的公司,就是巴林银行的前身。


年轻的巴林先生一开始并不熟悉金融业务,创业14年,原先的1万英镑居然缩水了75%,只剩下了2500英镑。但他大胆且自信的投资交易方式却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包括像英国皇家交易保险公司这样的巨头都对他青眼相加,开始让他有机会进入伦敦更高层的金融圈进行博弈。


巴林先生没有浪费这种信任。他的巴林银行对普通客户的借贷没有兴趣,而一直青睐那些最刺激、最冒险、回报也最丰厚的顶级舞台,比如深度介入当时英国与法国战争背后的金融博弈——为英国政府对抗几乎不可战胜的拿破仑军队提供商业贷款。


这种风险极高的投资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在尝到甜头之后,巴林银行的冒险触角开始遍及全世界:从英吉利海峡到伊比利亚半岛,从意大利到西印度群岛,从印度到北美——哪里有资金需求,他们就出现在哪里,通过敏锐的眼光和冒险的精神获得丰厚的利润。


1803年的“路易斯安那购地案”,再一次让巴林银行名声大噪。


那一年,年轻且雄心勃勃的美国决定以1500万美元的价格从法国手中购买路易斯安那——那块地大约214万平方公里,几乎等同于当时美国的国土面积。


1500万美元的买卖放到现在来看当然是无比划算,但必须承认的是,这笔款项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更关键的是,美国人并不是直接付钱给法国人的,而是通过一家中间银行,以购买国债并转让的方式来达成这笔交易。


而提供中介服务并抽得极大利润——当然也要冒很大风险——的那家银行,就是巴林银行。


事实上,美国人买地的这笔款项进入拿破仑的腰包后大大充实了他的军费库,间接为他之后横扫欧洲奠定了基础。为此,之前支持英国对抗法国的巴林银行也受到欧洲其他国家的指责——无非是一些“助纣为虐”的话,这对只追求利润的银行家们而言完全是可以听过算数的。


巴林银行没多久又为自己的“金融无国界”观念增添了一条注脚:在伟大的拿破仑皇帝遭遇“滑铁卢之役”的惨败后,欧洲各国对法国开出了巨额战争索赔,站出来为法国提供赔款贷款的,又是巴林银行。


此时,创始人巴林先生已经过世,但巴林银行的威望已经如日中天——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英国、法国、普鲁士、俄国等各国代表均一致认为:巴林银行提供的担保是他们愿意与法国签订和平条约的重要保障。


作为一家声名卓越的英国本土银行,巴林银行当然在很早就介入了英国政府的事务。


他们的理财能力得到了英国王室的深爱,并由此开始与王室成员联姻。尤其是在二战期间,财政捉襟见肘的英国政府在美国及其他地方拍卖了大量资产,负责操盘的就是巴林银行。


作为回报,巴林家族的五位男性被英国王室封爵(三个男爵两个伯爵)——这是史无前例的。1988年,巴林家族获得了伊丽莎白二世女王颁发的“杰出成就奖“。


进入1990年代以来,顶着“英国王室信赖合作伙伴”光环的巴林银行,继续全世界扩张的步伐,仅1994年,它就先后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地开设办事处,并把亚洲和拉美新兴国家和地区作为主要的业务增长点。


截至1993年底,巴林银行全部资产大约为59亿英镑,1994年的税前利润为1.5亿美元,其核心资本在全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这家已经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正计划进一步加快前进的步伐。


但他们绝对不会想到,他们迈向第三个百年的大银行之梦,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破梦人”的名字,叫尼克·李森(Nick Leeson)


如果说,要在巴林银行的光辉历史上只留下两个人的名字,那么其中一个无疑是创始人弗朗西斯·巴林先生,而另一个名字,必须是尼克·李森——如果只允许保留一个名字,那恐怕也是后者。


按照世俗的眼光来看,尼克·李森应该和享有盛誉的巴林银行不会有太大的交集——至少不太可能从高层层面来撼动巴林银行的历史进程。


尼克·李森1967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典型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是泥瓦匠,母亲是护士。小尼克也是按照普通人的轨迹上学和成长的,只不过他的学习成绩一直不太行。他小学毕业时的六科成绩中,英语文学和历史分别得了C和D,数学的成绩是F,也就是不及格。


这样的成绩无法保证尼克·李森进入优秀的中学,所以他应该是进入了一所类似财务会计的职业学校,并在18岁毕业后就进入了一家私人银行,负责结算纸质支票、贷记和借记等基础工作——没错,他并没有上大学。


1987年,工作两年的尼克·李森跳槽到了摩根士丹利银行清算部,参与在后台清算和结算上市衍生品交易。20岁的尼克·李森应该是展现了相当不错的才华和能力,他当时的年薪已经有2万英镑,这在和他一起长大的同阶层小伙伴中属于鹤立鸡群。但尼克·李森·并不满足现状,他在两年后又选择了跳槽。


这一次,他加盟了刚刚被英国女王颁发“杰出成就奖”的巴林银行。


尼克·李森刚加盟巴林银行时的年薪是1.2万英镑,他应该是降薪跳槽的,因为他认为在巴林银行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他一直想成为一名交易员,因为那能给他带来更多的提成和报酬。


更何况,1.2万英镑的年薪对于刚刚22岁,只拥有中学文凭的尼克·李森而言并不丢人——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英国人的平均年薪收入为3.8万英镑左右(考虑通货膨胀因素,1989年的1.2万英镑大约相当于2021年的3.6万英镑左右)


勤奋且有野心的尼克·李森很快就证明,这份薪水匹配不上他的能力。


尼克·李森加盟巴林银行后不久,就与其他四名结算专家被派往香港,负责调查雅加达分部的后台账目。他很快就凭自己的专业经验找到了雅加达账目的大量漏洞,为总行挽回了一笔极为可观的损失。


这一仗打得相当漂亮,巴林银行总行庆幸自己招到了一个期货与期权方面的专家,开始对尼克·李森另眼相看。之后的几年里,尼克·李森一直兢兢业业,很快就凭借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崭露头角。


1992年,巴林银行为了加强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和赚取更多的利润,决定在新加坡开设期权和期货办事处,在新加坡的SIMEX(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进行执行和清算交易。


谁来做期货与期权部门的总经理?巴林银行总行的高层都不约而同想到了一个人:尼克·李森。


才25岁的尼克·李森于是走马上任,成了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分部期货与期权部门的总经理和首席交易员。而他完全没有辜负领导的期望,当年就凭借大胆的投资和冒险的野心,为巴林银行挣得了1000万英镑——相当于这家银行当年全年利润的10%。


一时之间,尼克·李森声名鹊起,在业内甚至有了“不可战胜的李森”的称号。而他当年的年薪已经升至了5万英镑,另外领到了13万英镑的年终奖金。


如果英国也有一句类似“英雄不问出处”这样谚语的话,那么尼克·李森无疑是最适合的代言了——出身普通,逆天改命,跨越阶层。


那一年,尼克·李森只有25岁,他当然相信自己有着更光辉灿烂的未来。


但在风险极高的金融领域,“未来”其实是一个中性词,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来定性,那就是:


不可预知。



尼克·李森坏运气的开端,是从一个账号开始的。


在巴林银行的新加坡分部,有一个“99905”的账号,专门用来处理交易过程中因为疏忽所造成的错误。


这是一个正常的账户,因为在银行诸多的交易中,很难避免会出现错误,比如把“买进”的手势误解为“卖出”,比如购买价位出现了差错,或者购买时间出现了提早或延迟。


这个账号存在的必要性就是:一旦发生了当场或短时间内不能挽回的失误,就应该将这项失误转入这个专门“记录错误”的账户,然后向银行总部报告如何处理。


1992年,巴林银行总部的相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尼克·李森,要求他们分部重新设立一个账号,专门用来记录比较小的错误——尼克·李森照办了。但不久之后,总部又打来电话,称总部的电脑进行了全新升级,性能加强了,所以不需要再另外设立新账号了,依旧使用原来“99905”的账号。


但是,却没有人关心尼克·李森设立的那个新账号是否被取消。


事实上,尼克·李森并没有取消那个新设立的账号——他把这个账号设定为“88888”,因为他知道在华人文化中“8”是个吉利数字。


这个后来被全世界金融界熟知的“88888”账号,并没有成为尼克·李森的“聚宝盆”,而是变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无底洞”。


第一单错误出现在了1992年7月17日,李森手下一个王姓的交易员犯了一个错误:把客户富士银行要求“买进”的20份日经指数期货合约错误操作成了“卖出”。


如果要纠正这个错误,就需要买回40份合约——按照当日的收盘价计算,损失大概在2万英镑左右。


这样的损失是应该立刻报告给英国总部的,但李森没有选择那样做,而是把这个错误放进了“88888”那个总部并不知道的账号中。


如果日经指数在之后几天内下跌,那么李森将有机会弥补这个错误,但日经指数反而上涨了200点,这就使得这个失误所造成的损失从2万英镑扩大到了6万英镑——当时李森一年的薪水也才5万英镑。


第二单错误接踵而来。


按照尼克·李森自己的说法,犯错的是他的挚友、同样是交易员的乔治。这位刚刚与妻子离婚的乔治成天沉浸在痛苦中,以至于将尼克命令“卖出”的100份期货交易全部错误执行成了“买进”——这一单的损失高达800万英镑。


如果说6万英镑最多让李森挨顿批评扣点奖金的话,那么800万英镑足以让他从巴林银行卷铺盖走人了。所以李森决定无论如何不能将真实情况报告给总部,而是凭借自己的各种隐瞒混过巴林银行总部的审计,然后“暗箱操作”来弥补这个“大窟窿”。


尼克·李森有什么特殊办法吗?


其实也没有。他手里只有一张牌——那张他试图“化腐朽为神奇”的牌:


代号为“88888”的账号。



从1992年末开始,尼克·李森开始“赌博”。


他利用“88888”这个“影子账号”进行了一系列只有他自己知道的交易操作:赢了填补亏空,输了就继续埋在这个账号里。


但这恰恰是违规的——尼克·李森在巴林银行新加坡分部既负责交易又负责清算,相当于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巴林银行的资产在神不知鬼不觉的状态下完全由一个赌徒似的人全盘掌控。


难道巴林银行没有相关监控机制吗?当然有的。事实上,巴林银行有一万次机会发现尼克·李森的问题,其中哪怕有一次能引起重视,这起全世界银行界的经典案例就不会产生了。


但巴林银行并没有发现——或者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是因为尼克·李森之前的“战绩”骄人,耀眼的光环蒙住了很多人的双眼,另一方面,是巴林银行的监管执行存在巨大漏洞,很多规则如同一纸空文,根本没人认真执行。


事实上,巴林银行总部不止一人不止一次提出对新加坡分部账户资金的质疑,但都被尼克·李森用最简单的手段蒙混了过去。比如他曾伪造了一份花旗银行5000万美元的存单,来解释账面上亏空5000万美元的问题。查账人员只是查证了有这张存单的在,却没有人去查这张存单的真假。


为了应付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的“保证金”要求以及自己弥补“窟窿”的成本,尼克·李森要求总部不断给新加坡分部汇款,高峰时曾达到每天1000万美元——居然没有人质疑尼克·李森把这些钱究竟用到了哪里。


面对这样的情况,尼克·李森不是没有感到过自责乃至恐惧,他后来回忆说:


“我为自己变成这样一个骗子感到羞愧——开始是比较小的错误,但现已整个包围着我,像是癌症一样,我的母亲绝对不是要把我抚养成这个样子的。”


尼克·李森曾无比接近解脱:1993年7月的某一天,他凭借赌博式的交易把“88888”那个账号的所有亏损都填上了,甚至还略有盈余。但很快又亏空了170万美元,然后更是一泻千里。


到了1994年7月,“88888”账号里的亏空已经超过了5000万英镑。这个时候,尼克·李森自己也感到麻木了,他像一个被牵着线的赌徒,完全失去了对市场的正确判断,只是不断下注,奢望能够“赢一票大的”填补亏空,然后彻底歇手。


讽刺的是,1994年12月,巴林银行在纽约举行了一个金融成果会议,从全世界各地分部赶来的250名高管依旧把已经造成巨大亏空的尼克·李森当作英雄,对他报以长时间的掌声。


尼克·李森后来对此回忆:


“对于没有人来制止我的这件事,我觉得不可思议。伦敦的人应该知道我的数字都是假造的,这些人都应该知道我每天向伦敦总部要求的现金是不对的,但他们仍旧支付这些钱。”


1994年9月23日,由弗兰克·德邦拉特导演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在美国上映。


这部电影在中国台湾地区被翻译为《刺激1995》。


尼克·李森为了实现自己的“救赎”,把所有的赌注都押了出去。


他想要导演一场金融界的“刺激1995”。




尼克·李森孤注一掷押注的,是日经225指数。


1994年下半年开始,日本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作为参与日经指数交易的老手,尼克·李森对日本经济回暖抱有很大信心——事实上他身上背负的巨大压力也迫使他必须在一头押上全部重注。


但是,1995年1月17日清晨5点46分发生的一场突发事件,彻底击碎了尼克·李森的梦想——日本关西地区发生了里氏7.3级的强烈地震,史称“阪神大地震”。


完全可以预想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日经225指数直线下跌,1月23日更是暴跌1055点。尼克·李森手持的大量多头尺寸遭遇迎头痛击,瞬间就损失了2.1亿英镑。


此时,尼克·李森如果能够及时刹车,事情并非没有挽回余地。但这时的他已经是赌场里输红了眼的赌徒,完全失去了理智。他动用了手里所能动用的全部资金,买进了3万份日经指数合约——他想凭一己之力影响市场。


此外,他还不断向伦敦总部索取资金“补仓”。到了2月10日,新加坡国际金融交易所自1984年创立以来的一个纪录被尼克·李森创造了:他代表的巴林银行手握5.5万份日经期货及2万份日本政府债券合约——统统是在“88888”那个“影子账号”里完成交易的。


1995年2月23日,尼克·李森遭遇了最后不可逆转的暴击:日经225指数降到了17885点。


此时,他已经给巴林银行造成了近14亿美元的亏损,而这家曾承载无数光荣与梦想的老牌银行,所有可用于交易的资本只有8.6亿美元。


这一天,在伦敦总部,茫然失措的巴林银行高层试图求救于英格兰央行,但面对如此一个惊天窟窿,央行无能为力,而其他银行也选择袖手旁观。


1995年2月27日,英格兰中央银行宣布了一个震惊全世界的消息:


拥有233年历史的英国商业投资银行——巴林银行因经营失误而倒闭。


英国《卫报》在2月27日的头版头条


全世界的金融界对这个令人愕然的消息都缺乏思想准备:


东京股市英镑对马克的汇率立刻暴跌至近两年最低点,伦敦股市随之也出现暴跌,纽约道·琼斯指数下降了29个百分点。


而就在2月23日,尼克·李森留下了一张纸条后,就带着妻子匆匆逃离了新加坡。


那张纸条上写着:


“对不起”。



1995年2月27日,尼克·李森在法兰克福机场刚刚走出飞机舱门,就被逮捕了。


四天的时间里,他曾逃往马来西亚和泰国,但最终还是在德国落入法网,随后被引渡回了新加坡。


该怎么判尼克·李森?


他自己承认了两项罪名:通过伪造文件等手段“欺骗银行审计人员”和“欺骗新加坡交易所”。这两项罪名最终导致他被判决在新加坡樟宜监狱服刑六年半。


1999年7月,32岁的尼克·李森因为身患直肠癌被保外就医,但最终他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1996年,还在狱中的尼克·李森完成了一本自传,书名是:《流氓交易员:我是怎么搞垮巴林银行和震撼世界经济的》(“Rogue Trader: How I Brought Down Barings Bank and Shook the Financial World ”)


出狱后,尼克·李森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网站,并不讳言当初自己的所作所为。他应邀出席了不少演讲活动,席间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教训。他完成了大学心理学学位的研读,并且在业余时间依旧从事股票交易——当然只能用他自己的积蓄。


值得一提的还有另一方:巴林银行。


2001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的记者,在伦敦市郊的一家小电影院采访到了巴林银行曾经的首席执行官彼得·诺里斯——他在银行破产后,买下了这个小电影院,当起了影院老板。


回忆起当时这起轰动全世界的事件,彼得·诺里斯并不掩饰对尼克·李森的反感:


“多年来,巴林银行一直认为雇佣的员工都是值得信赖的,都信奉巴林银行的企业文化,都将公司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中。但我们发现李森在巴林银行服务期间一直是不诚实的。所有金融机构的管理层都应该从李森事件中吸取教训,意识到用人的风险所在。”


而新加坡在1995年10月17日公布的一份有关巴林银行破产的报告,却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巴林银行集团如果在1995年2月之前能够及时采取行动,那么他们还有可能避免崩溃。截至1995年1月底,即使已发生重大损失,这些损失毕竟也只是最终损失的1/4。


如果说巴林的管理阶层直到破产之前仍然对“88888”账户的事一无所知,我们只能说他们一直在逃避事实。”




最后来一个尾声后的尾声。


1999年,根据尼克·李森自传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


按照当时《经济半小时》的采访报道,彼得·诺里斯经营的那家电影院,也上映了这部影片。


首次放映的那一天,电影院的放映员跑来告诉诺里斯:


“有一个好像长得很像尼克·李森的人,就坐在电影院里!”


放映结束,全场灯光亮起,诺里斯仔细观察了那个人,发现他就是尼克·李森。


但尼克·李森后来在接受《南方周末》的采访时却否认了这个说法。他说电影上映时他举办了一个私人观影会,邀请了诺里斯,“但他很早就退场了”。


事实上,两人见面确实没什么话可说——又能说什么呢?


四年过去了,两个人虽然都已经完全改变了职业和身份,但毕竟人还都在。


而那家拥有233年历史的老牌银行,已经烟消云散了。



馒头说:


关于“巴林银行倒闭事件”带来的各种经验教训,业界做的总结分析早已汗牛充栋,我也非专业人士,这里就不凑数了。


写完这个故事,倒是想起了我自己当初的炒股经历,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这个人既不懂股票,也不爱炒股票,按理是断然不可能有炒股经历的。但大家都知道,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难免要受到周围人的影响。于是在那一年,我终于没忍住,开了账户下了海。


没错,那一年,就是成为很多股民美好或伤心回忆的2007年。


现在回想起来,那真是一个疯狂乃至迷幻的年代:两只眼睛闭上随便挑个股票都会涨,一块砖头扔下楼能砸中三个股市专家,街边卖葱的都能神秘兮兮告诉你他有“内部消息”,每天你的股票里没一个涨停板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我自认我还是冷静的。记得那时候有次坐飞机去北京出差,报社的副总编坐我邻座,问我有没有炒股,我道貌岸然地说刚开了账户,主要目的是“借机学习下金融知识,不然我连CPI是什么都不知道。”


我投入确实不多,是以打游戏的心态入市的,当时还兴致勃勃做了张表格,记录我买的每一支股票,并给自己严格规定:除去手续费后,只要赚到500元就立刻抛掉,绝不留恋;如果下跌亏本,就放在那儿,绝不抛出,陪它到天荒地老。


我自认为自己很理智,觉得每月赚点零花钱就可以了。当时我有一位朋友,有一天因为买了“重庆啤酒”这支妖股直接赚了2万,于是放言决定辞职:“不要2万,每天赚2千,我不要过得太舒服!”


当时我还想觉得她草率了:股票难道只涨不跌?


但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只要能及时收手,控制自己,炒股怎么会亏钱呢?


后来才知道,我当时作为一个新手小白,不知道股票跌了后,人的心态会变的。


我一开始投进去5万元,确实赚了一些,但大盘在很多人一致看好“冲破1万点“时,触及载入史册的6124点后,就掉头向下了。面对每天的暴跌或阴跌,我早就把当初给自己的规定抛在脑后了,开始不断打听消息,补仓,换仓……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当时的“开心网”很流行一个“组车队”开拉力赛的游戏。在游戏中,好像是买六辆车就可以组一个车队,大家会组阿斯顿马丁车队,法拉利车队等一起玩。我记得去采访奥运会前打开了我的股票账户,做了一下清算——在现实中,我已经亏掉了一个奇瑞QQ车队。


帐算清了,心里反而轻松了。


从那以后直到现在,我再也没碰过股票。


如果要比金额,我这点钱(虽然也都是我的“肉里分”)和尼克·李森赌上的筹码相比,简直是九牛一毛。但至少我的钱是我自己的,他的钱不是他的。


但在一点上,我们犯的错误是相同的——其实绝大多数人都相同:贪婪和欲望。


尼克·李森自己在回忆录里说,当初设立“88888”账号是为了帮下属和挚友的错误“埋单”,但我不信他内心是没有任何贪念的——这个不为人知的账号会不会成为他用银行筹码为自己个人盈利的“小金库”?


但换个角度看,巴林银行的那批高管难道心中就没有个“贪”字吗?正如新加坡交易所的总结报告所言,他们是真的不知道尼克·李森在“豪赌”吗——曾有内部人士透露,即便是到了1995年2月,巴林银行中有些高层依旧在幻想第二天能够享受尼克·李森翻盘带来的巨大分红。


人类的贪婪基因是刻在骨髓里的,如果凭借个人的意志无法克服,那就需要规章制度来约束,而规章制度也随时需要修订和监督,不然心中的那头怪兽很容易就挣脱枷锁,肆虐横行。


事实证明,这从来就不是一场一蹴而就的战役,而是长时间乃至永恒的博弈和较量。


像尼克·李森这样的人,像“巴林银行”这样的事故,恐怕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


本文主要参考来源:

1、《我如何弄垮巴林银行》(尼克·李森,中国经济出版社,1996年10月1日)

2、尼克·李森个人官方网站(https://www.nickleeson.com/blog/)

3、《约见前巴林银行总裁彼得·诺里斯》(CCTV《经济半小时》“资本世界”专栏,2001年4月28日)

4、《搞垮巴林银行的人说:我应该去中国找份工作》(张华,《南方周末》,2011年4月29日)

5、《巴林银行破产案》(《中国储运》,2008年04期)

6、《巴林银行倒闭 谁是罪魁祸首》(余维彬,王云海,《银行家》,2004年01期)

7、《不见过程的落败——从内控看巴林银行倒闭》(郑田,《理财杂志》,2005年04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


虎嗅长期关注出海,为应对急剧变化的出海环境,特推出“出海潜望镜俱乐部”,为大家提供一手出海资讯、链接头部出海平台,提升出海人在宏观趋势、平台玩法、品牌打造、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认知力,结交关键资源。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与我们一起高速进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