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让一部分青年先X起来(ID:youthsX),作者:谢家铭,口述:柒月,头图来自:《凪的新生活》
29岁,在工作六年之后,我选择从互联网公司裸辞。
之前,我一直从事数据分析工作。事实上,这并非我第一次裸辞。
裸辞的起因并非是遭遇了迈不过去的坎,只是和我想要的生活不吻合。
一、不只是一份稳定的收入
或许是因为工作强度过大,经常连续加班到凌晨,周末也要背着电脑随时待命,精神始终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我渴望自由地去享受生活,但我无法平衡好这一切。
或许是因为在工作中难以实现自我价值,被边缘化的感觉始终存在,毫无成就感可言,让我无法提起劲头。
或许是因为工作中和同事对接,无法有效沟通,每天消耗着我巨大的情绪和精力。
每当我发现自己身处一种痛苦之中,便会试图逃离,通过休息一段时间调整自己,上班对我而言不应该只是意味着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
当然,有人或许会认为工作中的困难或磨练都是未来的宝贵财富,要迎难而上,去不断克服、战胜它们。
但这些问题对我带来的伤害,也是客观存在的,包括身体和情绪。
杭州一小伙因连续加班,骑车逆行被拦下跪痛哭。© 《1818黄金眼》
为什么一定要去死磕,故意和自己过不去?
其实并非所有工作都会让我不适,曾经我遇到过一家公司,那里工作的氛围和节奏都很舒服,但因为经营问题,整个业务线都不得不停掉。
我通常不会选择边工作边找下家,我没有办法同时处理两件事,做到无缝衔接。在职跳槽,通常要2~3个月时间,我不喜欢把战线拉得过长。
一旦这份工作让我感到痛苦,已然发现待不下去的时候,我没办法说服自己忍受这么长时间。这可能和我个人性格有关,但当然,也有人对于痛苦的忍耐力很强。
通常,我都会先辞职,之后再找工作,或者休息一段时间去探索些别的事情。去年我就曾去云南待了一段时间,那段经历让我很放松。
二、裸辞虽爽,但也会孤单
选择裸辞,必须要事先想明白一些问题,包括自己现有的积蓄能够支撑多长时间,对于自己在职场中竞争力的评估,以准确衡量自己何时能够找到适合的工作。
裸辞有风险,很多人顾虑在面试时谈薪资没有优势,未来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下会产生焦虑,以及空窗期太久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
这些因素客观存在。我也始终认为,裸辞虽然爽,但千万不要盲目,不要头脑一热便决定不干了,要保持基本的理性。
我也曾遇到过一些问题。当你不上班时,突然一下子拥有了大把的空闲时间,如果你对这些时间的掌控力度不够,那很可能日子在不知不觉间就溜走了。
当你这一天过得不够充实,那焦虑自然难免。
但这一次,我没有选择继续找工作。工作了六年时间,我发现自己可能不太喜欢被束缚在格子间。之前或许是年龄小,看待事情的想法和方式还不成熟,更多的是想生存下去。
但现在,我想去探索更多的生活方式,想去折腾一下。
生活应该是旷野,而非轨道。其实短视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心灵奇旅》
我的朋友同样也裸辞了,现在每天和我一起在做一些事情。她之前是在互联网公司担任产品经理,选择裸辞的原因和我相似。
做这样的决定,有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陪伴和支持,对我而言非常重要。
这条路上一个人走是有点孤独,但两个人一起就会好很多。
三、面对社会时钟的婚姻压力
事实上,我几乎很少见到有人能找到完全符合内心向往的工作。通常,兴趣只有是兴趣的时候,才会对人产生吸引力。一旦变成工作,可能就不得不面对很多琐碎。
所以,要把工作和兴趣稍微分开一些,而不要混为一件事。
有人可能会希望通过努力赚钱去享受更好的物质生活。但我并没有觉得哪种生活方式就一定是对的,要看每个人想要什么。
但社会时钟确实会给人施加一种外在压力,告诉我们在每个年龄段应该做什么。
豆瓣“逆社会时钟”小组简介。© 豆瓣
我也会经受被这些评判标准衡量的时候,结婚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女性而言,29岁在父母眼里也到了应该结婚的阶段,在婚姻市场中也是一种“贬值”的处境。
我是一个比较随性和自由的人,如果遇到适合的人,我不会抗拒,但倘若遇不到,我也不会特别焦虑,我做好了一辈子不结婚的准备。
其实,父母在这件事上还是比较支持我的。母亲也经常说,如果找不到一个特别合适的人,宁愿不嫁,也不能随随便便去结婚。
我对自己没有太大的要求,对另一半也只是希望情绪比较稳定,性格温和,和我向往自由的步调一致。当然,年纪越大,心动这个事情变得难说,但整体我处于比较随缘的状态。
四、自由的工作,骤减的收入
我对自己有一种“盲目自信”,我觉得自己以后不通过朝九晚五上班,也是能够挣到钱,会有一份比较满意的收入。
目前,我一部分精力在单身社群的运营上,之前工作期间就开始做,已有两年时间,社群规模在一万多人。我经常会在周末组织露营、桌游、读书会等活动,把男女生聚在一起,目的就是帮助大家脱单。
每次线下活动的参与人数在30人左右,特殊情况也会有一百多人。我们会对参与者收取一部分费用。有很多对恋人是在我们的撮合下才走在了一起。
工作日的时间,我和朋友则尝试摆摊卖三明治,起因只是裸辞之后,时间过于充裕,我们不想每天一睁眼就到了中午,所以便希望能够对自己的时间有合理的利用。
目前,柒月的摆摊计划因被多次警告已中止。© 小红书-柒月
朋友厨艺很不错,所以我们就行动了起来。卖三明治的收益并不高,售价是六元,平均利润只有两三块,早上很紧张的情况下也只能做20个,单靠这个去养活自己是有困难的。
刚开始摆摊的时候确实会有些社恐,不敢开口叫卖。也会遇到城管来巡查,看到城管来,就要及时躲开。
原本我们计划直接开一个轻食店,但考虑到前期投入过多,与我们轻资产的想法不符,所以便自然想搞一个家庭私厨,主要接附近小区住户和公司的订单。
每天也就五六单,平均每单能赚十几块钱。但好在我们自己也要做饭,可以顺带着多做一些。下订单的都是回头客,对我们的味道很满意。
整体来看,我们当前的收入是远远比不上工作的时候,降幅接近了60%,并且很不稳定。目前的支出略微大于收入,所以还是会消耗一点原有的存款。
但如果没有大额的支出,日常花销还是可以应付的。我并不认为会影响到我的生活质量,我本身的消费欲望就比较低,收入减少,支出自然会相应减少。
五、问题出现一个,再去解决一个
现在,我的情绪更加平和,心态也很稳定,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我努力的方向便是争取能够早日赶上上班时的收入。
我有给自己列出一份行动清单,包括我最近想做的10件事,选择这些事情并无特别的缘由,只是一些自然浮现在脑海的念头。目前只完成了一小部分,但当你一旦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有一种成就感。
我的家人目前并不知晓我现在的生活方式。他们那辈人和我们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明知道双方很难契合,那就没有必要去寻求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否则只能让这件事变得更加纠结,带来一些无谓的麻烦。
当然,享受到自由,伴随而来的就是不确定的风险。
但我自己是一个乐天派,问题出现一个,我解决一个就好。我不会去设想三年五年之后,或者十年之后我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讨论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事物发展是瞬息万变的。
“你患得患失,太在意从前,又太担心未来”。© 《功夫熊猫》
我只想把当前的路走好。倘若我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那就专注于把它解决掉。我相信最后也一定能够解决,事实也是如此。
生活给我什么,我接着就好。
六、问答环节
Q1:你的这些想法是否要建立在拥有一定物质基础的情况下?
并不是,事实上,我并没有可以值得挥霍的条件。例如,我在杭州并没有住房,目前仍然在租房。当然,倘若身背房贷,可能也不会考虑裸辞。
但是,即使现在不上班,我的首要前提是必须能够保障自己的生存,这些灵活性的劳动,要能够满足我日常的支出。
其实,我对金钱的追求并没有那么高,只是够花就好。我更看重的是人生的体验和经历,我自己的slogan就是我想去看看这个世界,多去外面走走,和这个世界对话。
如果有可能,我会选择去一些地方,然后在那里分别住一段时间,感受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这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Q2:有人说:“从小吃不了学习的苦,长大就要吃生活的苦。”相比于在办公室做文字工作,是否会担心做这些体力活“不体面”?
很多人通过教育改变命运,试图换取从事一份光鲜亮丽的工作,可能这份工作就是成为一名白领,坐在办公室从事脑力劳动。
在父母眼里,体力活确实不如脑力工作体面,他们或许会认为我们供你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什么最后去摆地摊了。
我承认这确实关乎体面,但我并不认为有任何高低贵贱之分,或许我们也可以把做体力活变成比自己上班还要棒的事情。
事实上,现在很多大厂的年轻人,他们是在从事体力和脑力的双重劳动,这种消耗可能会让人更疲惫。而做一些纯粹的体力活,可能还会让人获得精神层面的放松。
澎湃新闻:“在不确定性的时代,不要徒劳无功去追求一个标准的但虚妄的确定性。”© 小红书-弯弯啊哈哈
Q3:是否有想过先努力攒钱到35岁,实现财富自由后再躺平?
没有,这种想法其实忽略了人的欲望其实是在变化的。当你挣得越多,胃口自然会越大,你的性格就决定了你的欲望是难以满足的,即使自己攒到了原来的目标,你已经很难再回到当初的那个想法。
Q4:你怎么看待“人总是善于美化自己从未走过的道路”?
这句话确实是对的。体力活长期做下去,身体上的苦和累一定会有,所以我们不要过于聚焦某一个特例。
现在年轻人因为工作压力很大,可能裸辞就给了大家一个精神上的突破口,进而开始美化,但是看看父母那辈人在农村里种地的生活,这是生活所施加的无奈,那种强度没有几个年轻人受得了。
现在是大家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有能力去试错,所以可以多去探索一下。当然,如果长期从事体力工作,收入又很微薄,我个人认为这条路对于年轻人并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Q5:有的人可能会想着我在工作中一定要成为怎样的人,走到什么样的位置,你如何看待这种想法?
确实会有人目标感很强,会要求自己在某个领域做得很好,然后为此而行动。
但其实还有另一种方式,就像李雪琴提出的“塑料袋理论”,大意是说东北上了年纪的人,很喜欢去捡很多装东西的塑料袋,捡的过程中并不会知道有什么用,只是捡起来放进盒子里。但当你有一天在需要装东西的时候打开那个盒子,你总能发现,在那些不知何时收集到的塑料袋中,一定能找到一个派上用场的。
这段话对我的启发很大,我很讨厌“规划”二字,现在也已经不太会预设我未来一定要朝着哪个方向走。我现在就是一个在捡塑料袋的过程,遇到什么就欣然接纳,或许有一天就会用到它,最后就是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例如我现在做自媒体,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我尝试了,包括单身社群、摆摊等等,这些都是我人生中捡到的塑料袋,我其实并不清楚他们最后到底有什么用。
Q6:你会担心自己的这些折腾,到最后一事无成吗?
并不会,因为我体验了这个过程就足够了,至于结果是好是坏,对我来说并不重要。
我的目标是努力不上班,但如果实现不了,我也无所谓,我不会目的性很强的必须要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去实现,到养活不起自己的那一天,我也可能乖乖回去上班。
同样,我并不会特别迫切地去自我证明,我这条路一定能走得通。生活方式没有好坏之分,未必我就比其他人走的路更好。
自己的人生是自己在走,一个人在过,没有必要执着于和别人去对比。因为一旦要比较,那他就不会松弛。
只要自己能自洽就足够了。如果这段时间自己很累,甚至很痛苦,那就去做让自己开心的事情。
一辈子只有短暂的几十年,为什么一定要和自己拧着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让一部分青年先X起来(ID:youthsX),作者:谢家铭,口述: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