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 2 3 3 4 4 5 5 文集 深度 号外 热文 时间线

有意识地规划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主理人:
迷雾里寻不见人,就把自己化为灯塔。

“如果你感到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就是你要觉醒的时候。”

 

三十而立如此,四十不惑更是如此。《庆余年》里范闲所说,“迷雾里寻不见人,就把自己化为灯塔。”

 

人生孤独滋味不好受,但人的心智、认知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完善。熬过去、渡过去,就可能感受破茧成蝶的美好。

 

从年少懵懂,到中年沉稳,长大这条路,孤立无援、单枪匹马总是常态。如何在无所依中将自己淬炼成钢,是我们每个人要习得的人生课题。现实社会,坚硬且残酷,人生梦想,也注定道阻且长。

 

现代长者学院(Modern Elder Academy)创始人、《学会爱上中年:生活会随着年龄增长越过越好的12个原因》一书的作者奇普·康利说,人生前半段是“积累”。“做做这个!试试这个!积累朋友、孩子、简历上的条目和家里用的东西,”他说,“后半生则是编辑。这时候你要分辨出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要在忙碌的中年开始这个“编辑”过程,或许会让你感到不堪重负,甚至不可能做到。

 

所以,首要是思维的转换。

 

有一个叫格雷厄姆的年轻人,从小不爱学习,喜欢玩音乐,很有音乐天赋,后来成为了一个爵士乐手,而且他的爵士乐很受欢迎,唱片卖到了白金销量。有一次,格雷厄姆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是一个癌症孩子的福利院,在那个地方他彻底被打动了,他觉得音乐帮助不了这些身患癌症的孩子。什么才能够帮助他们呢?医学。所以他决定要成为一个医生。你想想看一个音乐家,从来没有好好学过数学,他就硬着头皮去考试,用一年多的时间攻克一门很难的课,再用一段时间再攻克一门很难的课,最后竟然真的被他考上了顶级的医学院,然后成为了一名医生。

 

如果你真的愿意努力去尝试,努力去做,没有什么事是你学不会的。每一个人的人生都可以重新思考。这里边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背景,就是新技术所带来的变化。过去那个时候的人基本上做一份工作就是一辈子,因为环境变化特别慢,你想要学习一个新技能,你不熬上十年八年,你根本学不会。你也不可能遇到你想学什么别人就能教你。但是今天,转换专业或者职业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价值。你可以随时随地去学习很多关于个小玩意,但是你不知道那个小玩意,很有可能蕴藏着大量的价值。

 

很多时候,工作、家庭和其他让你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要求,让你几乎没有反思的余地。但转换思维,寻找时间和心理空间回望自己的职业生涯并进行重新评估,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会让你获得一个视角,用以规划未来的状态和方向。”

 

人们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和能力下降是必然发生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实很多过去日积月累的练习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正向反馈。比如表达能力越来越好;更擅长综合各种想法,并能够将复杂的想法付诸实践;能够更好地应用自己所熟悉的概念;更善于解读别人的想法等。在人生的下半场,如果顺势而为,把握好正向反馈的优势,学习新的技能和思维方式,跳上第二条曲线,重新找到人生方向,实现个人转型,就会更加容易。

 

所以,当我们审视自己的中期职业生涯时可以思考下面六个问题:

一、十年后我会后悔现在没有做或者没有学什么?

二、如何发掘自己的目标?

三、我有什么天赋和才能可以提供给世界?

四、我希望如何度过寻常的一天?

五、我愿意做出哪些取舍——或不愿再做出哪些取舍?

六、我的生活里有哪些越变越好的地方?

 

基于上述六个问题,我们必须做一些改变:

 

1、首先,警惕止步不前。

我们很多人对于止步不前没有反应,比如工作止步不前,每个月发着稳定的工资,不上不下。但这种稳定会杀死你,因为人一辈子要想图稳定的话,那就是不进则退。所以你必须得有一种进攻的态势,你必须得让自己不断地丰富,所以对于止步不前这件事,你得有警惕。

 

2、多参加社交活动,建立关系网。

建立关系网,去找到合适的位置,多参加各式各样的高端活动。比如法律跟我没关系,认识几个律师挺好的;医学跟我没关系,多参加一些医生的聚会,听医生聊聊天。

 

3、 学会选择性忽视,聚焦在几件事情上。

机会很多,但是不能什么都干。不能觉得哪个都是机会,我这个也想学,那个也想学,你还是需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如果要能够做得好,需要有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深入进去。然后浸淫其中,获得心流体验,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成为专家。

 

4、要有谦逊和开放的心态。

不论你原来是什么专业、什么岗位,必须得放下自己的架子,放下自己什么都知道的那个态势,你才能够深入进去。然后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浸淫其中。浸淫其中就是迷上了,在里边获得了心流的体验,一天到晚地在里边钻研,这时候你才能够很快地成为这行的专家。

 

5、不要害怕中年危机。

我们过去总是说中年危机,一说到中年,后边就跟着危机,实际上不是,中年也带来机遇。为什么呢?就是你人到中年以后,你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你有了一个习惯性的生活方式,你基本上也解决了温饱的问题。这时候你可能才能够腾出手来,去思考自己的乐趣。中年人你会有机遇,跟别人不一样的机遇,中年人的想法跟年轻人不同,因为你有大量的不一样的背景。

 

6、认识到转型不一定会一步到位。

职业转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可能涉及多次小步骤的改变,而非一次性的巨大跳跃。在中年转型期,要有能够接受失败的准备(包括心理、物质以及家庭等),勇于探索和尝试不同的角色和职业,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新位置。

 

“算路程之远近,算粮仗之阙乏,算彼己之强弱。”

 

泉州开元寺雕刻

职场10000小时理论践行者

你若有颗种子,便能期待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