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就是学习新东西的深度、速度,以及把新东西举一反三用到其他领域上的能力。创业,大多因为改变了价值链上的某个环节,带来了创新,从而没有标准答案,只能借鉴其他领域成功经验。不聪明,大概率不太可能创业成功。
你在市场上遇到的人,要么聪明但不努力,要么努力但不太聪明,为啥?因为聪明且努力的人都去当创始人创业去了,谁还来打工呀。
聪明且努力的人已经跑赢了80%的人。你想找到聪明且努力的人,还能恰好被你吸引到的,你喜欢也喜欢你的,你还雇得起的人,还能为你的商业模式创造价值的,每一条都是个 1% 的选择,最终筛出来的很少,试问,你凭什么得到?
我为什么会想到这个话题,是因为我这次在武汉,杭州,见到了两位创始人,一位是做社交 APP 的,一位是做新消费品牌的,我们在聊天中,他们都表示,很喜欢和聪明人一起工作。
他们两个人都有非常优秀的背景,一位创始人是一路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大一就拿到了华为的offer,后来觉得大学也就那么回事儿,然后就选择辍学创业。他发现,跟“笨”的人交流不了,因为他的思维非常创新,也非常快,“笨”人跟不上。
另外一位创始人也有非常好的背景,投资人出身,入职场周围就全是精英, 几年前看到了机会点,快速入场抓住了新消费的机会点,做了一个消费品牌,且因为有极强的商业敏锐度和洞察,这个品牌从 0 到1起得非常快,很快就做到了过亿的营收。
这两位创始人极其聪明且非常努力,想到,也能干到。如果他们不聪明或不努力,都创不了业。也正因如此,让他们创业的过程中,都很希望和聪明人一起共事,觉得大家都应该和他们一样。
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些问题,聪明且努力的聪明人本身就是少数的, 而且,他们喜欢聪明人是一回事,他们能不能用好聪明人是另外一回事,再者,他们即便能用好聪明人,他们的行业,商业模式和成本结构允不允许他用聪明人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因为聪明人大多不便宜。
你想用聪明人之前,先想想这几个聪明人的特征:
1. 聪明人管理成本极高。这里面的管理成本不是指你需要告诉他怎么做事,而是,你自己有没有能力吸引到这些聪明人,打算拿什么来吸引,如何践行你的承诺?因为聪明人都很挑剔的,赚钱在哪里都能赚,为什么跟着你赚钱?想想刘备和诸葛亮。
2. 聪明人没有便宜的。他们一定是同龄人当中 20% 的佼佼者。那你愿不愿意,为此可能人工成本要提升50%,甚至更高,你有没有心理准备?然后公司成本结构是否支持,提高了人工成本,他们能不能给你带回来足够的回报?
3. 聪明人不会干"笨"活。 通常聪明人都是算ROI的高手,他们是不屑于干明显投入产出比不划算的事情。聪明人都喜欢变化,如果你的工作内容是一个规律性比较强,按部就班一成不变,就算他能做他也做不久。聪明人都是"站着要饭"的,如果你的工作需要他趴在地板上捡钢镚,捉襟见肘地盘资源,起早贪黑拉下脸去跑客户,大概率他不会干。
雇佣聪明人是个美好的期望,但创业过程中大多数的工作不需要那么多的聪明人,更何况很多人还只是"假装"聪明。
我在创业过程中见到最多的就是, 一个创始人, 一会为了聪明人,忍了;一会被聪明人伤害了,再也不用聪明人了;今天想这个人实在太笨了,宁可多付 100% 的溢价也要找聪明人,明天想这个聪明人怎么干活这么不踏实。你的反复横跳,其实对你、对公司、对人才都是伤害。
你喜欢聪明人,你用得好聪明人,你留得住聪明人,你的业务可以支撑多少聪明人,这些都根本不是一个问题。而问题背后根本不是你想要什么,而是你能放弃什么。放弃的选择,关键在于你有没有一个稳定且一致的人才观。
什么是人才观?是你用人的哲学, 是你在用人上的取舍,更是你企业在用人的底线。人才观没有对与错,你可以选择用企业成功为做选择的前提条件;也可以选择用创始人偏好为做选择的前提条件,只要知道这背后你放弃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就可以了。
曾几何时,创业圈流行学奈飞,"只雇佣成年人"。当时,我说过一句话, "中国的创业公司,谁学奈飞谁死"。事实证明,确实是,现在再也没人说学奈飞了哈哈哈。为什么,因为奈飞是一整套人才观体系, "只雇佣成年人"只是这个体系的开端而已。
很多创始人都喜欢聪明人,但可能最后我们发现,你这个行业不需要聪明人。
张美吉
链接顶级人才,创始人「创业人才力」的首席私教 创业公司「外挂CHO」体系创立人 首位「创业人才力」理论提出者,坚信人才力是企业增长的原始驱动力,是创始人创业成功第一核心战力 发起成立「女创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主理「九十里私董会」,中国以提升创始人"创业人才力"能力为核心目的的跨行、跨界、跨创业阶段的创始人学习型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