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福的营销笔记,作者:赛博大福,原文标题:《不靠烧钱,AI产品靠口碑出圈有三招》
最近,有几位做大模型和AI应用的创业者朋友找到我,他们遇到了一个质朴却难解的困境:产品已经做出来了,但如何让用户知道并使用它?
这些沉迷于技术的大拿们,或已跑通PMF,有一群种子用户,但是无法出圈;或是融到的钱,不少,但也无法像大厂使劲烧,投资人也需要看到产品从推广到转化的闭环。
所以当产品进入真正的现实世界时,为自己的产品寻找初始用户和流量时,他们意识到此时要拼的第一关,竟然是营销能力!
瞅瞅现在AI圈的营销战,动不动就是亿+以上的广告预算,令人咋舌。这些出自财大气粗的大厂,靠着巨头的流量生态“喂养”,用的是铺天盖地打投流战的招数,但这条路能抄的人没几个。
我在营销一线摸爬滚打16年,见证了营销打法和玩法的一次次升级。在宝洁、玛氏这样的快消巨头,玩的是重金投放、全渠道轰炸的老路子;在江小白这样的新锐企业,靠精准切小众赛道、玩情绪化内容、借社交媒体发酵、创新场景体验,硬是在白酒垄断行业的夹缝中闯出一片天地。而现在,我作为科技博主,一名AIGC的内容创造者,近距离观察了AI的营销战场。
说实话,各家大模型和AI应用工具的营销这场仗才刚刚打响。有钱?好啊,但得花在刀刃上。没钱?别慌,机会照样有。
经验告诉我:在AI营销这条新赛道上,相比烧钱抢量,更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突围路径。在当今的流量格局下,付费流量占大头,免费流量又少又难拿;如何用内容和好口碑撬动流量,就是我今天想探讨的内容。
第一招,以打造社交货币的思路构建产品功能
先举个我作为科技博主的身份,参与社交货币共创的亲身案例。
我在测试Runway时,发现它的转绘功能,能通过创意呈现现实与AI世界的某种反差感,这种反差有着独特的社交势能。于是,我做了一系列小视频发到网上,没想到爆火,评论区瞬间被“求教程”刷屏。(具体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我在村口“诈骗式”度假,AI视频转绘,国庆800万播放制霸“精装”朋友圈 )
我一个视频带动了Runway至少1000个新用户注册和极高比例的付费(这还是在上网访问有门槛的情况下)。此处,Runway官方是不是要感谢我一下,我可一分广告费没拿:)
这也许就是一个KOL/KOC通过内容的再创作,通过社交媒体扩散,形成裂变式增长的小缩影。
这个案例让我深刻理解到:当一个产品能激发用户强烈的分享欲望时,每个用户都可能成为产品的自发传播者。这正是所谓“社交货币”属性的魅力所在。
再来看几个最近的案例:
Pika和Pixverse,一度让人遗忘。最近pika靠着1.5版本的多种趣味effect特效重回主流视线。“捏爆”、“融化”、“膨胀”等效果,让网友们玩嗨了,正在变成一种很新的po图方式,在海内外社交媒体上走红。
不得不说,这招灵了,人人都有分享的基因,只是缺少一个刺激点。我自己也玩得不亦乐乎。
而Pixverse瞬间也打通了任督二脉,V3模型一出手就是病毒式营销。特别是"毒液变身"特效,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生成电影级的变身视频,立马成了自媒体平台新的刷屏神器。
它们还有个共同特征:操作极其简单。不像其他AI工具还要写提示词,用户只需上传一张照片,就能生成令人惊艳的动画效果。
Elon Musk的xAI公司的Grok大模型,烧了50亿的开发声响不大,倒是集成的别人家的Flux AI绘图功能火速出圈儿,这个号称世界上最欢乐的人工智能掀起了名人恶搞图片,Musk和Trump跳舞、Zuckerberg与Musk格斗...这些梗图在推特社交平台上疯狂传播,直接带飞了产品热度。
我也用简单的提示词跟风生了好多图片:
与其砸钱买流量,不如让产品自己会说话,让每个用户都变成你的自来水。
但要警惕的是,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尤其是这种风潮式的玩法。能拍出海马体的妙鸭相机、Remini黏土滤镜似乎没有了声响;但让郭德纲说英文相声的Heygen一直靠踏实的做产品,留住了用户。
所以打造社交货币的营销活动只是出圈的第一步。
第二招,私域,让口碑自然裂变
现在的AI工具的推广都成套路了,尤其是AI视频类工具:先找国内几大头部AIGC创作者社区,再搞创作者大赛,再拉上更多群扩大影响力。但创作者大赛实在太多,我有个深刻的感受,创作者都不够用了!
这个路径之所以成为标配,是因为优质AIGC创作者具备双重价值:既能快速验证产品功能、提供使用反馈,又能产出高质量作品带动传播。
因为好口碑很快就能在圈子里传开,比如Luma的首尾帧功能最强,海螺的微表情视频最自然,Ideogram的英文文字生成一骑绝尘... ...这些口碑不是靠营销喊出来的,而是创作者们经过反复测试、真实体验后的发自内心的评价。
把缰绳交给关心的人,这就是我对AI产品私域运营的终极理解。当你真正重视每一个愿意花时间研究你产品的用户,给他们足够的重视和支持,他们自然会成为最真诚的品牌代言人。
这种发自内心的口碑传播,远比任何营销策略都来得有效。
第三招,以极致细分场景建立专业化心智
预算但凡花到投放,总会是不够用。终极目标要建立场景的广度和深度,但胡椒面似的撒钱,既没打动谁,预算还烧得飞快。而小预算要突围,关键在精准出击。
我们得盯准一个个场景打透它!
为啥这么说?
场景越细分,专业度越容易突出
用户群体越聚焦,心智建立越扎实
解决方案越具体,信任感越容易建立
所以,我的建议,每一波场景投放要做到"小而精",在细分场景精准投放、深度渗透,再一波一波打透彻,才能真正赢得用户信任。
看看市面上这些AI工具都在打哪些场景战,无外乎以下几大类:
其中各行各业打工人的效率场景,战局最为焦灼,毕竟是最大用户场景啊。
在B站,Kimi几乎关联了用户可能在B站搜索“AI”的所有词条,比如ChatGPT系列、AI系列、提效系列、助手系列、打工人系列等等;而不止是在B站,大模型厂商们几乎关联了搜索引擎和社交平台上所有和技术、场景相关的词条。
所以小预算,就更要通过极致细分场景突围:不是做"AI写作",而是做"论文写作助手";不是做"视频生成",而是做"营销视频制作";不是做"图像处理",而是做"社交头像"。天工在B站的投流思路就是拿下“国产ChatGPT”等词条。
比如秘塔的"科研特供"路线,在众多AI写作工具中,它没有一味追求全场景覆盖,而是死死咬住"论文写作"这个细分赛道,投放硕博研究生、科研人员。从最初的论文降重功能切入,逐步延伸到文献整理、学术翻译等环节。
与其在大厂的夹缝里拼烧钱,不如在细分市场里精耕细作。
不做一个样样通但样样松散的全能选手,而是在细分场景中成为用户心中当之无愧的“专家”。
有了场景定位,平台内容投放策略就变得简单了:
公众号:深度PR文章+技术解析
小红书:场景化演示+真实反馈
B站:教程+整活视频
场景爽文怼,用户痛点+解决方案,整活儿!
说到这儿,我想对那几位创业者朋友来个总结:咱们AI产品确实得靠真本事说话,但在这个用户注意力比黄金还贵的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
好内容和好口碑,是把你的技术实力包装成用户爱看、愿意传播的内容。社交货币也好,场景深耕也罢,都是在讲好你的产品故事。
现在的AI赛道上,大厂在烧钱,我们就在内容上动脑筋。与其纠结预算不够,不如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刀刃上:一边做好产品,一边找准内容突破口。等产品和内容这对CP真站住了,用户和增长自然就来了。
谢谢你看我的文章,期待你随手点赞、在看、转发三连!也期待你的关注,大福将持续更新自己在品牌营销领域的AI思考和实践,超干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福的营销笔记,作者:赛博大福
赛博大福
用AI把营销重干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