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人形机器人,创投圈吵翻天。
据上海证券报,近日,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发表观点称,“旗下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而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这些项目。”他直言,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确实不清晰,趁现在共识高度集中,有退出机会。
此番“撤退宣言”一出,在创投圈和人形机器人行业激起千层浪,称其清醒者有之,怒骂其没有远见、“吃饭砸锅”者亦有之。原因在于,金沙江创投在人形机器人行业仅有零星投资,但他却在短期获利退出后,对整个行业予以否定态度。
这场论战很快从投资策略上的分野,延伸至对人形机器人前景的论战,更折射出硬科技投资中“赚快钱”与“造时代”的价值观碰撞。
作为性格鲜明的投资人,朱啸虎有不少经典语录:“我们投资人,能投的企业是一年之内能赚回来的企业,我们最希望是六个月能赚回来的。两年才能赚回来的,这个商业模式就是庞氏骗局。”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朱啸虎此番言论主要是从财务投资的角度出发。“不同人的站位和出发点不同,从投资角度,人形机器人是市场有共识,但商业模式不清晰,短期或许难有投资回报。而他有很多更好的选择,没必要这个时候投资相对更高不确定性的赛道。”国地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许彬说。
另有投资人质疑道,如果朱啸虎投中人形机器人的绝对头部企业,是否还会坚持要退出?“自己在早期没投中龙头,趁行业估值高套现了,还要反过来给整个行业泼冷水、砸场子?”
“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再看朱啸虎重点批评的人形机器人商业化问题,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场景落地的确尚需时日,但这在业内本身就是公认的事实。冯博则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落地的确相对较远,但在特定场景下的机器人,预计很快便能形成生产力、产生价值。